理论教育 即学即用心理法则:近因效应助你给人带来新鲜精彩!

即学即用心理法则:近因效应助你给人带来新鲜精彩!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考核的结果证实了近因效应的结论。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引发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近因效应”的功能明确告诉我们:怒责之后莫忘安慰。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

即学即用心理法则:近因效应助你给人带来新鲜精彩!

23. 近因效应:学会给人最新的精彩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在维护和老朋友的友情中,掌握了近因效应就能让友情更牢靠。近因效应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对方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比别的印象留存的时间更长。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更好地利用近因效应,就能让朋友更好地欣赏自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斯洛认为,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最后形成的印象对其认知有强烈的影响,即所谓的近因效应。与第一印象相反,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为深刻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十分常见。

心理学者海斯洛做过这样的实验: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貌特点,然后介绍性格特征;对乙组则相反。然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考核的结果证实了近因效应的结论。

海斯洛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他作业,如听历史故事、做一些数字演算、唱流行歌曲,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对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因效应明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交往的初期,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引发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在面对新朋友时,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要重视首因效应;在面对老朋友,维护友情时,当下的印象很重要,所以要重视近因效应。

文章与伍迪是小学同学,并且也是好朋友,双方非常了解。最近,文章家中父母闹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时伍迪与他说话,他动不动就发火。一个偶然的因素作用,文章卷入了一宗盗窃案。伍迪认为文章连盗窃的事也做得出,敢情过去他一直是在欺骗自己,于是断然与他断绝了交往。

上述事例中,伍迪对文章的看法就是近因效应在起负作用。

朋友之间的近因效应有正性与负性之分。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的情形,因为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之中。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时,说话容易出错,甚至说过了头;容易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朋友之间提倡忍让,防止矛盾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清楚,明辨是非,(www.daowen.com)

从近因效应的规律可以看出,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力更大。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出现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力就会较大,容易引发近因效应。

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一般情况下,那些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那些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在人与人的语言交往过程中,往往最后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调子。例如,一位毕业班的教师向准备迎接高考的考生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给考生的感觉会有什么区别呢?

仔细感受一下这两句话,你会发现,前者给学生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相反,给考生们一种乐观的语调。有时说话者尽管有心讲出令人感到痛快的话,如果最后一句话是悲观的语调,整句话就呈现出悲观的气氛。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但给人的印象却全然不同。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也应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在我们平常的交往中,要学会利用语句的先后顺序进行更好地表达。平时,朋友所做的某些事情确实令我们生气,甚至发火,有时自己也难免会与朋友闹成僵局。作为朋友,如果想要友情延续下去,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打破那种沉闷的僵局。

“近因效应”的功能明确告诉我们:怒责之后莫忘安慰。也就是说,在批评过程中,难免有些情绪化,甚至语言有些过激,但只要结束语妥帖,安慰几句,就能给朋友一个好的印象。例如:用“……也许,我的话讲得过重了一点,相信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刚才我的情绪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等这样的话作结束语,朋友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认为前面的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为着我好的。相反,如果用“听懂了没有”、“听不听由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吃苦头了”、“如果再犯,我决不会饶你”等这样一些威胁性甚至穷凶极恶、命令式的结束语,只能给朋友留下一个可恶的印象。

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这就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依靠吃老本,要时刻注意近期的表现,时刻注意保持已经树立起来的形象。

认真对待每一次交往。无论是面对新朋友还是老朋友利用好每一次交往中最后的几分钟,将自己的精彩一面展示给对方。友情正是在这种相互的珍重,维护中才变得更有珍贵和牢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