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状态与分化的关系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状态与分化的关系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43社会空间类型理论模式社会空间分化的本质就是日益复杂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导致了日益丰富的生活方式与公共生活内容。如平民化的市民广场、大规模的建筑综合体、现代城市中心形成的商业景观、城市公园开放化趋势等,都是日趋复杂的生存状态及生活方式的体现。城市景观与社会空间同构,城市景观的建设在本质上是“为日常活动和稳定的市民生活提供引导和建设性构架,而不是感性或形式的表达”[49]。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状态与分化的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史域奇(E.Shevky)、威廉姆斯(M.Williams)和贝尔(W.Bell)最早研究了城市社会空间领域的问题,认为随着工业社会规模不断扩大和工业化的深入,城市社会出现了三种趋势: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变化、社会功能的分化、社会组织的复杂化。史域奇和贝尔将这三种趋势转换成三个概念: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化(家庭状况)和隔离(种族状况)[48]。这三种社会空间类型叠加在一起,就是现实中的综合城市社会空间(图2.43),表现出了高度的差异性和异质性特征。

图2.43 社会空间类型理论模式

社会空间分化的本质就是日益复杂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导致了日益丰富的生活方式与公共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也带来了意义的多元化,直接影响到了城市景观的生成模式。如平民化的市民广场、大规模的建筑综合体、现代城市中心形成的商业景观、城市公园开放化趋势等,都是日趋复杂的生存状态及生活方式的体现。

另外,社会空间的分化,实际也是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变的表征,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对生活环境的需求等也发生了变化,从而直接引发了主体价值观的改变,不同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例如,对住宅区的优质景观要求是住宅私有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和市民利益的追求;对大规模、大尺度城市景观的追求,是政府、商业集团利益群体的必然选择;而对建筑艺术世俗化追求,是开发商利益群体追求的必然选择。利益群体的分化与冲突,在城市建设,尤其是旧城更新中表现得格外明显。而种种矛盾的本质,就是现状并未形成有效的公共利益保护机制,或者说,多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

城市景观与社会空间同构,城市景观的建设在本质上是“为日常活动和稳定的市民生活提供引导和建设性构架,而不是感性或形式的表达”[49]。城市景观不仅需要表达适当的纪念意义,还应该反映公共生活的本质,同时满足建立起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协调机制的可能性。也只有如此,城市景观才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进而具有潜在的历史意义。

【注释】

[1]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5.

[2]参见《孟子•梁惠王上》。

[3]John F B,Maggie H R.Urban Lifestyles:Spaces Places People[M].Rotterdam:A.A.Balkema Publishers,2000: 42.

[4]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中国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7.

[5]阿里•迈达尼普尔.城市空间设计:社会—空间过程的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

[6]生活方式原属日常用语。19世纪中叶以来,开始作为科学概念出现在学术著作中。K.马克思、F.恩格斯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概念同时提出。他们指出,在社会生产的每个时代,都有“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其他著作中多次使用这一概念,用以揭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从中阐述了有关生活方式的重要思想。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生活方式研究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对象。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等西方学者主要针对西方社会中人们急剧变化的价值观念和各种人生理想冲突的现实,试图通过对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的研究寻求解决各种价值冲突的答案。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主要关注的课题是“新技术革命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建立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同一时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学家对生活方式做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涉及生活方式理论体系建构本身,并对各领域、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意义,生活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建立,乃至构建生活方式社会学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社会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7]王雅林.生活方式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敏华.简析生存方式概念[EB/OL].故乡.[2003-05-08].http://www.guxiang.com/xueshu/others/ zhexue/200305/200305080025.htm.

[9]Amos Rapoport.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M].Oxford:Pergamon Press,1977:266.

[10]John F B,Maggie H R.Urban Lifestyles:Spaces Places People[M].Rotterdam:A.A.Balkema Publishers,1999:9.

[1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41.

[12]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3]Alice Schille.Alice Schille[M].New York:Hudson Hills Press,2001.

[14]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42.

[15]伊丽莎白•巴洛•罗杰斯.世界景观设计2——文化与建筑的历史[M].韩炳越,曹娟,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357.

[16]张在元.边缘空间:建筑与城市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3.

[17]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43.

[18]王建国,戎俊强.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J].世界建筑,2001(6):17.

[19]王建国,高源.甘特里广场州立公园[J].世界建筑,2000(10).

[20]郑潇.改造、扩展与共生——浅议历史建筑的更新与发展及新旧建筑的共生[J].规划师,2002(2).

[21]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839.

[22]董鉴泓,等.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M].台北:明文书局,1984:134.(www.daowen.com)

[23]Rondald Wiedenhoeft.Cities for People:Practical Measures for Improving Urban Environments[M]. USA: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81:22.

[24]潘允康.家庭社会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10.

[25]根佐.家庭消费[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15.

[26]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96-597.

[27]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33.

[28]参见《国际广告》,2004年第9期。

[29]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环境主义者:资本主义骤变与景观商品[EB/OL].董迎春,译.[2005-06-27]http://www.kesum.cn/Article/ltcyyj/lsyyj/spyj/200506/1303.html.

[30]Amos Rapoport.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M].Oxford:Pergamon Press,1977:307.

[31]John F B,Maggie H R.Urban Lifestyles:Spaces Places People[M].Rotterdam:A.A.Balkema Publishers,2000:62.

[32]Kent C B,Charles W.Moore Body,Memory,and Architecture[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49.

[33]Christian Norberg-Schulz.Architecture:Meaning and Place[M].New York:Electa/Rizzoli,1988:238.

[34]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景观都市主义[M].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

[35]克莱夫•贝尔,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

[36]张德兴.世纪初的新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463.

[37]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71.

[38]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8.

[39]张德兴.世纪初的新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30.

[40]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0.

[41]李德顺.简谈什么是价值观[J]//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习时报.[2007-06-11].http://philosophy.cass.cn/facu/lideshun/041_lunw.htm.

[42]司有仑.当代西方美学新范畴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444.

[43]Larimer艺术协会(The Larimer Arts Association),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非营利的组织,旨在宣传艺术,为新兴的艺术家提供机会。

[44]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

[45]Rolf Jensen.Cities of Vision[M].London: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Ltd.,1974:161.

[46]转自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

[47]阿莫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5.

[48]许学强.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9-210.

[49]彼得•罗.公共领域的本质与表象[J].众石,译.世界建筑,200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