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探析活力因子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探析活力因子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的生活方式,区别于机械的工作模式,有较大的自由度,从而构成城市景观的活力因子。图2.251929年的德国Silesiade的市场无论东西方,商业领域从来都是人流集聚的区域,这里人文气息与商业气息构成了独特的景观特质。这是不同文化带来的景观从而形成机制。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探析活力因子

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的生活方式,区别于机械的工作模式,有较大的自由度,从而构成城市景观的活力因子。在勒•戈尔顿和埃•弗•克洛波夫等人写的《下班后的人们》一书中认为:“生活是一个表示生产和公共活动以外的社会活动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领域是业余时间的领域。就其生活内容来说,有物质和精神的价值消费和与此相关的劳动。”[24]对应于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带来的就是空间消费。物质性的消费多对应于城市的商业空间,而精神性消费多对应于可以产生精神寄托的景观空间。两者结合,就会产生如滨水商业街、度假村等类似对象。

图2.24 传统商业街(黄山老街)

物质消费

食品、衣着、居住、日用品、交通工具教育体育、娱乐,这是一般家庭的消费需求顺序[25]。在中国,城市的涵义本就是由“城”和“市”组成,古老的语言直白地记录了城市发展与市场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城市体系中的市场,从春秋时依附于宫的“后市”转变为独立的集中商业区,又从南北宋时“集中的市制进一步扩大为遍布全城的庞大城市商业网络体系……而推动了旧坊制改革,从此,彻底摆脱了农村古典邑形制的约束,清除了城市聚居生活中农村邑的阴影,使城市聚居形态得以实现真正的城市化[26]。这是日常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形态的典型例证,从此街道上出现了日用生活用品店铺、酒肆、茶坊等,逐渐演变成为中国式的传统商业街(图2.24),如今传统商业街的文化情境优于功能布局、尺度形象优于商业业态,正是因为文化理解的“前结构”已经形成并积淀下来。

西方城市早期的市场,是与教堂同时发展起来的,“市场常设在教堂的前面,或是设在教堂附近,占一方块广场或一块锲形空地,但那时市场的作用与我们今天的市场不大一样,那时的市场是集市,过一段时间赶一次集……市场之所以要设在教堂附近,是因为教堂是居民们常常相聚的地方”[27]。图2.25中所示是1929年的德国Silesiade的市场情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片繁荣热闹的场面。

图2.25 1929年的德国Silesiade的市场

无论东西方,商业领域从来都是人流集聚的区域,这里人文气息与商业气息构成了独特的景观特质。城市中很多著名的广场就是从这样的集市发展而来,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原先具有的乡村市场功能逐渐被政治和社会的功能所取代,市场被一步步地转移到城市别的教区里了。罗马著名的西班牙阶梯,曾经是花卉市场,现在成为游人如织的重要城市景观,很多人来这里,常常只为坐在台阶上看人来人往、日升日落

图2.26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边上的庞大室内购物中心

在美国,大部分城市的市中心都有一条主要的中心商业街道,居民为了购物方便,往往使住宅围绕这条马路,因此形成居住与商业共存的城市结构形态,成为美国传统的规划思想,进而形成为“主街”文化。这可以说是商业性的生活方式自然形成的城市形态。“主街”文化代表了城市空间规划的历史与人文的一面,后来又被称为“大众主义”,被以文丘里为代表的理论家们所提倡,成为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一个体系。

现代城市中的市场由相对集中的购物街不断扩展规模,发展到购物中心的庞大建筑组群,再进而形成有顶的巨大商业街(Mall)模式,使得良好的、不受自然条件约束的购物环境成为可能,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边上的庞大室内购物中心(图2.26),甚至还将巨大的城市发展模型放在此处,与市民交流。在当前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购物环境依然还在不断扩大,结合汽车的行为模式,建设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购物商城成为可能,图2.27中所示为美国高尔夫盖特(Gulf Gate)的庞大商城,与之相对应的是周围更为壮观的停车场地。这种购物场所功能非常全面,娱乐、购物、休闲、餐饮应有尽有,已经成为商业行为新的发展方向。

图2.27 美国高尔夫盖特购物中心

库哈斯在他的著作《城市计划2》(Project on the City2)中,详细讨论了世界城市以商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他认为,商业购物中心构成了邻里单位的核心,以邻里单位为基础,逐渐构成了我们的城镇、城市、中心城市,商业中心俨然已经成为城市形态发展的基本组成结构(图2.28)。与改变城市结构相对应的,是商业广告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表面形象,我们可以从每一条商业街上的无数招牌广告看到这一点,我们还能从街头的灯箱广告、橱窗广告、建筑物顶部和墙面的广告等看到这一点。毫无疑问,商业包装改变了我们的城市景观,有些包装是炫目的,而有些包装则是像狗皮膏药一样的丑陋(图2.29),这是另一种拼贴,掩盖的是曾经灿烂的建筑文化。更有甚者,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引起了国人的广泛争议: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立柱上的龙因油漆的光滑而滑落(图2.30),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反感[28]。这种商业行为实际引发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景观概念,迪勃尔(Guy Debord)认为“当商品已经赢得了整个社会生活领域,景观便产生了。与商品关联的不仅是可视性,而且是除了它不再看到任何其他事物:人称意的世界是他自己的世界。现代经济生产无所不及地且强有力地延伸了它的独裁地位”[29]。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广告成为主要的社会推动力,城市的整个环境渗透了无数的商业景观,在建筑物上,在街头巷尾、城市的角落,甚至在移动的机动车上,直至在我们的心灵之中,完整地包装了我们的城市,与其说它们与建筑物的结合产生了全新的景观形式,不如说是一个基于大众文化全球化城市景观模式。

图2.28 购物中心和邻里单位

(www.daowen.com)

图2.29 阿尔卡拉多街景

图2.30 立邦漆龙篇

精神消费

文化背景不同,人们闲暇时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和印度旁遮普省村民总是在主要街道的宽阔处相聚,在北非,妇女聚集在井边而男人则是咖啡屋……在法国是小酒馆和咖啡屋,在意大利是广场、画廊和咖啡屋。在英国,工人阶层在酒馆和街道上,中等阶层在家里或俱乐部。在古希腊是城市广场,而罗马是公共浴室”[30]。不过,个体的闲暇转变为集体的娱乐行为时,就给城市带来了非常有意义的人文景观。这是不同文化带来的景观从而形成机制。

从1996年开始,每年都有苏黎世的街头狂欢游行,每次都大约有35万人参加,而且风雨无阻,人群挤满了瑞士商业之都的核心地段,非常壮观,每到这时,当地电视台都全程转播。同样的娱乐行为在荷兰鹿特丹也有发生(图2.31),街头的跳舞游行,也为城市带来了欢乐。由中法文化年北京文化周带来的2004年巴黎香榭丽舍新春盛装大巡游,将北京风情舞动在巴黎最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上,既代表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也代表了城市空间功能的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对公共空间的使用,还有剧场化的倾向。像罗马圣保罗巨大柱廊围成的广场上聚集的教众和游客,也许是个特例,但在柏林动物园广场上每到周末都有众多的自娱自乐或唱歌或跳舞,还有弹吉他的艺人与观众(图2.32),这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空间多元化发展的潜力。

图2.31 荷兰鹿特丹狂欢游行

图2.32 柏林动物园广场的周末

在所有的闲暇活动中,旅游可以看做是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消费。根斯提尔(Genestier)曾指出,当代的城市普遍性形态、景观、美学和文化的传承是建立在西方旅游的商业本位的标准上[31]。不管这一观点是否偏颇,旅游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

旅游已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重要产业,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旅游目前约占世界商品出口的10%,对于一些风景秀丽的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旅游业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统计资料,1950年以来,国际间游客的人数增长了25倍,1997年游客数达6.17亿人,旅游成为国际民间友好交往的一座重要桥梁

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城市公园,将自然引人城市,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成为市民们所喜爱的游乐消遣场所。然而,当时间与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市内的公园和绿化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闲暇需要,除了自然风景外,主题公园成为新型的城市旅游景观。从世界著名的迪斯尼公园,到中国的世界之窗(图2.33),都体现了商业本位的景观创造概念。巴黎市区内最大的公园之一、由法国建筑师屈米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则是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型城市公园,综合反映了法国的社会状况、科技文化、哲学思潮以及公园的周围环境。1999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则体现了世界共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从商业娱乐到社会文化,再到生态环境,既体现了人的闲暇生活方式对城市休闲环境塑造的观念的改变,又体现了人们对城市环境与社会结构相互关系的不断再认识。

图2.33 中国的世界之窗

旅游行为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城市景观的塑造上,还体现在对现有景观的保护上。对传统街区、重要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更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自身的旅游价值。如北京故宫、上海的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的观前街等,任何一个历史城市的传统文化及其物质形态,都是潜在的旅游景点,而那些人造的、没有文化根源的商业景点往往是可笑和浅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