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景观构成基础及更新理论

城市景观构成基础及更新理论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构成单元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婚姻家庭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人们由婚姻缔结家庭,由家庭组成国家。[1]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形制及建筑群的布局,与传统社会体制就有着对应关系。三代人的居室化,就是中国的合院形制的由来。生活方式的四个方面,作用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上,就构成了城市景观的主体,空间的界面则构成了城市景观的形象特征,空间介质构成了城市景观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城市景观构成基础及更新理论

1)构成单元

社会学研究领域婚姻家庭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人们由婚姻缔结家庭,由家庭组成国家。居住建筑以及居住区,承载着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最持久的城市形态。在风景园林学的历史上,古希腊的柱廊园、罗马别墅园、意大利的台地园乃至中国的私家园林,也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发展起来的。

阿尔多•罗西这样写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居住区是一个形态结构和单元,具有一定的城市景观,社会内容和功能方面的特征,其中任意一个元素的变化都需要注意限定居住区的范围。我们应当记住,那种在社会或经济阶级划分和经济功能基础上,把居住区当做社会建筑体来分析的观点在本质上与现代城市的形成过程相对应。”[1]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形制及建筑群的布局,与传统社会体制就有着对应关系。孟子有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2]即是说一个家庭至少包括父母、兄弟、子女三代。三代人的居室化,就是中国的合院形制的由来。合院平面方正对称,等级森严。上有天,下有地,堂中有祖先,伦理亲情,相互交融。而城市中的空间布局,则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居住区的演化成为一个社会发展进程的缩影。由于建筑师规划师不能轻易地改变一个建成的城市,居住区往往是各种理论的试验田,成为与城市空间互相渗透映射的特殊景观区域。如勒•柯布西耶甚至在1952年的法国马赛市郊设计了超级公寓住宅——马赛公寓大楼(图2.1),它像一座方便的“小城”。公寓内部有各种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等,此外还有幼儿园托儿所结构主义维斯托克(Verhoeven klunder Witstok)和布瑞克曼(Brinkman)在1971年设计的荷兰博克尔-若登雷吉斯(Berkel-Rodenrijs,图2.2)的住宅组团,关注的是建筑和社会的联系,以及社会空间与住宅区内部空间在车行交通上的限制与过渡。

图2.1a 马赛公寓

图2.1b 马赛公寓

图2.1c 屋顶空间

图2.2 Berkel社区

住宅区的环境,不再是庄园府邸的花园主题,而是以社区公共空间为主题,强调的是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但楼层住户的入户花园的创意,又将以家庭为单元的花园景观意象恢复并提升,实现了公共社区中的半私密景观化空间追求。

对住宅区使用频度较高的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又称非主流社会群体,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自从1999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老人年之后,社区发展逐渐开始考虑老年公寓、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托老所等设施。老年人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是城市公共广场、公园、绿地等使用的重要主体;老人拥有的经历与记忆,是城市文明传承的关键;老人的行为模式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之一,老人们带着定型的生活习惯去使用当代公共空间,正代表了历史性的延续。

海登(Dolores Hayden)在他1980年的《妇女和美国城市》一书中通过对诸多住宅的分析,表达了对女性安全空间的关注;戴维斯(Wendy Davies)和波迪特(Bridget)博士关注城市空间中的细节,“晚上6点后,很多城镇除了给单身妇女或者妇女群体带来不安感,几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酒吧通常是咖啡晚餐前仅有的等待区,却早已关闭。妇女在孤立无援和黑暗的多层停车场、汽车站和火车月台有着特别的困难,在那里,她们会经常对纠缠的流氓叫喊”[3]。他们认为公共景观的塑造不能仅仅是依赖材料和街道设施,以及概念中的人的需要,而应该对具体的特殊地段有所反映。(www.daowen.com)

简•雅各布斯在阐述她的“城市生态学”观念时,用生动的笔触勾画了“街道芭蕾”(Street Ballet)的复杂生活活动内容:孩子们在公共空间中嬉戏玩耍、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等等。她看到了一些人工规划的城市街道上儿童的消失,认为应该保持街道上广泛的使用目的和各种各样的人,赋予公共生活以活力和趣味,这实际就是在造就儿童生长的环境。

2)生活方式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特殊存在,这种自我意识使得人的行为活动具有目的性,这也正是生活的意义所在。在自然属性以外,人的社会属性又使得全部生活的意义都与社会有关。人类学家特纳(Victor Turner)认为,社会在平时大多处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阶层与阶层的等级关系和冲突中,社会结构就是这种等级关系和矛盾的外在形式[4]。这样的社会结构又映射出社会空间的存在形式。对于现实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关系,阿里•迈达尼普尔这样写道:“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关系,即在现代主义建筑语汇中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这已经是后现代主义向现代主义挑战的重要主题之一。”[5]

生活方式[6]就是描述人的现实存在的具体形态,准确地说:“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7]

按照不同的领域归类,现实中人的生活方式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工作方式,内含社会生产活动和个人就业活动;婚姻生活方式,内含婚姻方式和家庭生活;交往方式,内含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交往内容;闲暇生活方式,内含闲暇时的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实践消费三个方面。”[8]生活方式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的综合特征,是社会结构形成的基础。

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在物质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人的生活方式赋予了城市空间丰富的内涵。生活方式的四个方面,作用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上,就构成了城市景观的主体,空间的界面则构成了城市景观的形象特征,空间介质构成了城市景观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以景观为主导的城市审美不再把建筑与景观、整体与局部分开,空间与空间的界面沿着人们的公共生活足迹构成了城市景观全新的理解。

“事实上,生活方式和人的行为活动的本质、发生的场所和时间的选择可能是最有效的理解城市社会文化,以及从整体上了解诸如社会结构、行为系统、时间安排和行为设定的途径。”[9]正如拉波波特所说的那样,生活方式是我们与不同类型的景观之间产生交流,使物质形态与我们的意象形态之间可以有效地保持一致的重要途径,因此,生活方式具有作为城市景观生成动力与构成基础的特质。

回顾人类聚居历史和发展轨迹,我们就能够理解生活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经济模式的相关关系,如表2.1中所示。

表2.1 聚居形态的演进[10]

当人类处于农业社会时,基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人们关注自然,寻求安全与舒适的生活方式。定居的地点选择在有水源的地方,构成了城市发展基础,同时由于地形地貌的特征也赋予了城市景观的最初格局。

工业社会的时期,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带来的是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城市由理性的功能分区与“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组成,这时候的功能分区,反映的不是城市空间的“分化”概念,而更像机械零件般的功能组装。这时候建筑代表生产,而景观代表休闲,因而传统城市景观实践有了较长时间的停顿。

由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之后,城市文化多元发展,个人的生活方式拥有了较高的自由度,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城市景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建设的核心概念开始转为“平衡”,这是在关注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得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建设考虑历史文脉,考虑多样化的城市景观的共生环境(表2.2)。

表2.2 历史发展阶段城市景观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