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及起源分析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及起源分析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0年在陈植先生的著作《观赏树木》的参考书目中列出三好学博士的《日文植物景观》,这是“景观”一词在国内首次出现[11]。心物之间相互依存,人和景观对象就是这样。所以,只有和人发生关系,才能构成整体的景观。因此,景观是心物结合的产物,具有一元和合的结构特征。图1.1美国1875年首次大地测量图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及起源分析

景观(Landscape)一词在英语与汉语的语境中具有很多概念上的辨析。景观在汉语中的意思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如果撇开英中互译中的问题,风景美学在中国的汉代(公元前206年)就已经出现,比欧洲早了1 200年[1],中国书面文字“风景”最早出现在陶渊明(365—427年)诗歌《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中,“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这种对山水的偏好结合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寄情山水的意境,产生了“山水风景”的概念。

景观在古英语中的词源与风景或景色无关,而与土地、地区或区域有关。相对应的英文单词是Landscape,该词源于Land加上了词根-scape,使得一个具象的名词转为抽象的名词。

在16世纪中后期到17世纪,尼德兰地区特别是其所属的荷兰地区出现了一大批风景画家,形成写实的风景画派。其后荷兰语Landschap[2]演变成为区别于海景画和肖像画等画种的陆地自然风景画,并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一词[3],至此Landscape才逐渐具有了描述风景的含义,是指理想的大地景观。

在18世纪开始的十年,欧洲新园林的思想受到了蒲伯[4]和艾迪生[5]的影响。随着18世纪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开始,欧洲以英国的肯特[6]、布朗[7]为代表,摆脱了法国、荷兰的规则式园林体系,受到了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浪漫主义特质的英国园林风格,并进而影响了整个欧洲园林面貌,促成了所谓“浪漫主义转向”[8]。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向标志着中国传统景观美学思想与世界景观思想的一次碰撞与融合。

在这次文化碰撞之后,实际上使得Landscape从客观自然的地景概念转换成主观、文化的风景概念的过程更加丰满和完善。然而这种风景理念在回传至中国前,在日本又被回溯至与主观文化无关的“景观”一词,作为对植物[9]的描述。三好学博士的这一翻译从德语的Landschaft而来,而德语的原意则是偏向地理学的客观自然的土地、地域等含义。其后在1916年前后,地理学者辻村太郎把景观概念导入地理学领域;1937年前后,社会学者奥井复太郎把景观概念导入都市社会学领域[10]。(www.daowen.com)

1930年在陈植先生(1899—1989年)的著作《观赏树木》的参考书目中列出三好学博士的《日文植物景观》,这是“景观”一词在国内首次出现[11]。从此,Landscape在中国作为景观的概念及意义日渐为中国学者所熟悉,并一直与传统的风景理念产生交集。虽然追本溯源,Landscape翻译成地景更加贴切,然而“景观”已成为学界常用词汇。景观一词的含义从开始的语义,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境演绎,最终在汉语语境中涵盖或徘徊于客观的地景与主观的风景之间,并且更多地偏向后者。之后的林林总总,此处不再详述。

撇开主观与客观的争议,景观的基本概念可看做是认知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即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质对象的统一。景观来自于观景过程,景观在作为认知的客体存在的同时,还有一个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存在。现代哲学的主要发展就是排除了二元分立,强调心物结合,要求将两者之间的联系看做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过程。而景观正是心物合一的产物,对人自身的研究和变化会影响景观的存在方式。当人和时间作为维度变化,而景观保持不变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心物之间相互依存,人和景观对象就是这样。从本体论看待景观中的人,是具有时间性的。所以,只有和人发生关系,才能构成整体的景观。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因此,景观是心物结合的产物,具有一元和合的结构特征。

图1.1 美国1875年首次大地测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