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0月13日《文论天地》栏目刊登了署名文章《荧屏形象塑造的思维走向》。文章指出,荧屏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创作思维发生了深刻嬗变:从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走向执其两端、关注中间、把握好度、兼容和谐的辩证思维。文章进一步写道,从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发展到执其两端关注中间的全面辩证思维,不但有利于英雄或反面人物典型形象塑造的个性化,而且有助于中间人物的典型形象塑造的多样化。“度”的把握,是辩证思维的精髓。一旦失“度”,为了政绩,易滑向以政治思维取代审美思维把握世界,导致概念化;为了市场,易滑向以利润思维取代审美思维把握世界,导致媚俗化。而二者都背离了兼容和谐的审美至境。审美创作思维既非单一的抽象思维,亦非单一的形象思维,而是“兼和”二者的意象思维。
我以为,这个十分鲜明的观点,反映了新时期文艺创作的规律,不仅适用于荧屏形象,也完全适合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应该是贯穿一切文艺创作的思维走向。因为,这个走向不仅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而且也顺应了“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原则。从具体的文艺创作环境而言,既追求社会效益,又追求经济效益,做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是近年来文艺创作的鲜明导向。从文艺演出市场的现状来看,近年来民营的演出公司异军突起,而且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口红效应”的最大受益者。由此看来,从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走向执其两端、关注中间、把握好度、兼容和谐的辩证思维,是对文艺工作实践的一种理论概括,这种概括不仅反映了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理论自觉,也为今后的各个艺术门类的创作洞开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不仅深受启发,而且应当力促其向文艺生产实践的转化。(www.daowen.com)
(2009年10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