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曲是手摇机械计算机。开始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发明的手摇计算机。他叫帕斯卡尔。帕斯卡尔于1623年出生在法国,他父亲是一个税务官员,善于算账,在数学上对帕斯卡尔影响颇大。12岁的帕斯卡尔,在没有学过《几何学》的情况下,他竟能推导出几何命题。他小小年纪就非常孝敬父母,每当他看到父亲埋头在大量数字中不停地运算、反复地核对结果时劳累的情景,他的心里总感到很难过。他发誓要造出一种能代替人力进行计算的机器来,把父亲从艰难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在毫无帮助的条件下,一个孩子要发明计算机谈何容易。帕斯卡尔勤奋学习,钻研各种机械,如痴如醉。
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642年研制成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他捧着自己发明的计算机走到父亲面前,先简要地介绍了这台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随后进行实际操演。这台计算机是一个长方形,里面有六个齿轮,与齿轮相连的刻度盘上标有0~9的数字。按照外侧的标示,齿轮只向一个方向转动。一个齿轮转动一周,相邻齿轮转动1/10周,这就是所谓的“进位机构”。六个齿轮可以极为简单地进行六位数的加减运算。帕斯卡尔转动数字刻盘,一下,两下……当他转过的数字超过9时,这个刻度盘左边的一个刻度盘就向前转动一个数字,表示这时已经是10以上的数字了。他的父亲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儿子的演示,高兴地合不上嘴巴,他夸奖儿子人小志大,心灵手巧。帕斯卡尔后来真的成了一名数学家。他又经过了10年的不懈努力,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使他的计算机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当时,有个仪器制造商帮助他制造了50台这种计算机,并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礼品送给了国王,国王非常高兴。由于帕斯卡尔对计算机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所以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一种高级语言被命名为“帕斯卡尔语言”。(BASIC)帕斯卡尔的手摇式计算机只能进行加减运算。1694年德国数学家威廉•莱布尼茨发明了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机。有一次,莱布尼茨收到了在中国康熙皇帝身边工作的法国传教士白晋的一封来信,里边有一份八卦图。这位大哲学家、大数学家以惊人的灵感,居然从中国古老的“八卦”中得到了启发,萌生出二进制思想,造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他对中国文化非常钦佩,给康熙皇帝写了一封信,附去了一篇研究八卦的数学论文,还赠给了康熙皇帝一台自己研制的计算机,希望能在中德两国之间建立科技交流的渠道。当时,清朝宫廷掌管工艺制品的官员欣喜若狂,急忙向康熙皇帝谏言奏道: “求知于世,强我中华”。可是,康熙读了莱布尼茨的来信,玩弄了一阵计算机之后,大不以为然,竟挥笔批曰: “天下之大,何必师事夷人!”就这样将一个极好的取长补短的良机失去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就是这种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思想和封建制度造成的。莱布尼茨的创新之举在于将通常用的十进制数字0、1、2、3、4……改为了二进制,即用1和0表示。这一数学观念的突破,将运算大大简化,因此莱布尼茨于1694年和1706年研制成功了既能计算加减,又能计算乘除和求平方根的两台“步进式”新型手摇计算机。“二进制”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为计算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部曲是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在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人物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一个是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巴贝奇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庭,他有极高的数学天赋,他是东印度大学的数学教授。一天,他的一位天文学好友,求他帮助天文学会计算一些天文数字,他吃了一惊地说: “这种庞大数字的计算,恐怕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应该用蒸汽机带动机器才行。”他的这一句话提示他的朋友,这位好友立即鼓励巴贝奇研究用蒸汽机带动计算机。英国政府对于这种大胆的设想也十分关注,特地拨给了研制经费。巴贝奇信心百倍地投入了研究实验。起初,他完成了一项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设计,这就是差分计算机。他利用穿孔纸带将整个操作程序都贮存在上面,这一重大改革使计算时间缩短了一半。
不过,它还是连杆、控制杆和齿轮的结构,运转速度太慢,因此,巴贝奇要求精益求精,不断改进设计,致使样机迟迟出不来。1833年的一天,他好不容易将计算机的发动机部分造出来了,但就在这时,他的合作者却因工资的问题与之发生矛盾,这位长期合作的工程师将样机故意隐藏起来,使巴贝奇花了8年心血的成果不知去向。
但巴贝奇并未屈服,一年后他宣布将研制出更先进的程序可控数字计算机,包括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装置。这一设想已经包括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原理,一旦成功,其功能自然不可估量。可惜,英国政府已不再相信巴贝奇了,拒绝对他进行资助。这样,巴贝奇靠自己的财力虽未中断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最终由于势单力薄没有造出真正的可以使用的样机。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第二个人物是匈牙利人冯•诺依曼教授将电子管计算机变成了真物实货,这是巴贝奇去世后一百多年的事情。
诺依曼1903年12月生于布达佩斯,从小受过很好的数学教育,聪慧过人。6岁时能心算8位数的除法,8岁掌握了微积分,12岁能读懂函数论,成为数学奇才。18岁时就和老师一起在德国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真是身手不凡。1930年,诺依曼应邀赴美讲学,后随即留在美国,不久就成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中最年轻的教授。
1942年,美国成立研制原子弹的专业研究所,第二年他参与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研制工作遇到了大量计算上的困难,尽管有成百的计算员终日用台式手摇计算机在演算,仍然无济于事。诺依曼为了完成大量的计算任务,开始构思计算机,并领导研制工作,得到了哥德斯坦因的合作和大力相助。(www.daowen.com)
1944年的一天,诺依曼因事到阿伯丁火车站等车。当他坐在候车室里正用心计算着一些数据时,突然有一位年轻军官来到他的面前。
“先生,请问您是诺依曼教授吗?”年轻军官很有礼貌地问。
“我正是诺依曼!”教授谦逊地回答说。接着他也客气地打听年轻军官的情况。这年轻人见眼前的“大人物”十分谦和,心里也就轻松了很多,便高兴地作了自我介绍。他说,他叫哥德斯坦因,是一位中尉,对数学很感兴趣,久闻诺依曼的大名,平日只在新闻照片上见到,今日有幸遇见十分高兴。他告诉诺依曼,他正在研制每秒钟能运算300多次的电子计算机,此次拜见旨在请求指教。
诺依曼听了哥德斯坦因的一席话,异常关注地询问了有关计算机的研制情况,他明确表示: “我很乐意参加你的研究工作。”这正是哥德斯坦因求之不得的事,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诺依曼回到研究所,立即着手研究哥德斯坦因制造的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人的计算机理论,所受启发很大。于是,他根据巴贝奇的构想和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很快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方案。他提出了著名的“存储程序”的观点,即事先把要解决的问题编制成程序,把程序和所需数据输入计算机内的存储器,再由机内的CPU(中央处理器)自动读取和执行程序,按程序去驱动和控制计算机工作。他还提出了计算机的结构必须由计算器、逻辑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部分组成,并实现自动执行程序,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打下了科学基础。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应用的计算机都是遵循这个原理的。诺依曼也因这一贡献被后人誉为“计算机之父”。诺依曼设计的计算机终于在1945年诞生了。这台计算机是一个庞然大物,全长30米,高3米,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共使用了1.88万个电子管,7500个继电器和开关,总耗电140千瓦。
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加法,或500次乘法,或50次除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工具。它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启了电子计算机的新纪元。
第三部曲,是现代的微型电脑时代。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半导体工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集成电路代替了单个的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又为电子计算机的微型化、智能化提供技术基础。今天电脑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数亿次,甚至于上十亿次,由于它体积小、功能齐全,在国民经济、国防、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等方面都被广泛应用。毫不夸张地讲电子计算机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必备工具,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