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早年留学于美国,在国外求学,研究、讲学达20年之久。于1955年历尽艰难险阻回到了北京,决心以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在我国航天事业上作出了三大创新型的贡献。
第一、他奠定了航天事业的基础。1956年领衔主持制定了发展我国火箭技术的远景规划。规划大体进度是: “1963——1967年在本国研究工作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设计和制造国防上需要的、达到当前先进性能指标的导弹”,这是钱学森主持和创建中国导弹火箭事业的开端。随后于1956年10月他奉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为首任院长。该学院招收了156名来自全国各大学的有关专业的大学生,调配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初步奠定了发展航天事业的人才基础,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骨干力量和专业带头人。研制导弹是大家都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就连钱学森也一样,他决心要从抓人才的理论知识做起,钱学森牺牲休息时间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作扫除导弹火箭文盲的辅导。他亲自讲授“导弹概论”。还请了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教授讲“空气动力学”、飞机专家梁守磐教授讲“火箭发动机”、朱正教授讲“制导”。这就为这些人从事航天事业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第五研究院几经拆分,后来变成了5个研究院,钱学森始终兼任着关系全局导弹研究院的院长。在以后的数十年的漫长岁月中,钱学森为航天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重大成就无不与钱学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1960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场,一枚地对地导弹屹立在黄沙大漠之中,这是中国专家仿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弹导导弹。
钱学森是这个导弹研制的最高技术负责人。上午9时2分28秒,随着一声震彻戈壁的巨响,一股橘红色的烈焰从发射架下喷出,我国仿制的第一枚火箭像一只金凤凰,腾空而起,拖着金焰编织的尾巴,冉冉升起,飞向蓝天的深处。大家屏气肃静,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突然弹着区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 “火箭命中目标”。整个实验场欢声轰动,经久不息。10时45分,目标区搜索队电话报告: “弹头找到了”。宣告本次实验圆满完成。这枚代号“东风1号”的火箭,全程飞行550.407米,历时7分37秒。它完成了一个历史性使命,实现了“零”的突破,为我国航天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是一个好的开端,打下了航天事业的实践基础。
第二、自主的“两弹结合”的研制成功。1962年3月2日自己研制的“东风2号”弹体上书写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8个醒目的大字,又一枚军绿色的火箭巍然屹立于发射场之中,随着“点火”的一声令下,导弹在烈焰中升起,腾飞,跑到战壕里的人们高兴的又蹦又跳;然而高兴的太早了,导弹忽然脱离了轨道向北偏飞,刹那间,导弹坠落了。人们个个带上了沮丧的情绪,沉闷了,鸦雀无声。在这个时候,钱学森院长反复开导大家: “科技试验嘛,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果次次保证成功,又何必叫试验呢?干脆拿去使用不就结了!我认为咱们不要怕失败,失败了再干。经过挫折和失败,我们会变得更聪明。”随后钱学森亲自到北京西南郊的试验站。(www.daowen.com)
他宣布: “立即抢建全弹试车台,以确保中程导弹地面试验……”。
在他的亲自组织督导下,全弹试车台总共22个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全部验收合格。
通过“东风2号”的失败教训,钱学森工作更加严肃认真,反复论证1964年初,改进设计的“东风2号”导弹在这里通过了全车试验。在这之前进行过多次试验,确保做到万无一失;仅仅改进了的发动机就进行了101次试车,可见他们是多么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呀!1964年6月29日上午7时,改进后的“东风2号”中程导弹又重新矗立在酒泉发射场的发射台上。又是一声巨雷,导弹腾空而飞,喷着长长的火焰,向预定的弹道方向目标飞驰而去。于7时05分正式发射成功。随后,又于7月9日、7月11日再接连发射了两枚“东风2号”都圆满成功。实践证明了“1962年试验未获成功,的确不是坏事”,使人们吸取了教训刹住了骄气,振奋了志气,鼓起了勇气,任何时候都要戒骄戒躁,扎扎实实的求是创新。
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完成了小型化的研制任务。钱学森及时提出了改进中程运载火箭,进行运载核弹头试验的意见,在他的精心组织领导下,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研制任务。于1966年10月27日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向千里之外的沙漠深处飞去;原子弹在预定的距离和高度准时实现了爆炸。这是史无前例的试验,标志着中国开始拥有自主研制的用于自卫的导弹核武器,摆脱了任人摆布的历史,向大国强国的行列迈进了一步。
第三、实现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梦想。1965年1月8日钱学森适时地提出了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的建议。在实施过程中,他又为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技术的解决贡献了聪明才智。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地发射升空,《东方红》乐曲在无垠的宇宙空间回响。太空中又增加了一名新成员。
钱学森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上功勋卓著,被誉为“中国的航天之父”。1957年钱学森所著的《工程控制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年6月29日在纽约召开的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上授予钱学森“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
2009年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他的丰功伟绩永载历史史册,他开创的中国航天事业,更加兴旺发达,蓬勃向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