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器图谱:古代农具的创新结晶

农器图谱:古代农具的创新结晶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农业专家和机械设计师。他著的《王祯农书》是我国古代的又一部农业经典。在这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农器图谱”最有特色,堪称绝伦;他用了三百幅图画形象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所用的工具,并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了这些工具的构造和用法。

农器图谱:古代农具的创新结晶

王祯是元朝山东东平县人。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农业专家和机械设计师。他著的《王祯农书》是我国古代的又一部农业经典。

王祯是读书考取了功名,他曾在安徽旌德县当过官。旌德县是个多山的地方,大部分耕地在山上。有一年旌德县碰上了大旱,庄稼都快被旱死了。他想出一个办法,用水车把河渠里的水翻到山上灌溉山田。于是他就召集了全县的木匠和铁匠不分昼夜地赶制翻转水车,并立即组织农民积极使用水车,抗旱保苗。这件事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由于他对水车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效果很好,农作物的损失大大减少,得到了农民的爱戴和拥护。更为可贵的是他对农业科学进行了大量的自我实践和研究。他深深认识到,民以食为天,如果打不下粮食,百姓的生活就会苦不堪言。鉴于他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所以,他经常深入民间调查了解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和愿望;同时总结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了能把农业生产中一些可贵的经验提高到科学上加以论述,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到1313年完成了一部农业科学巨著《王祯农书》。

《王祯农书》共22卷,123000多字。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分别论述了各种作物的起源、性能和栽培方法的“谷谱”;第二部分是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工具,并将300余种农业机械绘成“农器图谱”;第三部分是全面论述了农业生产的“农桑通诀”,概括的叙述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历史,记载了垦耕、播种、施肥、灌溉、收获、植树、饲养家畜家禽和栽桑养蚕等具体方法。在这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农器图谱”最有特色,堪称绝伦;他用了三百幅图画形象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所用的工具,并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了这些工具的构造和用法。像这样切合实际的农书在当时的确是一大创新,给生产工具和合理使用农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当时,农村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效率很高的农具,有一种用四头牛拉的耕犁和一种用耧与砘结合的播种机,因为它先进、适用,王祯就及时详细地画在“农器图谱”上,加以推广。又如东汉时期一个叫杜诗的人造了一种鼓风铁器械名叫水排,还有西晋时刘景宜造了一种用一头牛转动八台石磨的连磨,因为年久失传,王祯便四处查访,认真琢磨研究,终于把图样复原了。此外,王祯还自己设计绘制了一些经济适用的农具图样,这都说明王祯不仅是一位农学家,还是一位聪明绝顶的机械设计师。(www.daowen.com)

王祯在其他方面的创新发展也是值得赞赏的。栽桑养蚕一直是农村中重要地位的副业生产,也是衣被原料,民生必须的一种物资。他在《王祯农书》中指出:南方和北方自然条件不同,栽桑养蚕的方法也就应该有所不同;他对养蚕使用的工具以及桑树的嫁接方法也有新的精辟的论述。

王祯对活字印刷也有不凡的贡献。他创造出用木活字代替毕昇发明的胶泥字,因为有的地方没有胶泥,而木头是到处可见,选料比较方便,适合就地取材,随处都可以制字印书,适时传播文化知识。他还把木活字分别排列在两个轮盘架上,一个叫“韵轮”,一个叫“杂字轮”。韵轮就是按字的音韵次序把字排列到轮盘上,杂字轮就是把一些音韵各不相同的杂字放在一起排列在轮盘上。这样,在排版时,拣字工人坐在两个轮架之间,只要把轮架转一转,就很容易拣到需要用的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王祯根据他的实践经验,写了《造活字印书法》、《写韵刻字法》、《作盔安字法》以及《活字板韵轮图取法》等数篇文章,附在《王祯农书》里,这是我国印刷史上很珍贵的文献,也是王祯多方面创新博学的具体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