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冰:水利专家与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水利专家与都江堰水利工程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冰出生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农历6月24日的秦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水利专家。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分为,分水堰、宝瓶口、飞砂堰三部分。这些有趣的设计深刻地表现了李冰父子对水利的热爱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为了保证都江堰水利工程永远发挥作用,使成都平原的人民长治久安,必须解决沙床淤塞问题。李冰的一生是研究治水和兴修水利的一生。李冰父子攀登水利科学高峰的事迹,永远鼓舞着人们向大自然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

李冰:水利专家与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出生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农历624日的秦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水利专家。

李冰小时候就喜欢读书,肯钻研究防灾治水的知识,他在秦国做了小官。秦国并吞了蜀国(四川西部)和巴国(四川东部)。但是,岷江上游江水从山势陡峻的岷山崇岭穿过,水流湍急,进入成都平原流速突减,夹带的泥沙石子沉积淤塞了河道。这样,雨季洪水泛滥,造成了水灾,雨季过后又造成旱灾,人民苦不堪言。秦昭襄王焦急万分,他便派李冰来这里当了郡守。

李冰受命后,便和儿子二郎沿着岷江崎岖的山路向上爬行,察看地形;深入了解岷江的山川水势,他认为除了泥沙沉积是造成旱涝灾害的原因之外,灌县城外的玉垒山挡住了岷江,这样岷江以东的大片土地又常年干旱。

李冰父子弄清了造成四川盆地旱涝灾害的原因之后,便翻史料,寻找根治岷江造福百姓的方法。当时水利方面的资料极少,他们虚心征求当地百姓的意见,根据地形地貌,制订出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治理方案。他们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借滩筑堰,无坝分流;第二是凿山辟径,灌溉农田;第三是淘沙护堤,永保千年。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分为,分水堰、宝瓶口、飞砂堰三部分。

1、分水堰:分水堰是在岷江中的天然滩脊上,修筑了一个形似鱼嘴的卵石沉积建筑物做堰,目的是为了抬高来水水位,便于东流。为了避免卵石被水冲走,堰被冲垮,筑堰时用当地产的竹子编成大竹笼,把鹅卵石放进竹笼,再把竹笼连接起来,然后一层一层在河中堆起来,两侧再用大卵石垒起两道护堤。这样分水堰就筑成了。分水堰前端尖锐,后端纯平,从远方看去像个大鱼嘴,所以又叫“分水鱼嘴”或“都江鱼嘴”。分水堰把岷江水一分为二:东边的流水称内江;西边的流水称外江,外江沿岷江故道流入汉江。分水堰以前在都安县界,故原称“都安堰”,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改称“都江堰”。2、宝瓶口:内江流了一段之后,被玉垒山挡住了去路,李冰父子在大岩石山凿开了一个人工道口,因为这个道口给成都平原带来了水福,故叫宝瓶口。内江水通过宝瓶口后分为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支流灌溉着农田。被凿开的岩石孤立于内外江之间的称“离堆”。3、飞砂堰:从分水鱼嘴到“离堆”又用竹笼装石筑堤修成溢洪道,叫飞砂堰。飞砂堰比较低,功能是如果洪水太大内江水就可以溢出飞砂堰流到外江,再沿岷江故道流出。这个办法既保证了内江灌区有水,又不会因水量太大泛滥成灾。(www.daowen.com)

为了让后人能准确地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父子又苦心钻研琢磨在内江水边上安装了三个石人,来测量水量的高低,并且在石人身上铭刻上说明文字:水枯的时候,不能让石人的脚露出水面;水涨的时候,不能让水漫过石人的肩膀。这些有趣的设计深刻地表现了李冰父子对水利的热爱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为了保证都江堰水利工程永远发挥作用,使成都平原的人民长治久安,必须解决沙床淤塞问题。为此,李冰定下每年要进行一次淘江整修。淘江时,采用杩槎挡水断水。杩槎是用三根68米长的大木扎成三脚架,三脚架下面用装有石头的竹笼卡稳,把多个三脚架连在一起,在迎水面上绑上竹席,糊上粘土,形成了一道临时挡水堰,使水断流。淘江的时间是,每年霜降10月下旬)先用这种三脚架在外江口截断水流,让全部水流入内江,把外江淤积的沙石挖去,修整外江堤防。到次年立春前后(2月上旬)又把三脚架移至内江入口截断江水,整修内江河道堤坝。再根据需要逐渐拆除三脚架,放水入江,灌溉农田,合理科学的解决了河道阻塞难题。为了淘滩的深浅有个标准,李冰又在“宝瓶口”江底埋了几匹石马,淘滩时必须得石马完全露出来才算合格,这是多么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呀!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300多万亩的土地得到了灌溉,变成沃土良田,造福千秋万代。

李冰的一生是研究治水和兴修水利的一生。他们把一生治水的经验总结概括成六个字: “深淘滩,低作堰”。这具有极大科学道理的六个字,竟成了后人治水一把钥匙。

李冰父子攀登水利科学高峰的事迹,永远鼓舞着人们向大自然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他们的杰作“都江堰”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即是在2008512日该地区的8级地震中,它仍然基本完好,说明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英明伟大,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古代水利专家,在都江堰东边,修了一座“二王庙”,庙墙上刻着李冰父子的治水遗训: “深淘滩,低作堰”。每年农历624日成千上万的人都来赶庙会,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