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规则博弈:公共池塘资源共享

规则博弈:公共池塘资源共享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离散的公共物品与自愿投入机制我们前面提到的实验研究还考察了其他实验环境中的行为,在这些环境下,搭便车不是简单的公共物品零投入策略。如果局中人预期他人会为公共物品投入资源的话,他们就会有为公共物品投入的激励。在后者的研究中,只有不到35%的决策轮次中,实验被试群体的决策到达了提供点的要求。

规则博弈:公共池塘资源共享

离散的公共物品与自愿投入机制

我们前面提到的实验研究还考察了其他实验环境中的行为,在这些环境下,搭便车不是简单的公共物品零投入策略。改变决策环境的直接方式是考察离散公共物品(提供点或提供阶段功能的公共物品,见第3章,图3.7)的提供问题。此类实验情境对应的自然行动情境是,生产性服务(比如,桥梁)的出现,必须有一定水平的投入为基础。

出于清楚说明问题的目的。我们可以以边际人均收益=0.30与N=4为前提条件考察前面所描述的实验设计。伊萨克、施密兹和沃克(1989)研究了这种情况,但实验条件进行了如下调整。如果对群体物品的投入不满足所要求的最小值,那么公共物品就不会被提供出来,而且所有的投入也就都损失了(即价值为零)。伊萨克、施密兹和沃克考察了最小值几种不同取值的情况。这类决策情境产生了第三章所探讨的“承诺问题”。对群体物品零投入不再是支配策略,也不再是唯一的纳什策略。如果局中人预期(拥有承诺)他人会为公共物品投入资源的话,他们就会有为公共物品投入的激励。另一方面,如果他人会提供公共物品,那么个人也有搭便车的激励。(www.daowen.com)

在自愿投入机制与提供点结构相结合的决策情境中,伊萨克、施密兹和沃克发现:(1)在提供点需要相对低水平投入的实验设计中,很多实验被试群体能够在早期决策轮中克服承诺问题,提供公共物品;(2)在提供点较高的实验,以及在多数实验的后期决策轮中,搭便车行为往往随效率的出现而增多。这些结果与范·得·克拉特、奥贝尔和戴维斯1983年的研究成果所探讨的提供点环境问题的结果相类似。在后者的研究中(被试要对是否向群体公共物品投入作出二元决策),只有不到35%的决策轮次中,实验被试群体的决策到达了提供点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