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距离接触时别忘了彼此身份

近距离接触时别忘了彼此身份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距离接触时别忘了彼此身份距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把握距离,才能使我们在越来越拥挤的地球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位置。而关系亲近的人长时间不在亲密距离相处,会导致情感缺失,甚至是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因此,专家认为,亲密距离是人际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敏感的距离,一定要慎之又慎,既不能令亲密爱人受到委屈,更不能令陌生人会错意。这个距离是很有分寸感的日常距离,很少身体接触。

近距离接触时别忘了彼此身份

近距离接触时别忘了彼此身份

距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把握距离,才能使我们在越来越拥挤的地球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位置。

与人交往有一个度的把握,既不能过于亲昵,也不能过于冷漠;既不能像夏天,火热得让人吃不消,又不能像冬天,冰冷得令人无法靠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把握是以亲切为准则,令人如沐春风——这是最佳的距离。

科学研究发现,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安全空间,像一个球形的场,如果有陌生人闯入这个场,就会令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是厌恶,所以成年人都有相当的戒备心理(而轻易相信别人的是小孩子)。

距离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美国学者霍尔研究认为:46—61厘米属私人空间,男女朋友这种亲密关系通常是在这个空间内活动,如果这时候无端插进来一个女士,女朋友可能会感到不快甚至大发雷霆,反之亦然。讨论个人问题的时候,私人空间会相应扩大,76—122厘米比较合适。而到办公室找领导,最佳的空间距离是122—213厘米,距离太小,领导会认为你有逾越的嫌疑,距离太大,领导又认为你没有诚意,所以,通常领导的办公桌都非常宽大,它也在无声中传达这个空间信息。

一般说来,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亲密、个人、社交、公共四种距离。

1.0到45厘米——亲密距离。最亲近的人,一般表现在夫妻、情侣、父母与小孩之间,有些恨不得黏在一起,而陌生人闯进这个距离,人会感到极度的不适应。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拥挤的公车上,人们都紧紧绷直着身体,尽量避免身体接触。而关系亲近的人长时间不在亲密距离相处,会导致情感缺失,甚至是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因此,专家认为,亲密距离是人际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敏感的距离,一定要慎之又慎,既不能令亲密爱人受到委屈,更不能令陌生人会错意。还有一点,著名的办公室性骚扰也是发生在这一距离。

2.45厘米到1米——个人距离。这个距离对于亲切交谈很合适,跟同事问候或者跟邻居打招呼都是这个距离。这个距离是很有分寸感的日常距离,很少身体接触。

3.1米到3.5米——社交距离。其中1米到2米属于私人社交的距离,譬如银行里有一个1米安全线,为了保护客户的机密。2米到3.5米属于一般社交距离,一般商务会谈就属于此类。

4.3.5米到7米——公共距离。超过7米我们根本无法用正常的音量来交流了(喊喇叭的除外)。这是个公共空间,你与任何人都没有太大的关系。(www.daowen.com)

规律是极其简单的,越喜欢越亲密,越讨厌越疏远,越熟悉越靠近,越陌生越远离,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靠得近,女性之间比男性之间靠得近。距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把握距离,才能使我们在越来越拥挤的地球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位置。

身体的距离是一回事,心理的距离又是另一回事,拿捏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注重一下几点:

尊重别人需要距离感,表现亲切也需要距离感;

安静的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会给人带来窘迫和尴尬;

说话的时候是和睦的交流,不带有一丁点侵略性令他人不快;

不要试图控制别人,更不要被别人所控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成为那种看起来很好说话,但是立场和原则都无比坚定的人;

不要探究别人的隐私,尤其是对于不怎么熟的人,过多询问身高、年龄、工资、单位都是失礼的行为,容易惹人不快和警惕;

不要散播谣言,别人的闲言碎语少去关注,大喇叭嚷嚷更是招人厌恶的行为;

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之间不要过于热火朝天,只要淡淡就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