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肢体语言和表情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肢体语言和表情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听说双方都要注意观察对方身姿的变换,推测其心理状态,以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三)表情语表情是心灵的屏幕,它像镜子一样把交际双方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来。面部表情包括面部肌肉、眉、唇等的变化,其中微笑是面部表情的基本形式,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多一些真诚的微笑,会有助于你与对方的沟通,有助于交际目的的实现。

肢体语言和表情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二、肢体语言的内容

(一)身姿语

身姿语包括行姿、站姿、坐姿等。

行姿,是说话的前奏,是给听众的第一印象。指的是一个人在行走时的具体姿势。教师在行走时,应当掌握正确的行进姿势,身体协调,姿势优美,步伐从容,步态平稳,步幅适中,步速均匀。

站姿,是讲话的基本身姿之一,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式,两脚基本平行,相距与肩同宽;二是前进式,两脚一前一后,相距适中。无论哪种站姿,都应肩平、腰直、身正、颈直;身体重心均衡分布在两脚之间,或根据表达需要落在前脚;上身可略微前倾;给人以亲切、自信的感觉。

坐姿,是双向会话式语境中听、说双方的基本身姿。坐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姿势,指除了下肢以外的上身各部位的姿势。要注意头部端正、躯干挺直、手臂摆放自然等。任何一种坐姿都毫不掩饰地反映了人的心理状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听说双方都要注意观察对方身姿的变换,推测其心理状态,以此作出相应的调整。课堂上教师的身姿语是学生的第一印象。教师的站姿要端庄、稳健、挺直,给人以精神饱满的感觉。

(二)手势语

手的动作是态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手是人的第二个五官。手势表达的含义相当丰富,可以大致分为四种:一是情意手势,主要用于表达说话者的情感;二是指示手势,用于指明要说的人、事物、方向等;三是象形手势,用来描摹具体的事物或人的形貌;四是象征手势,用来表达抽象概念。

根据手的动作范围,一般将手势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上区为肩部以上,多表现积极、振奋、肯定、张扬等意义;中区为肩部至腰部,多表现坦诚、平静、和气等叙述、说明的中性意义;下区为腰部以下,多表现憎恶、鄙视、压抑、否定等贬义。(www.daowen.com)

手势的方向如向上或向下,向前或向后、向内或向外以及手势的定型、不定型等,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应注意根据民族共同理解的意义来选用,并适当体现个性特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手势助说话”,手势要目的鲜明,要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正确选用不同含义、不同区域、不同指向的手势;手势要适度,包括速度、频度、幅度、角度等。

(三)表情语

表情是心灵的屏幕,它像镜子一样把交际双方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来。口语表达时,要注意自身表情的明朗、真挚、有分寸,克制影响交际效果的表情;听人说话时,要“听其言而观其色”,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的变化,窥测对方的心态或言不由衷处。面部表情包括面部肌肉、眉、唇等的变化,其中微笑是面部表情的基本形式,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多一些真诚的微笑,会有助于你与对方的沟通,有助于交际目的的实现。

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性的,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常带微笑,这是教师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它能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态势,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另一种是变化的面部表情,如随教学内容而产生喜怒哀乐,随教学情境与学生发生感情共鸣等,它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丰富、生动而又充满活力。

(四)目光语

目光是面部表情达意最丰富的渠道,是表情语中的核心。要根据口语交际的需要恰当运用各种眼神来帮助说话,例如,正视表示庄重、诚恳,斜视表示轻蔑,环视是与听众交流,点视具有针对性和示意性,仰视表示崇敬或傲慢,俯视表示关心或忧伤,凝视表示专注,漠视表示冷漠,虚视可以消除紧张心理等。

教师的目光要有神采,用丰富的眼神使口语表达更加生动传神。教师讲课时要扩大目光语的视区,始终把全班同学都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学生的关注。要用眼神的交流组织课堂教学,捕捉反馈信息,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目光点视,如对听讲认真、思维活跃的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对思想开小差的学生投以制止的目光,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投以鼓励的目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