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口语交际的原则
(一)合作原则
这是1967年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关于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要使交际活动获得成功,交际的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原则,即必须以合作的态度作为交际的前提,从而确保交际双方向着既定的目标发展。每一次的交际活动总是由双方不停的听与说的活动构成的,离开了任何一方的参与,交际活动都不会成功。
这种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无论是信息发出者还是信息接受者,都必须准确清晰地发出或接收信息,这一方面是指内容上,要使交际活动能基本围绕主题或中心进行,否则会造成信息不足或信息过量的问题,要么给人留下答非所问的印象,要么给人留下说话啰嗦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指说话时的语言表达上,要避免晦涩、歧义,要注意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要简明扼要地把要说的话说清楚。应该用尽可能少的、浅显直白的话来进行有效的表达。
2.信息传达的真实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说至少自己认为是真实的话,二是要说至少自己认为是有根据的话。如果没有真实性作保障,交际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当然,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区分幼儿谈话内容是出于孩子的幻想,看问题简单天真,还是在故意说谎。
3.信息传达的相关性
它要求说话者不说与话题无关的内容,即要注意说话的贴切性,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否则会造成信息交流的不.。
(二)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又叫礼貌准则,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家布朗和莱文森于1978年发表的《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中首次提出,经英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G·N·利奇重新归纳的语言实际应用模式,是二十世纪语言学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成果之一。利奇在英国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将现实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准则归纳成六条,分别是:
第一,得体(策略、机智)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得益。(www.daowen.com)
第二,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第三,赞扬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批评自己。
第四,谦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
第五,一致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第六,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对利奇“礼貌原则”的“六少六多”,王建华在“礼貌的相对性”一文中概括为三项:损惠准则(得体、宽宏);褒贬准则(赞誉、谦逊);求同准则(一致、同情)。总之,礼貌准则所表达的内容是,根据常人的自尊心理,在语言交际中让对方感受到礼遇和尊重,同时减低贬损增加褒惠,取得去异求同的预期效果,在满足受话者心理需要的同时,交际得以成功。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传统文化中,“礼”有着特定的内涵(维护社会等级差别的行为法则),礼貌语言也有着完善的语言系统、语用制度和民族习惯,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礼文化”。随着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礼貌语言传统的社会功能消失,成为不分等级差别,供人们效仿的行为规范;成为文明社会中先进文化的代表;成为促进人与人之间消除抵触、促进融合的工具。因此学习借鉴古今中外的礼貌准则,提倡使用健康文明的礼貌语言,并使之成为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工具,成为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关系、和睦互助的邻里关系、亲情加友情的同事关系、平等互敬的干群关系和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的和平使者。
(三)角色转换原则
在交际活动中,每一个说话者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一个社会人,角色常常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交际对象,角色身份等都可能发生改变。这就要求说话者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否则,言语便因为不符合现实的角色而显得不伦不类。
角色意识问题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一方面,不同的角色处在同一个交际环境中,言语必定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如幼儿教师和农民因为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语言一定会存在差异,这是角色左右交际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由于角色的变化必须改变说话的方式和内容等,如一位女性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教师;对其他教师来说,是同事;对校长来说,是下级;对父母来说,是女儿;对子女来说,是母亲;对商店的营业员来说,是顾客。不同的角色使她不可能以同一种交流方式来进行交际,这是角色左右交际的另一个表现。因此,在交际活动中,一定要遵循角色转换原则,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作为一名教师,社会角色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他的交际角色则会发生变化。在工作上,无论是和学生还是同事或领导交往,交际角色和社会角色重合。但是走上社会,则就未必如此了。他去学生家里访问,其交际角色没有改变;如果他去饭店、车站、邮局、菜场等等,他的交际角色随时在发生着改变。因此,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的高低除了其他因素外,与其能否认清自己角色的变化并且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是密切相关的。
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言语风格是相对稳定的,并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当然,随着交际角色的改变,言语风格也应该有适当的变化。一个人一贯的言语风格比较严肃、严谨,而在一些比较休闲的、轻松的场合中,如单位的迎新年活动或者业余时间朋友聚会,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语风格是很有必要的。总之,一切语言手段的运用都必须适情应景,既符合话题内容,又切合个人身份,尤其是要与说话人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相吻合、协调,否则就会令人啼笑皆非,产生滑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