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普通话在中国台湾被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被称为“华语”。“普通”是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共同语一样,普通话也是在同一民族内部经过长期的互相交流,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自公元1153年金朝定都于现在的北京,至今八百多年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北方话影响逐渐扩大、地位日益重要,从而成为言语交际中的“官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为民族标准语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条件,195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正式确立了普通话的地位和标准,使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它不仅是人们跨方言区的交际工具,也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际工具,在经济腾飞、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当代信息社会,普通话的作用和影响正日益扩大。(www.daowen.com)
汉语方言是共同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和变体,分为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一般的方言都是指地区方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汉语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内部分歧明显的方言,语言学家根据方言的不同表现,对汉语方言进行分区。继汉语方言分区的“八区说”、“七区说”的研究成果之后,198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荣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现代汉语的方言分为十个大区,具体为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区。官话大区又分为八个分区,即北京官话区、东北官话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兰银官话区、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在物质文明发达、传媒技术先进的当代社会,各方言区的人们因交际的需要而自觉地克服方言,积极学习和应用普通话,加上方言内部的不稳定性,出现了全国各地方方言向民族标准语靠拢,各片点小方言向大城市权威方言靠拢的趋势。例如,吴语小方言向上海话靠拢,粤语小方言向广州话靠拢等现象,这些变化反映了语言发展去异求同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