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关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对和谐教育思想历史发展过程的科学总结。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的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满足社会需要同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保持两者和谐,学校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学说,从个体与社会发展并彼此适应的角度阐述了和谐教育,从而为和谐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科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孤立地阐述教育问题,而是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教育这一需要出发展开论述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反复出现这样的词句,如“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工人尽可能多方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等,由此可见,“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或社会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而这正是共产党人的终极奋斗目标。
(1)马克思论环境和教育与人的关系
环境和教育与人的关系是教育史上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命题。法国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曾机械地把人看作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看作是纯粹被动的客体。三大空想主义者之一的欧文继承了这种学说,认为人的不良性格是不良环境和不良教育的结果,只要改变了不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性格。无疑,他们的这种思想对于否定“天赋观念”和宗教上的“原罪说”是进步的,但也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可以改变人的性格的环境和教育”从哪里来呢?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这种学说不得不把社会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是些“天才人物”,由他们来实施教育,改变环境。这种学说的缺点就是没有看到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理解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自身。而这种自身的改变或改造就是摆脱旧的不合理的东西的束缚,达到精神上的解放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6)可见,马克思在看到人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承认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指出,个人生来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对一个人之成其为现存的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7)。马克思、恩格斯曾举例说明这一情况:“和其他任何一个艺术家一样,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著名画家)也受到他以前的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社会组织、当地的分工以及与当地有交往的世界各国的分工等条件的制约。”(48)
(2)“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含义
与前一个问题一样,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是个古老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生产造成的分工以致使人极度片面发展而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异化了,而这种异化正是源于分工。他们指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49)马克思说,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不是依赖于他,不仅不属于他,并且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就是自我异化。(50)这就是说,人未能成为他应有的样子,人在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存和教育是与他真正的人性不相适应的。
对于个人来说,共产主义就意味着使人回复到他应有的地位。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51)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就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成为自己的一切本质力量的主宰,彻底改变那种身不由己的状态。
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观,实质上兼顾了智力和体力劳动发展两个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劳动必须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才能促成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指出无产阶级在国民教育方面的纲领性要求:“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授的那种东西。第三:技术教育。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52)
在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发展完全可能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53)
(3)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www.daowen.com)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看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手段,认为通过这种措施可以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马克思引欧文的经验来论证这一点。他在《资本论》中说:“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4)
为什么马克思这样强调两者的统一呢?因为通过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可以使儿童和少年的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互为补偿,互相调剂。马克思曾论述了劳动对促进学习的重大意义。他说,“道理很简单。他们只是半天在学校里,所以总是精力充沛,几乎随时都适于并愿意学功课。半工半读的制度使得两种活动互为休息和调剂”,(55)所以,“虽然工厂儿童上课的时间要比正规的日校学生少一半,但学到东西一样多,而且往往更多”。(56)这样,劳动与教育结合的意义获得了认识论的支撑。那么如何具体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呢?这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有待深入的研究课题,且不是学校教育能独立解决的。
2﹒苏霍姆林斯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马克思主义“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对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了新的阐释,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帕夫雷什中学》(1969)、《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965—1967)、《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69)等。他认为,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且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要求“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57)。
(1)全面发展的含义
苏霍姆林斯基所理解的全面发展,有以下三个方面意思。首先,全面发展含有多方面发展的意思,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在身体、品德、智力、劳动和美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忽视哪一方面或偏重哪一方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其次,全面发展不但要求学生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且要求他们手脑并用,体脑结合。再次,全面发展体现了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明确了各个方面需要发展到何种程度,才称得上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还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智力方面要有“高深的知识”和“清醒的理智”,道德方面要“心灵健康”、“精神丰富”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只要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完全的发展,便达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各项教育在全部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肯定“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58)。同时强调智育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智育不仅能充实知识、发展智能,而且负有形成高尚道德和优美品质之责,而学生在劳动上的成熟又与在智力上的成熟是分不开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发展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和完成,这是对和谐发展的补充、完善和提高。他要求把已经得到发展的各个方面有机联系起来,并成为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2)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强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又指出,人的多种多样的才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也应得到充分发挥。教育就是要“让走向生活的每个青年男女的才能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59)。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意见,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人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充分发挥。他指出,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但各种才能、兴趣、天资、倾向的充分发挥,可以因人而异,在统一要求下,一些人可以成为画家、医生、科学家等。可见,和谐发展与个性特点的发挥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当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就意味着全面和谐发展的内涵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和谐教育思想历经千年的发展,至今对人类的教育活动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天,要保持和谐教育思想的生命力,就要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将和谐思想的基本观点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并进行充实和完善,才能使和谐教育思想充满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