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佛教与和谐教育:文化意蕴与实践

佛教与和谐教育:文化意蕴与实践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追求自我与灵魂的和谐,其本身就是和谐教育的一种尝试。在佛教演化的过程中,教育思想虽然有不少分歧,但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无不体现和谐的特征。所以不但男子可以接受佛教教育,妇女同样可以享受。

佛教与和谐教育:文化意蕴与实践

二、佛教与和谐教育思想

1﹒印度佛教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早在约公元前两三千年就已经形成了相当灿烂的哈拉巴文明。印度社会有一种特有的压迫制度——种姓制,它把整个国家的成员划分为四个等级或者种姓,由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前两者一个掌管祭祀,一个掌管军事,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后两者分别相当于小生产者和奴隶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其中,婆罗门地位最高、权利最大。公元前三世纪问世的《法典》认为,婆罗门的说教比世俗法律更高贵,世间的一切都是属于婆罗门的财物,所以在印度,最高统治者是婆罗门,刹帝利也要服从其统治。婆罗门一方面用政治和军事手段维护自己的专制制度,另一方面用宗教手段从思想上麻痹劳苦大众。因此,婆罗门教成为印度唯一正统的宗教,婆罗门教的教化也成为印度教育的主流。

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进入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时代”,由于经济发展导致贫富对峙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进而引起人们的不满,促使思想活跃、百家争鸣时期的到来。其中佛教也应运而生。佛教虽然并不主张废除种姓制度,但相对于婆罗门教而言,明显带有民主色彩。它肯定芸芸众生在灵魂上是平等的,都可以通过修行解脱苦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追求自我与灵魂的和谐,其本身就是和谐教育的一种尝试。

佛教的发展过程是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的过程。原始佛教指佛陀在世及佛灭后一百年内的佛教,大致从公元前530年到前370年之间。部派佛教则指佛入灭后第二百年至第四五百年的佛教。原始佛教中最早出现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之争,后来又从这两部中分化出许多派别,从此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佛陀在世时期的佛教与其说是宗教,不如用学派来称呼更恰当,只是到后来尤其是大乘佛教形成之后,才有了宗教的特征。所以佛教的发展,又可以说是原始佛教的哲学—伦理性质逐渐向宗教—神学的演化。在佛教演化的过程中,教育思想虽然有不少分歧,但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无不体现和谐的特征。

(1)教育内容及目的

什么是人生中最实际的问题?在佛陀看来,就是人生的苦难。在佛陀的教说中,苦谛是其他三谛的根本。因此,围绕人生苦难的现象,探讨苦的人生根源,寻找灭苦的方法途径,追求脱苦之后的理想状况,就成为原始佛教教育的核心内容,这就是佛教的三法印或四法印,包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在解说世界无常无我这一事实的同时,揭示了苦的现实存在。指出一旦领悟了这一切,就可以断除执着,不再执着于生与死,不再执着于苦与乐。

“有漏皆苦”是佛陀说教的出发点,认为人们只要有执着,就存在着痛苦。“涅槃寂静”是指人们在解脱之后达到清净、无漏的“快乐”境地。若没有“有漏皆苦”的对照,“涅槃寂静”也就失去了其作为理想的价值。从中可看出佛陀对个人生命的重视,正是这种直面人生的感悟和体察,才使佛教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佛教并不排斥知识,相反,它非常重视知识在解脱中的作用,它把知识作为解脱的唯一途径。但佛教的知识并不是来自经验归纳和理性论证的科学知识,而是由另一种经验实证的灵知,用佛教本身的词汇来说,是觉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知识。这种知识,最初是与日常生活相对立的,是超越于人的有限性之上的无限知识,是佛的所知所见。只有达到了佛的所知所见,才能达到解脱。于是,这种知识与解脱一样也成为教育的目标。

(2)教学方法

佛陀的讲说风格自由朴实。在佛陀一生的传教活动中,并没有一种特地为教学而形成的语言,而是使用东印度的方言。佛陀认为,使用何种语言并不重要,因为听法者都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中听到佛的说法。同时,佛陀的教学更多的是与当时的情景紧密联系的,有着十分真实的现场感,这种风格是一种自然的感情表露。

佛教的教学方法自由灵活。在现存的原始佛教文献中,主要表现为体裁的多样性,如对话、故事、格言式说教等在早期佛教教育中已得到灵活运用。佛陀在教学中,通过对话的形式,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佛陀根据情况随机讲道,灵活度人,或以自己的例子解说,或以寓言的方式演示,或以譬喻的手法讲明佛法,或是针对某一问题集中论述,或是将佛法变成韵文方便记忆。正是不同的教育方法,构成不同的组织形式。这些方法最早有九种:即经、应颂、解说、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未曾有法、方广等,后来又增加了譬喻、论议与因缘,形成所谓的九分教或十二分教。这些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佛陀教学的多样化特点。

(3)教育对象

在教育对象方面,佛教以众生成佛为怀,面对的是广大群众。所以不但男子可以接受佛教教育,妇女同样可以享受。不过佛教在男女界限上的划分极为严格。对于男子,在举行过拜师礼后,要经过若干时日的考察,不合条件者不予收留。在经过十二年学习后参加第二次典礼,通过考验后方可成为正式僧侣,称比丘。对于女子,要经过两年考验才批准去留。

(4)教育机构

寺院是佛教教育的主要机构。最初,佛教徒的生涯漂泊,没有固定居所。后来有了定所,渐发展为寺院。寺院是比丘的学习场所,而尼庵则是妇女接受佛教教育的场所,隶属于寺院。寺院组织严密,一般由主持全面掌握院内工作,另有专职人员负责各项事务。寺院有一定的民主气氛,凡遇重大事件,皆有僧侣讨论决断。

2﹒中国佛教

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印度佛教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也开始逐渐输入中国,并不断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教育思想相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唐宋之后,又出现了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颇具特色的禅宗教育。这里简要分析禅宗教育的特点。

(1)教育思想

“不著语言,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作为禅宗的宗旨,也是禅宗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为什么“不著语言,不立文字”呢?因为禅是佛心自内证,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充其量只是相似。把相似的东西当作真实,就会阻碍人的见性,对人类智慧之眼形成障碍。因此,禅宗认为,只凭学习经典是不能理解佛法的,因而反对皓首穷经,仅在故纸堆里讨生活。在禅宗看来,正是文字的出现,使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有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认为水即是水,山即是山,但它们永远不会彼此交融,因而从未考虑世界是否有另一种存在方式。禅宗继承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并有所发展,认为人类后天知识与先天智慧是完全不同的。人类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必须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建立假设,遵循逻辑加以推论,这就需要一个过程,而先天智慧则可以跳过这个过程,穿越一切思考,直达目的,这就是所谓的“直指人心”。

(2)教育目的

禅宗的教育目的是还人以本来面目,使人成为一个真正解脱苦境而获得自在的人。那么何为真正解脱的人呢?就是具有直觉思维能力的人。这种人能从平淡中见神奇,又能够化神奇为平淡。虽然还是那个原来的世界,但在他的眼里绝非同一个世界。“青原惟信曾经说过:学人未悟前,情生智隔,知有而不知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当他经过良师的教导而见色明空就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既悟之后,通体是慧,心光流布,无物无我,性相融通,‘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了。禅宗教育的目标即在于达到这样的境界。”(145)

(3)教育方法

围绕上述教育目的,禅宗创造了一些异乎寻常的教育方法。其中,参话头就是最常用的方法。所谓参就是研究、商量,话头就是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参话头就是要找到一切事、理的根源,把话头参透了,人的本心也就显现出来。禅宗的语言风格奇特,往往是在对话中答非所问,问非所答,答在问中,问在答里,比如“慧南禅师正当和学人往复答辩,忽伸出手来说:‘我手何似佛手?’又向前来参学者问其所得,却垂下脚说:‘我脚何似驴脚?’”(146)。参话头正是要把这种不合任何逻辑的问答放在一起,从而把理性逼上绝境。在禅宗看来,理性是禅悟的最大敌人,它强调主客体分离,造成二元对立,但人们又迷信理性无所不能。所以,参话头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理性灭绝,恢复人心的原态,引导学生直接从现实世界中去认清宇宙的本来面目。

由于禅宗认为悟禅不能靠语言来进行,并且排斥理性,所以常常借助肢体语言来进行教育,如擎拳、竖指、扬眉、瞬目、挥棒、执拂、脚踏、手斫、掀倒禅床、踏翻净瓶等接引学人。这种方法具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代替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暗示启发,表达体验的境地。比如“马祖道一开悟前常日坐禅,其师南岳怀让问他坐禅图作什么?道一曰:‘图作佛。’怀让乃取一砖在石上磨,道一问曰:‘磨作什么?’怀让曰:‘磨作镜。’道一惊曰:‘磨砖岂得成镜耶?’怀让反问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147)禅宗认为,生活先于逻辑,生活中比理性更强的是本能或意志,有意志的地方就有禅,如果要解释禅,就应该用行动来解释。第二,用身体语言给参禅者的心理状态以突变的助力,即当头棒喝。如“百丈怀海和马祖酬对之间,马祖振威一喝,百丈三日耳聋眼黑,从此心波不起,如醉如痴,直下见道”(148)

也许人们觉得禅师们的这些身态语言似显荒谬,但这种身体语言的运用往往使学生猝不及防,直接根据本能做出反应,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就不会有意识地进行理性思考,而会做出本能的决断,这就使人们忘却理性,抛弃妄念、烦恼,刹那间恢复了心的本来面貌,从而产生一种透彻的灵悟,进而实现禅宗的教育目标。

【注释】

(1) 尚书·夏书·禹贡.

(2) 尚书·夏书·禹贡.

(3)尚书·虞书·大禹谟.

(4)张正明.地中海与“海中地”——就早期文明中心答客问[J].江汉论坛,1988(3):45.

(5)老子·八十章.

(6)左传·昭公七年.

(7)荀子·礼论.

(8)荀子·解蔽.

(9)尚书·尧典.

(10) 尚书·尧典.

(11) 尚书·尧典.

(12)尚书·多方.

(13) 尚书·说命.

(14) 尚书·说命.

(15)诗经·鹿鸣之什·鹿鸣.

(16)国语·郑语.

(17)左传·昭公.

(18)论语·学而.

(19)论语·颜渊.

(20)论语·子路.

(21)论语·为政.

(22) 论语·颜渊.

(23) 论语·颜渊.

(24)论语·公冶长.

(25)左传·昭公.

(26)论语·卫灵公.

(27)论语·八佾.

(28)中庸.

(29)孟子·公孙丑下.

(30)荀子·王霸.

(31)荀子·荣辱.

(32) 荀子·乐论.

(33) 荀子·乐论.

(34)老子·四十二章.

(35)庄子·田子方.

(36) 庄子·达生.

(37) 庄子·达生.

(38) 庄子·达生.

(39)周易·系辞传上.

(40)周易·乾卦.

(41)大学.

(42)吕氏春秋·大乐.

(43)新语·道基.

(44)淮南子·泰族训.

(45)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46)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47)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48) 春秋繁露·度制.

(49) 春秋繁露·度制.

(50)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51) 白虎通德论·封禅.

(52)申鉴·杂言上.

(53)人物志·九征篇.

(54)嵇康集(卷四)·答难养生论.

(55) 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56) 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57)周易·说卦.

(58)通书·师.

(59)朱文正公集·答张敬夫书.

(60)水心别集·中庸.

(61) 传习录.(www.daowen.com)

(62) 传习录.

(63) 传习录.

(64) 困知记.

(65) 困知记.

(66)四书正误(卷二)·中庸.

(67)周礼·地官保氏.

(68)燕国材.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上海教育科研,1998(12):1.

(69)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曹幼华,单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18.

(70)论语·泰伯.

(71)论语·卫灵公.

(72)论语·子路.

(73)论语·雍也.

(74)论语·公冶长.

(75)论语·宪问.

(76)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77)礼记·孔子闲居.

(78)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79)礼记·礼运.

(80)易传·坤卦·象传.

(81)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17.

(82)张良才.人性自我完善与教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193.

(83) 论语·颜渊.

(84) 论语·颜渊.

(85)论语·雍也.

(86)论语·八佾.

(87)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88)论语·学而.

(89)礼记·乐记.

(90)墨子·尚贤.

(91)墨子·兼爱中.

(92)墨子·天志中.

(93)墨子·耕柱.

(94)墨子·兼爱中.

(95)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84.

(96) 墨子·公孟.

(97) 墨子·公孟.

(98) 墨子·修身.

(99) 墨子·修身.

(100) 老子·二十五章.

(101) 老子·二十五章.

(102)庄子·齐物论.

(103)庄子·德充符.

(104)老子·八章.

(105)老子·四十六章.

(106)老子·三十章.

(107)老子·三十六章.

(108)老子·十二章.

(109)老子·十六章.

(110)庄子·大宗师.

(111)韩非子·显学.

(112)韩非子·有度.

(113) 人物志·八观.

(114) 人物志·八观.

(115)人物志·八观.

(116)参见: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38.

(117)嵇康集·声无哀乐论.

(118)嵇康集·与山巨源绝交书.

(119)嵇康集·释私论.

(120) 颜氏家训·教子.

(121) 颜氏家训·教子.

(122) 宋元学案·安定学案.

(123) 宋元学案·安定学案.

(124)宋史·欧阳修传.

(125)宋元学案·安定学案.

(126)安定言行录.

(127)大学章句序.

(128)朱文正公文集(卷七十六).

(129)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6:195.

(130)同上:200.

(131)同上:210.

(132)王国维.论小学校歌唱科之教材[M]//陈景磐,陈学恂.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46.

(133)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G]//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16.

(134)同上:4—5.

(135)同上:5.

(136) 同上:5.

(137)转自:麦克格拉恩.科学与宗教引论[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5.

(138)启良.东方文明畅想录[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231.

(139)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433.

(140)同上:10.

(141)道藏·墉城集仙录序.

(142)道藏·录异记.

(143)彭致中.鸣鹤余音[M]//胡道静,陈莲笙,陈要庭.道藏要籍选刊(第九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40.

(144)同上:324.

(145)道藏·道法会元.

(146)彭致中.鸣鹤余音[M]//胡道静,陈莲笙,陈要庭.道藏要籍选刊(第九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42.

(147)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4.

(148)同上: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