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儒、墨、道、法的和谐教育思想
先秦时期,学派纷呈,诸子百家,争鸣迭起,但和谐教育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各个流派都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这里主要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和谐教育思想。
1﹒儒家的和谐教育思想
著名心理学史专家燕国材认为,我国和谐教育思想从“道”发展而来,它与“天人合一”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观念包括三层含义。首先,大自然的规律是和谐发展的,如天地的运转、四时的更替等都呈现出有序的状态;其次,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道”应服从于“天道”;第三,天道是和谐发展的,那么人道也应该是和谐发展的。所以,“天人合一的这一积极精神,乃是我国古代和谐教育思想的一项理论基础”。(66)
(1)儒家的理想人格
天人合一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在儒家看来,宇宙万物的本然状态和最佳状态就是和谐。《易传·象辞·乾》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尔雅·释天》曰:“四气和谓之玉烛。春为发生,夏为长赢,秋为收成,冬为安宁,四时和为通正。”万事万物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普遍的和谐状态,才能各遂其生,各得其所。
人类作为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亦应如此。《荀子·君道》说:“血气和平,志意广大。”《礼记》云:“和顺积而英华发外。”然而人并非生而和谐,而是必须仰赖后天的培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经常悲惨地处于漫无目的和孤立无援的境地,犹如飘泊在永不宁静的波涛之中的无舵之舟”,(67)因此,人类要得以存在和发展,就常常需要有个目标作为人生的导引,这个导引便是人类对自我、对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自觉,即人应该是全面和谐发展的。这既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教育内在价值的充分体现。
孔子所要培养的是能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君子和成人,他们具有儒家的理想人格,其特征是“笃信好学,死守善道”(68)、“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69)。“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70)这是孔子对“士”提出的标准。“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71)孔子认为,只有文与质的协调发展才可称作君子,并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72)孔子还指出“成人”的方向,“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73)
从上可以看出,孔子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仁、义、信等品质,恭谦有礼、正气浩然、文质彬彬、智勇双全的理想志士和成人。
(2)培养理想人格的方法
人性论是我国教育思想的核心命题,要实施教育,首先要认清人的本质是什么,儒家也不例外。然而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或其后的性“三品”说,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就是,只有通过教育,人才可以走向至善的完美境界。这可从内、外两个因素入手分析。
从外因来看,首先,儒家以天地为榜样来教育人。在儒家眼里,天是真善美的化身。“以天心爱人”、(74)“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75)天地不仅仁爱、慈惠,而且大公无私,所以人也应该效法天地,行为公之道。人们应该“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76)。应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77)。用人不徇私情,爱人不囿私情,财物不图己有,奉献不惜己力,大家互相扶持,相濡相济,同甘共苦,这既是天地之道,也是成人之道。
其次,儒家教育将爱人之心推广到爱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正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78)。儒家从土地包容万物的特点出发,要求人们也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善于兼容并蓄。《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䲡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馀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馀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馀材也。”这里,荀子对自然资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森林资源、动物资源和农业资源等三方面,并指出保护自然与民生问题休戚相关,只有不违背大自然的规律,注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才能和谐地发展下去。
显然,儒家不仅肯定了人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把自然看作统一的生命系统,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张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一切生命体。
从内因来看,人之完善的过程,不仅是教师言传身教的过程,更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孔子明确指出,君子求诸己可上达,而小人求诸人故下达。(79)梁漱溟亦指出:一切生物的生命原是生生不息,一个当下接续一个当下的;每一个当下都有主动性在……人心的主动性,则又是其发展扩大炽热可见的,曰努力,曰争取,曰运用,总都是后力加于前力,新新不已。(80)由此可见,儒家特别强调人的道德自主性在成就人之真实的自我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又提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8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82)。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为仁由己”呢?孔子提出忠恕作为自我修养的一般原则。何谓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83)。也就是说,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该本着推己及人的原则,自己所不欲的便不强加于人,而自己所力图成就的也应帮助别人去成就。
(3)中庸之道的总原则
《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以中为用的意思,也就是在承认事物存在矛盾和两面性的前提下,力求平衡,不偏不倚,其中包含着全面辩证的观点和行为合度的意思。它一是强调“度”的把握。比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84),“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85)。二是有“中和”之意,即丰富多样的不同事物、因素、成分的有机融合、适当调理、和谐统一、配置得当、配比合理、无过无不及。《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中和”的观点来看世界,人、自然和社会便是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生命系统,彼此之间只有和谐,方能安定发展,所谓“礼之用,和为贵”(86)。
中庸之道体现在儒家教育的诸多方面。在个人修养上,不但要文质彬彬,而且要“知及之,仁守之”,做到仁与智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应凸显“因材施教”的原则。《论语》中有很多弟子问仁,孔子总是根据各人的不同特点,随机指点,这些教导可谓殊途同归却和而不同。在教学论方面,强调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在教学内容上,要求贯之适度的原则,认为“乐由天作,礼以地作,过作则乱,过制则暴”(87),要求通过“六艺”,从不同方面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使人达到生态、世态和心态三者的和谐。
2﹒墨家的和谐教育思想
墨家和谐教育的特色体现于“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中。
(1)教育的作用及目的
墨子从“兼爱”出发,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人们“不兼相爱,交相利”造成的。他指出,社会存在三大矛盾:“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劳来也,腐臭馀财而不相分资也,隐慝良道而不相教诲也。若此,则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88)而要做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89),最终达到“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90)的理想状态,就必须从教育抓起,根据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针对天下“少知义、去义远”的状况,以“义”教之,则天下便可“兼相爱,交相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太平昌盛,理想的大同社会也就自然实现了。
(2)理想人格的培养及塑造
真正实现了儒家“有教无类”宗旨的当推墨子。墨子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似乎比孔子更接近下层。墨家所要培养的是旨在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兼士”呢?墨子提出了两条标准。
第一,厚乎德行。正义和兼爱是墨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其中,“义”又是“兼士”的前提。“义”不是以人的主观心理情感为前提,而是以客观天下大利为根基。墨子说:“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91)墨子把“义”比喻为可以利民的良宝。所谓“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具体表现在“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92)。作为“兼士”,必须关心他人,这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特别是对亲友的衣食住行要关怀备至,甚至生养死葬。此外,兼士还应具备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艰苦朴素、乐于助人、勇于牺牲等优良品质。
第二,博乎道术。墨子的学生大都是多才多艺的能工巧匠。墨家的“道术”门类很多。首先是生产劳动和工艺技巧教育。他教学生学习“轮、车、鞼、匏、陶、冶、梓”的制作方法,学习运用规、矩,制作方、圆,传授学生日常生产和生活知识。其次是军事防御教育。从《墨子》的《备城门》至《杂守》约十一篇中,形成了一套全面而完整的军事防御学说。墨子的军事教育,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墨家子弟“在反侵略的战争中的实际表现,正好体现了诚朴、善良、热爱和平、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优秀品质”(93)。(www.daowen.com)
(3)践行和谐的教育方法
墨家的教育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是对和谐教育理念的具体运用。
第一,“叩则鸣,不叩亦鸣”。相对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做法,墨家提出“虽不扣必鸣也”(94),要求问即答,不问也讲,应不厌其烦,永不懈怠,强调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特别重视“强说人”的积极教育态度。墨子反对儒家只是被动答问的教学态度,认为“不强说人,人莫之知”,这种由教师强行说教的方式和“不叩必鸣”的精神,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强大的影响。墨子以教人为己任的精神在战国诸子百家中也最突出。
第二,“量力所至”与“务本约末”。墨子的学生一再要求学习射。墨子说:“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95)墨子强调必须依据自己的天资和能力进行学习,如果既想“成学”,又想“成射”,最后必然一事无成,两头皆空。同时,墨子强调“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96),即学习不要去追求繁多而应讲究智慧,不要去追求文采而应讲究明白。“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97)这就是说,德行才是根本,根基未固,则不必努力从事其他细枝末节。
3﹒老庄“道法自然”的和谐教育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道”。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儒、墨重人道,而道家讲天道。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认为,宇宙之间,人是最宝贵的,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98)。但是,“四大”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99)。就是说,人虽宝贵,但应效法天地,而天地之道无非自然之道,因此,人应顺应、效法自然。道家的整个教育思想就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1)教育目的
老子把“道”当作万物的起源,形成了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的总目标,以培养求“道”之人。“道恒无为”,即道的本质特征是无为,表现在人的身上,就是要以顺乎自然的“静”的心态对待外事万物,除去私心妄念,使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己有、不自居有功,如此一来,天下将自正,社会将太平。所以老子希望培养的人能“无事”、“无欲”,具有“无为”的品质。
庄子在老子“无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差别”的教育目的。庄子认为,“道”本来是无差别的,只是后来由于“道”的隐蔽和亏损,才造成“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100)的局面。而真正的得道之人,能彻底理解和觉悟复杂的世界与纷繁的人生并无差别。所以他认为作为理想人物的“圣人”、“至人”、“神人”应“游心乎德之和”(101),这里的“和”即和谐,指无界限和对立,也就是人与物相通为一,使心神遨游于不辨差异的境地。
(2)教育内容
老子以不争、知足、贵柔为教育内容。所谓“不争”,就是不追求个人的名利,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102),这样就接近“道”了;而要达到无为,则要做到“知足”,“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03)。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满足,拼命地追求个人欲望,最后必然招来灾殃。如果知道满足而不拼命追求,反而会得到长久的满足;“贵柔”作为道家重要的养生处事原则,也是老子提倡的教育内容。“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104)所以,为了避免衰老和死亡,人们就应该遵循“柔”的规律。由于“柔之胜刚,柔以胜强”(105),所以经常“贵柔”,可使人们由柔变刚、变强,永远处于不衰、不败之地。
庄子则以“三齐”和“四无”作为教育内容。“三齐”就是齐是非、善恶、美丑。庄子认为,是非、善恶、美丑是因时而异的,没有恒常的标准可循。只有听任是非自然发展,忘掉善恶美丑,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四无”就是无己、无功、无名、无情。无己就是超脱外物的牵挂,使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过着物我两忘、自由自在的生活。无功、无名即不追求个人的功劳、名位。无情即对“功”、“名”等无动于衷,不动感情,不以好恶喜怒哀乐的情感伤害自己的身心。
(3)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
第一,见素抱朴。老子要求修养者一定要保持质朴,以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也就是要少思寡欲。人的欲望往往受到外界的刺激和诱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06),所以必须以清静无为来保护生存和生命的价值,以达到纯正的修养。
第二,虚极静笃。老子认为,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必须万分洁净、一尘不染,永远保持虚静的状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107)只要人的心能经常保持虚静状态,一切私欲杂念就不会发作,从而恢复纯净无邪的本性。
第三,心斋坐忘。这是由庄子首创。“心斋”指心遵守斋戒,“坐忘”指静坐忘掉一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108),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一体而无不通,以求达到超然的境界。
总体来看,道家教育思想有不少消极因素,但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人身与人心和谐的养生教育思想和审美教育思想,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4﹒法家的和谐教育思想
如果说儒、道、墨希望通过修炼德行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之身与心的和谐的话,那么法家则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达到社会的和谐。法家思想的奠基者是商鞅,最终的集大成者则是韩非。这里主要分析韩非的和谐教育思想。
(1)培养智术能法之士的教育目的
韩非一方面推崇法家商鞅有关“能法”、“耕战”之士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将其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他明确提出教育要培养“智术之士”、“能法之士”、“耿介之士”。他在《韩非子·大体》篇中有生动的描述:“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可见,韩非对于人才的要求,包括了顺时应势、品性修养、治人之术、人生态度、无私无欲、行法治世等,可谓相当全面。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途径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最具法家特色的教育思想。韩非认为,有碍法家所主张的耕战、法制的诸子学说必须禁止。只有以法律、律令为教育内容,以各级官吏为师,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
韩非继承了商鞅“贵法不贵德”的思想,提出了“不务德而务法”的主张。他一方面反对儒家推行的德教,另一方面又大力强调法制教育的优越性。他说:“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109)在他看来,治国的根本在于治人和教人,只有以法治国,教民以法,才能真正实现儒家、墨家等推崇的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可见,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是先秦诸子的共同目标。
韩非在推行“以法为教”时以全民为目标,强调不仅要使法令遍及民间,而且要使其深入人心,做到“法不阿贵,绳不扰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110),指出全社会不论尊卑上下、亲疏内外、贫富贵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韩非把人民比作树叶和鱼,把官吏比作树木和鱼网,认为国君治理国家,只需摇动树干、提起网纲,那么树叶自然会摇动,鱼自然会进入网中。要求全体官吏皆为法教之师,全国人民皆为学法之生,如果这样,法制教育便得到了普及,人们也普遍接受了遵纪守法的教育,逐渐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自然也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