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和谐教育的“3W”
一、和谐教育为什么(WHY)
1﹒和谐教育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从经济生活、政治方式、社会形态到文化表现,均出现了多样化和复杂性的变化特征,中国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对改革效果的期望与现实状况的落差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流传于民间的“顺口溜”正反映了这种心理上的不满和焦灼。(1)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寄予更大的祈盼,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6日报道,中国科协公布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18—69岁的成年人将教师的职业声望列为第一,父母最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几乎是同时,据《时代报》2006年11月28日报道,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生活和娱乐等方式上,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和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
从西方三百余年的现代教育发展一直到中国百余年现代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学者将其间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以下四对:一是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二是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在德、智、体、美各方面与智育中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的各方面)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三是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关系之间的矛盾;四是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2)
当然,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着其他诸多矛盾,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上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的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将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3)据说,中国基础教育界目前有“牌号”的教育模式已达658种,不少学校的大门前公开挂牌,或“基地”、或“中心”、或“示范”。一所学校大门前可能会挂一二十块这样的牌子,但其实质性的内涵到底有多少?有的可能纯属炒作,呈现浮躁、浮夸、浮华的“三浮”现象。(4)陶行知在20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幼儿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蔓延到了中学、大学,甚至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
教育与社会以及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歧见,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2﹒和谐教育的历史依据
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了这一点。中国学者强调,有一条运行了两三千年且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古老真理,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真理者,在经历了最近八十年的严酷拷问后,终于又恢复了名誉,得到了尊敬,并被奉为国策,它的名字叫“和谐”。(5)印度哲人指出,一切生存问题,原本皆是和谐的问题。(6)教育的基本功能一在生存,二在发展,而生存与发展两者都离不开和谐。从中国传统教育观之,“和”预示着生命和健康,古代医学视阴阳、虚实的失调为疾病的起因,而治疗过程就是调节人体的阴阳、虚实,使之恢复平衡和谐。《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和如羹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以成其政。”《国语·郑语》载:“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管子·幼官》载:“畜之以道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谐。”可见,中国的政治理念、教育理念及养生理念推崇的均是和谐之道。
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和谐发展”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语“caIocagatia”,其义是表示健美体格与高尚道德的结合。在雅典教育中,身心的和谐发展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出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哲学思想,以及近现代许多教育家都对和谐教育作出了深刻论述。西方的和谐教育思想是与自然适应说相联系的,因为自然的发展是有序、协调、和谐的,所以人的发展也应当是有序、协调、和谐的。人的发展应当使生命的各个部分都得到和谐发展。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的发展,进而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3﹒和谐教育的未来依据
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美国有学者认为文明的冲突是一种可能,如何回答西方学者的挑战值得深思。也有美国学者强调和谐才是人类的出路,认为自然和人性,或自然和人类正处在漫长进化历史中的这样一个阶段:“只要人类进化过程一直要继续到太阳生命所容许的遥远的未来,那么就需要和谐”,从而提出“学会怎样按那些已证明是互利的方式去调和各群体之间差异”的课题。(7)而要确立和平理念,首先就要提倡爱的教育。“五四”时期,陈独秀《我对教育方针的四条意见》曾提出“兽性主义”,其背景是要使中国人摆脱“东亚病夫”的原有形象,敢于搏击世界,当然其中的含义还包括身体强健、意志顽强、敢于斗争,甚至勇于献身,他建议把“兽性主义”写入教育方针。新中国虽然没有提倡兽性教育,但在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革命斗争,这既有国际局势的无奈,也有认识上的误区。在市场竞争的当今时代,社会和学校普遍强调做人的血性,提倡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甚至提出“狼性精神”,崇尚“狼图腾”。而出现狼图腾崇拜的原因,是近代以来具备羊之性格的中华民族不断遭到西方列强的欺辱,因此放弃羊的性格,提倡狼的图腾,与狼共舞,也许是出于无奈。但这在学理上说不通,也不利于和谐教育的氛围,更不利于树立中华文明的国际形象,因此,我们不应提倡“以邪克邪”,而应弘扬“以正化邪”。要大力提倡人性、仁道,关爱他人,要使未来一代具有博大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以欣赏的眼光和理解的情怀去平等地对待其他文化,共同建设人类社会的美好家园。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开始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起来,它认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虽然在价值观和信念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不同,但各具价值;要求各个文化族群彼此欣赏和理解对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和家庭结构共存共依;强调在国际交往、地区交往以及社会机构中彼此合作;指出每一个非主流族群在不妨碍其他文化族群正当权利的条件下,能够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社会的未来。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法国也在学校中推行异质文化理解教育;美国则在白人中层阶级中心价值观支配的学校课程中,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开始强调以双语主义为前提的多元文化主义,将多元文化主义提高到国策的地位;澳大利亚强调通过奖励多元文化的发展,促进不同种族集团文化传统的保持,以推进异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实际上,到现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中国著名人类学学者费孝通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如美国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等都在接触、碰头、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8)
二、和谐教育是什么(WHAT)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9)和谐所表现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在教育过程中,实质上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谐不是事物各个分散部分外在的联合在人感知中的印迹,而是它们基于本质联系的内外统一和相互渗透通过感知在人的情感和理智中产生的一种积极反映”。(10)
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
1﹒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由自然界分化发展成的高级生物,人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受制于自然的局限,人的生存所需依赖大自然的恩赐。但随着人类所运用的劳动工具的不断更新,人有了征服自然的力量,自然反过来受制于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因而国际社会凸显了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也因此,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在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即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大自然的规律是和谐协调的,如天地运转、日月并明、四时循环等都呈现有序状态,人是大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服从“天道”,所以人道(包括人的发展)也必须和谐协调。有学者指出,进化、变化和增长当然是必需的,但是,目前经济和技术增长的概念错在缺乏限制。人们普遍认为一切增长都是好的,而没有认识到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和衰落之间必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11)人类在科学不断显示其力量的今天,在历史进程中日益被一种无限的概念所俘虏。这种无限的概念可能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但这样一种无限的概念实际上意味着人类天性中有一种向外寻求扩张的倾向,不断向外提出更多要求的东西——不管是更多的感觉还是更多的知识或权力,它应该受到某种自然力量的平衡和制约。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而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
2﹒人与社会的和谐
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二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它随皇帝的利益和意志而变。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WTO可以从制度层面来促进中国社会更好、更稳定、更健康的发展,但同时也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复杂的挑战,进而对社会公民,尤其是对政府公务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诚信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孝是对家庭讲的,忠是对国家讲的。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
3﹒人与自我的和谐
这是指人的身体与精神两方面的和谐以及人精神世界的内在和谐。今天的人们尤其是知识阶层在不断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时俱感身心疲惫,求利之学、求名之学会使人的精神扭曲异化,也会摧残健康的肌体。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同时还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而“成人之学”正凸显了这种完整性,它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使人的自我表现,使其世界观、信念、性格以及知识才能在积极的学习、劳动和创造中,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得到充分的显示。
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随不同时期的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的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新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智德美体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它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正是教育主体对不和谐的感受和对和谐的需求,形成教育者参与改革实践的动力因素。而通过变革和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又消除了已有的不和谐,达成相对和谐。
4﹒人与超我的和谐
人与超我的和谐是指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意义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提供人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此,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因为人之为人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而作为精神存在的核心要素就在于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领悟,领悟来源于启示,来源于仰望。信仰由于其超越性和理想性而居于功利观、道德观、理想观、人生观等精神系统的最高地位,它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使其领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美国未来学家预言,物质丰富以后,艺术和宗教也会复兴。在衣食住行和安全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归属、成就和自我实现这类较高层次的超物质的需要就出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适用于个人,同样适用于社会。当整个社会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推动人类去探求生命的意义,艺术和宗教的复兴就是最有力的例证。(12)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与人类的生存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在历史上被统治阶级作为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政权的工具。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打上了深刻的宗教印记,而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更是深受宗教的制约。虽然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张政教分离,但宗教在西方社会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西方国家往往通过宗教教育行使某种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职能,并起到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宗教教育既是宗教信仰教育,也是道德教化。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基督教的奉献精神正是其爱的精神的展开和运用,这种爱的要求和表现就是奉献。基督教还把这种对上帝的奉献精神同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社会的奉献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和普适的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以及儒教、道教等,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
三、和谐教育怎么办(HOW)
1﹒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在协调各类教育因素并使之彼此配合,有助于人的发展时,和谐教育就有所体现了。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的过程,是痛苦磨炼的过程,只有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能“苦尽甜来”。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经摆脱了以往纯粹以物质享受、物质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在教育领域,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起来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www.daowen.com)
2﹒外部与内部的统一
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系统的关系如何统一?以往教育往往依附于上述强势领域并成为其工具,教育自身缺乏独立意识。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现实社会,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的、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的学校教育理应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反之,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就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等)、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
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自身要发挥引领作用,使自身成为社会的和谐元素。要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发挥教育在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的作用,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其次,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再次,要努力促进各项保障措施,如争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保证和谐教育在制度层面上的坚实支撑。
从和谐入手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实践体验,能使教育者在现实层面认识教育活动之间、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机制及成因,以形成对教育过程的规律性认识。这样,教育规律就由抽象的理论范畴转化为教育者可感受、可认识、可概括、可总结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13)
4﹒变革与传承的统一
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下去,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用中国的传统术语来说,就是“沿革”。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很少用“沿革”,而常常用“改革”、“革命”,它既显示出对“革命”词语的崇拜,同时也是惯性所致,其影响非常深远。其实,“革命”的含义,在特定时期是指改换政体。所谓“汤武革命”,就是“顺天应人而改朝换代”,这是“革命”二字在中国语境中的本义。当然,“革命”在自然科学中,是范畴替换的过程;在社会科学中,是颠覆规范的过程。它既是意识形态用语,又可以是中性的词汇。但长期以来的社会“革命”(包括教育“革命”)更多偏重于“破”,而忽略了“破”背后的目的。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考察近现代社会,中国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导致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因此,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同样,在教育系统中,这三者的关系也需要协调统一。
5﹒学习与生活的统一
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学习已成为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展开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今天,幸福指数正在成为衡量学校生活及学习质量高下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例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都是论述如何使学生在智力方面得到发展,如何主动地获取知识,却很少涉及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尤其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14)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
6﹒历史与未来的统一
和谐是历代教育的追求所在,同时也指向永恒的未来。和谐的具体内涵在某一历史时期可能因社会形态、价值诉求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因为人的生命的健康存在一定是生命元素的内在和谐。所以说,和谐是社会(包括个人)的常态,非和谐则是社会(包括个人)的非常态。非常态历史时期的教育也许充满着紧张(包括内部与外部两方面),但在克服非和谐因素后,教育仍然要走向和谐的常态。这种常态就是动态式的生命平衡,它是对一切有机体(包括有机体组成的人类社会)的必然要求。可见,和谐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不竭活力,它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为一体。为此,当代学校要自觉地将反思意识与前瞻意识融为一体,引领社会的健康发展。
【注释】
(1)如中国近年来流传的一首讥讽某些改革之举的“顺口溜”:“房改”是要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要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见魏城.中国医改得了什么病[EB/OL].[2008 08 30]http://huicook.spaces.live.com/
(2)吕型伟: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建国后基础教育的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3)石鸥.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88.
(4)吕型伟: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建国后基础教育的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5)庞朴.和谐原理三题[N],文汇报,2007.5.7.
(6)室利·阿罗频多.神圣人生论[M].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
(7)E·拉菲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M].闵家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11.
(8)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440.
(9)胡锦涛.在中共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5.2.20.
(10)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65.
(11)弗里乔夫·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M].卫飒英,李四南,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77;201.
(12)奈斯比特.2000年大趋势[M].陈广,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141;385.
(13)詹万生,宁武杰.和谐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7(7).
(14)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实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