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膳皆药——药补不如食补
法国有位著名营养学家说:“一个民族的命运就是看他吃的是什么,以及怎么吃的。”而中国医学典籍则说:“食药同源,凡膳皆药。”其实两句话都讲到了一点:食物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有些食物还极具药用价值,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像一些粗粮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事实上,古人很早就对食物的药效有一定的认识,有人认为神农氏遍尝百草并不是寻找药物,而是寻找食物,药物只是寻找食物时的副产品。无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那都属于历史研究范畴问题,但不难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药物最初来源于食物。
现代医学高度发展,使得药品种类越来越多,常常让人无所适从。药品的价格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节节攀升,药品“天价”使很多人不堪重负;另外,药品的药效以及安全性也令每一位女性感到担忧。其实,拥有健康和美丽不用大费周章,只需要从平时的饮食人手,合理的饮食调理,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滋养,而且还使女性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拥有健康和美丽。
提倡药补不如食补,对于现代女性而言,不仅省去了选择药品的烦恼,而且能够让女人在食物制作过程中享受到乐趣。食补取材容易,比如人参可以益元气、抗衰老;大枣可以补血气、健脾胃;山药可以补脾胃、滋肺肾;木耳和核仁可以补脑强心、润肺生津;贝母能够润肺养胃、化痰止咳;芝麻能够补肝肾、润五脏;何首乌可以延年益寿、养肝补血;大蒜可以抗痨、止痢、降血压。还有一些水果具有缓解疾病的功效,比如枇杷可以止咳,梨可以清热,荔枝可强肝健胰,桔子则有润肺、化痰、健脾、顺气的效果等。这些食品除了取材比较方便之外,制作起来也不麻烦,可以清炖,也可以熬粥。
一般来说,熬粥的食补方法比较好,因为粥容易消化,有利于药效的吸收。粥品食补的方法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说菠菜粥能够养血通便,《饮膳正要》中说生地黄粥可以疗治潮热盗汗的阴虚之症,《圣惠方》中说竹叶粥能补胃生津、清热除烦,所以食补就是能够使女人享受美味中得到健康的好方法。(www.daowen.com)
女性健康提倡“药补不如食补”,不只是讲取材的实惠,更加强调的是“美味”丰富的药用价值。现代饮食越来越精细化和精致化,导致了诸多营养疾病,比如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结肠肿瘤等病症。在生活中适当食用一些粗粮不仅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高血脂,从而预防疾病,还能够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减少女性皮肤颜色暗沉,让女性更加亮丽。其中很多粗粮还具有药用价值,如荞麦中含有“叶绿素”和“芦丁”,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红薯可以通便,对抑制胆固醇生成有奇效,明代李时珍称“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绿豆可以清热解毒、消除炎肿、护肝明目、可解百毒,对农药残余、重金属、瘦肉精中毒都具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很多女性还会用它来做面膜,可以清除肌肤垃圾和消除黑眼圈。
另外,选择食补材料时,往往通过一些“小窍门”可以判断食品的功用,比如“以形补形”的小窍门——核桃类脑则可补脑、豆类睾肾则可补肾、百合状似肺所以补肺。中医还有“以脏补脏”的观点,认为吃什么就补什么——食用鱼头汤可以“健脑益智”、炒猪腰子可以补肾、食用鲜猪胰可治疗消渴症。
现在很多女性并非不知“食补”,只是缺少对食补的热情。有些女性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感到“食补”特别新鲜就动动手,过几天就觉得没兴趣了,这是很不可取的。一次两次起不了什么效果,食补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奇效。
有些人则有“外国的食品比中国食品有营养”的观点,认为食补都是中医的老一套,是过时的东西,不可信。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例如,日本正在向中国推销一种叫“纳豆”的食品,据说其中含有丰富的尿激酶,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可以健胃解毒,后来很多人买回来发现“纳豆”其实就是豆豉发酵过程中的半成品,而豆豉在中国随处可见,不足为奇。中医自古以来对大豆药用功效的论述以及“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的说法,集中体现着中医“食药同源”的理念。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将大豆列为“功能性食品”,这一事实说明中华民族“寓医于食”的理论是科学的。
女性健康靠自己,就是要树立一种科学的健康理念,创造女性的健康和美丽,而“食补”正是具有健康理念的方法。女性利用“食补”方法来维护健康,不仅可以享受美昧、增强体质、预防和抵抗疾病,还能够秀出自己的厨艺,享受牛活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