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概论
医学人文科学是医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一个发展较快、在医学教育中日益显出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新兴学科群。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给医学带来的诸多跨学科研究课题,医学模式转变对未来医生素质能力要求的提高,加强医学人文科学的学科建设,开设高质量的医学人文课程,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第一节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概念
一、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含义
“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们一般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科学。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修养这个概念,含义广泛。“修”是指整治提高;“养”是指培育、涵养。所谓“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就是这个意思。修养,包含了举止、仪表、技艺、情操等多方面的陶冶,既有“修身养性”、“反省体验”的意思,又包括有涵养的待人处世态度,以及政治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某种能力和品质。
人文素质修养,是通过学习、实践与感悟等,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说自然科学认识活动追求的是“求真”和“合规律性”的话,那么人文科学的认识活动则在人们的直接目的追求中给以价值的思量,使之“合目的性”和趋“善”、趋“美”。人文科学给人以感觉的洞察力,她分担着人类知识能力的一半,从把握世界的方式来看,若抛弃了人文学科就等于抛弃了世界的一半。个人只有同时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它的活动才能体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成为“真善美”的统一。
人文素质修养和人文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文学是指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各门科学的总称,包括语言学、文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理论以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等,归根结底是一门学科知识。而人文素质修养所谓的“人文素养”更强调人的内在品质,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因此,人文知识只是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文化载体,一个人掌握了人文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有了较高的人文素质,只有通过不断的人文素质修养才能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的个性和品格。人文科学注重于人文知识本身学科体系的研究,而人文素质修养的目的则是人文知识与具体人的结合。
二、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内涵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大致可分为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
在知识层面上,主要强调对医学领域、医学服务的相关人文学科群的掌握,包括哲学、历史、法律、宗教、伦理、文学、艺术和行为科学,其中以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为核心内容,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心身医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等。此外,该层面还注重对人生意义与目的的领悟程度,对社会的广泛了解和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深刻理解等。
在能力层面上,主要为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所掌握的人文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
在精神层面上,包括社会责任感、人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人格修养、生活情趣、文明的言谈举止与行为习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感、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对“医乃仁术”的体验与追求等。正确认识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医疗中的作用,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保持严谨的科学作风、态度和不断追求的上进心。
其中,涵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修养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人文精神以一定的人文知识和能力为基础,但掌握人文知识和能力必须以正确的人文精神为指导方向。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涂又光先生所说:“人文知识是知道,人文精神是体道。前者是知,后者是行。人文知识,体之行之,才成为人文精神,说之写之,就成了人文知识。”
三、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特点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是人文素质修养一个分支,它在包含人文素质修养共性的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关注视角而有着鲜明的个性。医学人文素质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关怀和尊重。从内容看,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是一种更加强调“尊重人性”和“职业道德性”的特定状态下的人文素质修养。
我国有着注重和提倡医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古代医学中不乏“济世救人、仁爱为怀”、“医乃仁术”、“无恒德者不可作医”等论述意义深远的人本主义思想,到今天,我国现代著名人民医学家裘法祖院士名言“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术不近仙者,不能为医”也是最好的例证。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怀的积淀和培养对于从事医务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窗口”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医务人员不仅与“病”打交道,而且与人打交道。相对于一些非“窗口”服务行业人员的人文素质要求,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要求则更多的具有外显性、规范性、功能性等特点。因而,医学人文素质修养应当是明确的,要以能够正确履行医务工作的职业行为为基本要求。医学人文素质修养不仅是从事医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人文精神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第二节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意义
一、人文素质修养是医学学科的内在要求
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医学“为人”的目的决定了它的本质属性包含了人文性。古人“医乃仁术”的经典命题如今依然是对“医学”精辟的诠释。“医亦人学”则是对“医学”内涵真谛的概括,包涵了人体、生命、环境、社会等要素。
(一)医学科学的人文渊源
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作为认识生命、认识自然的探索,医学和宗教、文学、哲学等几乎同时产生,并相互影响与渗透。
人类对自身起源、疾病、死亡、繁衍以及梦境等的思考,特别是采用催眠、心理暗示等方法驱病祛邪,不仅是早期医学活动的开篇之作,更是历史上许多宗教、哲学、文学活动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最早的医学院校和医院产生于古埃及各地的神庙和基督教、天主教教会。古印度的诗集《吠陀》既是传世文学作品,也是远古的医学书籍。在人类还无法对自然和自身情况给予科学解释的时代,医学、宗教、文化、哲学等相互融合促进,为各自的发展衍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医学起源于人类关怀的需要,与人文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英国科学史家斯蒂芬指出,医学是人道思想最早产生的领域。最初的医学不是谋生的手段,也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仁慈,一种人道关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治病救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人的理想途径。“医者意也,医者艺也”,明确指出医学是一门哲理思辩、观念理性的技艺。“夫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下医医病,中医医人,大医医国”,更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高度概括,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医学对医学本质,特别是对医学人文本质的深刻理解。西方医学的奠基者希波克拉底深刻地阐述了医学的人本思想,他强调医术是“一切艺术中最美好、最高尚的艺术”,医生“应当具有最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而且提出“医生是艺术的仆人”的观点。历史上的中外科学家们的真知灼见不仅传授弘扬了医学的人文精神,也使医学自始至终在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道德和社会价值的方向上发展,为后人留下了超越时代的、永恒的医学人文精髓。
(二)医学科学的人文基石
医学,按其使命来说,是对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全过程的关爱与尊重,从科学理论视角来看,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结合的综合学科体系。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需求与依赖不仅来自于自然与社会相互联系的人,更源于医学自身深刻的人文基石。
第一,医学对象的人文性。作为医学对象的人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统一体。人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与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须建立在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的基础之上,即医生不仅要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更要了解病人,了解社会。所谓“见病不见人”是为医的大忌,正是有源于此。正确了解疾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医学艺术性和社会性的体现,更是医学人性化和人本化的根本所在。医学如果离开了以人为本,离开了人的社会联系,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
第二,致病因素的社会性。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受物质环境的支配,也受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精神状态的影响。因此,医学又是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致病因素的社会性是医学人文性的根本依据之一。导致疾病的原因很多,有生物的也有非生物的,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环境、卫生保健以及竞争、紧张、快节奏生活等社会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各种公害病、文明病、心因性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人数日益上升,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新“瘟疫”。正如德国医学家魏尔啸所指出的“流行病的发生既有生物学因素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疾病流行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和文化在某段时间内失调的现象。”
第三,医学研究工具的人文性。人文社会科学已成为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这是医学人文性的直接依据。首先,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依赖于人文社会科学。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指出的,防治疾病“与其说要用传统的医学技术,不如说要用政治行动”(指社会行动),要用“社会和行为措施”。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在内的许多学科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基础,为医疗卫生活动、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和途径。其次,人文社科的思维方式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医学与人文社科的交叉使医学得以扩展和更新,学科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医学开始真正地成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结合的综合学科体系。人们开始改变以往重分析、重局部、重静态、重外因的偏向,把分析与综合、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内因与外因、生理与心理、机体与环境、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结合起来,用综合的方法来了解、诊疗疾病。
第四,医学目的的人文性。国际项目研究在1996年《医学目的:确定新的优先战略》的报告中提出了四个现代医学目的: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治疗和照护疾病和无法治愈的病人;避免早死但追求安详死亡。医学目的的前两点自然生物要求明显,而后两点更多地体现了医学的人文要求,彰显出医学的为人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医学是人学,医学的生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医疗专业的执行除了基于科学知识及技术之外,还有其人文基础,此基础构建于医师对病人的了解、对人的完整性的了解及对病人痛苦的本质和来源的了解,医师对于人的完整性及其与病症之关联的了解,是解除病人痛苦的主要基础。
(三)医学实践的人文宗旨
医学家西格里斯在《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当我们考察到现代社会所赋予医生的使命的时候,我们很快便发现医学的范围是大大地扩大了……医学,通常被看作是一门自然科学,实际上乃是一门社会科学,因为医学的目标是社会的。”
也就是说,医学既是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恢复、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又是一种救死扶伤、诊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的职业和实践。医学的这种实践特点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才能实现医学爱人、救人、助人解除痛苦的实践目标。医学的人文性质,不仅取决于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学科,不仅取决于医学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一系列医学人文学科,而且更重要的是,医学自身永远充满着、包含着人性。在为病人治疗时,如何尽量地减少病人的痛苦,在手术中如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机体的损伤,在诊疗中如何为病人节约开支,选择最优化方案等,这既是医学技术问题,也是人文的问题。在医疗过程中,这种对生命的救治、对病痛的解除、对病人情绪的调节等,始终贯穿着以人为中心,提倡热爱人的生命,对人的理解和关心,尊重人、保护个人权益的医学人道精神。
医疗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医学人文宗旨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其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的核心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对医学而言,未能认知或认知不确、不全是难免的,因此对疾病的诊治往往不能完全到位,医疗并不总意味治愈某种疾病,多数情况意味着关怀、体恤和减轻病人痛苦。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说“知道患者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他患有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医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方面,而不仅仅局限在疾病的过程本身,这是医学的人道主义宗旨的本义所在。
二、人文素质修养是医学人文方向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从医学的出发点——社会人,或是医疗的根本依据——病源的社会性,或是医疗的基本工具——人文社会科学,或是医学具体的手段——社会性措施,还是医学的发展方向——社会化倾向等,都足以说明医学科学的人文性。高等医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结合,并接受它的社会导向,是医学自身发展人文方向的诉求。
(一)医学发展的人文导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正如涂又光先生所说“人文为科学启示方向。”现代科学技术向医学领域的广泛渗透和结合,使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呈现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这种综合既体现为医学与自然科学、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又体现为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的促进和寿命的延长无疑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伦理、法律、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克隆技术、器官移植、辅助生育技术、医疗资源的公平性等所产生的问题就不是单靠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的。由此可见医学技术能够做到的,并不都是人类需要的,也不都是合乎人类理性的,没有医学人文的滋养,医学科技的发展会偏离轨道,造成社会矛盾。医学科技的合理运用,医学在人体领域内的许多探索,都必须坚持人文方向。
可以说,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理性的导向,人文社会科学为医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促进了医学的健康发展。如果医学的发展没有人文的指引,医疗行为的不恰当将最终导致医学的异化,医学将丧失其为人性的本质特点。面对现代社会医学与人文的冲突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必须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让人文把握医学,医学必须充分依靠人文精神的滋养,即高度讲究医学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直接关注,对人的权利、人格、尊严、健康需求以及未来命运的直接关注。医学科学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始终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二)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
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对健康和疾病的总观点,它包括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理论框架、思维方式和发展规范。它反映着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决定着人们对人的生命、生理、病理、治疗、预防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勾画出医学科学和医药卫生工作的总特征。在医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医学模式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既反映出当时医学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医学文化模式。
古代整体医学模式先后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受生产力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健康被认为是神灵的恩赐,患病则是神灵的惩罚,因此对人体的生命和疾病的理解带有非物质色彩,通常采用医巫混杂的手段来解除病痛。神灵医学模式与其说是医学,更适合理解为人文社会学,只不过这种“人文社会学”是原始、粗糙、甚至是荒谬的而已。随着人类认识实践的深入,医学理论吸收了自然哲学的理论和认知方式,从整体上考察人体,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把疾病看作是心理、社会、环境诸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的整体反应。如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学说,以及中国中医理论都是一种整体的医学观。可见,在整个古代医学阶段,医学与人文处于原始融合的状态,医学的人文色彩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16世纪后,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创立、射线的应用等为近代医学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以生物科学为立足点来看待健康和疾病,仅仅把人看成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人身上的每一种疾病都必须且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理化变化,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原因,并由此找到特异的治疗方法。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医学模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当时传染病控制方面。但是,这种医学模式有一种片面的“自然科学至上”的观点,完全剥离了医学与人文的纽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医学逐渐走上了依赖实验技术,排斥人文的道路。在医学教育上则只是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这种“治病不治人”的负面影响在今天仍然是医学发展的一大阻力。
20世纪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影响愈发明显。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于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新的医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融入了更多人文因素,患者不再被认为只是单一的生物体,而是具有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体,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因素在考虑疾病和健康问题时的地位大大提高。医疗工作被看作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系统工作,要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考虑医疗与外界作用所产生的问题。这种医学模式更凸现医学的人文精神,对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应具有较高的医学科学知识,而且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因此,医学教育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注入人文精神,让医学更关心人,体现出医学“为人”的原始目的。
从人类医学的起源和总的发展历史来看,医学领域始终重视医生职业道德的教化。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应从广博的人类文化和古今中外的医学家们的个人人格魅力、丰富的从医经历中,自觉地吸收人文素养并内化为自身人文品质。
三、人文素质修养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医学教育是教会医学生如何用人文的视角去审视医学的发展,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抉择。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医学生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怀海特指出的“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素质教育,两者缺一不可”。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永恒的主题
医学人文教育在中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西方医学发展的早期,处于萌芽状态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是浑然一体的。这种浑然一体的模式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医学教育中融合了原始的人文素质教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视职业道德和人文教化为医师的根本。北宋时期,医学教育脱离太常寺入隶国子监,将医学纳入儒学教育系统,用儒学来帮助改造医学。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指出医生“应当具有最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
16世纪科学革命以来,医学向医学技术主义迈出了危险的脚步,人文思想却在冰冷的现代医疗仪器面前黯然神伤。医学技术主义的过度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被淡化的直接后果是教育出现了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特点出现,人文精神出现滑坡,医学陷入了一种畸形发展的怪圈。
20世纪60年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开始在西方兴起,进入80年代以后,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医学又开始了人文回归的历程。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93年英国总医学委员会在《明天的医生》报告中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人文学科特殊学习模块”,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以至包容。法国也提出把人文教育与医学各科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现实需要,也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目标。
我国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根据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顺应医学科学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
可见,不管在何种时代,医学所不可或缺的人文性特点注定了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永恒的主题,缺少人文素质教育的医学注定要陷入畸形发展的泥潭,缺乏人文素质修养的医务人员注定是不合格的。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医学教育人文性的永恒主题。
(二)人文素质修养促进医学生全面成才
“人才”包括“人”与“才”两个方面。全面成才的第一任务是“成人”,第二任务才是养成“技艺之才”。没有“做人”这一基本的人文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与技艺之才也就是空中楼阁。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修养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科技创新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多方面。
从我国目前医务人才总体状况来看,存在着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对医学生来说,只有选择并坚持人文取向,彻底改变唯技术主义的成才理念,以人文发展启示人的总体发展,以人文素质的提高带动综合素质和谐均衡的发展,进而促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实现真正的融合。
具体来看,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对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可以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关心人、尊重人的意识,形成对救死扶伤的坚守和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尊严的责任感及使命感。第二,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成为科学与人文兼具的“全人”医学生。第三,人文是形成创造力的动力源泉,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第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并重。第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修养,形成同外界的和谐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第六,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和内在情感,培养健康的心性。
(三)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医学生担负起医学神圣使命的必然要求
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的医务工作者,要实现全面发展,能够真正担负起医学的使命、实现医学价值,必须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医学“为人”的特殊使命以及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医术精湛,而且要医德高尚;不仅能给人治病,而且还要会与人交往;既精通人的生理功能,又懂得人的心理活动;既重视个体疾病的防治,又关注群体健康状况;不仅探究疾病的生物原因,而且了解病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仅满足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追求医疗的美学境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只有人文素质和科学技术良好的融合,医学生才有资格真正形成执业能力。总之,医生是科学家,能够掌握关于人体和疾病的知识;医生又是技艺专家,能够给人提供可靠有效的治疗;医生也是艺术家,不仅能提供健康服务,而且能保证完美;医生还是一个慈善家,不仅能提供知识技艺,而且和蔼可亲,给人以关怀和爱护。医生是这四个方面的结合体。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五星级医生要求。即,未来的医生应是“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或称为交际家,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这是医学与人文完美结合的医学人才标准。
(四)人文素质修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www.daowen.com)
1998年,“第一次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大会宣言上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学生将来从事专业性工作时,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发挥往往会和他个人的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非专业素质有关。高等医学教育不光是要培养技术和专业技能专精的医务人才,同时还要使他们具备自主、自律、仁爱、公正、敬业、廉耻、诚信、互助、竞争、创新、进取等优秀的精神素养。
今天的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走上社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不论他学的具体方向是什么,也不管将来从事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工作,都应当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相应的文化素养,并且与此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医学生应当明白医学是怎样产生的,医疗实践是怎样组织和发展的,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和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对自然、对社会、对别人、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知悉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应该捍卫,什么应该摈弃。总之,医学生要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了解医学对社会的责任,了解自己的医疗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这就是人文素质修养的主要意义和作用。
四、人文素质修养是社会和医疗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修养不仅是医学人文本质的内在要求、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和医疗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人文精神的推动
当今频频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和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其反思结果是对“人文”的关注。找回“人文传统”、呼吁“人文关怀”、提倡“人道主义”、发现“人文价值”、推行“以人为本”等构成了时代的“流行元素”,时代强烈呼唤着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统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市场经济的交换方式和利益机制,容易使人受物质和功利的诱惑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人文素质修养,淡化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使人更多地关注“物”的因素,而忽略“人”的方面,忽略美德的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发展和精神的健康,体现在医学领域中,就导致了诸如医学商品化、功利化,虚假医药广告泛滥,医风滑坡等现象。因此,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人文素质修养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这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原医务工作应有的人道主义属性。
人文素质修养是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逻辑起支配作用和科学技术具有巨大张力的时代,一个社会或个人都会因缺少人文关怀而缺少品味和失去自我,甚至会野蛮和疯狂,而人文学科能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缺少人文的调适力量是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在人文科学中包含着世界上最高境界的思想和语言,如果说自然科学把握世界的认识方式是科学理性、工具理性和分析式理性,那么人文科学把握世界的认识方式是理解,是审美式理性。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有力支撑,更需要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深入滋养。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是保证每个公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医疗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同时又是最体现人文精神的领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权和人的发展权。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的人文价值,从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走向更高的境界,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在引导和服务于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的目标追求中,培养人们对生命的敬重与珍视,引导人们追求对自我实现、人格完善、心灵安宁、家庭和睦等多样化的、健康的生存目标。
这样,对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同时也是对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理念的指导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事业。卫生事业的目标是保障全民健康以保护生产力,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保证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人文理念的指导是很难想象的。
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赞誉中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但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的卫生事业,就会发现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总体来看,现在我国的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第二,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小。第三,医疗费用过高。医院治疗费用高、乱设收费项目、医生收取红包以及药品回扣等现象,不仅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损害了医疗体制的公平性,直接威胁着社会的稳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是在引发卫生事业问题的各种因素中,无论是经济层面上的医疗资源相对贫乏、分配不尽合理,还是技术层面上的医务人员素质及提供的医疗质量不高、技术“独断”观念的制约,或者是道德层面上的“以医谋私”的羁绊,其深层次的原因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牢记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都要求卫生事业不仅要完善技术、建立规范和制度、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还须从更深的层次上,凸现人文精神的魅力,积极改变医疗实践的本体理念,努力树立“为人”的医学指向。
(三)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人文关怀的渗透
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中,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及家属为另一方,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医患关系的和谐可以使医疗技术得以有效转化和迅速提高,医学事业得以健康发展。如果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尖锐,病人不能很好配合治疗护理,医务人员不能尽最大努力为病人解除病痛,则会削弱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力量。同时,医患关系不和谐,一方面加剧了社会诚信危机,给构建和谐社会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医疗护理技能得不到提高,也将制约医学事业的进步,使医学事业得不到应有发展。
医患关系疏离的本质原因是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医患关系不能单纯用经济手段来调整,更应该用道德伦理来规范和调适,它不仅要求建立平等、公正、公平、合理的医疗制度和医疗体制,而且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心、关怀、仁慈的人际关系。要达到医患的和谐,我们必须大力提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让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树立医生的道德责任,以诚信为准则,在医疗实践中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认真践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才能构建现代和谐的医患关系。
当前,我国的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我国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修养水平普遍不高有较大关系。从知识、能力和思想三个层面来看,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医生职业精神的含义及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义务缺乏全面的认识;对知识更新认识不足,热情不高,满足于现状等。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医务人员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思想层面上,有些医务人员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缺乏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态度;缺乏上进心;低估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医疗中的作用。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医学教育并未完全摆脱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造成了医学生就病而治的思维定势仍然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他们对医学价值的评价、学习方式以及对自身的正确认识。
第三节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一、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原则
医院的开设目的和医生的职业目标都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病痛,救死扶伤。因此,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修养就是要体现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为基本原则和要求。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目标就要能够逐步提高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以达到医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培养高尚医德是其重点。概括起来,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人文素质修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医学人文素养与医学专业学习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文思想渗透到专业学习中,同时使专业学习向人文素质修养拓展,使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人文深度,以加深对生命、死亡、生存意义等的理解,培养从伦理、心理、法律等不同维度去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句话,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与负责任的公民的统一体。
(二)掌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能力和培养人文精神相结合
人文素质修养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学习,树立和强化人文信念,涵养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在学习中,自觉地处理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与培养人文精神的关系,不要把目标停留和局限在单纯的掌握人文学科知识所谓的理论体系,而是重点关注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增强人文能力,培养关爱人、关爱生命、尊重人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因此,医务人员要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自觉加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将医学人文素质修养内化为实际能力、行为和精神品格的提高上。
(三)全面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医学人文学科众多,有学者将医学人文学科划分为医学文化、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管理和医学经济、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6大类14个分支约118个学科。对于医学生和大多数医务工作者来讲,不可能也没必要学完这每一个人文社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医学人文素养应当坚持全面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较为全面了解医学人文知识、培养医学人文素质的同时,重点突出与医务工作密切联系的人文素质培养,强调人文素质修养的实效性,从而能够达到从事医务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
(四)基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由于人文素质修养的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并且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注入新的内涵和精神,以及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而融入个人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因此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应坚持基础性和开放型相结合的原则。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不仅要在课堂内,还要拓展到课堂外。现在,全国各大中专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人文素质课程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掌握一门知识和技能,而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转化为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起到引领与指导作用。因此,医学人文素质修养不能仅仅限于对于几门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还要将之融入到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等的方方面面中去,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来不断地深化和提升人文素质修养。医学生应积极参加知识讲座、演讲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流空间,通过广泛阅读,开扩视野,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涵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使修养过程更为丰富与生动。
只有将人文素质修养化为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并融入到整个的生活空间和生命过程,才真正领略了人文素质修养的真谛,使人文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升华。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既包括知识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同时也有基本行为能力的养成。从知识上升到精神层面,同时养成基本的行为规范,都离不开实践的环节。因而,医学生在人文素质修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低年级医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学生要参加社区医疗实践,对社区医疗与健康进行调查,以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应在临床实习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要人文知识理论与医务工作实践相结合。不同阶段人文素质修养的侧重点不同,要使理论学习与各阶段的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人文素质修养的实效性,实现人文素质修养的根本宗旨。
(六)人格修养与职业素质修养相结合
人格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反映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与人格修养偏重于内在性、个体性相比,职业素养则更多的具有与职业相关的外显性、规定性。医务人员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窗口”行业人员,人格与其职业素质是相融相通的,人格修养中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职业素养也是个人内在人格修养的具体体现。因而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应将人格修养与职业素质修养两者密切结合起来,以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七)医学人文素质修养与其他方面的人文素质修养相结合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是与医务工作密切联系的人文修养核心内容,但是对于医务人员及医学生来讲,人文素质修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还要广泛涉猎哲学、政治、历史、人文社会等学科知识,不断扩大修养面。一方面,医学人文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他方面的人文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作为成长为“医学人”的医学人文素质修养过程,首先还是要成为一个高素质“人”的过程。因此,医学生与医务人员在进行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同时,眼界要开阔,要广泛吸收人类人文学的文明成果。
总之,医学生应按照医务人员的素质修养要求,扬弃原有的个性,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品德、有学识、有进取心,集“仁心”与“仁术”于一身的人。
二、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途径
人文素质修养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其实质是人性境界提升,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人性的本质。
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是人文素质修养在“医学”上的具体化,是通过学习人文社会学科尤其是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群课程、临床实践、医学文化的熏陶,使医学生与医务人员成为既掌握医学技术又有医学人文修养、人文精神的“医学人”的过程,其核心是“人性修养”与“仁术修养”的统一。
具体来说,医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习、聆听人文讲座等,医学生与医务人员能够对人文素质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有全面、理性和系统的掌握和了解。
在医学人文学科群中,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是核心课程,比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知识、医学美学、医务语言艺术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满足医务人员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要求。此外,医学生和医务人员还应进行政、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素质修养课程的学习,从而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内化和发展为自身的人文素质。
在人文素质修养中,还应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两课”学习与其他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关系。“两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够帮助我们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养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是“两课”的内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并不是人文科学的全部内容,两者虽然具有互补关系,却不具有互换关系,不能互相代替,只能互相促进。思想品德修养是人文素质修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思想品德修养,人文素质修养会迷失方向,同样,离开人文素质修养,孤立的进行思想品德修养也不可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此外,医学人文素质修养与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也是相互渗透和联系的,我们除了努力学习关于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外,也应对现代医学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加以高度的关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全面培养现代医学职业素质。
(二)实践体验
人文素质修养不仅是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是将人文社会学科中内含的价值——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中的内化。实践环节的目的在于能够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而情感的体验则是内化的关键。这种情感的体验比起人文学科知识更为重要,来自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修养比课堂上单向的传授更富深刻性、持久性和丰富性。
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临床见习、实习、临床工作等。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我们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理念的社会价值,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达到“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目的。医学生多进行人际和情感交流、参加集体活动来学会如何尊重和关爱别人,增强自己的利他人格和集体主义意识,懂得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通过参加艰苦的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来使自己能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增强其挫折承受力和意志力。
(三)艺术熏陶
人文素质修养是一项综合素养,离不开艺术的熏陶和修养。艺术修养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陶冶情操,培养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以及理解、思维和鉴赏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医学审美的要求。现代医学不仅要求医务人员要有美的思想境界,而且在医疗过程中讲究语言美、行为美、医疗结果的形态美。这些都要求我们要通过多看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欣赏名曲名乐名画等来提高艺术欣赏力,拓展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博爱精神及同情心;拓宽理论视野,培养审美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陶冶情操,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和认识世界。对医学生而言,还能有助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审视、诠释医学,深刻理解医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四)环境浸染
医学人文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优雅文明的医疗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对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独特功能和魅力,它可以使人在环境的熏陶和熔炼中增强人文素质修养。优良的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作为最有活力、最有朝气并富有知识的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到社会、校园和家庭的文明建设中,通过共同努力,创建浓郁的人文氛围,使环境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下,通过相互影响和耳濡目染,就能够养成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意识,从而使自己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提高。
(五)自我教育
教育的过程包括他育和自我教育两个环节、两个变量,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双向关系,而不是单向传输的关系。人的成长,一方面需要接受关于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化,另一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应当努力做到“慎独”“克己”“持志”“内省”“体验”“反思”与“启悟”,这种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就是自我教育。
在人文素质修养中,强调自我教育不容忽视的原因有三:一是人文精神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体认性;二是人文素质修养当中包含了人的自觉性与自悟性;三是人文素质修养内容博大精深,具有开放性,必须通过个人不断持续地进行。人文素质修养的目标是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发展与完善个性,这些目标的实现,唯有通过我们大学生自我教育才能最终完成。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思考题:
1.结合当前的医疗环境,谈一谈医学生及医务人员为什么要加强人文素质修养。
2.医学人文素质修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当前医学生如何把握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3.医学人文素质修养有哪些基本途径?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的医学人文素质修养的目标和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