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技术创新进化原理与模型

技术创新进化原理与模型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技术创新进化机理任何系统的发展都有内部机制,即内因,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化也不例外。本章的目的是论述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机理问题。同时,还应该看到在动力产生的背后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信息的存在,无论是环境的挑战还是企业内部的挑战,信息源对动力源的影响不仅是潜在的而且是直接的,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全过程有着自始至终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动力源主要有以下六种:企业新技术的购入。

技术创新进化原理与模型

第四章 技术创新进化机理

任何系统的发展都有内部机制,即内因,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化也不例外。本章的目的是论述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机理问题。所谓进化机理,实质上就是要解决进化动力和进化机制两个问题。

一、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动力源

(一)技术创新进化动力源

1.各学科对动力源的解释

(1)系统论对动力源的解释。系统论认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整体同一性表现为协同作用,个体差异性表现为竞争作用,系统内部和系统与环境间的“既竞争又协同是系统发展演化的真正动力源泉”。[58]事物、要素或系统就是在相互间的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即系统演化的动力来源是要素间的竞争与协同。

(2)历史学对动力源的解释。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著作《历史研究》中指出:“人类所以可能创造文明并不是由于超越的生物天赋,也不是由于地理环境,而是由于人类对一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了应战,因此人类才奋起表现了空前的努力。”[59]通过对人类文明起源、生长和衰落的分析,汤因比认为文明变迁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现实的挑战和对挑战的应战”,即“用科学的语言我们可以说,外来因素的作用是为了在被侵人体的身上最有利地刺激起可能的最大的创造性的变化”。而且,“一切(文明)生长的动力都是来源于富有创造性的个人,或一小群个人。”这就是说,文明的演进源于“挑战与应战”的“刺激与反应”,这些应战的主体是富有创造性的人类,其中一小撮精英可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3)社会学对动力源的解释。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E.)对社会进步提出了“需要—有用”理论,指出“需要”和“有用”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这里“需要”和“有用”的标准当然是依据人类自身的标准确定的,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正、提高和扩大。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要,解决的唯一手段就是大力推进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广义文化。推动社会进化的关键是人,社会需要的产生、提高和扩大来源于人。因此,促使社会进化的驱动力应该归结为人的进化,即人的现代化,归结为塑造人类文明和现代化的手段——学习和教育(李朝霞,2001)。

(4)经济学对动力源的解释。在经济文献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创新起源:第一种方法认为,市场力量是决定创新的主要理论(市场拉动理论);第二种方法认为,技术是一种自动的或准自动的因素,至少短期内是如此(技术推动理论)。在需求拉动论和技术推动论进行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中,除了“纯粹”的市场拉动论和技术推动论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与此不同的第三种观点,即以市场需求为主结合技术推动的观点、以技术推动为主结合市场拉动的观点和两者随环境、条件及时间等因素而权变的观点。综合这些观点,可以发现这些关于创新源的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长期以来,人们通常假定产品创新主要是由产品制造商完成的”。这就是说,无论是市场拉动论还是技术推动论都隐含地接受由生产者来完成创新的前提。因此,创新源也必定是通过生产者的,创新的主体必定是生产者。如果从企业创新的全过程来考察创新活动的话,则可以发现创新源与创新活动的起点是联系在一起的。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创新,也就是企业创新的动力问题即创新的动力源来自何方;二是企业怎样进入创新过程,也就是企业创新从何处着手即创新的信息源问题。

2.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动力源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的动力,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来自外部环境的动力又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动力和具体环境动力。一般环境动力包括:来自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以及公益方面的压力;具体环境动力包括: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专利保护的压力、产业政策和政府推动等。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包括: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家精神或企业战略所形成的一种企业长远目标的吸引力以及来自科学家、技术专家、工程师或个体发明者的一种事业心、好奇心的驱动。

我们可以大致勾画出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动力源的分析框架:在总体上,由于资源的稀缺,对资源更多的获取和更有效的利用所导致的企业内部个体与个体间、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将合成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永久动力。具体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发生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环境的推动力与企业内部的厚动力。再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外界环境的挑战对企业来说主要有市场竞争的压力、政府对企业的政策导向、企业所处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政局的动荡等。企业内部的原动力主要包括企业成长的需要、企业家精神、企业长远目标的吸引以及科学家、技术专家、工程师或作业能手的事业心、好奇心和功利心的驱动。在这些动力中,有些动力是一直存在的,有些动力的出现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应该看到在动力产生的背后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信息的存在,无论是环境的挑战还是企业内部的挑战,信息源对动力源的影响不仅是潜在的而且是直接的,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全过程有着自始至终的影响。

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动力源主要有以下六种:

(1)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购入。企业进口设备时,为了使用新设备,必须掌握新设备的原理、结构和维修,必须学习,这时往往导致对新设备的消化、吸收,最后导致对进口设备的创新。企业购买某项新技术时,也会导致对新技术的消化与吸收,最后导致技术创新的产生。

(2)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这是来自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推动,如企业高层管理者由于内外环境变化而发生观念转变,经常会直接引发企业战略的变革,由引进战略向合作创新或自主创新转变,或者为了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而进行产品改进与工艺改进,这种战略变革必然带来技术与文化的跃迁,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向前发展。

(3)人员条件或企业价值取向的变化。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结构和素质的变化必定会引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的相应调整,如创新人员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比重增加、文化多元化等,会使人员的工作态度、作风及工作期望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结构、权利系统、奖惩制度的修正,最后促使创新效率提高。

(4)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企业技术创新。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就需要企业必须保证持续的技术创新,并且要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成功率。所以,企业在技术创新时趋向成功的强烈愿望与实际行动,是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的、持续的内在动力。

(5)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推动。企业外部一般环境的变动,如社会制度变革、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政府经济政策的改变、税收金融等法令法规的变化、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等。

(6)市场竞争的压力。这种动力源来自企业外部具体环境的作用,如同行业间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获得平均利润率,在竞争中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环境对企业的刺激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而重要的动力源。

(二)技术创新进化信息源

正如前面所说,进化动力源于环境刺激和需要刺激同时作用行为主体。事实上,这种刺激的本质是信息,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信息的定义

“信息”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提出的,之后关于信息的本质及作用有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关于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信息论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维纳(N.Wiener)将信息定义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在我国1982年版的《辞海》中将信息解释为“音讯、消息”。我国学者还将信息的含义作广义和狭义之分,认为“狭义地理解,信息就是一种消息、资料或数据;广义地理解,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等。仔细琢磨会发现,维纳的定义还是较为准确的,因为他指出了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活动必然要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要么改造外部世界使其适应人的要求,要么改变人的要求以适应外部环境。这种协调适应的过程发生在人与外界的交流之中,离开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大谈信息是没有意义的。引申到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这个有机体上,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是技术创新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与环境的一种交换物,这种交换物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信息。[60]

从系统角度来认识,信息可以分为三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方面:①通讯信息。②系统状态信息。③社会文化信息。通讯信息是指不考察其内容的、用于传输一般消息的、可以利用统计数学度量的信号信息。系统状态信息是指系统内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稳定程度的量,进化则意味着系统状态信息量的增加,退化则意味着系统状态信息量的减少。社会文化信息是指人类社会通过大脑精神活动所创造的反映人的思维与客观世界关系的种种文明、文化现象,它主要是指人类的知识、文化、科学、技术等现象;社会文化信息是信息富有社会实践性的一个特定方面,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实践性的存在,才使信息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现代人类社会被深深地包围在许许多多客观信息和人所创造的文化信息之中,信息左右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往往起着决定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性作用,正如奈斯比特指出:“信息经济是真实的存在。”[61]对企业技术创新进化起作用的信息主要是后两类:系统状态信息和社会文化信息。

2.信息的作用

信息沟通对创新系统来说非常重要。系统中的信息沟通是一个双向过程,它既包含向创新决策者传递命令、建议和情报,也包含把决策者的信息传递到创新系统中的每个成员。此外,信息沟通是一个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并最终遍布组织的过程。这就是说,企业技术创新中各要素间的信息交流一方面使得不同个体以信息相联系而将创新个体黏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使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的协同作用难以实现,创新系统中不同层次间的信息交流使得各层次有差异的界面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技术创新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这种信息交流还会刺激要素间的竞争,即在协同基础上的竞争。协同是竞争的前提,没有协同,要素间就没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竞争就无从谈起。

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无时无刻不处于与环境的交换之中,信息是交换的本质内容。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中指出:“接收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外界环境中的种种偶然性进行调节并在该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要在不断变动的社会技术和经济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接收信息、使用信息是企业技术创新维持高效的一个必然过程。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是信息的生产者。正如埃里克·詹奇在《自组织宇宙观》中所说的那样,“信息就是产生潜在信息的东西”。[62]

3.技术创新对信息的能动作用

各种对技术创新有用的信息不是自动流向企业的,常常是创新个体主动搜寻的结果。搜寻信息的动力,来源于创新个体对技术进步的反应和实现创新目标的压力。进化理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搜寻信息的能力是技术积累或知识积累的函数,企业所积累的知识包括经验以及与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而且当企业技术创新业绩不能令创新者感到满意时,搜寻信息就更显得重要;更进一步地,还来源于创新者对环境适应的能动性,企业创新者根据已有信息对环境作出有限预测,以期今后在获取技术信息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企业技术创新进化信息源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源可以分为内部信息源与外部信息源两个方面。内部信息源可概括为:最高管理层、内部研发、营销、生产、内部激励措施、技术发展的监测、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员等;外部信息源可概括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计划、政府合同、各种会议、竞争态势、有形技术的获取、无形技术的获取、培训课程、与客户的合作、与咨询者的合作、与分包商的合作、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大学的合作、与研究机构的合作、科学技术文献、专利、商业文献以及各种法规、准则、规章、标准和税收。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与信息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企业的具体技术创新行为中,不同动力源的技术创新往往偏重于寻求不同类型的信息源。这也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决定了创新的性质,而创新的性质相应地又决定了技术创新信息源的选择和创新过程的展开。但是,这种因果决定的链条是不可逆的,即从信息源并不一定就能寻找或辨认出相应的动力源,这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信息源主要有以下12个方面:

(1)高层管理人员的经验、思想和实践。

(2)技术创新直接人员的实际经验。

(3)技术创新人员的想法和建议。

(4)企业人事部门的激励行动。

(5)企业技术人员从媒介中获得的各种技术信息。

(6)来自企业内部市场、开发和生产等部门的意见与建议。

(7)来自企业外部的技术信息。

(8)各种产品展示会和技术交流会的示范与启迪作用。

(9)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

(10)与其他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合作。

(11)各种相关文献和各类技术培训课程。

(12)其他。

(三)技术创新进化知识源

1.技术创新进化中的知识

技术创新进化中,知识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知识的生产、储存和转移关系到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连续过程,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一方面,它必须建立在对过去的经验(知识存量)的总结与学习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它又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以保证企业知识集的扩大,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对来自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非常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演变为获取和运用知识的竞争。

知识按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知识,这可以通过所谓“边干边学”和“边用边学”的方式加以总结,也可以通过企业所组织的正式的研发活动加以创造;另一类是来自企业外部的知识,包括来自大学、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甚至其他国家的知识。对技术创新来讲,这两类知识同样重要(Freeman,1994)。不同的是,前一类知识直接决定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及其竞争优势的表象特征,而后一类知识特别是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基础性知识的作用则比较间接,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扩大企业选择集合或者说其创新能力的可能性边界上。企业创新所需知识的来源具有多样性这一思想推翻了线性模式中以由研发活动所创造的知识作为企业创新所需知识的唯一来源的错误观点,进而也就否定了一味通过加大对研发投入来促进技术创新的片面做法。由于通过“边干边学”和“边用边学”所积累的主要表现为个人经验或技巧等形式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以及来自于大学、研究机构等的基础性科学知识对企业创新活动同样重要,因此就意味着信息与知识(包括掌握了隐性知识的人才)的流动与转移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企业知识是一个包含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需各种知识的系统(或称知识库),它是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组成的。

2.知识流动与共享推动技术创新进化

知识的流动、共享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知识的充分流动推动着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流动可分为横向流动与纵向流动(孟庆伟、刘铁忠,2005)。

知识的横向流动,主要体现在创新各环节与知识库间的知识交换。在创意产生阶段,企业全体员工都有可能捕捉到创意,并把它们贡献给企业决策者。企业决策者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甄别与筛选,从而形成了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源泉的创意。在研究开发阶段,创新人员对于来自于技术领域和市场领域的知识进一步收集与整理,综合企业内外诸方面因素形成明晰的产品概念,并据此构造产品原型。原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研发人员需要反复查阅技术资料,从企业内和企业外的科技信息中寻找有用的格式化的显性知识,使其融入产品,有时还需要就一些技术问题向企业内外的技术专家咨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获取专家掌握的隐性知识,使其融入产品。在知识从企业知识库流出并集成于创新产品的过程中,创新人员获得的新知识又会反馈到知识库,丰富知识库的内容。在生产制造阶段,企业为了把产品推向市场,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把在产品原型中积累的隐性知识“明晰化”,即通过有组织的学习,让经验丰富的生产工人向其他生产人员传授所积累的有关产品生产制造的技能,使隐含在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生产技能表达出来并在组织中推广,达到共享。为了实现新产品批量生产,企业可能还要引入新的机器设备或从其他企业吸收借鉴生产经验,或把企业其他部门的生产制造经验向新的生产过程移植。因此,产品的生产同样是知识库中有价值的知识向创新产品汇集的过程。企业在生产中需要不断进行工艺改进,这又依赖于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长期经验的积累,而这种由员工所积累的生产经验能否进入创新产品的制造过程,则依赖于企业具有在各部门中分享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方法与手段。在市场开发阶段,需要企业的营销人员积极地进行市场引导。通过向用户所做的产品介绍,产品中集成的知识会向用户流动。同时,用户对产品的疑虑、不满意等意见与建议又会被营销人员捕获,使客户知识流向企业。在这一阶段,企业还需要向营销人员转移隐含在产品中的知识,利用营销人员的知识去捕获客户知识,充实企业知识库的内容。

当技术创新过程由一个阶段进展到下一阶段时,集成于该阶段创新成果中的知识同时从该阶段向下一阶段转移,而技术创新过程后一阶段产生的知识又会促使创新人员反思前一阶段的创新成果,对前一阶段创新成果加以修正或为下一次技术创新活动提出参考意见,从而使该阶段的知识向技术创新的前一阶段转移,这就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的纵向流动。具体包括创意知识与研究开发知识之间的流动,研究开发知识与生产制造知识之间的流动,生产制造知识与市场开发知识之间的流动。知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流动不是单向和线性的,其中任何一条知识流动路径上都存在着交叉。首先,创新产品所集成的知识随着技术创新的进行而向前滚动发展,每个创新阶段所产生的知识都会随着创新产品流向创新后续阶段,对创新后续阶段施加影响。每个创新阶段接受的创新成果,都是前面所有创新阶段产生的知识累加的结果。其次,技术创新过程对知识需求类型的复杂性,使每一个创新阶段都要综合使用各种知识,所以,创新后续阶段产生的知识的一部分又会成为前一阶段能用到的知识。例如,研究开发阶段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和产品在生产制造阶段所形成的新的工艺方法、新的制造技术等都会产生创意的火花,使知识由这些阶段流向创意,而由于创新各个阶段的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创新产品市场开发阶段所获取的知识显然对创新的各个阶段的活动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创新后续阶段所产生的知识又会流向前面各个阶段。[63]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的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是相伴发生的。当蕴涵了大量知识的创新产品由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转移时,创新后续阶段的技术人员为了掌握所传递的知识,需要与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沟通,或查阅技术文献,从企业的知识库中汲取知识以获得对于创新产品更深刻的理解,这又是技术创新过程与企业知识库之间横向的知识流动。所以,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又呈现出交叉流动的现象。在知识的有效流动中,企业进行着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新知识产生。知识流动是知识创新的实现前提和充分条件,而企业所获得的知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企业所用,则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

二、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原动力分析

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知识、技术、信息、人员、市场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复杂系统,其演变历程是从低级向高级一步一步进化而成。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是生存竞争,是对有限的生活资料和生存空间的占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么技术创新又是如何进化的?其进化的动力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六种原动力。

(一)市场选择原动力

达尔文在他的巨著《物种起源》里,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遗传、变异、适应、生存、竞争等方面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种类较少到种类繁多的进化历程。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气候的变化、食物的短缺、生物种群的增加、生存空间的减少,必然带来竞争的加剧,一些生物种群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濒临灭绝,而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因基因突变产生的新种群,则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个性特征,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新种群就生存下来了,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新种群一样也要遭到淘汰。

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技术创新也是进化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缓慢进化而来。技术创新系统不断进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变化,那些旧的技术、产品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而一些新的技术、产品便应运而生,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市场推动了技术创新的产生,最明显的例子是战争促进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

技术创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新产品开发,但有所不同。技术创新区别于新产品开发是看其能否商业化,只有商业化成功的产品开发才称得上技术创新。不可否认,产品创新之后的商业化运作如市场营销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相当有限,像铱星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即使加强营销,人们也无法支付比一般手机昂贵得多的新产品。所以一项新产品开发出来以后,能否商业化的关键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产品之外的市场需求和人们能否支付得起的购买水平。也就是说,新产品投放市场以后,要接受人们的挑选,这就是市场选择或社会选择过程。现实的确如此,人们开发新产品即产品创新,无数的变种(产品)投放市场后,在那里经受人们的选择,合适的存在下来,不合适的慢慢被淘汰。所以,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是看能否被市场所选择。创新出现后的技术变体即新技术(或新产品)被投放市场,在那里受到顾客和其他使用者的严格挑选,幸存的实体通过种群复制、扩散,并逐渐成为特优类型和品种。新技术如果在价格、成本、功能等方面符合社会需求,则被社会采纳,如若不然,则被淘汰。

正像美国西北大学乔尔·莫克尔(Joel Mokyr)教授指出的:“一项技术之所以被采用,是因为像企业或家庭等一些实体对其进行了有意识的选择使用,将其从潜在技术的一个更大集合中挑选了出来。”[12]

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决定于市场偏好和人们的选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总会积极主动去适应市场、适应社会需求。技术创新是主动适应现实需要的创造活动,好多技术创新是由市场需求引发的。人们根据市场需求,从市场调研开始,在调研时就要探讨人们对新产品的功能、式样、结构以及设计出来的原型、产品价格等是否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购买水平。这与生物进化相类似,但也有所不同。技术创新总带有人们的预先设计,在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之前,人们已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甚至应用测试,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失败和浪费。

(二)因子作用原动力

如果说技术创新适应市场和人们需要是其进化外因的话,那么从技术创新自身出发,也就是其进化内因又是什么呢?这要回到技术创新进化的发生过程来考虑。技术创新实际上是由于底层因子:知识、技术、信息、智因等相互作用导致的。美国西北大学乔尔·莫克尔(Joel Mokyr)教授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底层因子,他认为:“每一个进化系统都由那些要素组成。在生物学中,底层结构是基因,在技术创新进化中,底层结构是知识和信息。”[13](www.daowen.com)

知识与技术是什么关系呢?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总之,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一般来说,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途径,而技术则体现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是具体的组合、设备、操作或规则。知识与技术是难以分开的,技术体现知识,知识孕育技术。

技术与信息又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技术也是信息的一种载体。在生物学中,如果没有活的载体,遗传信息便不能存在。一旦一种动物物种的样本死去,基因就会像其携带者一样灭绝。然而,信息能够脱离技术而存在,技术能够脱离产品实体而存在,并能在分离状态下独自进化。我们把这种独立于产品而独自进化的技术单元叫技术元,它是技术的组成单位。所以技术创新底层因子中除知识、信息外,还包含基本的技术单元(简称技术元)。

人们有时虽然已经掌握或具备了某种知识,但当它不被应用时则是静止的,知识的增长关键是激活。当某个知识点被激活,则更适应的、相关的知识就会涌现出来。创新的发生过程实际上是先前知识的激活,大量新知识才会不断被创造和保留,并在需要时被加以利用,这就产生了新的知识。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新技术或新方案的搜索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技术创新就是在现有技术集或先前方案中寻找答案,是一个搜寻过程。有时我们不能很快搜寻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因为现有“技术集”存在局限性。所以在相当程度上,技术创新依赖于现有的成熟的技术单元,只有不断扩充现有技术集,才能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产生。

技术创新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其过程是不断与外界环境发生互动、解释并改变其对外界环境的技术控制的动态过程,其复杂性可想而知。人们探寻未知世界的实践,是通过基于经验的不断修正过程,即通过基于所谓的“反复试验”(Cut and Try)或“试错法”(Trial and Error)来提高认识能力。每次试错得到的知识集、信息集和技术集都有所扩大,同时得到宝贵的经验留在记忆中。

不可否认的是,在不断搜寻解决方案并尝试的过程中,加进了创新者的智慧。创新者运用知识、技术、信息的能力,驾驭团队的管理才能,甚至创新者的灵感、顿悟、创造性思维等,都是属于创新者的智力因子,我们称它为智因。智因是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决定创新的效率与成败。

(三)个体原动力

企业技术创新是从企业技术创新小组或个人的创新开始的。因此,进化动力产生机理的研究必定从创新动力的产生研究开始,更基本的还要从个体创新动力产生开始。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个体,其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是有目的的。其目的虽不尽相同,但不外乎出于工作需要、功利需要、个人荣誉需要、精神需要(自我价值实现)或功利需要兼而有之。

企业技术创新进化个体包括企业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动力为技术创新个体各分动力的合成。同时,个体动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动力产生的微观基础,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动力必须首先弄清个体动力发生的机理。按照李朝霞(2001)的观点,动力概念包含三个因素,即内在起因、外在诱因和自我调节。现在根据三者的作用关系及组织行为学的已有成果将个体动力产生的机理用图4-1表示。

图4-1 个体自组织动力产生机理

现实的情况比这示意图要复杂得多,因为个体的自我调节不仅仅是简单地表现为图示中的单环反馈循环,而是由多个催化循环组成的超循环,其真正的作用机理由于人类智力有限和探索有限至今只取得了有限的成果,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这已有成果上进行合理的推测和解释。下面对图中所涉及的因素及其作用进行简要的剖析。

1.能力

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个体的能力主要由遗传和学习两方面决定。就人类个体而言,遗传决定个体先天所具有的心理方面的倾向和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大致规定着个体观察事物、掌握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成就,规定着个体意向、好恶及个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其最终的实现要视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定。遗传使个体先天具有某种倾向,使个体表现出某种偏好和兴趣,由此形成个体需要的基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正是个体在这种内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个体通过学习而产生的“需要”的来源主要是社会与企业。这些外在信息刺激与个体自身的潜能相互作用,形成创新个体多种多样的需要,而个体在实现自身需要的实践中经过反复学习,就会使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个体的需要及需要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技术创新个体的需要,企业技术创新个体所处的环境及个体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发展的可能性相互作用,就会使企业技术创新个体通过学习而将这种潜在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甚至超越遗传规律的可能性。

2.内在起因

内在起因主要包括需要和动力。需要是指有机体缺失什么或要求什么的状态。就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个体而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显示了人们所具有的需要的特征、种类和层次,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称为基本需要,把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心理需要或生长需要。技术创新个体的需要是在各个体潜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社会文化特征和个体差异性。

有了需要还不能形成动力,需要只是一种要求满足的状态,究竟如何满足还要有自我调节的参与。自我调节根据需要的状况、程度等来确定满足的目标,或搜寻对于个体来说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实现需要的满足,并根据这种目标及其价值等调动自身的力量,使需要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目的性和能动性,从而形成动力。

动力一般是指由需要引起并推动个体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内部唤醒状态。动力有三个要点:①具有方向性,它指向行为的目标。即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已经理解了需要与其行为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意义,并努力使行为朝向目标。如个体首先预期目标及诱因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等进行判断,最后在是否发生行动之间进行选择,并把目标行为进行的状况及时反馈回来。②具有力量性,这种力量受到需要程度和目标、诱因状况的影响,它与需要水平及诱因价值大小成正比,但动力的强弱最终受到自我调节的深刻影响。③与动力这种内部唤醒状态相伴随的还有个体的主观认知。这种主观认知是由个体通过自我调节作用,通过期望形成对外在诱因(包括目标和奖惩)的意义、价值的理解造成的。个体认为的有重要意义和巨大价值的目标往往引起动力的加强,并和动力一起成为行为的动因。[64]

3.外在诱因

诱因是指个体试图得到或避免的目标或情景刺激,即奖励与惩罚。诱因具有激励和指导行动方向的作用。但是诱因只是外在的,个体只有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意识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它才有可能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动力因素。所以,诱因的作用和需要、动力一样,也是对行为的内在推动。如信息经济学中常说,信息不是稀缺的,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甚至将信息经济说成是注意力经济。这实际上是讲不同个体在相同的信息面前有不同认同态度,这就会导致有人把握机会而有人丧失机会。

目标是个体所指向的最终状态或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所期望达到的行为结果。目标既可以是外界实在的对象,也可以是理想或精神的对象。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个体来说,丰厚的薪金、科技成果、受同事爱戴和尊敬的程度等均可在一定阶段内构成目标;对企业来说,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盈利状况、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等也可构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从目标的远近和高低来看,在个体认同目标的条件下,近期目标往往比长远目标有更强、更显著的激励作用,正如心理学家班杜拉所指出的:“人们不仅在近期目标追求中表现得好,而且更愿意选择近期目标而不是长远目标。”[65]

诱因除了行为目标本身外,还包括与之相伴随的外界刺激物,即奖励与惩罚。奖惩的作用在于对为实现目标所付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实际上,奖与惩和目标一样本身并不具有产生动力的作用,但由于个体是能动的,一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在行动之前就预期奖惩的价值与意义。这样一来,奖惩的强化或弱化作用可以通过个体的预期转化为行为的内在激励因素,从而调节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另外,奖惩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反馈对后继的行为产生影响,在奖赏被视为正反馈时,它才能起到增强动力的作用。

4.行为

行为不像前述几种因素一样是构成动力的独立因素,但它紧紧和动力联系在一起,是动力发生作用时的外在表现和传递媒介。动力的发生不仅要受到个体预先没有预期到的其他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动力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个体仍不断地对行为及其目标进行调整,甚至不断地修正原有的行动方案,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研究表明,在目标实现、需要满足之后,对这一目标的动力作用降低为零,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所得结果与预期的相比有一定的偏差,这时个体就趋向于通过这个行为结果的归因,引起新的需要,设置新的目标,并产生新的动力。

5.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在动力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介于动力的内在起因与外在诱因之间,是联结内在需要、动力与外部目标、奖惩的桥梁,并使这些因素整合到一起从而一起推动、维持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实现。这种富有社会意义的调节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过程,或用系统论的术语说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它一方面促进人类个体或企业技术创新有机体自身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对人类文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进化有直接推动作用。在“需要—满足”的实现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成功和失败,人类和由人组成的技术创新系统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学习而向前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同时发展着的。”

6.结果归因

在行为发生之后,个体会对其动力作用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希望知晓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结果归因对后继的动力和行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归因对后继动力行为的激发起一定的作用;二是它还对后继动力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产生一定影响。这种作用是通过反馈实现的。如果个体通过归因认识到失败是由于努力不够,则会产生在后继行为中更加努力的内在要求;如果个体通过归因认识到失败是由于缺乏能力,则会降低自己的目标水平,使之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或加强学习使能力适应目标。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动力产生过程及其机制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的内在起因与外在诱因相互联系,从而形成激发行为动力的因素,由此构成一个无限螺旋式循环的动力产生的自组织过程(李朝霞,2001)。

(四)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原动力

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成员具有适应性,所谓具有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交互作用。个体在这种持续不断交互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创新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

技术创新个体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在微观方面,技术创新系统是由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组成的。这种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所谓适应能力表现在它能够根据行为的效果修正自己的行为规则,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在宏观方面,由这样的个体组成的创新系统,将在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表现出宏观系统中的分化、涌现等种种复杂的演化过程。

技术创新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Nonlinearity)的。非线性是指个体以及它们的属性在发生变化时,并非遵从简单的线性关系。特别是在和系统或环境的反复的交互作用中更为明显。个体之间相互影响不是简单的、被动的、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主动的“适应”关系。以往的“历史”会留下痕迹,以往的“经验”会影响将来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线性的、简单的、直线式的因果链已经不复存在,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各种反馈作用(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交互影响的、互相缠绕的复杂关系。

个体是整体的基础,并非指孤立的、单独的个体是整体的基础。个体的相互作用才是整体的基础。当我们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时候,指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带来的“增值”。复杂系统的丰富多彩行为正是来源于这种“增值”。这种相互作用越强,系统的进化过程就越加复杂多变。

另外,这里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这点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这里并没有一个凌驾于所有个体之上的整体的“代表”。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整体的作用正是通过其他个体表现出来的。同样,每一个个体对于别的个体也起着“环境”的作用,或在不太确切的意义上讲,起着“代表”整体的作用,因此严格地说,每一个个体都不能独自代表全局。这一方面说明了整体与个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另一方面,在这些相互作用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从“平等”到“分化”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说,在系统演化的早期,个体的潜力,或者说潜在的能力是差不多的。原则上,每一个个体都有多种发展前途的可能性。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包括随机因素)的作用,有的个体向这个方向发展,有的个体向那个方向发展。在发展中产生了结构,对称性被打破。这样,整个系统就变得比较复杂了。这就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也就是说,相互作用是“可记忆的”,它表现为进化过程中每个个体的结构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环境的影响以不同的方式“存储”在个体内部。

(五)竞争与协同原动力

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的两种作用:竞争和协同。创新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而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要素或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演化。企业技术创新有两个很明显的基本特征,这也是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家和员工互动过程的两个特征:竞争性与协同性。企业技术创新竞争是指行为主体(个人或企业)为争夺资源而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企业创新利益的获取和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个人间竞争的结果表现为高职、高薪、荣誉或个人心理满足等。无论是创新小组竞争还是个人间竞争,从本质上讲均是对资源的争夺。

从企业内部来说,创新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活动。从人类劳动的角度,企业创新活动是一种精神的劳动,是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种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前提,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66]马克思这段话十分清晰地说明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在社会层次上的合作性。个人成功的创新必定是以前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而且个人创新活动的完成也必须有他人的协作,他不可能从个人生活资料的生产开始到创新活动全过程均由自己完成;再者,个人的创新成果只有在被企业采用时,即这种创新除了对创新者自己有益,还对企业有益时,个人的需要才会被满足,这种两个层次需要同时满足,正是个人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协同点。同样,企业创新除了对本企业有益外,还必须对环境有益,这样创新才会扩散。因此,在实践的意义上,创新是一种前仆后继的事业,是集体的、合作的事业。

虽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由许多要素或子系统组成,但这些要素或子系统得以发挥效力的前提是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协调利益和行为,听从企业技术创新部门或小组的统一指挥和领导。要素或子系统的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是企业整体创新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各要素或子系统的协调性还表现在要素或子系统具有相互主动适应的能力。当系统内某一要素或子系统因突变而功能变强时,其他要素或子系统常常会主动增强自己的功能以满足功能增强的子系统的要求;当某一要素或子系统遭到破坏而不能发挥应有功效时,相关要素或子系统能在整个系统作出统一调整之前,部分地替代被破坏的要素或子系统,以维持整个系统的正常活动。

协同造成创新系统变革上的优势互补,要素间或子系统间协同在创新进展中的作用也是突出和鲜明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协同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效应上都有增加的趋势。对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经济结构都不利于技术创新。虽然垄断并不完全等于协同,但垄断总是一些大企业的联合行为,其间又包含着竞争行为。因此,这种既竞争又协同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的事实,不恰恰印证了当代自组织科学理论关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的基本观点吗?

(六)随机涨落原动力

一个系统在自组织的过程中,有序程度不断增加,最终要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其有序程度较自组织过程初始阶段要高。普利高津在研究了大量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以后,总结、归纳得出,系统形成有序结构需要一定的条件。

(1)系统必须开放。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指出:孤立系统的熵不可能减少。对于一个孤立的系统,其演化结果必然是达到熵最大的平衡态,物理学所讨论的扩散等现象,不论其微观机制如何,从宏观上讲,它们可以被看成是孤立系统,故最终要达到平衡态。因此要想使系统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系统开放是必要条件。

(2)远离平衡态。按热力学定义,平衡态是孤立系统经过无限长时间后,稳定存在的一种最均匀无序的状态。系统离开平衡态后,状态要发生演化,其演化方向是什么呢?普利高津给出的最小熵产生原理告诉我们:在非平衡线性区即近平衡区,系统演化的最终结果是到达熵产生最小的、与平衡态类似的非平衡定态,当环境使系统逐渐接近孤立系统时,此非平衡定态将平滑地变为平衡态,系统根本不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只有在远离平衡态时,系统处在力和流的非线性区,才有可能演化成为有序结构。远离平衡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对系统开放的进一步说明。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开放逐渐加大,外界对系统的影响变强,将系统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否则即使系统开放也无济于事。实际上,系统出现耗散结构的上述两个条件,是从熵改变大小与从离平衡态远近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的讨论,应该有一致的结果。

(3)非线性相互作用。前面已经指出,组成系统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般来讲,这些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它们不满足叠加原理。因此子系统在形成系统时,会涌现出新的性质。自组织理论与前面讨论一致,自组织也是系统演化涌现新性质的一种,自然与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有关。

(4)涨落现象。涨落是统计物理中已经讨论过的现象,在平衡态时,系统存在涨落,涨落大小与粒子数平方根成反比,对于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系统,涨落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当系统由于某种原因偏离平衡态时,涨落也会使系统很快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涨落既是对处在平衡态上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在稳定的平衡态上的动力。在系统发生巨变时涨落起着重大的作用,处在临界点处的系统,原来的定态解失稳,但系统不会自动离开定态解,只有涨落才使系统偏离定态解,偏离范围不论多少,只要有偏离就会使系统演化到新的定态解上。因此可以说,涨落是使系统由原来均匀定态解到耗散结构演化的最初驱动力。可以设想没有涨落存在,那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系统也不会自行脱离原来的不稳定的定态解,而实现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67]

涨落是随机的,没有确定的方向,没有准确的发生时间,随时都可以发生。涨落可以由系统内部引起,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整个系统宏观状态确定以后,各子系统仍可以随机运动,子系统的随机运动造成了系统整体物理量的涨落;涨落也可以是由环境的随机变化引起的,环境变量处在不停的变化中,对系统的影响也总在某一确定值上下摆动,最常见的是空气扰动对系统状态的影响,这就是外涨落。在实际系统中,虽然涨落在系统由无序均匀态向有序态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耗散结构理论讨论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简单系统的性质,内涨落总是存在的,总能满足系统出现耗散结构的条件,故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着重讨论它。

上述这些条件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不向外界开放,系统无法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系统就不能远离平衡态,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任何非线性相互作用也不能使系统脱离平衡态,系统的涨落也仅能起稳定作用,使之处在平衡态,而无法形成有序状态。没有远离平衡态,系统开放也是没有用的,系统仅能在平衡态附近,与外界交流也仅能是类似微扰的作用,不能使系统发生本质的变化。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内部发生质变的基础,从研究的历史来看,以前物理学是建立在线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的,系统满足叠加原理,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系统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任何计算分析也无法讨论实际系统向有序结构演化的结果。涨落机制对于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总是存在的,虽然在有关理论计算中涨落不起太大作用,但实质上涨落是系统从一个定态解变为另一个定态解、系统发生质变的一个基础。没有涨落,其他条件都具备,系统也不会出现有序结构,而且没有涨落系统的稳定状态也不能维持;对于一个稳定的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也必然会出现误差,必然存在涨落;否则,对于一个复杂系统,任何一点小的变化,不论是外界的随机扰动,还是系统内部的各种误差(这对于复杂系统是随时可能发生的),都会在系统内长期存在,无法消除,使系统处于“病态”,可以说没有涨落,复杂系统就不能存在。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个体或群体在追逐自身利益、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可以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长,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能力的提高不一定是按照预先所设想的那样,通过规定的途径,达到个体理想的水平。这是因为学习常常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随机性,在个体的学习和创新过程中,不仅仅有大量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也有成功的结果,而且偶尔还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收获。从自组织理论观点出发,意料之外的创新,构成了推动企业发展和演化的随机涨落力。它意外地、随机地刺激起新规则的发现,如果新规则被企业选择,它就常常形成新的技术创新方向,或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生机;有时,意外创新还会产生新的一连串创新,形成一个系列,从而促使整个企业技术创新获得相对竞争优势,当这一系列创新扩散后,企业技术创新进化就发生了。

纵观技术创新史,我们可以发现,意外的、偶然的创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搜寻过程中,原来预定的目标没有达到,而却意外地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二是在搜寻过程中,虽然实现了预定目标,而实现的途径和手段却是意外的。虽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人有主观能动性,行为有强烈的目的性,但企业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或逻辑上不会存在于旧知识或已有知识的框架内。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意外的企业技术创新正是技术创新演化自组织过程带有必然性的随机涨落。

三、技术创新的自组织进化分析

进化思想与自组织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自组织过程所揭示的系统利用自身内部的力量产生耗散结构,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不可逆演化过程,能够较好地说明经济系统的开放性和不可逆性,以及非均衡、动态和复杂的生成与演化过程,充分体现了进化的本质思想。技术创新过程所具有的内在属性,使其成为一个自组织进化过程。

(一)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性

正是技术创新过程表现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现了自组织构成和进化的根据,对系统的进化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首先,技术创新系统本身处在科技—经济—社会的大系统之中,因而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呈现非线性的特点,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中,提供了自组织进化过程所必需的负熵流,规定着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容、性质和基本方向,使系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其次,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非线性相关的自组织本质,通过竞争和协同效应产生有序稳定结构,成为自组织进化的内在源泉。创新系统内部,当某个创新企业的某项技术创新一旦取得成功,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必然吸引一大批追求者和模仿者进行投资,他们或是利用该项技术创新所提供的技术机会及其连锁效应进行新的技术创新,或是通过某种方式和手段模仿该项技术创新成果直接进行产品生产,或是直接用来改造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协作的过程体现了技术创新过程具有的自组织性。基于以上特征,我们看到技术创新要求创新主体、中介、市场以及政府等机构有机地组织起来,按一定目的和方向,协调发挥各自功能,形成紧密结合的内在组织力,不断产生创新成果,使创新系统不断地向更高级形态进化,形成不可逆的自组织进化过程。

(二)技术创新自组织进化过程

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在原有技术范式中的自稳定过程和新旧技术范式交替时表现出来的自重组过程。

1.自稳定过程

在原有技术范式规定下的技术创新活动,即分叉以前,沿技术轨道所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是直接参与生产活动人员的发明和改进意见的结果,或是用户建议的结果。这种常规的解题活动原则上对其进展是可预测的,因而是渐进性的创新,具有累积性和连续性特点,这是通过自稳定过程来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进化。

在原有技术范式下,相互竞争企业中的科研开发人员共同积累同时也分享技术共同体内的科学技术信息,因此沿着技术轨道,能够对相同技术提出很相近的发展方案,共同影响技术创新过程。原有技术范式形成的制度和规则提供了技术创新过程中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稳定模式,影响创新的行为参数,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和可能的,哪些研究活动的方向可能导致最终成功,降低了创新不确定性。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微涨落在低于临界状态下,产生涨落回归,增强了原有技术范式(张培富、李艳红,2000)。

2.自重组过程

新旧技术范式交替下的技术创新活动,即在高于临界状态,系统失稳出现分叉以后,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出现及对原有技术范式的取代,体现的是技术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这在更大意义上体现了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即创新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通常是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研究开发活动的结果,在技术的某些领域乃至若干经济领域产生影响,甚至对技术体系乃至经济体系产生影响。这种非连续性使技术创新过程中某一随机涨落的未来发展情况无法预测,只有通过环境选择机制的非线性放大作用成为巨涨落,从而完成突变性创新,产生新的技术范式。这就是通过自重组过程来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进化。在成熟的技术领域,随着环境的改变,即便是众所周知的技术,也可能被证明是不精确的,从而产生创新。而极新的技术领域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充满了新的技术机会,会产生突变性创新。随着技术创新过程中诸要素连续的和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需要打破原有技术范式中既定的制度和规则,或多或少地适应现在的或是将来的环境与机会,才会促进突变性技术创新的产生。新技术范式产生的过程,实质上是在由于系统分叉产生的多样性中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什么样的创新会在选择进程中获得胜利是不确定性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过程中,环境选择包含市场选择和非市场选择,市场选择是指创新过程针对市场会产生大量的、不同的经济选择,而非市场选择是指系统各成员的价值评判、喜好倾向等主观选择。从进化的观点来看,选择的范围和特征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不会有最好的选择自动出现。技术创新过程内化了不同选择标准,不同的企业、规则和技术在技术范式下同时存在并相互竞争,而市场选择机制和技术创新水平,决定了鉴别和利用技术机会的能力。因此对技术创新来说,发展和利用那些能够产生多样性的选择标准是极为重要的,多样性是其进化的内在根据,选择是其进化的外在条件,而这些都是通过系统内诸要素和系统与环境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组织进化过程来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