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特性、原理、模型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特性、原理、模型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系统论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即系统要同周围环境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并把生物和生命现象的有序性、目的性同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联系起来。实践证明,没有来自企业最高层的了解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许多矛盾、困难无法及时解决。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特性、原理、模型

第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及特性

一、系统的概念

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说:“把极其复杂的研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24]

一般把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形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称为系统。研究系统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称为系统论。系统理论在科学上的兴起始于生物学领域。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科学家贝塔朗菲首先创建了理论生物学,提倡生物学研究中的“机体系统理论”。在此基础上,1945年他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理论》,1947年出版了《生命问题》,从而创立了“一般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 Theory)。他认为无论各种系统的种类和性质有何不同,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系统的一般性原则,它们包括: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和动态原则。一般系统论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即系统要同周围环境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并把生物和生命现象的有序性、目的性同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联系起来。有序才能使系统结构稳定;系统要走向最稳定的结构即走向自己的目的。在他逝世的前三年即1968年,出版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一书,[25]全面总结并系统介绍了他40年来的工作。

二、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

本书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由技术创新要素、结构、管理组成的三维空间构成,如图2-1所示。企业技术创新要素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它提供了创新资源。创新管理是企业根据创新目标对企业创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分配,形成各种创新结构,并对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协调与管理,这样,企业就形成整体创新能力。

下面,就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要素、结构、管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技术创新系统要素

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就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而言,构成要素包括创新人员、创新资金、创新信息、创新知识和创新系统工具。[26]

1.技术创新人员

从技术创新活动角度看,企业成员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企业家,二是技术创新具体管理者,三是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及技术工人。

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企业家自身创新素质和领导参与方式是企业创新能否兴起的关键。在小型企业中,企业家往往也就是创新活动的具体组织、指挥者,但在大中型企业中,企业家与创新具体组织者可能是相对分离的。这就要求企业家不仅自身要具有创新素质与开拓精神,而且必须注重对具体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领导和参与。企业家对创新的影响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2-1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

(1)最重要的是创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通过制定多种措施引导创新活动自下而上地开展。

(2)直接决定和监督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活动环节,如创新目标分解和主要行为分工,确定资源总量,控制创新总进度等。

(3)挑选配备强干的创新成员,特别是具体组织管理负责人。同时,促进与保障各方面在创新上的协调合作。实践证明,没有来自企业最高层的了解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许多矛盾、困难无法及时解决。

(4)确定企业对创新活动的评价标准,控制与监督有关创新活动的分配奖励实施。

技术创新具体组织管理者可能由企业家兼任,也可能专门委任,其工作性质可能是临时的,也可能是常设的。无论怎样,创新管理者上传下达,是企业创新思想的聚光器和活动总指挥,对技术创新高效率实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创新管理者必须是多才的实干家,能够随技术创新过程发展而演好不同角色。在创新初期,是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者,在创新中期,是机敏的协调员,在创新规模投入实现期,是优秀的指挥家,缺乏精干的创新组织管理者的企业不可能组织起快速高效的技术创新活动。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状态也直接影响到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人员是创新技术机会的主要发现者,企业许多技术创新起源于技术人员对外部先进技术信息的搜索追踪,对企业技术现状的改进设想。同时,技术人员是新技术知识在企业内部广泛扩散的传播者,技术人员不仅要勇于创新,而且要善于传播。知识更新水平和思维创造性是技术人员素质的主要标志,它对整个企业的技术变化活力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营销人员应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能力和敏锐的机会反应能力,尤其是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机会的主要发现者。其素质直接决定企业同市场和用户的密切联系和创新产出的市场最终实现。工人(特别是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素质对于技术创新规模实施和新生产体系有效运行有直接影响,一线工人的创新意识与责任感是企业上下群策群力寻求更多创新机会、分解缓和创新活动中矛盾冲突的重要保证。同时,任何技术创新只有最终形成常规化生产,才谈得上成功的市场实现。创新活动能否从已初步成功的试验开发顺利转向常规化生产,能否在常规化生产中继续挖潜,扩大创新成果,是整个技术创新能否获得持续高效益产出的关键。国外有关分析研究表明,在许多企业中,技术创新在初步实现后仍有20%~40%的产出效益潜力。这部分潜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创新的常规化生产运行状态。而常规化生产的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线工人的技术素质。只有当一线工人普遍具有较高技术素质,才能够保证按照新生产系统的技术要求迅速形成新的综合生产力,并不断提出与实施各种改进,获得技术创新最大整体效益。

2.技术创新资金

技术创新是一个新的技术思想从提出到首次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实际效益的非连续性过程。从新的技术思想的产生到成功的实际应用,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必然要经过技术观念创新(新的技术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新的技术内容的形成与完善、成功的实际应用与扩散三个基本阶段,而每一阶段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如果说信息是技术创新的神经,那么资金是技术创新的血液。一个企业财力的多寡、创新资金的实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资金因素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的障碍。依据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的支持资金可分为四类:

(1)技术创新设想支持资金:主要指技术创新探索阶段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创新概念的发展、市场潜力大小的分析,将要开发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商业可行性及创新风险的评价,创新收益评价以及制定创新规划等所需的资金。这一时期的资金需求量随创新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由于技术创新存在巨大的风险性、不确定性,此时创新收益形势难以准确判断,因此设想支持资金通常由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开支。

(2)技术实施手段创新的早期支持资金:这一时期的资金涉及实施创新设想所必要的研究开发资金,包括调研费、研究设备费、人工费、测试费、试制费等。这些费用大大高于设想支持资金,而低于创新实施所需资金。此时企业可获得的资金来源及运用资金筹措手段也大大增强,比如研究、开发设备的租赁、企业间的联合投资等。

(3)技术创新成果实施资金:此阶段企业需要的是创新成果应用所需的应用费或相应设备、基本生产条件的建设改造费以及支持增加销售额和市场研究的资金。这一时期企业家典型的筹资方式是运用企业自有生产发展资金、银行风险投资或者企业联合投资以及银行借款

(4)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扩展资金:这一时期主要包括为形成批量生产所需的生产技术、设备工艺调整费,降低生产成本所需的投资费,市场促销、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以及管理所需的费用。当企业资金不足时,由于此时市场前景比较明朗,因此银行贷款可能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3.技术创新信息

信息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竞争集中表现为技术创新竞争,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先进技术与市场需求信息的获取与利用。重要信息的获得与否、获得迟早,往往都直接决定整个技术创新形成的成功与否。厄特巴克(Utterback)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通过对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性追踪而获得所需信息利用的结果,信息传递障碍是技术创新的首要障碍。

企业技术创新所需信息来自多方面,按其来源主要特征分为两个范畴,即在范围上分为来自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在组织上分为来自个人与非个人信息。由此构成信息来源的四种类型,即非个人外部信息(Imperson External Information,IEI)、个人外部信息(Person External Information,PEI),非个人内部信息(Imperson Internal Information,III)及个人内部信息(Person Internal Information,PII)。不同类型信息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影响作用强度,如图2-2所示。

企业在技术创新早期阶段较多地利用外部信息,以最大可能地识别把握环境机会与约束,正确决定技术创新基本方向、规模和形式。因为创新投入具有不可逆性,故在创新实施的中后期阶段,外部信息作用强度必然逐渐衰减,提高创新实施效率加快经济实现成为主导问题,内部信息流动成为主要方面,以有效地增强创新活动整体协调。在技术创新不同发展阶段上,没有任何单一类型信息始终处于垄断地位,创新全过程是对不同信息的综合吸纳。只有充分认识信息及其流动方式的多样化,主动灵活地根据创新各阶段不同的特点,侧重加强不同类型信息流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图2-2 不同类型信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影响强度

4.技术创新知识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1997)的定义,知识可以分为四大类:知事(Know What,又称事实知识);知因(Know Why,又称原理知识);知窍(Know How,又称技能知识);知人(Know Who,又称人力知识)。其中前两种知识即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表述出来的知识,称显性知识;后两类知识即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则难以用文字明确表述,称隐性知识。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外部来源是市场大环境,内部来源则是企业的研发活动。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要重视内部及外部两方面知识的辨识、收集、整理和存储,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到技术创新的系统过程中。知识的共享就是让企业获取的知识不被条块状的部门分割所限,通畅地在企业内部有效流动,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人所获取。在这样的流动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和知识的增值,由此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知识的创新是知识在共享的同时,团队成员不断对知识流进行更新,并利用原有知识资源创造出新知识的活动。由于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工作经历、熟悉领域、思维方式、能力侧重点甚至生活经验都是不同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进而相互影响、相互启发,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了知识资源。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主要由科技人员组成的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研发活动。正是由于技术创新特殊的使命,决定了技术创新是一项探索性极强的科研攻关活动,是在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挖掘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现有知识激发新知识、新思想、新创意的活动。[27]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在隐含性的未编码知识中包含着探求的规则,在表述问题和因素的时候,就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思路。他提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28]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29]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28]

在技术创新中,大量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比如学习、研讨、查阅资料、交流会等。但大量隐性知识是不易获得的,而隐性知识却对技术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若技术创新人员不掌握这种隐性知识,创新很难取得成功。在不断搜寻解决方案并尝试的过程中,创新人员运用知识、技术、信息的能力,驾驭团队的管理才能,甚至创新人员的灵感、顿悟,创造性思维等,都属于蕴藏在创新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30]

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表现形式多样,蕴藏在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的各个阶段。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创新项目的组织管理知识,如技术创新项目的规划、创意、来自市场和用户的想法、系统设计、计划安排、团队激励等;在技术攻关过程中,隐藏在研发人员头脑中的技术开发构思、设计、创造性思维、技术获取方法、技术解决方案,如洞察力、直觉、感悟、思维模式等;隐藏在研发人员头脑中的有关试验、工艺流程、生产制造各阶段的操作技能、技巧等经验类知识;隐藏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研发单位及其员工中的理念、精神、价值观等文化层面的隐性知识。

在技术创新中,根据隐性知识的“所有权”不同,从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划分为两个层次:

(1)创新人员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创新人员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诀窍,还包括更高层次的思想和价值观。这类隐性知识与个人经验、行为和工作内容紧密相关,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有些技能类隐性知识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主要特点是:高度个体化、不易言传和模仿,深植于创新人员的行动与经验之中,同时也深藏于创新人员的价值观念与心智模式之中。

(2)创新团队拥有的隐性知识。团队中的成员由于彼此紧密的互动和直接沟通,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形成彼此能够意会却不易言传的隐性知识。主要特点是它表现为创新团队所掌握的技艺、操作过程以及成员的默契、协作能力等。团队拥有的隐性知识既不能脱离团队中各个个体的隐性知识而独立存在,但又不是个体隐性知识的简单加总,而是在对个人和从团队外部获取的各种知识有效转移、整合基础上形成的。

按隐性知识的本体划分,目前尚无一致的定论。哈佛大学的David Perkins教授把隐性知识分为情感方面的隐性知识、言语理解方面的隐性知识、身体方面的隐性知识和社会习俗方面的隐性知识。[31]Ikujiro Nonaka把隐性知识分为两个维度:技能维度,如诀窍、操作技能等;认知维度,如信仰、观点、思维模式等。32英国苏克斯大学的Eraut教授把隐性知识分成三类:一是人们对情境的隐性理解,二是行动中的隐性知识,三是支持直觉的制定决策的隐性知识。[33]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Kieron O’Hara 和Nigel Shadbol等人把隐性知识分为技能类知识、背景类知识和分散在组织中的隐性知识三种。[34笔者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再结合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研究内容,认为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按内容可分为:

(1)认知类知识。技术创新是科学研究活动,是科技攻关,因此,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显得特别重要。认知类知识包括:价值观、信仰、思维模式等隐性知识。

(2)技能类知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创新性的技术方案、技术诀窍、操作技能,这些是与创新过程有关的隐藏在技术人员的大脑中,是技能类知识。

(3)规则类知识。主要包括技术规则、组织规则和管理规则。技术设计、图纸、制造都要遵循技术规则,甚至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技术规范,便于零配件的标准化。组织规则在技术创新中非常重要,如英特尔公司在加速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发现60%以上的技术问题其实在其他小组的开发经验中早就遇到过而且得到了解决。这启发英特尔公司建立了一个“最佳实践数据库”(Best Practice Data Bank),让公司员工都可以通过它来分享其他人的经验,大大降低了问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新产品开发速度也大为提高。一般而言,规则类知识的共享具有大大降低试错成本(Cost of Trial and Error)、加速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习曲线可以以较低成本在员工中转移的价值。

(4)链接类知识。技术创新中知识总是稀缺的,在创新中有时虽不能明言你需要的知识,但能告诉你从哪获得你需要的知识,也就是具体给出知识的地址。Cohen和Levinthal指出,企业的关键性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些重要的技术知识,还包括一些有关在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有用的互补性技术载体中分布的知识。[35]

按组织边界可以把隐性知识分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和外部隐性知识。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企业内部员工和团队拥有的隐性知识,这是企业技术势力所在。但仅仅依靠企业内部拥有的隐性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吸收外部隐性知识。Eric Von Hippel在黏滞信息的基础上讨论了制造商、供应商及用户之间的交互式信息传递的重要性。[36]Parahalad和Ramaswamy则指出了顾客所带来的知识与技能对于企业核心能力及竞争优势的价值。Koskinen通过两个案例对比说明产品开发团队与客户之间隐性知识互补性对新产品开发的决定性影响。[37]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合作、联盟创新等形式整合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隐性知识。

由于隐性知识存在于创新人员的头脑中,不能明确地观察、表明和记载,而且一旦产品创新任务完成,就会组建新的产品开发团队。技术创新人员不断聚集、分散、再聚集,使得创新人员的隐性知识在形成、消亡、再形成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地交流与更新,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转移和利用,就成为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

5.技术创新系统工具

系统工具指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一切技术手段之和,包括工具、机器、设备、装置、仪器等。它相当于转换器,投入的是原材料(包括技术创新技术、资金、信息、人力),产出的是技术创新产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生产制造系统的技术水平,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日本是生产自动化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是世界上生产现场采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因而也是技术创新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提高创新设备的水平必然有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结构是指企业技术创新要素联结、组合的方式,按照不同的要求,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以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一般说来,研发、生产、销售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最基本的结构,此外还有攻关、检测等部分。

研发的主要任务是系统运用研究成果和知识经验,创造出成功的产品、工艺和设备。只有通过技术开发,才能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转化为新产品和新工艺。它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生产活动把研发活动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它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转换器,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企业通过销售活动把创新产品投入市场,一方面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获得成功只有通过销售活动。所以,销售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获得商业成功的关键。

(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企业首先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进行预测、决策,然后制订具体的计划、组织与实施、监督与控制,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协调好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关系,组织人们共同合作,最终完成创新活动。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决策管理与日常管理。决策管理属于创新管理较高的层次,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管理。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基础,而对创新机会的把握和对各种创新因素的分析判断是正确决策的核心。同时,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手段和程序,因此各种预测模型和决策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另外,对于重大的项目,还应进行风险分析。而日常管理主要是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组织实施、监督与控制及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它贯穿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始终。技术创新效益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日常管理的工作情况。

1.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容和目的

按照罗伯茨(E.Rooberts)的观点,技术创新管理就是有效地组织并指导人力及资本,使技术创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讲包括下面四个方面:①创造力的管理。②激发旨在产生新的产品、制造过程及服务的技术思想。③把这些新的思想有效地转变为工作原型。④使其投入生产、分配和使用。

对技术创新管理的进一步分析,人们发现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托斯曼(L.Tushman)和莫罗(L.More)的观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时间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管理。包括: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成果到商品化生产的转换管理、学习曲线、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管理。

(2)组织结构和技术创新。包括:设计一个能促使技术创新进行的组织机构、基本的组织过程、组织变化及技术创新等。

(3)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包括:企业战略中产品计划管理的技术政策、战略的实施、技术预测和战略分析等。

(4)技术创新的职能管理。包括:研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中试和批量生产的管理、综合职能的管理。

(5)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平衡、技术创新风险和企业家精神、技术风险的管理。

(6)技术创新信息管理。包括:技术创新的信息传播、信息的利用、创造的来源等。

以上,我们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所包含的内容,那么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呢?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的观点,他认为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和谐。

所谓不和谐是指系统处于某种无序或不协调状态,致使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相互抑制和冲突、系统能量相互抵消及系统总体功能下降的现象。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系统整体功能和属性来源于系统和环境、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们既是系统形成的终极原因,又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如果系统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发生扭曲,系统结构的设置和功能不协调,则可能造成系统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甚至使系统能量消耗于无效的摩擦之中,产生种种负效应。不和谐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社会经济系统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经济系统的组织和管理,实质上都是与不和谐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的过程。系统组织管理水平高,则不和谐就小,系统效益就大;反之,不和谐大,系统效益就小。(www.daowen.com)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内部自然存在不和谐,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从根本上就是为了降低系统的不和谐,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资源的效益。技术创新系统中不和谐的存在阻碍技术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弄清技术创新系统内部不和谐产生的缘由和特点,对我们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降低不和谐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和谐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与系统要素及其构成方式、系统的组织管理、内部环境、内外部联系以及系统总体协调性密切相关,任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不和谐。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和谐。

(1)要素性不和谐。要素是系统形成的基础。在一定的结构下,要素的不同,系统的和谐度大小也不同。例如,大企业比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就在于大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齐全,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创新资金和企业家。而小企业尤其乡镇企业之所以技术创新能力弱就是缺乏技术创新要素,尤其缺乏研究与开发人员。要素性质的变化之所以引起系统不和谐是由于系统各组成部分并不是完全孤立、彼此无关的,它们处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因此,系统中每个要素都是跟整个系统互为规定的,任何一个要素的特殊性质和一定幅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系统。所以,要素的不和谐是指由于要素自身性质不合理或要素的自变幅度与整体系统不协调,引起系统内部的摩擦和紊乱。

(2)构成性不和谐。系统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不合理也会导致系统的不和谐。要素本身性能对于系统总体功能固然重要,但要素的构成方式则更有影响。首先,构成系统的要素相同,但要素的关联方式不同,系统的和谐度大小就不一。其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和谐。系统结构合理,不仅要求各要素在质上保持均衡,而且要求量上成比例。任何系统中某一要素数量不足,都将限制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引起不和谐。如管理和决策中的“木桶理论”就描述了这种现象。用一批长短不齐的木板箍成一个水桶,这个水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也不是取决于木板的平均长度,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因此,不把最短的那块补起来,即使长的那块再加长也不能提高容水量。所以,技术创新系统要素中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

(3)组织性不和谐。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与管理就是把创新要素合理地组织与协调起来为技术创新服务。组织性不和谐是指由于组织管理不当引起的不和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不仅使信息流通受阻,而且造成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无法有效协作。如现在有的单位研发人员不知市场要求,不了解生产第一线生产制造能力,使设计出的产品一方面不适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难于生产与加工。

第二,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的难度首先反映在决策上,而决策机制又是能否获得正确决策的关键。目前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民主的决策机制,使企业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创新资源,对企业带来资源的浪费,对企业的生存和前途产生危害。

第三,职责和权力分配不当,造成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办事效率低,产生内耗。

(4)精神性不和谐。创新系统内部环境和文化的不和谐同样不利于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思想意识保守,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因循守旧,难以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带来创新的低效。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养成了思想上保守、易于满足、缺乏开创与进取精神、安于过稳当日子的坏习惯,缺乏商品经济的观念。这些旧的观念不打破,企业技术创新难于进行。

第二,政策不合理,未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反而使创新系统成员及子系统有压抑感,丧失信心,从而影响创新者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例如,现行的创新奖励政策如果能真正做到“立功则给奖,无功不受禄”,使受奖者各得其奖,“大功大奖,小功小奖,奖符其功,奖符其事”,则能充分调动广大创新者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否则,奖励政策不合理,就会出现实施奖励以后,总有人感到不满意,一些没得奖的职工不服气,甚至一些得奖的职工也不满意。结果“奖励不讨好”,使创新人员之间产生矛盾,从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三,未形成一种互相团结、相互帮助、争作贡献的活跃气氛和内部环境,缺乏良好的创新文化,使系统丧失吸引力和内聚力。

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和文化,一般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使企业员工的追求和价值判断能够认同企业的创业目标,并向这一目标奋勇前进;二是把广泛的民主同严格的纪律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员工整体凝聚力;三是提倡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性;四是引导员工运用正确的哲学观点和思维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实际上,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不断追求和创造新的优势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任何企业,不论起点高低,只要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就能知难而进,焕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因此,最根本的是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培养创新文化。

(5)与外部环境的不和谐。系统内部构成、结构、管理、文化等与外部环境不协调而导致的功能紊乱、内耗严重以及系统作用难于发挥等。创新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所接触到的其他组织构成了创新活动的环境。根据各种组织不同的社会功能及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划分为四类,各类组织活动配合其他条件就构成了技术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时的四种环境因素。如图2-3所示,在政策法律环境方面,最重要的组织是各级政府部门,比如综合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策部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各种执法部门等;在社会环境方面,比较重要的组织有工会组织、新闻媒介等舆论机关、非政府的各种民间社会团体;在资源环境方面,涉及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要素提供者,包括作为知识与技术来源的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资金提供者的各种金融机构、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商以及信息服务与咨询机构等;在市场环境方面比较重要的组织主要是作为消费者的各类买主,以及作为合作者、竞争者或跟随者出现的各种组织。环境方面的不和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外部环境不合理,系统又无较强的应变能力,造成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不协调。二是系统内部存在严重不合理之处,如结构、文化等不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系统与环境不相适应,导致创新的低效。

(6)总体性不和谐。系统总体由于未形成一种有机的动态调节机制,而使系统运转中对一些突变现象未能及时正确地给予反映,对一些新旧更替未能正确地调节而产生的不协调、不和谐。一般表现在:一是系统新旧要素更替时不能衔接,破坏了系统自身的有序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均衡发挥。如对技术创新系统要素而言,存在着老化与更新、消耗与补偿的时序配合问题,如果这些因素的新老更替在时间上衔接不紧,就会因知识老化、设备陈旧、信息过时而造成创新的停滞。二是创新系统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之间不协调,从而阻滞或中断技术创新的连续过程,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中断。例如,企业技术创新是由研发、生产、销售三个环节构成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其特殊的作用,一环脱节都会导致整个经济过程的中断。

图2-3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环境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系统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系统的组织管理、系统内部环境和文化、系统内外部联系及系统总体机制等不同层次,无论它们各自本身还是相互之间不合理、不协调,都会导致技术创新低效、停滞或中断,削弱甚至破坏技术创新系统的正常发挥。

三、技术创新系统特性

系统科学,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说、超循环理论、突变论等的深入研究不仅丰富了原来对系统的认识,而且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的演变过程中,一些基本的行为原则虽然适用,但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系统会产生新的性质,将会遵从新的、简单系统没有的行为原则。我们现在讨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除了具备一般系统的特性和遵从一般系统行为原则外,还有自身的特性和行为原则。其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点。[38][39][40]

(一)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由多个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组成,一个元素或无法区别为独立个体的元素不能组成系统。另外,系统的元素是不能再分的基本单位,不能再分是相对的,由系统性质决定。

系统不是各部分要素杂乱无序的偶然堆积,而是由各部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存在于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总和,它具有各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因此,系统有可能通过最优化途径从整体上获得增益。

系统整体性的含义:其一,系统的元素或分系统不能脱离系统整体而单独存在,一旦离开就失去了在系统中的性质与功能。其二,系统中的元素和分系统发挥的作用是由系统整体规定的,为实现系统整体目的服务。因此,元素和分系统不能离开整体各行其是,其行为要受系统整体的领导与约束。其三,系统整体功能不是元素和各部分性质的简单叠加,而是各元素和各部分通过各种关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整体功能。

(二)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包括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使系统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层次概念就反映这种有质的差异的不同的系统等级或系统中的等级差异性。

技术创新系统的层次划分一般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层、技术创新组织实施层和具体项目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基层对技术创新有建设权、提供信息权,高层既要有集中又要有民主,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才得以进化。各个层次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底层要素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大,因而稳定性也大;高层要素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弱,因而灵活性较大,高层决策改变也快。而底层难以改变,这就是高层的创新决策有时难以被基层接受,成为相互矛盾、得不到下面支持的原因所在。

(三)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指技术创新系统必有对应的外部环境,并与外部环境进行人、财、物、信息的交流。开放性是系统赖以发展的基础,系统通过与外界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不但使系统能进行结构重组,产生新的有序结构,而且能不断地同化外部环境,吸收新的要素,使自己不断复杂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还能以和外界强烈的外相关,与其他系统联成新的整体,形成更高级的复杂系统。

依据系统科学原理,任何系统若想求得发展,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为交换提供了通道,并促进了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和非线性作用,形成系统的有序和活力。系统的开放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内向开放性和外向开放性。内向开放性是指内部若干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开放,通过相互间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发生自组织催化作用和协同作用,产生系统演进的“内动力”。外向开放性,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持续不断的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产生“外动力”,并通过传递机制强化“内动力”。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每个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某个部门既是其他产业部门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条件,其自身发展也要受到其他产业部门的制约。只有开放,系统才可能具有发展潜力,才可能自发组织起来,向更有序的状态发展。系统发展的第二个基本条件是非均衡。系统自组织理论认为,均衡包括近平衡都不可能有发展的活力,只有远离均衡才有发展。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系统,其内部不均衡的现象会经常出现,原有的均衡被破坏,通过涨落达到新的均衡,这时的系统成为一个新的系统,更加具有活力。因此,均衡被打破并不总是坏事。当新的经济增长高潮的因素出现以后,主动地打破原有的平衡或均衡,建立新的产业结构,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

(四)目的性

系统目的性指的是,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征。

不仅生命系统是有目的的(如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后代),而且非生命系统也是有目的的。所谓目的,就是在给定环境中,系统只有在目的点或目的环上才能是稳定的,离开了就不稳定。系统一定要把自己拖到目的点或目的环上才能罢休。这个点或环就是系统的目的。

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有一个总目的,为实现总目的,各分系统在不同时期又具有不同的分目标。分目标是由总目的确定,形成了目标树。总目的与分目标之间,分目标与分目标之间有时会出现矛盾情况。因此,要不断协调矛盾,确定它们之间的合理关系。为实现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的目的,必须设计和规定系统的合适结构与功能。

(五)非线性和不可预测性

自组织理论指出,复杂系统中存在的微小涨落之所以被放大,是因为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可以产生与线性作用不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系统内诸要素丧失独立性而互为因果,形成双向信息传递的催化循环关系,从而使微小涨落越来越大,直至形成巨涨落。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世界。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了系统的整体行为。开放的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诸多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是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进化的根本机制。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7年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是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技术创新过程包含了创新设想形成、创新目标确定、研究开发、试制、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是企业、科研开发机构、政府、市场等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技术成果的筛选、实用化及商用化的结果,体现了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性。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表现在技术创新系统的竞争与协同上。技术创新系统演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竞争存在的基础,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诸要素或不同技术创新系统之间对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适应与反应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同,获取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质量也存在差异,因而必然造成竞争。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消费者生活需求出现多样化和新潮化的格局。广大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的更新换代,以赶上消费变化的快节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新取胜,才能抢占市场竞争先机,注重强化独创性,注重提高时效,并以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实现质优价廉。这种竞争一方面造就了技术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另一方面推动了技术创新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化。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反映的是不同技术创新系统之间或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保持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系统是要素的统一体,也就是说要素处于相互合作之中。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项集技术、生产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更要强调技术创新系统之间的合作性、协调性、同步性,表现为创新决策者、创新管理者与创新实施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创新决策者即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企业家的自身创新素质和决策胆识决定着企业创新能否兴起和创新的方向是否正确。创新管理者上传下达,对技术创新高效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创新实施者包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上技术机会的主要发现者,同时其知识更新水平和思维创造能力对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营销人员则直接与市场打交道,是企业技术创新上市场经营机会的主要发现者;工人(特别是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素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规模实施有直接影响,其技术创新意识与责任感则是企业寻求更多创新机会以及分解缓和企业生产与环境建设活动中矛盾冲突的重要保证。三者之间必须密切配合,协同工作,才能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处于最优化运行状态,从而获得最大的整体效益。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和竞争是相互依赖的,没有协同就没有竞争,同样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协同。技术创新系统主体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紧密协作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创新活动的成功率。

(六)不确定性

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由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网络构成的非线性系统,处于非均衡状态,系统内各要素的联系方式,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不断变化,导致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创新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以及制度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主要指的是在创新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尚不知道的如何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技术供应的方向、数量与质量是不确定的,创新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因为准确地预测和追踪行动的结果是不可能的,进行研究开发需要较大的成本,又要冒较大的风险,研究项目是否成功,何时成功是不确定的。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则主要指创新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不确定性,它说明企业对于消费者在创新产品方面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性能、价格以及规模等不了解。创新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主要指创新企业与其他同行业企业或者说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市场结构的不确定性,对于创新企业来说,能够获取技术创新的全部收益或者大部分收益是其创新决策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是,由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二重性以及竞争对手的存在,创新企业能否独占全部技术创新收益以及在多长时间内独占这种技术创新收益是不确定的。制度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主要指创新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它反映的主要是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对于创新企业来说,政府管理是企业创新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企业正是在这样一种前提条件下,计算其技术独创性的成本与收益并作出其创新决策的。正是因为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特征,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体系中忽略了对创新过程的研究,熊彼特之后的许多创新研究者也把技术创新过程作为黑箱来处理。罗森堡在其著作《在黑箱里面》中揭示了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为不确定性所笼罩。

(七)自组织性

当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时,内部某个参量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一定临界值时,系统某一点的微小涨落就会通过系统放大机制而成为巨涨落,从而为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进化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行为导致企业不断打破自身平衡,不断寻求偏离平衡态的机会,通过这种涨落促使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进化。因此,技术创新行为就是诱发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涨落因素,正是众多的微涨落通过放大形成巨涨落,从而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进化。诱导企业技术创新涨落的因素主要有:

(1)企业家的创新偏好。特别是企业家的灵机一动,对于创新的启动有着特殊的意义。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甚至认为,在灵机一动基础上形成的技术创新,恐怕比各种原因引发的创新总和还要多。美国的专利创新大多数都是灵机一动引发的,如拉链、圆珠笔、易拉罐等。作为企业家,应具备远见卓识、敢冒风险、积极进取的人格特质及对科技、经济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和敏感心理,善于利用灵机一动的诱发,而不应将这类涨落视为异想天开而不加重视,从而失去创新的时机。另外,企业员工直接参与创新,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和创新思想很有建设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在一些技术改造上,他们的创新点子不仅能给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创新周期,极大地提高创新效率。

(2)市场需求。研究表明,企业主要是从用户那里得到需求信息反馈,作为产品创新的基本依据。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消费者预期的变动、用户的创新思想等涨落因素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从而把握系统转化的时机和方向。

(3)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有许多根本性创新来自技术的推动,对技术机会的认识会激发人们的创新努力,特别是新的发现或新的技术常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刺激人们为之寻找应用领域。如无线电和计算机等就是由技术发明推动的。企业家要关注新发明、新技术这类涨落,并预期它的应用前景及市场前景,从而积极主动地抓住创新的机会。

(4)国家的政策变动也会诱导企业技术创新。如由于政府在法律上对污染和汽油消耗规定了新的标准,导致了汽车行业不得不进行创新。企业家要审时度势,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国家宏观政策走向一致,从而使其创新行为自觉地朝着合理化、有序化方向发展。涨落的产生是系统与环境共同孕育和相互选择的结果。技术创新系统从来不是平滑地、连续地进化的,而是有着突然的跃迁和飞跃,通过演化中的分叉,走上复杂性的道路。新旧技术范式交替下的技术创新活动,即在高于临界状态,系统出现分叉以后,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出现及对原有技术范式的取代,体现的是技术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这种非连续性使技术创新过程中某一随机涨落的未来发展情况无法预测,只有通过环境选择机制的非线性放大作用成为巨涨落,从而完成突变性创新,产生新的技术范式,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进化。新技术范式产生的过程,实质上是在系统分叉产生的多样性中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什么样的创新会在选择进程中获得胜利是不确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进化的观点来看,选择的范围和特征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不会有最好的选择自动出现。技术创新过程内化了不同的选择标准,不同的企业、规则和技术在技术范式下同时存在并相互竞争,而市场选择机制和技术创新水平,决定了鉴别和利用技术机会的能力。因此对技术创新来说,发展和利用那些能够产生多样性的选择标准是极为重要的,多样性是其进化的内在根据,选择是其进化的外在条件,而这些都是通过系统内诸要素和系统与环境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组织进化过程来实现的。

(八)相干性

指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功能放大现象。相干性是由系统要素间非线性关系造成的系统稳定、协调运转时即呈现出强烈的相干效果。一个单位内部若干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人际关系融洽,气氛和谐,即可产生强大的合作力量。反之,由于相互摩擦,系统则表现为一盘散沙。技术创新系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当创新系统内部环境协调,创新人员具有强烈的竞争和创新意识,技术创新系统就能焕发出巨大的能量。这是因为系统整体功能的特性不再是系统诸要素功能和特性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系统诸要素间相互协调和合作之后呈现出的功能和特性。系统整体特性的本质是系统诸要素或子系统相互协同的结果。一般这种相干性可赋予系统一个新加的质和量,即著名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思想。若用Pi表示第i个要素的功能,用TP表示系统的整体功能,则有:

ΔP即为系统要素之间的相干效果或协同效果。但是相干性只在系统内部结构合理、各种关系协调时方能产生。

(九)涨落性

指技术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系统要素、行为、性能起伏变化作用。系统不仅受其内部涨落的影响,由于其开放性,还受到外界各种涨落的影响。如政策的变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规律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和观念的变更等。不同涨落对系统作用不同,小涨落可能仅是对系统的一种干扰,不足以改变系统的状态,但巨涨落可能使系统离开原来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许多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发展创新,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跳跃。然而,由于系统整体性能不同,对涨落的反应也不同,系统性能差时,涨落可能引起系统行为振荡,甚至造成系统行为崩溃,产生严重的负效应。反之,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则可能利用涨落促进系统发展。[41]

(十)动态性

动态性是系统复杂性的主要表现之一。技术创新系统既是一个开放系统,又是一个动态过程,系统的信息、技术人员、资金、政策等要素流动频繁,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等各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只有采取一定的组合和运行方式,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激发,才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取得整体大于局部的效果。技术创新过程是科学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经济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并且不断从自身和环境获得反馈信息,以实现向更高的创新水平进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要努力走在时代的前沿,时刻充满强烈的危机感,不断找出自身存在的缺陷及与国内外同行的差距,形成自觉的创新动力与压力,从而使技术创新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这样,在涨落的作用下,技术创新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产生新的有序状态。

(十一)能动性

指技术创新系统成员和子系统具有独立的决策能力及学习能力。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性不只是表现在财、物、信息的流动上,还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上。系统要素和各子系统如个人、小组、部门都具有相对的决策能力。这些要素和子系统之间又有各式各样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们能根据过去决策所引起的反映来确定以后的决策内容,并且其决策还受别人反映的影响,即存在技术创新学习过程。因此,实际的决策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大量的“微观”决策彼此“碰撞”,其宏观效果表现为系统的整体运动。由于人在系统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其行为决定了系统的运行。而其行为又受到诸如社会、内部环境、传统文化、习惯、文化水平、个人素质、人际关系以及自然因素等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关系和人们行为过程的演化机理非常微妙,有的模糊不清,甚至连行为者本人也说不清楚。这就使系统行为变得复杂和难以捉摸,也使其运行机制与一般简单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企业,即使创新系统要素不是最佳的,但只要系统内形成一种团结奋斗的气氛,有充分发挥大家创造才能的环境,就有可能获得极好的创新效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系统性能的改善,效益的提高,不完全依赖物的增加,而更重要的是靠“人和”。因此,对于社会经济系统,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作用,(2-1)式不一定总能成立,即ΔP不一定总大于等于0。当负效应特别大时,不仅使子系统能量消耗于相互摩擦之中,而且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吞食了系统总体能量,导致系统输出下降,性能劣化。所以,对于技术创新系统有:

其中ΔP可正可负,其正负取决于系统的总体运行机制。

(十二)非完全组织性

指系统除受控的正式组织活动外,还存在大量非正式组织活动。如组织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这一特性使系统“硬性”的组织手段对很大一部分系统活动鞭长莫及。而这些活动的控制是依靠道德、良心、行为规范、系统的内部环境和气氛等“软”的机制来实现。如建立有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树立结果导向与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一种具有建设性的工作环境;强调以人为本,将重点放在人上,利用一切机会与场合,采取各种措施与手段,尊重员工个人需要,加强技能训练,明确公司业绩预期,给员工以充分自主权,鼓励积极超越与合作,不断强化高业绩思想,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与所有员工中创造一种积极工作的感染力,从而促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真正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到创新活动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成员和子系统的创造性,控制好非正式的组织活动,而且可以用非正式组织活动弥补正式组织活动的不足,使系统的整体功能更好地发挥,获得较大的ΔP。反之,则可能出现较大的负效应,使ΔP减小,甚至为负。

(十三)适应性

改变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及其行为方式),使它能在变化着的环境下达到最好的,至少是能允许的功能,称为系统的适应性。温血动物在外界温度变换的情况下,用改变体表组织的血流量、颤抖、出汗、呼吸等方式来使自己的体温保持在容许的范围内。

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即更大系统)之中,系统要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存。然而,环境是经常变化的,系统要生存发展,必须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当环境变化对系统输入输出,工作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时,系统有防范措施和自我调整能力,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环境适应性强的系统生命力强,能够生存发展;反之生命力弱,很快会消亡。

(十四)对初始状态的极端敏感性

复杂性理论认为:系统的最初状态即使只有细微的差别,那么其后的行为也将会是完全不同的。这个认识可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旦许多独立智能体组成一个组织后,其行为产生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系统的这种特征被称为“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指:一只蝴蝶在伯莱兹的某处轻微地扇动一下翅膀,那么在纽约就会因此而引起一场大的暴风雪。美国M.C.Kergow教授把复杂系统的这种特征描述为:“复杂系统具有某些特征,而这些特征使系统成为一个自相关的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又是非线性的,所以在系统中一个小的变化可以使系统在其他部分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

复杂性理论认为:一个由独立智能体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组成的自组织系统,其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独立智能体之间微小的相互作用会对系统的输出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间里,不同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存在着微小的差异,那么系统的运作就可能产生重大的变化,所以系统的输出是极其复杂的。如果从概率的角度来描述系统的发展,那么我们可以将其想象为:系统会像大树一样朝着各个方向向前发展。只不过,与真正的大树不同的是,这棵概率大树的树干和树枝可能相差不大,甚至粗细一样。

上述特性说明,系统时刻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其功能的发挥既受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还不时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种涨落的影响,更困难的是系统中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导致许多影响因素难控,甚至不可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