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显然,孟子交朋友,是要和他的德行相交,而不是倚仗什么别的和他相交,不是要有利可图才和他相交。如果无利可图呢?那就不和他交往了,这就叫利尽情绝。即使没有功利心存在,真正的朋友之间也会有摩擦,如果因为摩擦而断绝往来或因此嫉恨,就会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曾国藩在交友方面遵从儒家的传统思想。《史记》云:“同明相照,同类相求。”可见人们是根据个人的性格、气质、志趣而结合在一起的。其实,真正的朋友是很难得的,他们相知、相亲和相敬,同甘共苦,当然也少不了会有些矛盾和摩擦。曾国藩和左宗棠就是这样的朋友。
曾国藩和左宗棠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常有龃龉。
有一次,曾幽默地对左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也绝不示弱,说:“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大有轻薄之意。这些传之甚广的言谈,或为后代文人编造之辞不足为信,但简单的对话,确实反映了左宗棠个性的桀骜不驯和两个人之间的不甚和谐。
曾国藩没有把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放在心上。
特别能显示出曾国藩宽宏大度、不计前嫌心境的,是咸丰十年(1860 年)后他对左宗棠的举荐。在这以前,曾国藩也曾举荐过左宗棠。例如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曾国藩奏左宗棠接济军饷有功,因而,朝廷命左宗棠以兵部郎中用。左宗棠性情刚直,又得罪了不少人,在湖南“久专军事,忌者尤众”,于是碰上了樊燮事件。
樊燮乃永州镇总兵,此人私役兵弁,挪用公款。左宗棠为巡抚骆秉章代拟奏折,劾请将樊燮撤职查办。谁知樊燮受人唆耸,向湖广总督官文反告左宗棠。这位满人官文糊涂而马虎,竟将这案子报到朝廷。于是朝廷命考官钱宝青审讯,传左宗棠到武昌对簿。咸丰帝甚至密令官文“如左宗棠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此事,京城内外闻之者莫不震惊。骆秉章与湖北巡抚胡林翼都上疏力辩其诬。胡林翼的奏折中甚至有“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话。京中官员如侍读学士潘祖荫,与左素不相识,也上疏痛陈“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官文不应该排斥异己。在这种情况下,咸丰帝才有“弃瑕录用”的旨意肃顺也趁机以人才难得进言,官文接旨后,才不再催左宗棠对簿,草草了结此案。
左宗棠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离开长沙。
他三月三日到达湖北襄阳,突然接到胡林翼一封密信,说“含沙射影造谣者还不满足,四面布满网罗,足令人心寒”。当时,正值襄阳大风雪,左宗棠想跻登庙堂之上,深感帝乡不可期;拟委身江湖之远,又忧谗畏讥。他悲伤地写道:此“盖二百年来所仅见者。杞人之忧,曷其有极!侧身天地,四顾苍茫”。他知“帝乡不可到,而悠悠万里,仍畏寻踪”。(www.daowen.com)
当时,曾国藩驻军宿松,胡林翼驻军英山,议欲分三路进攻安庆左宗棠来营暂避锋芒,曾国藩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连日与他商谈。正在这时,四月初一日,特旨询问曾国藩说:“左宗棠熟悉湖南形势,战胜攻取,调度有方。眼前贼军气焰嚣张,必欲攻取湖南才甘心,应否令左宗棠仍在湖南本地帮助办团练等事,还是调赴你的军营,使他能发挥长处达到最好效果,着曾国藩酌情处理。”曾国藩立即于四月十三日上奏说:“左宗棠刚强英明吃苦耐劳,通晓军机。当现在正需人才之际,或饬令他办理湖南团防,或选拔作藩司臬司等官,让他管理地方,使能安心任事,定能感激涕零,报效朝廷,有益于时局。”
清朝廷接到曾国藩的上述奏章后,谕令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左宗棠因而正式成了曾国藩的一个幕僚。曾国藩立即让他回湖南募勇开江西战场。
过了几个月,左宗棠军在江西连克德光、婺源。曾国藩立即于十一月二十八日专折为他们报功请赏,并追述他以前的战绩,可谓推崇备至。左宗棠因此得晋升为候补三品京堂。
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初二日,曾国藩又上奏道:左宗棠“上年奉旨襄办臣处军务,募勇五千余人,驰赶江皖之交,方虑其新军难收速效,乃去冬堵黄文金大股,今春击退李世贤大股,以数千新集之众,破十倍凶悍之贼,因地利以审敌情,蓄机势以作士气,实属深明将略,度越时贤”,因而退请“将左宗棠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朝廷立即照准。
这年十一月十六日,曾国藩根据闽浙总督庆瑞、浙江巡抚王有龄之请,奏请派左宗棠援浙,并将在江西广信、广丰、玉山、饶州和安徽徽州等地的陆军及昌国内河水师,统归左宗棠就近节制调度,使左宗棠开始拥有较大的军权。但左宗棠还未奔至杭州,杭州已于十一月二十八日被太平军占领,杭州将军瑞昌与浙江巡抚王有龄均以身殉国。
于是,曾国藩第四次上奏保举左宗棠。左宗棠被授命任闽浙总督,仍署浙江巡抚,从此与曾国藩平起平坐。
曾国藩心中哪有半点对左宗棠的嫌隙之意?
只要认定了是朋友而不是敌人,即使朋友和自己之间有什么矛盾,也会轻易被化解,真正的朋友是不计前嫌的,宽宏大度的,是真实和坦诚,内心不藏奸,心底无私的时候,自己的天地也便宽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