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每天学点曾国藩智慧,化解对手戒心

每天学点曾国藩智慧,化解对手戒心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家书有言:疑信杂生,怨怒交至。但是最后,曾国藩还是同意曾国荃的建议,杀死了李秀成。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曾国藩强按住爱才之心,以免引起无端猜疑。藏锋避疑,消除对手戒心,曾国藩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兄弟也这样做。往往疑心生偏见,而偏见又加重疑心,相互作用,是非百端,理也理不清,不如谨慎在先,除人疑心。总之,曾国藩从政一生,从对待下属到对待敌人,处事都万分小心,小心避开别人的猜疑,从而避免了灾祸的发生。

每天学点曾国藩智慧,化解对手戒心

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不希望被人怀疑。为当政者所疑则影响前途为朋友家人所疑则孤立无助。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为了给自己造成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就要避免任何人对自己产生不必要的疑虑,取得别人的信任,这是做人的必须,也是做事的前提。

曾国藩家书有言:疑信杂生,怨怒交至。因此,曾国藩无论在家庭理事还是从政为官,都小心谨慎,在“谨”字上下功夫,取得周围人对他的信任。

曾国藩与李鸿章早就有过一段师生之谊。当李鸿章满怀希望地投奔曾国藩时,曾国藩为了杜绝别人说自己照顾学生,就借口军务繁忙而没有接见李鸿章。李鸿章几次见不到曾国藩,就耐着性子等,以为曾先生把手头事忙完了就会接见自己,可是等了又等,就是等不到曾国藩派人喊自己过去。一个月后,李鸿章再也坐不住了,找到曾国藩的幕僚陈鼐,拜托他打探一下曾国藩是真的很忙,还是压根儿不想见他。陈鼐碍于情面,只得跑去告诉曾国藩,说李鸿章一直没离开,曾国藩愣了一下没说什么。

陈鼐说:“你们俩有师生之谊,过去在一起,你对他非常器重,现在他愿意借助老师的力量一起做一些大事,你为什么不愿见他呢?”

曾国藩于是说,李鸿章的确是一个志大才高的人,可别人这么看吗?更多人会认为他是搞师生关系。

其实,曾国藩求贤若渴,并不是不愿意接纳李鸿章,而是在等待机会,等待李鸿章在社会磨砺成熟,且自己这里确实需要他时才用,这样就会消除人们的误解。如此谨慎是必要的,因为事业刚有起色就大用“自己人”,会离散其他人的心。

有人说曾国藩为人寡恩,例如李元度文采智略皆非凡品,在曾国藩幕下屡建奇策,只因有徽州之败,曾国藩就参劾他,使其削职为民。多年后,李元度重获起用,曾国藩却仍揪住他的旧账不放,直把他劾得灰头土脸,落迫非常。此外还有章寿麟,他不仅救过曾国藩的命,而且才情不俗,也未曾得到曾国藩的善待,更别说礼遇。

曾国藩其实是谨慎避嫌,藏锋避疑,消除对手戒心,这是曾国藩的藏锋智慧之一。曾国藩说过:“……最怕标榜,常常悄然自谦不表露,绝不至于有所谓门户的嫌疑。”

对待太平军的俘虏之态度,更可以看出他的谨慎为人。

李秀成被捕后,被装在笼子里,曾国藩见到后叫人放他出来,一股爱才惜才之情涌上心头。他认为太平军真正能打仗的,前期只有一个石达开,后期只有一个李秀成,而现在李秀成落到自己手中,却并不是李的无能,而是太平天国高层领导的无能。曾国藩说:“李秀成,本督爱你是个人才,本督一向爱才重才,倘若本督向朝廷申报饶你不死,你肯归顺朝廷吗?”(www.daowen.com)

李秀成沉默不语。

这时,曾国荃紧张起来,说:“大哥,李秀成杀了我湘军成千上万弟兄,决不能饶他!”

“人才难得啊!”曾国藩叹道。他看到李秀成左臂伤口正在化脓便吩咐人把他的伤口给包扎上。

曾国藩对李秀成审讯了一番后离开了,曾国荃及其他将领以为曾国藩不杀李秀成了。但是最后,曾国藩还是同意曾国荃的建议,杀死了李秀成。李秀成掌握了天京太多的内部机密,曾国荃向清政府报捷时所说歼灭太平军的数字,却与李秀成在自供状上写的数字不符。曾国荃说李秀成是“我军勇士抓到的”,而实际情况却如李秀成所说“必有私忌两家并争,因此我藏不住,是以被两个奸民获拿,解送前来”。若此言败露岂不有欺骗朝廷之罪?李秀成曾说“罪将谢中堂大人不杀厚恩,愿招集大江南北数十万旧部归中堂统率,为光复我汉家河山效力……”

以曾国藩的谨慎,即使爱才之心炽烈,也断不会以牺牲身家性命为代价,以“外不避仇”之意惹上暗通长毛的嫌疑。曾国藩不会做出这种愚蠢的选择。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曾国藩强按住爱才之心,以免引起无端猜疑。

藏锋避疑,消除对手戒心,曾国藩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兄弟也这样做。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二十三日他写信给曾国荃:“弟弟一下子增加几个营,与我平时的规模不符。然而敌人的势头下落的时候,要求合围是正该办的,我也不敢说弟弟的策略不对。恽中丞我曾经保举过他凡属大臣密保人员,一辈子都不要提起。不然近于挟长,近于市恩于人以后我与湘中丞牍,不敢多索饷银,避免挟长市恩的嫌疑。弟弟不适宜要求太厚,避免尽欢竭忠的嫌疑。”

曾国藩在攻取太平天国天京后,想的不是怎样进一步升官,而是“用事太久,恐中外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不能不缩手以释群疑”。当他得知家里准备盖房子,非常不安,立即对曾国潢说:“担心在黄金堂买田起屋,加重了我的罪戾,心中大为不安,不但生前做人不安,即使死后做鬼也不安!贤弟如果听从我的意见,我就感激你;贤弟如果不听从我的意见,我就恨死你。只要世界略得太平,大局略有挽回,我家决不怕没饭吃。如果大局难以挽回,劫数难逃,那么田越多受到的指责也就越大,银钱越多遭受的抢劫也就越厉害,这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添置房产田产,别人就会怀疑我们家捞了不少钱,我们住豪宅能安心吗?”曾国藩总结道:“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乘矣。”往往疑心生偏见,而偏见又加重疑心,相互作用,是非百端,理也理不清,不如谨慎在先,除人疑心。

总之,曾国藩从政一生,从对待下属到对待敌人,处事都万分小心,小心避开别人的猜疑,从而避免了灾祸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