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多悲歌,如性情旷达傲世,则在乱世中多难以全生。《出师表》云: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是诸葛亮的大智慧所在。只有在乱世中能保全自己的人,才是真正能审时度势的聪明人。留得青山在,焉能没柴烧?一个空有大志大才却没有智慧保全自己的人,是可悲的。虽然,在乱世中即使能藏身匿迹,也可能遭遇不幸,但在无常的命运面前,最起码要懂得基本的避祸智慧,不为自身弱点所害,才会避免为乱世所累。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躲避曹魏阶级斗争的锋芒,到山阳隐居,就连装疯卖傻也没能躲避灾祸的降临,最终用死成全了自己的个性,虽然成就了人格魅力,却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但孔融成年后的经历却鲜有人知——因顶撞曹操而死于非命。
孔融是当时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脾气耿直,刚入仕途就锋芒毕露,纠举贪官。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政策。
有一次,因为太尉杨彪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乱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声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辞官回家。”孔融据理争辩,杨彪才免一死。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按照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性情,除掉孔融是必然的结果。
同在乱世的三国,贾诩的自保之道就值得借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木朽于林,雷必击之。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嵇康的隐最终没能自我保全,贾诩的隐反是周全的策略。
大隐需要一种超越式的全知思想方式,也需要高明的技巧,更需要几十年的修炼功夫。曾国藩熟读史书,将历史看得清楚异常,进而应用在当时当地。因曾国藩所处时代也是乱世,政治腐败,内忧外患,国家正当何去何从的迷茫之时,他便采用避疑术来达到隐身的目的。
1864年,湘军攻破了金陵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画上了一个惨痛的句号。当政者在紫禁城庆祝胜利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大功臣曾国藩却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清政府虽然给了曾国藩应有的功名,让他位列三公,得到了一个汉族官吏前所未有的名利和权势,但也正是因为功高震主,曾国藩感到了“高处不胜寒”:依据历史上的教训,为政者的权威受到威胁,杀害功臣的事例屡见不鲜。曾国藩没有被胜利和荣耀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审时度势,分析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www.daowen.com)
金陵平定后没过多长时间,清政府又命曾国藩追剿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的流寇,但曾国藩自叹“精力日颓而责任弥重,深为悚惧”,因而先后三次奏请朝廷收回节制三省的成命,他说“我广读史书,深知人情世态,我没有太多的才能而居高官,过不了多久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没有什么德行而权力又过大,则必然会招致众人猜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啊!”
四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又受到加封谕,他在日记中写道:“是日接奉廷寄,一等侯之上加‘毅勇’二字,不以为荣,适以为忧!”“适以为忧”四字,强烈地反映着他退让避祸的思想。
尽快摆脱自己目前的这种尴尬的政治处境,处理好同清政府的关系,成为了曾国藩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于是,曾国藩毅然采取了三条退身之策:
一是让攻克金陵的“首功之臣”,统有五万军队、被清廷斥为 “骤胜而骄”的弟弟曾国荃功成身退,辞去一切职务,回家安享晚年。
二是裁军,缩减湘军十二营,同时将赴援江西的江忠源、席宝田两部和鲍超、周宽世两部均拨给沈葆桢统辖,此举意在向清廷表示自己不存在谋反之心。
三是奏请停解广东、江西、湖南等省的部分厘金至金陵大营,主动减少自己的财权。
上述三条措施,使清廷心头之忧骤减,立即一一批准,没有拖延半刻。
结果,曾国藩巧妙地运用了“以退为进”的方式,成功打消了清廷对他的猜疑,全身而退。
历史证明,曾国藩是善于审时度势的英雄人物。英雄的概念并非仅舍生取义者独得。如果没有曾国藩的当机立断,也就不会有之后的洋务运动,不会有威震近代的北洋水师。
庄子在很早以前就告诫过人们“全生而避害”,其实说的就是遭遇乱世应当藏身匿迹。一个人身处险恶的乱世,贵在知谦,知足,知止。曾国藩以其自身经历证明,全生避害并不是提倡逃避,而是人格拔高后达到另一个层次,是对人世的体察与了悟,是人生的超越之大境界。积极避害,才能积极投入,投入到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事业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