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曾国藩智慧:人群中隐藏的君子

曾国藩智慧:人群中隐藏的君子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藏锋的道理被曾国藩熟谙于心,这是他能够在明争暗斗的官场常胜不衰的法宝。曾国藩祖父说“你若不傲,更好了”,其实是在告诫曾国藩: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低调藏锋,让自身无可挑剔,才会有效规避一些人为的障碍,才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群中藏锋者,多是君子。不屈难以伸展,不藏锋志则不来。

曾国藩智慧:人群中隐藏的君子

易经》里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聪明外露者德浅,词华太盛者福薄。有些人平淡从容,有些人锋芒毕露。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平淡从容的人往往一帆风顺,而锋芒毕露的人则很可能人缘不佳。

人性善嫉,锋芒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展现自己时,如遇到不合适的环境,会刺伤自己,因此展露锋芒要相时而动,大多时候应该将其收敛在剑鞘里。

藏锋的道理被曾国藩熟谙于心,这是他能够在明争暗斗的官场常胜不衰的法宝。梁启超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自己也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他处”,又说 “吾乎生短于才,爱者或以德器相许,实则虽曾任艰巨,自问仅一愚人”。

曾国藩之所以能养成深藏不露的性格,与其祖父的教训不无关系。他祖父曾经对他说:“你的官是做不尽的,你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你若不傲,更好了。”

有大才华者更易谦逊,而小才小聪明的人往往喜欢展露锋芒,这种人必然遭人嫉恨,以致后来落入各种莫名其妙的陷阱还蒙在鼓里,不知道为何做事失败,其实他们败在了自己的弱点上。曾国藩祖父说“你若不傲,更好了”,其实是在告诫曾国藩: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低调藏锋,让自身无可挑剔,才会有效规避一些人为的障碍,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藏有志向,有人才华来自天然,而未经雕琢的才华很快便会凋谢。才华经过人事的历练会延展,更宏大。人群中藏锋者,多是君子。君子之才深藏不露,小人之才华可能遭致众人围攻。君子是才德兼具的,德艺双馨才可长久得到环境的认同,君子之名才能流传于世。

君子屈才,是为了有朝一日的伸,藏锋则为蓄志。不屈难以伸展,不藏锋志则不来。曾国藩说,光有志向是不行的,还要修炼自己,否则志向就像得不到灌溉的禾苗,而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就是戒傲戒躁、踏实肯干。他在给兄弟的信中写道:“我在军中多年,怎会一无所成呢?就是因为‘傲’字。”曾国藩常常如此自我反省,把握自己不偏离航向,以致能在险恶的官场规避祸事。(www.daowen.com)

平凡人的绝大多数都会犯自以为是的毛病,认为自己高于旁人,比较争斗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劳而无功。一个人若是看到别人锋芒毕露、高于自己,心里会不舒服,尤其是为官者见到下属锋芒过露,便会恐惧不安,怕其损害自己的权威,结果是为官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打击锋芒毕露者,有才华的下属无法发挥能力,以致流失人才。很多人不懂这一点,便易与人产生矛盾,许多人虽然懂,却不能按捺住自己锋芒毕露的心思或打击报复的阴暗心理,所以说,藏锋是一项艰难的需要修炼一生的功夫。

郑板桥有句名言:难得糊涂。正因为糊涂是难得境界,单纯便显得更为可贵。人们常常喜欢与心思单纯的人交友往来,与这种人往来很自然,似乎不用费尽心机、整天紧张兮兮。单纯的人并非傻和愚蠢,而是心性纯洁简单,很少是非。与这种人往来,这种纯净的境界自然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心境单纯的人,无意中给自己制造了一种良好和谐的气氛让自己人脉恒通,事业上升。

在升任两江总督、统辖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后,曾国藩为官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其“糊涂观”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在写给其弟的信中说“周俊大兄昨来家中,以久试不进,欲投营博一功名。渠若果至吉营望弟即日填功牌送之,兼送以来往途费。如有机可假,或恰逢克复之日则望保以从九县丞之类,以全余多年旧好。余昔在军营不妄保举,不乱用钱,是以人心不附,至今以为诟病。近日揣摩风会,一变前志,上次有孙、韩、王之托,此次又有周君之托。”

此时的曾国藩,不再拘泥于官场的习气,而能融入其中,半分清醒半分糊涂,轻松把握自己的心境。

历史早已证明,目中无人,眼高于顶,不善藏锋守拙的人,没有一个人的事业是圆满的;而藏锋于拙,深沉有远见的人,往往会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只为有朝一日夺回属于自己的江山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识时务者得以全身而退。这些人不是因为胆怯,也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看清了局面采取的睿智之举。能够流传于世,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检验,皆因平常人难以做到。

佼佼者易污,峣峣者易折。君子行事刚直洁白,不容易保全自身,以致才大而不可用,损毁自身。对此庄子早有教训云“虚以委蛇”,唯有虚己忘怀,融于人群,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忘我而能藏锋,藏锋而能制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