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曾国藩思想:待人接物注重尊重

曾国藩思想:待人接物注重尊重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

曾国藩思想:待人接物注重尊重

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曾国藩一生不弃《论语》,他说“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持身敬肃”,是曾国藩一生做人修法的重要课目之一。

“敬”对于一个人来讲很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本性或者素质待人以“敬”的人心存善良,热爱同类以及其他,所以会安于仁道。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这就是仁。因为仁者爱人,不怀偏私。只有心怀大爱,仁者爱人,懂得尊重一切的人,才是有大才德的人。

真正的君子,是把“持敬”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旦离开了“敬”那么君子也就不会是君子了;没有了“敬”,自然也就没有了与他人互动的基础。因此,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君子也不会丢掉“敬”;即使是匆忙急遽之间,颠沛流离之际,他也不会离开“敬”。

在与人交往方面,曾国藩对“敬”字的体会是:“敬”字唯“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三语最为切当,也就是说无论对方人数多少,年龄大小,都不可轻慢,要礼遇有加,这样做既尊敬别人,也显示出个人的修养。曾国藩特别强调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可以谐戏、轻慢。

个人修养上,曾国藩对待“敬”也有自己的一套功夫:对内强调心无杂念,谨慎小心;对外强调严肃整齐,庄重有礼;干事情则兢兢业业,毫不轻率。做到了这一切,就可以达到物顺人和,天下太平之气象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世界

咸丰八年(1858年)十一月,曾国藩在复邓汪琼的信中谈到了自己对“敬”的理解:“敬”字,细加体认,实觉刻不可离。“敬”则心存不放,“恕”则不蔽于私……鄙意“敬”是平日涵养之道,“恕”是临时应事之道。

咸丰九年(1859年),曾国藩在回复葛睾山的信中也有同样的内容:吾辈读书惟“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去岁揖别时,曾以“敬”字相勖……尊府祖德为一乡之望,言坊行表,实克修“敬”字之全体。足下绍衣发闻,于进德则持之以“敬”,于修业则贞之以“恒”,即时文一事,亦不可少有间断,久之自然精进,犹长日加益而人不觉也。

在曾国藩这样的理学家眼里,读书跟做学问、做人是一致的,相通的,书中讲的道理就要在自己做人的实践中去体验。因此,曾国藩在这里说,读书要从“敬”“恒”二字上下工夫。(www.daowen.com)

尽管曾国藩以理学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人、做学问、做事,无不遵循“敬”字,但他对自己仍不满意,他曾对一位朋友说:“国藩生平生‘不敬’、‘无恒’二事,行年五十,百无一成,深自愧恨……仆待人处事,向多失之慢;今老矣,始改前失,望足下及早勉之。”这种不满意显示出他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进取之心。他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不自足”的驱使下,不断更上一层楼的。

在治事过程中,同样要有一番敬畏之心。曾国藩说:“‘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朋友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

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曾国藩在给弟弟写的家信中谈到:“弟近日所事俱合于理,余甚欣慰。惟闻早间晏起,临事少庄敬之象,是亦宜速改者。”

同年九月,曾国藩又在给自己手下大将鲍超的信中谈到以敬治事的重要性:“ 足下数年以来,水陆数百战,开府作镇,国家酬奖之典,亦可谓至优极渥。指日荣晋提军,勋位并隆,务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种力量逼迫之下,勉强为之,也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

面临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一个人的表现能体现其尊敬之心。曾国藩有一条很重要的人生体会:“称许不绝于口,揄扬不停于笔,人谁不欣欣向荣!”所以,他与人交往,往往不宣扬别人的坏事,而是宣扬好事。 曾国藩这样做,并不是没有是非观,相反,他主张在方法上则必须着眼于表扬和鼓励,而在批评缺点的时候,也必须注意选择适当的场合,照顾对方的自尊,尤其在治军中最重要。有一次,赴上海练淮军时,曾国藩对李鸿章说:“你这一去,我高枕无忧矣。惟此间少一臂助,奈何?”听了这话,李鸿章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更加忠诚地为曾国藩效力。

恭维时要掌握分寸,曾国藩说:“礼文不可不敬也。”恭维和赞扬不要弄巧成拙。不合乎实际的评价其实是一种讽刺。违心地迎合、奉承和讨好,也有损自己的人格。适度得体的赞美应建立在理解他人、鼓励他人、满足他人的正常需要,以及为人际交往创造一种和谐友好气氛的基础上,那种带着功利目的曲意迎合反而会适得其反。

总之,要想被人尊重,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心中有一“敬”字,以平等的心态待人接物,则万事顺利。曾国藩的“敬人”精神贯穿一生以宽和的心态成就了辉煌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