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人历来把读书视做或加官进爵,或出人头地,或拔出流俗的进阶之路,而读书真正的好处,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能明了。学无止境,用有时机。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读书,日日有增益,不经意回头时,发现自己已经有惊人的收获。
曾国藩曾说,“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因而曾国藩一生爱读书,喜欢从书中求索,对他来说,华服可以没有,佳肴可以没有,豪宅乃至女人都可以不在乎,但唯独不能没有书,不能不读书,读书是他生命的最重要部分,他从书中获益匪浅,也乐此不疲。
曾国藩制定了严格的读书计划,9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接着学习八股文章。14岁那年,有一位从衡阳来的读书人欧阳凝祉看到了曾国藩的文章,觉得写得不错,为了试一试小家伙的学问,便出了一道题,让曾国藩当场做一首诗。曾国藩拿上考题,稍作思考,很快就把诗作好了。欧阳先生读罢诗作大为惊叹,说这少年如此有心向学,将来必成大器。
曾国藩在5岁的时候“受学于庭,诵读颖悟”,15岁时已能背诵《史记》、《周礼·仪礼》、《昭明文选》等名篇。即使在他花甲之年时,仍能背诵《离骚》,在行军途中还背诵起《上林赋》。他认为诵读文章很有好处,他可以在抑扬顿挫声中享受其乐,品味其意,还能增强自己的记忆力,积累词汇,做到出口成章。
道光十六年(1836年),曾国藩上京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盘缠几乎用尽,只好向同乡借了一百两银子充作回乡路费。路过金陵一家书店时,曾国藩看到了《二十三史》,一问价钱,这套书要价正好是他身上的所有银两。曾国藩对此书爱不释手,犹豫良久,最后决定倾囊而出买下它,并在心中打算:从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已买好,沿途无需其他花销,而随身的冬衣可以当掉,水乡天暖,再无用处,当了冬衣可以作为饭费。
就这样他回了家,父亲曾麟书见他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了几箱书,带去的衣箱都装满了书,衣服却不见了,很是纳闷,得知情况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备感欣慰,鼓励他说:“你借钱买书,我愿意为你还债,只要你好好读它,也就不辜负我了。”从此,曾国藩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嗣后每日读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仅用了一年时间,曾国藩就把《二十三史》全部读完,此后便形成了每天圈点史书10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胸。(www.daowen.com)
自京师会试以来,曾国藩养成了对古文和历史的爱好,为以后更为广泛地研究学术问题,总结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参与治理国家打下了基础。
后来,曾国藩成为清政府重臣,公务缠身,但他公务之余绝不会荒废读书。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卧病在床,曾国藩都是手不释卷。
曾国藩率湘勇与石达开部交战,屡战屡败,这让他非常焦虑,接着父亲去世,又给他沉重打击,但即使身处那样的境况,曾国藩仍读书不辍。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在老家治丧期间,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左传》、《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希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并从这些史学著作中找到处世行事的方法。读了史书后,他接着读《道德经》和《庄子》。看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句话,他感悟颇多,是啊,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至则。曾国藩兴奋地拿起笔,在《道德经》上写下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琢磨罢老子五千言,又一头埋进《庄子》,越读心里越明朗,原来道家与儒家并不是截然相对立的,入世出世,可以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如此既能做出壮烈奋进的事业,又可保持宁静谦退的心境,实在太好了。
曾国藩老年疾病缠身,对他来说再好的药物也比不上读书,他什么都可以不做,就是不能不读书。1872年3月,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这天他“病肝风,右足麻木,良久乃愈”。他深感到力不从心但他还是不能放弃读书。他的日记曾记载:“近年或作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渐悚啊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居然还在为自己不能振作精神读书而难过,他的读书精神令人感叹。
学无止境,须臾不离读书,这是曾国藩的又一治学智慧,他以读书为乐,一生都坚持读书,常常一边读书,一边反思,学以致用。面对人生各种欲望,大多读书人很少能做到每天都看书,并将其延续一生,但曾国藩做到了,他对自己进行监督,反思自己的行为,极其严格地做自我要求。曾国藩一生取得的很多成就,都得益于他坚持读书不止,他的性格的塑造和完善,更是得益于读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