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曾国藩教你淡泊明志,克制物欲

曾国藩教你淡泊明志,克制物欲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者品质是需要去除极端的个人欲望,能够在竞争中抱有谦让的道德,曾国藩认为,谦让、礼让,是德的主体,礼的主体。要淡泊明志,必先克制物欲。为官之道,更要时刻提防自己的欲望作祟曾国藩说“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可见他对于欲望的危害早有深刻的体味。

曾国藩教你淡泊明志,克制物欲

节制欲望,淡泊处世,系做人为官之准则曾国藩很推崇道家老子的话:“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有功而不要自居。正由于不争抢功名,所以功绩不会失去。老子还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淡泊名利,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他比较。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是我们的民族品格。淡泊是一种情趣,它近乎天然而来,凭借的是直觉、直观,印象或体悟。它是“大象无形”的存在。豁达是大智慧,淡泊是大情趣。

曾国藩也推崇道家的《庄子》:“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到了,又好像没有听到。”这是多么豁达的心胸。

那么,在道家思想的熏染下,曾国藩是怎么做到摒绝个人欲望,淡泊名利,豁达处事的呢?

曾国藩指出,气量阔大,使我们能检点自己,豁达本身就是一种魅力,一种人格的修养,那不仅是对自己缺点的正视,而且也是一种强大的自信表现。

豁达需要有对待事物观察、理解,再观察、再理解的能力,直到面前的事物从此清晰起来,不再有任何迷惑和不了解。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智慧、判断、洞察力和理解力,就无法到达豁达的境界。

然而普通人却很难具有豁达的胸怀,其原因之一就是放不下,欲望超过了个人道德能承受的限度,对名利的执著追求,羁绊住了前进的脚步。在世俗中沉溺既深,只看到名利对人的好处,没有看到名利对人的损害,更没有看清楚人生的本质。(www.daowen.com)

豁达与淡泊是一胞的双姊妹,没有豁达又何以淡泊。要淡泊明志,必先克制物欲。从古至今,圣贤们或淡泊或豁达,更有两者兼备者。两者品质是需要去除极端的个人欲望,能够在竞争中抱有谦让的道德,曾国藩认为,谦让、礼让,是德的主体,礼的主体。一人让,从而带动人人让,国家便可安宁久长。在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人人不择手段,则社会必乱无疑,谦让使国家和谐。一个人欲望过多,就会妨碍道德人心之发展。所谓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这里所说的“存”与“不存”,就是指道德感或良心而言的。寡欲,其道德感虽有不存,但不多;多欲,其道德感虽有存,但已经少了。

“寡欲”并不是不要欲,“寡欲”和“无欲”还有所不同。曾国藩并不是完全反对欲望,但至于“寡”到什么程度,他用“是否得其所”作了说明。在曾国藩眼里,欲求富贵是人人同心的,他自己有建功立业的欲望,只看这个欲望是否得其所。孟子说:“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这“贵于己者”就是“良贵”,即自己的道德情感及其善性,这是人天性中的道德和尊严,是人的价值所在。当利益和道德发生冲突时,只能选择道德。

他在朝堂做了大官,害怕家人以此为荣而放弃节俭的家风,于是给弟弟们修家书一封:

“各位弟弟比我小好多岁,你们不知道,你们看到各亲戚家都很穷,而我们家的境况还不错,以为本来就是这样,却不知道他们当初和我们家一样兴盛。我完全看到过他们兴盛的景象,再看看他们现今凋零破败的局面,真是让人感到很难堪。一个家庭的盛衰取决于‘气息’,‘气息’盛即使饥饿也很高兴;‘气息’衰则即使饱食也很忧愁啊!现在我们家正当全盛之时,贤弟们不要以为区区几百两银子不足挂齿。如果让贤弟去过像楚善、宽五等人那样的艰苦生活,你们一定一天也受不了。”

礼记·曲礼》说:“欲不可从(纵)。”《定国寺碑》有“漂沦欲海颠坠邪山”之诲。从古到今,因一己私欲堕落者不乏其人,这是历史现代人血的教训,唯有怀淡泊与宁津之心,超越个人欲望,才能建立长久的功业。要淡泊明志,必先克制物欲。只有减少欲望,才能颐养身心所谓饱食伤心,欲多伤心。为官之道,更要时刻提防自己的欲望作祟曾国藩说“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可见他对于欲望的危害早有深刻的体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