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名利之心与世俗之见:学习曾国藩的智慧

名利之心与世俗之见:学习曾国藩的智慧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唯有心中藏有大志,才能超越世俗之见,脱颖而出。曾国藩作为儒家最后的标杆,作为清朝的名臣,有没有功名利禄之心?但是如果用公正的眼光去评判他,应该说曾国藩在尽量让自己消除名利之心和世俗之见。早年,曾国藩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强烈。由此可见曾国藩对自己的这种复杂心境也颇为无奈。曾国藩自知自己无法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因此只能对自己多加批判,以减轻自己的功利之心。

名利之心与世俗之见:学习曾国藩的智慧

“淡泊以明志,宁静致远”。人难免为名利心所累,而名利心关系最多的是人的私心妄想。只有在一个人的大志超越了自身的范畴,去除一己私欲,超越了名利的渴望,才能不为私利所遮蔽。当万事消磨远,浮名薄利休之时,以一颗剔透的心去为国为民,理想才会不邀自来。而唯有心中藏有大志,才能超越世俗之见,脱颖而出。

曾国藩作为儒家最后的标杆,作为清朝的名臣,有没有功名利禄之心?很难说没有。但是如果用公正的眼光去评判他,应该说曾国藩在尽量让自己消除名利之心和世俗之见。曾国藩是一个常怀济世救民之心,一生耽于军务、政务的清朝重臣,功名利禄之心不可说不重;然而,他又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行为,知道名利是心中的羁绊,让自己目光短浅,为名利所累。

曾国藩从追逐名利到淡泊名利是有其过程的。

曾国藩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常怀济世救民之心,通过学习,走向官场,光宗耀祖。他一生的轨迹是科举应试,步入仕途,创建湘军,名满天下,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年的奔波劳碌,繁重的军务、政务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他身体一直不好。曾国藩从小在祖父和父亲的督导下认真地读书,希望“学而优则仕”,步入仕途。曾国藩积极应考,百折不回,最终在30岁的时候进入了翰林院

早年,曾国藩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强烈。作为一介书生,他去管理军务。激烈残酷的战争和官场中的钩心斗角,以及来自清政府的疑忌,让他时刻处于焦虑之中。为此,曾国藩身心疲惫,他在与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战争中经常失眠。曾国藩在日记和家书里经常提到古人心胸开阔、恬然物外的自怡之趣,并对之充满了羡慕之情。同治九年(1870年)四月八日,他在日记中写道:“阅《范文正集》,其《年谱》说:‘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宰?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我来往。如此断了,既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得下?请宽心将息。’余近日多忧多虑,正宜读此一段。”(www.daowen.com)

如果一个人毫无功名利禄之心,难免缺少动力,难以有所作为,欲望可以说是人生之意义;但是如果一个人将全部精力都用在追求功名上则会心为形役,人生反而会因此失去了意义。如何在这两者中寻求一个平衡,让自己在追求的同时超然物外,曾国藩因此经过了长久的自我修炼过程。

曾国藩很羡慕古人能够超然物外,最初却难以做到把功名利禄抛在一边,反而经常为此耗费大量精力,直至临终也没有摆脱官场羁绊。由此可见曾国藩对自己的这种复杂心境也颇为无奈。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的日记中就这样写道:“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谨记谨记!又每日游思,多半要人说好为人好名,可耻!而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此名心之症结于隐微者深也。何日能拔此根株?”

曾国藩常读古诗文,在古诗文中寻找精神动力。读苏轼的诗“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自己诗兴大发,又加了两句自己的话“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由衷希望自己能够从名利中超脱出来,但是愿望实现很难。曾国藩自知自己无法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因此只能对自己多加批判,以减轻自己的功利之心。他在日记中写道:“见好物与人争,若争名争利,如此则为无所不至之小人矣,倘所谓喻利者乎?与人争名争利,则流于小人之列,这是正人君子所不齿的。”

曾国藩为官的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既有自我克制的智慧,又有追求仕途的风光,既做出超出别人的成绩,又为世俗事物所牵绊。总体上说,纵观他的一生,无愧于清政府对其的评价:学有本源,器成远大。这些为后世瞩目的个人历史,都离不开他在磨砺中的转变,在从世俗到淡泊,从放纵名利心到自我束缚和相对淡泊,才有了后半生的通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