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洛阳社会保险前景展望:探索与创新之路

洛阳社会保险前景展望:探索与创新之路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五险合一”的洛阳,由于文件是单险种“养老”的规范,存在许多问题,而且就洛阳市各县区而言,各险种、各经办机构还存在着服务水平和业务办理能力的地区差异问题。

洛阳社会保险前景展望:探索与创新之路

第五章 洛阳社会保险前景展望

第一节 洛阳市社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转移不畅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转移不畅是企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家统筹还未确立,基金转移不畅

由于各地养老保险政策有所不同,加之有些地方有“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在作怪,所以至今在全国范围内还难以制定和实施统一的业务经办流程和管理服务标准,如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方面,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66号),要求从2010年1月1日起保证参保人员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动并在城镇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可是由于信息化水平低、各级社会保险机构互不隶属,各地还是存在无法按时办理、接转不畅的问题。医疗保险转移接续,更是由于管理及信息的限制无从落实,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在省内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省外转移更是无法保障。

2.养老保险行政执法监督还存在软肋

在新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中新提出并涉及的社会保险主体包括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征缴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在法律责任方面则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及处罚欺诈、伪造材料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情形。但养老保险没有像失业、工伤保险有法规规定,依法、执法力度明显不足,对于个别参保单位拒不参保、拒不缴费的,也只能移交劳动监察部门或层层上报。

3.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欠缺

由于养老保险机构服务体系的限制服务机构仅设置到县区一级,服务延伸到基层社区乡镇不足,同时也没有充分利用好网络强大的基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社会化管理力度还有不足,传统管理模式,也制约了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

4.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2010年河南省为推进县区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规范化达标,下发了《关于开展县级企业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范管理活动验收工作的通知》(豫社养老局〔2010〕24号文件),文件从制度建设、信息管理、业务经办管理、业务档案管理、基金财务管理等多方面设立了评分标准,要求各地按照标准进行了整改和建设。但是在“五险合一”的洛阳,由于文件是单险种“养老”的规范,存在许多问题,而且就洛阳市各县区而言,各险种、各经办机构还存在着服务水平和业务办理能力的地区差异问题。

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洛阳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等情况的发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①制度不健全,即全国没有统一制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缺乏政策指导,存在认识上的模糊,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的政策指导;②保障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差;③政府有顾虑,即政府担心在有限财政情况下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会影响经济建设,增加财政负担;④改革受财政状况制约,即现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财政的直接参与和支持,否则,寸步难行;⑤事业、企业职工养老待遇差别,诱发了各种社会矛盾;⑥离退休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在职人数的增长速度,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总额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按在职人员工资总额征收的保险基金的增长速度,养老基金增长势头减缓,甚至部分区县出现了“收不抵支”的现象,基金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大;⑦各区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不平衡,缴费比例不统一,缴费基数项目混乱,离退休人员待遇发放项目不相同,缴费基数与发放项目不对等,多数县(市、区)征少发多,基金流失严重;⑧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水平低。

三、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问题及挑战

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与企业实行不同制度影响职工正常流动,转移接续难顺畅

自20世纪90年代,企业先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而机关事业单位相对滞后,从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的人员由于个人没有缴费,也没有建立个人账户,与企业职工产生不平衡;从企业流动到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原有的个人账户储存额无法转移,仍由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形成养老保险双重管理。加上各地区启动的时间参差不齐,因此参保人员合理流动时,其养老保险的顺利转移接续受到影响。以人才流动为例,其社保转移时计算过程相当烦琐复杂。由于原来相关的政策设计不合理,人为规定了“养老保险金统筹部分不转移”,超过一定的年龄需补缴超龄养老金,因此很多地方把“35岁以下”作为引进外地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而阻碍了一批超过这一年龄界限的、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

2.养老金替代率相对偏高,引起企业退休人员攀比,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

1993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相同的养老制度,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大体相当,如1990年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别为81%、86%和76%。1993年之后,企业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不同的养老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替代率开始超过90%,到2009年分别为93%、91%,比企业的63%高出近30个百分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逐步拉大,从1993年时的263元、272元和232元,发展到2009年年底的2983元、1809元和1035元,高低相差已由40元拉大到774元。如此大的落差,不仅影响到机关事业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同时还诱发了种种社会矛盾,如企业军转干部、转企人员上访频繁,其主要原因就是机关事业与企业养老制度不同,待遇落差过大,心理无法平衡。

3.基金支付压力沉重

养老费用负担越来越重,财政和单位压力加大,拖欠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也已突现。据统计,洛阳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费用总额,1990年为5796万元,到2009年已达2.12亿元,增加了3.7倍,年均递增25%,明显高于工资递增18%的速度。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费用负担越来越重,也没有建立养老金统筹调剂机制,财政和单位已不堪重负,以至于许多基层困难地区或单位时常发生拖欠养老金现象,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基本生活,这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已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参保单位,参保个人要履行缴费义务,但其缴费数量多少、时间长短并未与养老计发待遇直接挂钩;有些已接近退休年龄的企业职工正千方百计地“挤”进机关事业单位,目的是为了将来退休后可享受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待遇。

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制约着相关改革的顺利进行

近些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相关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如机关公务员已实行辞退制度、部分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等,这些相关改革都迫切需要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做保障。但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出现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难、养老保险待遇不平衡等问题,一些工作人员因心存后顾之忧,不愿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从而直接影响到机关事业单位相关改革的顺利进行,如几年前开展的部分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工作,在一些地区至今还没有落实到位。

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结构不合理

1.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洛阳市是“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部分企业关闭破产,部分企业减员增效,退休人员比重在全省较大。目前,市区参保人数为63.35人,其中在职41.27万人,退休22.08万人,在职与退休比例为1.87∶1。退休职工比例大,一方面,由于退休职工不缴费,且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较高,目前市本级征缴的基金有近50%划入了个人账户;另一方面,由于退休人员发病率高,给统筹基金的支出带来较大的压力。

2.多部门管理,政府管理成本高

洛阳市于2007年实现了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女工生育保险的机构及业务整合。目前,洛阳市社保部门分管及经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卫生部门分管及经办农村合作医疗

3.积极应对新医改带来的医疗机构发展对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能力的影响

洛阳市作为新医改试点城市,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优势医院“双倍增”计划。所谓“双倍增”,即3年内实现规模倍增,5年内实现效益倍增。2012年被列入优势医院倍增计划的医院共11家,多数医院完成了规模倍增计划;随着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领域,众多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目前的情况是,不仅民营医疗机构在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公立医院以及改革改制后的股份制医院,无一不在追求经济效益。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在千方百计地吸引病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4.需重新考虑“通过政策引导患者到基础医疗机构就医,从而降低患者

及医保基金支出”的基本思路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方便患者就医就医,医疗保险在保险起付标准和比例上往往是向基础医疗机构倾斜。可现实是,基层医疗机构一般由于技术水平低、条件简陋,许多本应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的病人都流向的高级别医院,而高级别医院不能也不会拒绝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这样一来,基层医疗机构为了生存,参保人员“被有病”的现象就屡见不鲜。

五、工伤保险覆盖面不广

洛阳市的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①工伤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广,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以种种理由,不参加工伤保险或拒付工伤保险费。②政策宣传还需进一步加强。③企业改革内部承包职工及一些农民工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发生伤亡事故后,其工伤性质难以认定。④工伤保险与职工康复和企业安全生产结合得还不够好。⑤一些定医院对工伤医疗管理工作配合不够。⑥因工死亡供养直系亲属比较难以确认。

六、失业保险扩面与征缴的困境

失业保险扩面与征缴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失业保险扩面难度加大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职工对失业保险不如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重视。一些经济效益比较稳定的企业及其职工不愿意缴纳失业保险费,认为缴纳这笔费用纯粹是为他人做贡献;有些民营企业的老板认为自己企业的员工流动性较大,不存在失业问题,企业不想缴纳失业保险费,他们把失业保险费看成是一种负担。

2.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困难

失业保险缴费基数的逐年提高也是有些企业欠缴或不参加失业保险的原因。因为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甚至亏损,职工的工资偏低,达不到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造成企业无意拖缴或者无力缴纳保险费。

3.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审核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失业人员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按规定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失业保险金,但其重新就业后却没有办理相应的就业手续,也未缴纳社会保险,使经办机构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对失业人员就业情况无法真实的掌握,使得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群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就业”问题。

4.失业保险功能发挥不充分

失业保险制度在支出范围上只有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两项促进就业支出,促进就业的功能很弱。所以,需要扩大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支出范围,使失业保险更好地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时,国家在2009年、2010年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援企、稳岗、应对金融危机的阶段性工作结束后,至今没有出台替代政策,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七、失业保险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国家“十二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及时准确监测企业岗位情况;探索实行失业预警制度,加强预警预测;建立健全失业预防和调控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十二五”社会保障规划提出:注重强化失业风险防范功能,继续推进规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实施,建立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对社保机构经办机构而言,就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失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牢固地树立服务就业大局的意识,为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做出积极贡献;要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器”作用,对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工作做出制度安排,将失业保险防线前移;要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安全网”的作用,加快建立失业预警制度,防范和缓解失业风险。

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失业保险工作提出新挑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伴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必然会有一部分不适应国家、省、市战略发展要求的企业被淘汰,如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将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结构性失业问题会在一定时期内加剧。这就要求我们未雨绸缪,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结构调整和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科学判断就业失业变化趋势,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关口前移,加快建立失业动态监测网络,研究细化失业预防、失业调控措施,尽量将对失业保险工作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

2.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失业保险工作提出新挑战

随着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镇化加速、人民需要日益多样化的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任务更紧迫、更繁重。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不衔接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就对失业保险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农民工二元化参保制度、失业保险权利义务不对等等现象,同时还面临失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问题。根据人人平等、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理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的要求,失业保险应该遵从统一性原则,就是城乡劳动者应该得到统一的制度安排。所以,要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失业保险制度,消除城乡劳动者在缴费、享受待遇标准以及支付渠道等方面的差别。

八、生育保险统筹层次低

1.统筹层次低,保障功能差

目前洛阳市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主要以县(市、区)级统筹,由于统筹层次低,造成基金调剂功能差,基金无法在大范围调剂的状况,使生育保险难以起到互助互济、均衡负担的作用,例如某些区县已经收不抵支,对参保人员及时享受相关的生育保险待遇有很大的影响

2.待遇水平偏低,基金结余率过高

虽然个别县区生育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情况,但多数县(市、区)生育保险基金结余量比较大。洛阳市2004年、2009年提高了生育保险待遇,但生育医疗费采取的是“限额管理,项目结算”方式。近几年,各项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造成女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的报销标准与女职工实际生育费用相差较多。目前,一般职工生育医疗费用支出在2000~4000元,远远高出生育医疗费用的限额报销标准,参保职工个人还需负担一半的生育医疗费,而全市历年职工生育保险基金结余率最高达到了55.56%,最低的2012年也有30%的结余率。

3.参保率不高,覆盖面不宽

《洛阳市职工生育保险实施意见》规定了洛阳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参加生育保险,但参保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区和个别县未将机关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生育保险。参加生育保险单位数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数少相差较大。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基本没有参保。从整体上看,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远远小于城镇职工医保的覆盖范围。

4.欠费现象严重,影响待遇享受

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市累计欠费4596.73万元,以市区为例,在参保的2493家单位中,有1300多家单位长期处于欠费停保状态。按照生育保险政策规定:“单位未参保及欠费期间的生育待遇,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事实上,由于多数参保单位处于停保状态或存在历史欠费,致使这些单位虽参保但生育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5.缴费义务相同,待遇享受不同

现行生育保险政策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只能是由发生生育医疗费的女方单位到经办机构办理待遇申报手续,在确认女方单位参保并按规定缴费后,将生育待遇支付给女方。若女职工单位未参保或处于欠费状态,即使男方职工单位参加了生育保险,也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男职工家属无工作,男职工单位参保,享受待遇也只是生育医疗费的50%,影响了这些单位人员参保的积极性。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更加注重保障公平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再分配的调节功能,把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基本解决制度缺失问题,使人民群众都能享有相应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平衡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待遇水平,逐步缩小相关群体的保障水平差距,使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成果。

2.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

以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以促进城乡统筹、更好适应流动性要求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提高统筹层次,推进制度规范,完善政策体系,做好各类制度的衔接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努力清除影响就业人员转移就业和享受各类社会保障待遇的障碍,维护参保人员权益。

3.更加注重优质高效的服务

加强社会保障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可及性。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改进服务手段,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便利性;加快理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和规范的管理服务流程,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群众提供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4.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洛阳市实行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模式,明确划分社会保障事权,落实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和参保个人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中长期平衡;进一步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加强风险预测,保证资金长期收支平衡,大力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提供制度和资金保障。

二、发展目标

未来洛阳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备,体系比较健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

1.制度建设(www.daowen.com)

各项保障制度基本完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已有各项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统筹取得积极进展,多层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2.覆盖范围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全覆盖。“十二五”期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万人以上;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290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2011年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万人以上,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2万人以上。

3.保障水平

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稳步增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实现全覆盖,稳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标准稳步提高,工伤伤残职工享有基本的职业康复服务。

4.服务体系建设

覆盖全社会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市所有街道(社区)、乡镇(行政村)基本完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县级以上(含县级)普遍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信息联网的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200万人。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比例达到80%。

第三节 建立由“大保险”到“大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险政策

1.加快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参保人员遗属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办法,以及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力参保人员领取病残津贴办法。积极稳妥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加快完善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体系

洛阳市要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积极推进门诊统筹;加强工伤预防工作,深入推进以职业康复为重点的工伤康复工作,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努力让更多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注重强化失业风险防范功能,继续推进规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实施,建立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研究探索建立生育保障制度体系。

3.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政策

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与缴费情况相挂钩的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

4.大力发展补充保险

在建立健全各项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人们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积极稳妥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鼓励个人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统筹考虑各类人群的补充医疗保险政策,逐步建立适合不同群体、分不同档次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见图5.1)。

图5.1 商业保险的补充性

二、加快城乡社会保险统筹,稳步推进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

1.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制度整合和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一经办管理。探索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并继续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2.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

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扩大基金调剂和使用范围,增强基金共济能力。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新农保实现省级管理。全面实现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市级统筹,逐步建立基金调剂制度。

3.切实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以农民工为重点,妥善解决人员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实现制度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累计合并计算。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完善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探索建立参保地委托就医地进行管理的协作机制。统一社会保险信息管理标准,适应人员流动需要。

三、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全覆盖

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抓好未参保用人单位和已参保用人单位中未参保人员、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参保工作;做好灵活就业人员中断缴费的接续工作;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职工生育保险工作。强化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激励机制,引导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征,应保尽保,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研究明确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工伤保险政策。研究制定残疾人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的优惠政策。

四、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

根据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普遍开展和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门诊医疗费用统筹,逐步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的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各级财政对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健全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康复标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和伤残辅助器具配置标准。健全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五、加强社会保险管理与监督,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严格基金监管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维护基金安全。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基金收支,明确政府投入责任。完善基金监管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基金网络监管软件应用,逐步实现现场监督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基金监管机制。

2.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管理

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引导控制医疗服务费用,促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协议管理制度,建立实施分级管理标准,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加快实现医疗费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推进实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方式,深化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管理。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管理办法。

3.改进和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

加快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步伐,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健全管理机制,完善专业标准,规范业务规程,整合经办资源,提升管理手段。建立公民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实现登记管理模式从以单位为依托向以社区为依托、以个人为对象的转变。逐步实现统一受理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统一核定缴费基数和数额、统一征收社会保险费、统一社会保险稽核、统一查处社会保险违规行为,加强社会保障业务档案、数据、信息网络管理,保证资料和信息的完整、准确、安全。建立国家统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设立电脑查询、电话查询和个性化咨询服务,积极探索网上申报、缴费、结算。进一步完善新农保金融服务,健全服务体系,规范服务方式,积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代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业务,创新支付结算方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第四节 洛阳市建立完善社会保险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社会保险政策的研究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和正在修订的《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落实《社会保险法》各项配套措施,研究制定洛阳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和基金监督等政策规定。

二、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建立政府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正常投入机制和各级政府的分担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将社会保障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保障社会保障重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作用。适应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需要,切实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服务所需经费。

三、健全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

遵循方便、安全、低成本的原则,整合基层公共服务功能,延伸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完善社会保障组织体系。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系统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推行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委托经办社保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项目实施与运用

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为目标,建立统一标准,全面发行社会保障卡,实现社会保障卡跨险种、跨地区广泛应用。加快推进“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并逐步与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相关信息系统做好衔接,实现协同共享,为一卡通提供高效、安全的技术支持保障。

五、实施社会保险重大项目

按照事权划分责任,分级负担,加大投入,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实施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工伤康复示范平台和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重大项目。洛阳市社保机构在社会保险工作中深刻认识到要抓好社会保险工作,有以下7个关键环节.

1.加快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继续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将社会保障业务信息网延伸到基层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以及委托经办的商业机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整合县及县以下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2.搭建好社会保险服务平台

加强市级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建设,统筹考虑并与国家级和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联网,改善参保人员参保缴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待遇核发、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异地就医结算等经办服务条件。

3.促进社会保险信息化工程建设

围绕广泛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全面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金保工程”二期项目。依托“金保工程”社会保障网络平台,建立覆盖全市、联通城乡、安全可靠的社会保障业务信息网络和跨地区信息交换结算平台,建立多险种统管、跨区域接续、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经办服务系统。完善社会保险基金业务监管系统和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

4.认真落实社会保险标准化工程建设

洛阳市社保机构根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工作原则,认真落实、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手段提升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

5.加快工伤康复中心建设工程

洛阳市社保机构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和康复资源,以河南洛阳工伤康复中心平台为基础,以购买服务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工伤职工职业康复为主要目标,逐步构建功能完备的工伤康复中心,促进洛阳市工伤职工康复工作。

6.建立失业动态监测预警项目

为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的作用,依托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建立健全统一的失业动态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开发实用软件,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并争取到“十二五”末,在洛阳市所有县(市、区)设立失业动态监测点,跟踪了解监测企业岗位变化、失业人员就业需求等动态情况,适时发布失业预警信息,并相应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失业。

7.加强社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在社会保险工作中,进一步理顺体制,合理配置工作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大力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培训工作,培养掌握社会保险政策、精通经办业务的管理人才、岗位管理能力和业务标兵;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建设优质服务窗口,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为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五节 关于社会保障未来发展需要研究与突破瓶颈的思考

一、解决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融合问题

在未来的制度、政策设计和调整中,应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作为着重考虑的基本点,逐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融合问题,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创造条件。

二、逐步统一管理体制

目前,社会保险以及部分其他相关社会保障事务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由卫生部负责,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由民政部负责,农村独女或二女户养老补贴由计生委负责,部分地区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缴,仍然存在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社会保障的情况。这不利于统一规划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也不利于各相关制度以及政策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鉴于这一现状,首先要逐步统一城乡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体制,提高效率,方便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如果从长远看,为适应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应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统一管理和对基本保险、补充保险基金的统一监管。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投入的力度

根据国家2020年实现覆盖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保障面将逐步扩大,养老、医疗保障财政资金需求将逐年增长,将逐步将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所以,除现有预算收入外,还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渠道筹资:①发行社会保障彩票筹资;②开征新税种,如开征高消费税、资源税和遗产税,将税收所得的一部分用于充实养老保险;③提高增值税率筹资;④国有资产变现,或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一部分收益用于养老保险;⑤发展慈善事业,通过社会筹资。

四、规范预算制度与监督体系

参照国际经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在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之外,增设社会保障预算,为社会保障提供财力支持。由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提出财政投入需求,会同财政部门编制社会保障预算,报经政府同意后,报请同级人大审议。严格预决算制度,明确各级财政的责任和权益,提高基金效率,确保基金安全,接受公众与社会监督,促使社会保障制度稳健运行。

五、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服务型政府的执行机构,在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政策法规中,要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管理服务:①明确社保经办机构的公益受托人地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公益受托人,是国家公益项目的责任主体,要对社会保险目标承担责任,并具有代表政府进行公共项目外包和购买服务的权力,即委托人和监督人的角色。国家公益项目由国家依法委托政府执行机构管理。履行国家公益项目是服务型政府的责任,公益受托人是具有打造公共品供应机制责任和能力的政府执行机构。服务型政府强化执行力,需要强有力的、承担主导责任的执行机构,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②为保证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顺利实施,应对负有专项职责的经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适应全覆盖的新形势,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经办服务网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逐步提高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

六、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将是我国社会保障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之一,要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实现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和基年养老保险业务信息全国集中管理,并延伸到所有社会保险经办窗口,增强对社会保险关系携带和转移的服务能力,实现社会保险“一卡通”,为我国社会保障真正走向现代化创造条件。

洛阳市社会保险经历了以社会统筹为重点的改革、探索阶段,现在正处于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回首洛阳市社会保险发展历程,我们收获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累累硕果,也经历了开拓的艰辛;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遭遇了不少挫折;既感受到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喜悦,也体会到老百姓更高的企盼。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洛阳市社会保障的发展也不会是一片坦途,其间必有曲折,必将充满挑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洛阳市情出发,同时借鉴国内其他兄弟地、市先进经验,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根据社会上各方面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洛阳模式”,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我们坚信,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一定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给洛阳市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福祉,同时推动洛阳市的经济发展,促进洛阳市社会保持稳定、和谐,更加公平,愈趋正义,关注民生,不断进步。

洛阳社会保障局王亚伟局长强调指出:社保委托管理要努力探索好委托税务征收、委托商业机构经办各项待遇,社保强化管理与监督三位一体“收、管、支”服务体系,打造一流社保服务品牌;同时,要发挥社会保险的磁石作用,引来更多的大型企业和高级人才来洛阳投资兴业,早日实现“福民强市”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