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揭示话语力量

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揭示话语力量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在现代中国,本文所述的“民间”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典型的话语关键词。在现代传媒与学术批评的双重演绎和鼓噪下,“民间”俨然已成为一种颠扑不破的文化“真理”和学术“神话”,以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听,干扰了我们的判断。我们既要为“民间”袪魅,同时又要为“民间”招魂。

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揭示话语力量

“话语”,最初只是一个纯粹的语言学术语,指的是一个能完全独立存在的语言单位。20世纪以来,随着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特别是在巴赫金福柯、费尔克拉夫等学者的作用下,“话语”进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批评领域,成为一个功能强大而意义无限丰富的术语。[1]在现代中国,本文所述的“民间”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典型的话语关键词。

传统中国,“民间”一直只是一个普通、静态的社会学和民俗学概念,它主要指向乡土:一个原始自足、相对稳定的社会存在,既素朴自然、清新活泼,也鱼龙混杂、藏污纳垢。受传统雅/俗文化观念的影响,民间与上流社会、文人传统相对,一直处于被忽略、被贬抑、被遮蔽的状态,为“荐绅学士家所不道”,而“难登大雅之堂”。人们在使用“民间”这个概念时,其意涵基本呈现为负面的,理论阐释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民间”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现代发现,则源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启蒙和反传统的需要。晚清至五四,异质于主流文化传统的民间及其话语系统,被充分发掘出来,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了除西方话语之外的另一种重要资源。五四文学革命的爆发、北大歌谣运动的开展、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胡适的《白话文学史》、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直至建国后的民间文学研究等,都从本土的角度充分注意到新文学的民间话语资源。但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对“民间”问题的探讨和言说大多都限于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领域,很少涉及五四以来的新文学。(www.daowen.com)

2世纪90年代初,陈思和在探讨“重写文学史”和进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研究时,创造性地提出了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和“民间价值取向”等概念,并将之应用到抗战以来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提供了一条除主流政治话语、思想启蒙话语之外的新文学史研究思路。[2]此后,在陈思和及相关学者的不断阐释和推演中,民间的意义涵蕴及学理价值得到不断拓展,成为了当代文学研究炙手可热的批评术语之一。新世纪以来,民间话语更是进入到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几乎任何对象都能与民间交叉匹配,构成所谓的民间话语言说,诸如“民间文化”、“民间记忆”、“民间写作”、“民间影像”、“民间情怀”、“民间立场”、“民间形态”,等等。更有意思的是,在当下中国,任何主题只要与民间一挂钩,仿佛就能成为“热点”、“焦点”,而引起传媒和大众的注意。诗坛扰攘吵闹的民间写作热,《百家讲坛》栏目的民间国学热,全国上上下下热衷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各类民间“寻宝”、“鉴宝”活动,报刊媒体热衷的“民间影像”、“民间记忆”活动等。在现代传媒与学术批评的双重演绎和鼓噪下,“民间”俨然已成为一种颠扑不破的文化“真理”和学术“神话”,以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听,干扰了我们的判断。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重新予以梳理和考察,但更需要我们用理性的头脑加以甄别和辨析。我们既要为“民间”袪魅,同时又要为“民间”招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