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现象和问题还广泛地存在于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和结构中,如果说港台文学入史是填补空缺、是应该入史但存在如何纳入其中融通无碍的问题,那么现代文学史还面对着对一些文学现象和存在可否入史、对入史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如何评价与认识、如何正确地恒定其文学史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文学史结构、模式和坐标如何设立和确定的问题,又都在根本上涉及文学史的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问题。
从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大陆的现代文学史书写主要受政治价值的控制和主导,文学史价值论主要来自和受控于单一的政治价值论,即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确定和派生文学史价值,以此为标准来认识和评价现代文学从思潮流派到作家作品的所有问题,凡认为符合这种价值的就入史并受到重视和高度评价,反之则或舍弃遮蔽,或予以批判性的略写。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美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文学史研究和写作,其中的历史主要由政治史、党史为标准,而美学及艺术则以此为准则。不过建国初期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和60年代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二册),还难能可贵地尽量保留文学史的丰富性,而有些文学史则把现代文学史写成新民主主义文学史、革命文学史或左翼文学史,以至于入选的文学现象和作家越来越少,以至于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离开所谓“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不过改革开放前的几乎所有文学史都遮蔽了沈从文、张爱玲、无名氏、徐等作家和其他一些值得入史的文学现象。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对历史的反思,以一元政治价值论为旨归和准绳的文学史价值观受到冲击和逐渐摒弃,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理念的倡导,现代文学大师座次和地位的重新认定与书写实践,民国文学史的提出和认识,现代性和新历史主义文学史观的讨论与写作实践,都导致了对文学史的重新发现和书写。在文学史价值变化带来的反思与书写中,一些以往被遮蔽不见的自由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等文学现象和文学史存在,都被“浮出历史地表”,进行了重新评价且评价越来越高。反之,过去作为主流的左翼文学,不论是茅盾这样的文学大师及其作品还是一般的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则在90年代出现了边缘化态势。这是历史螺旋式发展的规律在文学史领域出现的又一有意味的现象。
不过,即使在思想解放和重写文学史的思潮中,中国现代文学史在如何面对历史及历史的真实、如何处理政治价值与历史价值的涉及文学史观的问题上,仍然落后于史学界的研究和认识。史学界对民国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政策的史料发掘和认识评价,越来越具有历史主义态度,比如对20世纪30年代至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的现代化实施的成效、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态度、准备和正面战场的抗战功绩等,都有影响重大的研究和成果。在史学研究的促动和影响下,90年代后现代文学界对30年代的右翼文学、国民党的文化文学政策、正面描写国民党抗战的文学,都陆续有成果出现,其中秦弓、长大明等学者在此方面用力甚多,成绩不凡。但是在总体上,此类研究还有待于深化,并凝聚于文学史。在这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受左翼和鲁迅言论的影响,认为左翼文学是唯一有成绩的文学,是“他们”即政府和右翼文学所不及的,而由此认为右翼文学、正面反映抗战的文学没有多少文学价值,故而不入法眼,不进视野,摒弃于史。二是没有根本摆脱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文学史意识,在政治价值与文学史价值的恒定和取舍方面还存在惯性思维。记得过去有现代文学史连苏区的歌谣和宣传化的速成文学都纳入篇章,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冯铿的《红的日记》都入史进篇,现在讲左翼文学时蒋光慈的极其幼稚的作品还被高度肯定,这就是政治化文学史意识的流露,政治价值大于文学史价值的表现。
当然,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政治、革命、抗战救亡、斗争解放是压倒一切的历史主潮,政治价值、党史模式本身也是历史价值的一部分,历史价值不能简单地摒弃政治价值,就像不能简单地以政治化的革命文学史遮蔽沈从文、张爱玲等自由主义作家一样,同样,也不能对在文学史中确实存在过的左翼的革命的文学现象完全颠倒过来、视而不见或刻意边缘化和漠视化。在这里,我们应该借鉴法国年鉴学派的多层次历史观和模式,建立开放而符合历史实际的多元价值观体系和视域。在这样的文学史价值体系中,首先,历史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原则,凡是在历史上出现和发生过的、产生过影响的、由不同价值观生发和导控的思想与精神现象,都可以作为历史和文学史结构的一环进入视野和结构体系;其次,以历史真实性原则、以文学如何面对和反映历史真实,作为重要尺度衡量文学现象和作品的历史与美学价值,文学史是史学之一种,必须要有史学的品格,必须坚持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统一和真善美统一的原则,没有历史之真和总体上受此影响的文学之真,没有在此基础上的善(价值)和美(艺术),就没有文学史价值。在这里,历史之真与善的价值观,必须坚持历史时期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结合的原则,一定历史时段的历史善恶和道德善恶与长时段、大历史观中善恶审视相结合的原则、历史认识与当代立场的结合原则;要有大历史观和由此而来的大道德观(大善)与审美观;第三,与此相关,具体语境中的政治、历史、阶级、党派立场及其美学原则与超越性的人类学原则、人道主义和人性的普世价值及其美学原则,都应该纳入文学现象和作品的评价标准,并由此作为构建文学史价值论的基础之一,并适当引入世界文学史的参照体系和价值,以此更精准和全面地审视文学史视野与价值论。第四,文学品格和审美价值。
从这样的文学史价值论出发来构建文学史体系,就会使文学史更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包容性。例如,作为现代文学主潮之一的五四启蒙主义文化和文学,以及贯穿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中的启蒙主义文学,具有自己的不能替代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中共的政治革命和夺权的历史行为及其意识形态话语生成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也是现代中国社会基础上必然滋生的文学现象,具有历史阶段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是历史和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层次的文学史中显然自有其不能抹杀和漠视的地位;同样,作为执政的国民党掌控的政府文学(“右翼文学”?),表现国民党正面抗战的文学,也是一定时期和阶段的历史存在物,在长时段的大历史观中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也不应被遮蔽贬斥和淡出历史视野,当然更不消说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政治现实主义之外的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代性文学,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受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过去也有这种“主潮”或“主流”思维,容易制定或认定某种文学是主潮。其实主潮是由各种分潮流构成的,正像大江大河是由众多小河溪流、中河中流汇成的一样。在文学史的认识论、价值论和结构模式中,主潮思维一定要摆脱单一性,主潮主流是与分潮、多潮和支流同在共融的,或者说,一定是多层次、多渠道和包容性的。科学的态度是不论左翼、右翼还是中间状态的文学,不论主流还是支流、中心还是边缘的文学,只从历史的视野、文学的角度、文学史脉络和价值的角度作为选择恒定的标准。
同样,从这样的文学史价值论和层次论的角度,对以往进入文学史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其地位、价值的评价恐怕就要有所变化了。像茅盾这样的作家,以往在文学史上是列入专章的、与鲁迅、郭沫若并列的,是中国新文学继鲁迅、郭沫若之后的又一面旗帜,但90年代后,在中国文学重排大师位次的反思性评价中,被若干论者贬抑为高级政治文件的文学对应者和反映者,其创作不过是高级的社会政治文件。其实若从包含多元政治与文化价值的多层次文学史观来看,茅盾是革命文学的终结者和左翼文学的开创者与集大成者,其以文学配合和反映政治及意识形态的社会分析式的写作,恰恰是左翼文学提倡和标榜的成功范例,连鲁迅都如此认为,是追求政治化写作的左翼文学的特点(并非优点),是左翼的政治化文学,也是对晚清梁启超呼吁的政治小说的遥远的呼应,茅盾创作的所有优缺点,都与自觉追求政治化文学写作有关。其二,茅盾小说的主流是政治化文学,但也并非都如此,他的《水藻行》、《创造》、《小巫》等小说,体现出非政治化的人性探索的取向。当然,就主体而言,茅盾小说开创了以配合和反映政治与意识形态为旨归的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政治化的文学,这种文学的土壤是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激变,也影响和启示了后来的当代文学、特别是“文革”时期的文学政治化倾向与类型,如红色经典和浩然等人的小说。从晚清到当代,政治化文学是一条发展存在的流脉。第三,这种政治化文学的思维方式、写作模式的正面与负面的价值,特别是对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削弱及由此带来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的缺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梳理和阐述,如实指出其得失。这样,从比较大的历史观和文学史视野看待茅盾,就会对其创作的积极与消极的意义和影响有更加符合历史真实的认识和评价。(www.daowen.com)
以作为文学史价值观构成要素之一的历史真实性原则与文学真实相统一的原则进入文学史、衡量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会为文学史写作带来新的认识。比如抗战文学中沙汀的暴露国统区黑暗的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艾芜的《纺车复活的时候》、《秋收》和曹禺的《蜕变》等作品,都涉及文学如何面对历史、史家如何认识和评价的问题。沙汀的小说以讽刺笔法揭露了国统区在抗战时期抓壮丁的闹剧,“抓壮丁”也由此成为现当代文学和戏剧影视的一个不绝的题材。在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和卫国战争中,作为执政的国民党政府在兵源问题上确实存在某些黑暗、腐败之现象,特别是地方政权和乡绅阶层,更是如此。刚刚脱离封建统治、进入民国不久的地方政权,又特别是四川这样一个袍哥和黑社会历史悠久之地,与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政权和社会,存在大量腐朽阴暗现象,是极其常见的。沙汀全部小说的主题,重在揭露四川社会的黑暗王国性质,此篇小说也是这个系列中的一环。然而,由于左翼作家的政治倾向与选择,沙汀在抗战初期写解放区时是一片赞扬,如报告文学《记贺龙》,而对抗战爆发后四川人民为保家卫国、为打国仗而踊跃参军的事迹,甚至妻子送丈夫、老父送儿子的感人场面和事实,有意遮蔽和不见。四川人民在抗战中牺牲最大、贡献最多,正面战场抗敌和牺牲的四川籍将士达数百万之多,即便在抗战中后期的艰苦时刻,大后方也还有数十万热血青年、特别是学生踊跃参军成为勇敢的抗战军人的。对于这种历史的主流存在,沙汀一类作家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目的而有意遮蔽和不见,反而故意选取兵役制度的黑暗面进行描写和讽刺,这一方面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任何时候作家都有权力选取自己熟悉的题材和现象予以描写,文学可以是个别的和另类的,作为抗战时期暴露黑暗的讽刺小说,沙汀的此篇小说和此后的长篇小说都有价值和文学史意义;但另一方面,也需要以史家的眼光看到这类文学的有意的贬抑性和遮蔽性,看到这类文学背后的意识形态立场和面对更广大的历史真实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由于文学的形象性和影响性,这类小说比党史和宣传教科书更具有被广大接受者误以为的“正史”性和真实性影响历史认识,这样的文学同“伪史”一样具有很大的伪造历史的历史欺骗性。同样,对艾芜小说《秋收》、《纺车复活的时候》等表现抗战时期政府军队与人民关系的良好、对曹禺戏剧表现国统区医院和社会蜕变新生的描写,也应该予以非意识形态的、历史真实性的审视和评价,因为他们均反映了抗战初期真实的社会生活现实,具有历史真实的底子,摆脱由过去的单一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文学史价值观对这类文学现象和作品的或漠视或负面的评价。
将人性论、普世价值引入多层次文学史观念和模式,也会给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评价带来符合历史实际与文学审美价值的认识。即以40年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题材文学而论,过去几乎所有大陆出版的文学史都对其予以很高评价,现在按照我们构建的文学史价值观和认识论,一方面应该如实对土地改革文学的文学史贡献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它们提供了延安文艺整风后作家世界观与创作的变化、作家与生活结合表现历史运动的积极努力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历史画面和生活人物;另一方面,又要联系土地改革运动中过火过左的政策和行为一度给土改造成的干扰和过度使用暴力等历史实际,从扎实的史料研究和人性普世价值出发,如实指出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为符合政治正确,对农村真实阶级关系的颠倒、歪曲和伪造,以及对阶级斗争的非人性强调和对暴力与人身侮辱的赞扬,以及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阶级论和人性论混杂的方式对地主、地主老婆行为描写的真实性,指出丁玲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努力以符合《讲话》要求的文艺观配合政治与政策的心态,又在写作实践中面对真实历史境况中非阶级斗争模式感到的困惑,小说实际上流露和表现出丁玲的这种矛盾和困惑心态,这导致小说的意图、主题、诉求和艺术呈现出有意味的纠结和复杂状态。解放区土改文学以及其他种类文学,并非像以往文学史描述的那样是纯粹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图式化和坐实化,而是外表单纯中包含着复杂的历史与文学的矛盾和困惑。
而对同时段的世界文学的价值观、艺术成就作为参照标准引入文学史,也会给我们认识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带来有益的视角,特别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观和艺术性的缺失与不足,有更清醒的认识。例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肇始者之一的鲁迅以及很多作家都认为俄国社会与中国相似,因而俄国文学是我们的朋友,俄罗斯文学及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予20世纪中国文学以极大影响,中国20年代末的革命文学、30年代的左翼文学和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50及60年代的共和国文学,来自俄国和苏联的写实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创作思潮和方法,都浸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血脉中。但是,相似的历史境遇和社会条件,既使得俄苏与中国的20世纪文学存在精神血缘的联系和相似,但又存在极显著的差距,在思想深度、人性探寻、宗教精神、艺术价值等方面,20世纪俄苏文学都取得震惊世界的、跻身于世界一流的大师和文学,即便是呼号革命、讴歌理想、书写革命和社会主义英雄的文学,他们的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肖洛霍夫的文学成就是同时代的中国文学难以企及的;即便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他们也有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级作家;不论是写内战的革命文学还是写二战的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不论是白银时代的勃洛克、叶赛宁、普宁还是横跨两个时代的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不论是像屠格涅夫一样描写大自然的普里什文还是继承俄罗斯讽刺文学传统的布尔加科夫,不论是小说、诗歌、戏剧还是文艺理论,20世纪俄苏文学都有影响世界的大师和成果,其文学表达的历史深度、人性深度、精神深度、宗教深度,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不能望其项背的。当然,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于发展的历史时间有限,两国的历史、社会、文化传统和背景有很大不同,成就的大小不宜简单比较,不过,却可以拿来作为参照,知道我们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战争文学、社会主义时代的红色经典文学等在真正的文学性上存在哪些缺失。
用人性的、普世价值的和世界性眼光反思和探寻,会对现代文学史的很多现象和问题产生新的发现和认识,包括对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化文学思潮。而用如上所述的大时段、多层次的文学史价值观去考察文学史,把顶层(中心)、中层(中流)、下层(边缘),或者是三者各为圆心互相重叠、套叠、交叉的三重圆式的文学现象和历史予以合理的建构,成为多层次、多元价值、多时段交叉融合的文学史,相信会使文学史写作及其结构模式更加开放、动态、包容和符合历史的原生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