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现代金融史上第二次金融危机:发端于英国的1720年“南海泡沫事件”
“一个小小的‘郁金香’竟也能引起这么大的波动?”张金伟说到,“金融危机的最初形态离我们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近!”张金伟感叹到。看到钱教授没有回应,张金伟生怕打断了钱教授的思绪,赶紧停下了接下来想要问的问题,静静地等着钱教授。钱教授喝了口茶水,接着讲起了现代金融史上的第二次危机——令人疯狂的股票投机事件。
“南海泡沫”发生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在这种情形下,一家由一些英国贵族创办的名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宣告成立。
南海公司成立之时,尽管英国私人资本较多,但当时的英国政府却由于战争的缘故而负债累累。为了应付债务,英国政府与南海公司达成了一种用交易来换取经营权的协议,即由南海公司认购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不过事实上,中南美洲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政府并不允许它的殖民地和外国公司交易,结果南海公司仅被允许从事奴隶贩卖的交易,而且每年只准运送一船,利润还要和西班牙政府分成。因此,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南海公司可谓业绩平平。
但是在1719年,机会终于来了。在人们得知法国的约翰劳是如何解决了法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之后,就有人向英国政府建议通过类似的方法来解决英国的债务问题。1720年1月,南海公司向英国政府提出,它打算利用发行股票的方法来减缓国债的压力,愿意向英国支付750万英镑来换取管理英国国债的特权。当时的英格兰银行也向英国政府递交了自己相同的建议。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南海公司向英国国会的主要议员和英国皇室支付了120万英镑的贿赂。终于,英国国会把管理非南海公司持有的3100万英镑的国债特权给了南海公司。
南海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哈里耶尔和他的伙伴都非常善于把握时机并散布谣言,他们不断给媒体透露各种各样的几乎全部都是有利的消息。比如,哈里耶尔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南海公司在墨西哥和秘鲁发现了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把英格兰的加工厂送上海岸,数以亿计的金银就会源源不断运回英国。于是,当人们听说西班牙政府已经同意南海公司在秘鲁开辟基地的消息后,社会公众对南海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人们争相抢购南海公司发行的股票认购证,这使得该公司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其实,在1720年3月英国国会刚刚开始辩论是否给予南海公司经营国债的法案时候,他们就已散布谣言说英国的国会很快就要通过南海公司的国债偿付计划。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南海公司股票的价格飞速上涨。事实上,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其股票从每股120英镑猛然增加到每股200英镑。当英国国会在1720年3月21日通过了这项法案时,南海公司的股票一下子翻了一番,超过了400英镑。4月初,又有利好消息传播开来,南海公司的股票飙升到每股900英镑。为了取得现金、融通债务,南海公司于1720年4月14日和4月29日分两次向公众提供股票预约认购。第一次发行22500股,每股的股价为300英镑,认购者需要立即支付股价1/5的现金。第二次发行1500股,每股的股价为400英镑,认购者需要立即支付股价1/10的现金。这两项举动给南海公司的股票投机打开了大门。人们期待着南海公司股票再度出现飞涨的奇迹,纷纷抢购。(www.daowen.com)
1720年4月下旬,南海公司承诺所有持有国债的人都可以把尚未兑现的国债年金转换为南海公司的股票。为了确定需要转换的股票数目,债券持有者可以在4月28日至5月19日向南海公司预约。当时,对于持有英国国债的人来说,与其按照国债的面值领取固定的年金,还不如转换成南海公司价格不断飞涨的股票。结果,52%的短期年金和64%的长期年金被换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公司股票价格狂飙。从1月的每股128英镑上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镑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
在南海公司股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全英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甚至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漩涡。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们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说他们的公司如何能获取巨大利润,人们唯恐错过大捞一把的机会。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大科学家牛顿在事后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从7月份开始,首先是外国投资者抛售南海股票,国内投资者纷纷跟进,南海股价很快一落千丈,9月份直跌至每股175英镑,12月份跌到124英镑。“南海气泡”由此破灭。
1720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许多财主、富商损失惨重,有的竟一贫如洗。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于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也心存疑虑。历经一个世纪之后,英国股票市场才走出“南海泡沫”的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