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东道教胜地典故-中国旅游文化

华东道教胜地典故-中国旅游文化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华东道教胜地典故山东Shandong崂山道士传天下崂山,古代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后来进士出身的道士耿义兰,以憨山强占太清宫聚财结党白莲教等为由,状告憨山。憨山大师建造海印寺的地点是崂山道教核心区,在此建佛刹,必定触犯道教利益。太清宫道士刘其湖与之争庙址,又以宫中住持之死引发官司。耿义兰不屈,赴北京告御状仍不得受理。经多年案辩,耿义兰终于胜诉。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

华东道教胜地典故-中国旅游文化

第三章 华东道教胜地典故

山东

Shandong

崂山道士天下

崂山,古代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

1.太清宫佛道之争

明万历初年,太清宫道教一度衰落,三宫殿只存一半,观音庵也只有遗址。明末高僧憨山大师就在树下席地而居。当地人张大千见此情景,就为他建一间草屋,让他居住。后来,憨山为法忘躯、甘受清苦的事迹为朝廷所知,笃信佛教的明神宗母亲李太后特赐三百两黄金让憨山建寺弘法。当时崂山一带正发生饥荒,憨山大师把银两遍施灾民,使当地老百姓了解了佛教,一些人慢慢皈依佛教。又由于神宗皇后到五台山求嗣而连得皇子,皇帝大悦,敕颁十五部藏经,散施天下名山,其中一部由李太后派人送到崂山,并让后宫眷属各出银两建海印寺,同时修葺三宫殿。1590年海印寺建成,香火大盛,同五台、普陀齐名。后来进士出身的道士耿义兰,以憨山强占太清宫聚财结党白莲教等为由,状告憨山。

憨山大师建造海印寺的地点是崂山道教核心区,在此建佛刹,必定触犯道教利益。太清宫道士刘其湖与之争庙址,又以宫中住持之死引发官司。县、州、府衙各级官吏因憨山大师深得太后崇信而不予受理,并多次将上诉人耿义兰打得遍体鳞伤。耿义兰不屈,赴北京告御状仍不得受理。耿不气馁,仍多方上告。如此十年,在白云观住持王昆阳的帮助下,此状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始获受理提审。当时,朝中笃信佛教的后宫太后势力与笃信道教的皇帝正发生权力之争,神宗正为打击母亲李太后的势力找不到借口而发愁,于是,神宗利用太清宫道士告憨山之事大作文章。经多年案辩,耿义兰终于胜诉。神宗下圣谕“毁寺复宫”,并把憨山发配到雷州,赶出了崂山,同时,为嘉奖耿义兰护教有功,敕封他为“护教真人”,并颁赐新版本的《道藏》5485卷;钦赐御伞御棍、金冠紫袍,永镇山宫庙场。

经过这次官司,崂山太清宫由近乎凋蔽获得巨资而修复,一时声名远播,各地道士纷纷前来参玄阅经,太清宫又是一番空前繁荣。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耿义兰仙逝,寿110岁。今太清宫三皇殿西侧有“耿真人祠”以记其功。

2.《聊斋志异》中“绛雪”、“香玉”的原型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太清宫三宫殿前的一株山茶,高8.5米,树干围1.78米,树龄约七百年,为世界少见的大山茶。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这就是蒲松龄小说《香玉》中的主人公之一。太清宫中原有牡丹,高及屋檐。老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动人的神话小说《香玉》。如今,山茶树下赫然立着一块木牌,上书:“此耐冬——山茶,即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香玉》篇之绛雪。”《香玉》开篇即说:“劳山太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

蒲松龄的小说写的是胶州一位姓黄的书生在太清宫中读书时,与由白牡丹所化的女子香玉两情相悦,形影不离。此时,白牡丹却被即墨人蓝氏强行移植其家,不久即枯死。黄生这才知道香玉原是花妖,然而深情难忘,“日日临穴涕”。起初不愿与黄生见面的绛雪,此时被黄生的一片真心所感动,常常与他一起凭吊香玉,陪他度过了一段寂寞痛苦的时光。后来黄生的至情感动了花神,香玉被特许重降太清宫中。然而,香玉魂魄已散。为了使她魂魄重聚,黄生每天用“白蔹屑”、“硫磺再加一杯水,培植浇灌牡丹花”。一年后香玉恢复原貌。小说中的绛雪是一位“性殊落落”极有个性的女子,她有着成人之美的君子胸怀,黄生与香玉生死相许的爱情正是在她的帮助下才得以超越阴阳阻隔而再续前缘。小说中的黄生曾有过“绛雪,吾良友也”的赞叹。因此,这篇小说中绛雪的形象也是最为动人的。

3.龙头榆边遇仙桥

太清宫三清殿门外东侧有一古老的榆树,相传为唐代一位名叫李哲玄的人所植,树龄逾千年,是全国同类树中最大的一株古榆。它学名叫“糙叶树”,高15米,主干粗3.7米。老干虬枝,盘结斜出,状如龙头,故称“龙头榆”,又名“榆国老”。

紧挨龙头榆的这块大石上,刻着“逢仙桥”3个字。为什么这里叫“桥”呢?原来此处地下有暗河一条。

传说一年雪后的除夕清晨,刘若拙于此处偶遇一老人,刘真人起初并不在意。老人与刘真人攀谈几句后就离开了。此时,刘真人忽然想到没问老人从哪里来,于是就想寻他留在雪地中的脚印,岂知除了老人站立处留下两个脚印外就再也找不到第三个脚印了。至此,刘真人恍然大悟:自己遇到神仙了。事后在此刻石以证此事。这块石头称“幸运石”,据说用手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气。

人间仙境蓬莱阁

1.八仙过海显神通

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神话传说便源于蓬莱阁。相传,八仙曾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饮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和,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袒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何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遨游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趁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厮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才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这就是“八仙过海”的故事。

2.文豪名将在蓬莱

宋仁宗嘉祐六年,同辽国和西夏的战事已平息多年,国内升平景和,风调雨顺。登州太守朱处约是位有建树的官员,用了短短两年,即修建起蓬莱阁,为千古江山又添一处美景

公元1085年,那位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大文豪苏轼来到这里任登州太守,虽只匆匆五月任期,却已深察民间疾苦,回朝后写了《乞罢登莱榷盐状》的奏章,为登州百姓受官盐统卖高价之累请命,求得当地沿海居民不食官盐。这一善举,延至清末,“五月登州府,千载苏公祠”,蓬莱人不忘苏公之恩,于是建祠纪念他。至于他的《海市诗》更是仙气同荡,尽显一代词宗之风采。

抗倭名将戚继光出生在蓬莱。戚家几代世袭经营登州武备,到戚继光时则更加发扬光大。他整肃兵马,修建水陆防御工事,以备抗倭之用。自嘉靖三十四年至隆庆二年的13年间,戚继光率领抗倭铁骑先后在浙江、福建沿海多次痛剿倭顽,“戚家军”的威名使海上倭酋闻风丧胆,从此不敢登岸。蓬莱阁下留下了戚继光的光辉足迹,“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在戚继光祠堂内,文学大师郁达夫手书的楹联概括了戚继光的一生功业。

江苏

Jiangsu

琼花观

琼花观位于今江苏扬州市区主干道琼花路上,坐北朝南。正门为花冈石碑坊,四柱三楹,气势雄伟。内有弥罗宝阁、琼花坛、玉勾井。

琼花观始建于汉代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古称后土祠、后土庙,宋徽宗赐名蕃观,并题石额。但老百姓喜欢称琼花观,或称后土祠。观内供奉之神为女性。据《周礼》,此神为“地示”或“后土”。道教称之为“际天效法土皇地祗”,认为她掌人间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和大地山河之秀,“合上帝为天父地母焉”。

不过,扬州后土祠的出名,并不在于它的神职,而在于它的琼花。而若干明清小说将隋炀帝下江都与琼花联系,则又是附会。因隋朝还没有琼花。唐代李白等诗人笔下用过“琼花”一词,并非指扬州琼花,而是一种比喻词,形容少女之洁如美玉所雕。

世上最早(或说唯一)的琼花出现于北宋时期。其时扬州知府王禹听到后土庙有一株奇花,便去观赏。原来,后土庙内有一株半落叶乔木,枝条扩展,树冠呈球状,犹如巨伞。卵形叶,对生。花若玉盘,由九朵五瓣小花簇拥浅淡红花蕊,姿态舒展,错落有致,浑如美玉精雕,鬼斧神工。香气纯正清雅,令人神怡。当地百姓用琼玉形容此花,便称为琼花。王禹兴奋不已,作《后土庙琼花诗二首并序》:“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云,因赋诗以状其态”:

谁移琪树下仙乡?

二月轻冰八月霜。

若使寿阳公主在,

自当羞见落梅妆。

春冰薄薄压枝柯,

分与清香是月娥。

忽似暑天深涧底,

老松擎雪白娑婆。

这是见于文字记载首次提到的木本琼花。花奇,诗也好。王诗一出,即传遍海内,各地名士,纷纷来观赏琼花。宰相韩琦诗云:“淮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我来首见花,对花聊自醉。”继王氏之后任扬州知府的大文豪欧阳修干脆在花旁筑一小亭,名曰“无双亭”,公务之余,坐卧亭上,观赏琼花。又作诗云:

琼花芍药世无伦,

偶不题诗更怨人。

曾向无双亭下醉,

自知不负广陵春。

另一位扬州知府刘敞诗云:“东风万木竟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鲜于礢诗云:“百葩天下多,琼花天上稀。”奇花惊动了皇宫,庆历年间,有好事者将琼花移植到开封御花园中。可是,琼花不服水土,移去后即憔悴不花,趋向枯萎。仁宗皇帝发恻隐之心,将它还给扬州后土祠。宣和年间,徽宗皇帝不甘心看不到琼花,再令移植。虽改进了移植技术,但仍然无法使其开花,只好再次还给扬州。南宋偏安江左,直把杭州作汴州,仍钟情扬州琼花之美,但已不敢贸然伤筋动骨。宦官陈源截取琼花孙枝,接到临安(杭州)御花园内聚八仙根上,虽然成活,但香色大减。南宋绍兴年间,金兵南犯,占领扬州,垂涎琼花。金主完颜亮野蛮下令,挖去主干,运至上京(当然未能成活),并将小枝剪光,扬州人无不痛惜。第二年,琼花根侧生出三株新枝。后土祠道士金大宁精心护理,居然使它还魂复茂。以“奸相”著称的贾似道所作《琼花》诗道出了琼花守土的实情:“应知天下无他本,惟有扬州是尔家。”金朝诗人王寂在琼花后土像上的题诗感叹“等闲未许京尘污”,谴责“一梦兵烟化乌有”,并赞扬金大宁“收取斤斧馀”的义行。

1279年,琼花突然枯萎。这一年,宋朝灭亡。这株琼花在人间活了300余年,终成绝世之珍。元朝至元年间,琼花观道士金内瑞将聚八仙移植在琼花根部,终于培育成功。至今700余年,金道士培育之花已在扬州繁衍出许多后代,并移植于江南江北。元以后的“琼花”再也没有开过一盘九朵的,都是八朵,故俗称醉八仙。醉八仙结子,而古琼花不结子。不过,既然以古琼花根部长出,也许仍有古琼花的“血统”吧!元以后人们所咏琼花,实际都是这种嫁接后的醉八仙。醉八仙也是一种良花,可视同琼花。元明清三朝文人留下大量琼花诗,单明人曹璇《琼花集》就有71首之多。

古琼花的生长处仍保存完好,即今琼花观里的琼花坛。人们登坛赏花,回味历史,兴会无穷。

琼花坛之北又有玉勾井,道家说井下有玉勾洞天。此井已有1000余年。

茅山九霄万福宫

茅山在浙江省句容、金坛两县交界处,古名“句曲山”。西汉时陕西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山采药炼丹,救民济世,因而后人改名为“三茅山”,简称“茅山”。东晋时葛洪在此炼丹著书。齐梁时陶弘景不受梁武帝礼聘,隐居山中,创立了道教茅山派。茅山故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说。它被列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陶弘景生于世家望族,其祖父为南朝宋南中郎参军事,其父为司徒建安王国侍郎。陶弘景聪颖好学,承受深厚的家学渊源,堪称少年才俊。17岁时就入仕,拜左卫殿中将军,后被皇帝调任“奉朝请”的职务。在朝廷任职20年。

陶弘景于37岁时,拜表辞禄,入茅山潜心修道。陶弘景随处江湖之远,依然心系天下,关心百姓疾苦,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齐末,他以“水丑木”为“梁”字之图谶,暗示萧衍:“创梁之举必然成功!”促萧衍下定决心废齐建梁。

梁朝建立后,武帝笼络人才。陶弘景又遣高徒入宫,向武帝献上宝刀二口:一名喜胜,一名成胜。寓意朝廷治国平天下,一要施以善政,二要增强实力。陶弘景一片赤诚之心,颇使武帝感动。

梁武帝爱惜陶弘景的雄才大略,更看重他的一片赤诚之心,亲下诏书,恳请陶弘景出山辅政,文曰:“心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然而,陶弘景以至道为乐,神仙为宗,早已窥破红尘,不贪名利,他给梁武帝回了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梁武帝几次三番以手书邀陶弘景进京。陶弘景不改初衷。他请来人带给梁武帝一幅画,画面上两只水牛:一牛自由自在地在青山绿水间啃食漫步;一牛戴着金轭头。在陶弘景看来名利非但不足贵,反而是人生的枷锁。寄情山水,与道为一,才是人生真乐。武帝赞叹之余,便不再相扰,但每遇大事,仍然派遣使臣前往茅山,向陶弘景咨询问策。久而久之,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金坛乾元观

江苏西南部茅山东麓有一小山名青龙山,青龙山之南腰有座千年古观——乾元观(在今金坛市境内)。

早在秦朝,术士李明即在此炼丹,筑炼丹院。南朝陶弘景亦在此修炼著书,人称山中宰相,后人重建宰相堂以作纪念。唐天宝四年(745年),茅山上清派第十三代宗师、嵩山阳台观住持李含光(687-769年)回茅山纂修上清经法,唐玄宗亲制御诗为之送别:

玉简龟台职,

金坛洞府仙。

犹期御风便,

朝夕候泠然。

李含光回茅山后,在青龙山山腰建栖真室及会真、候仙、道德、迎恩、拜表五座亭台。天宝七年,玄宗在大同殿受李含光上清经法,并赐法号曰玄静先生。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敕建集虚庵,续敕改庵曰乾元观,今仍其名。宋徽宗崇宁年间,赐乾元观住持朱自英法号曰葆真观妙冲和先生。观妙受封回山,徽宗赋诗为之送行:

当年问道属高人,

曾揽霞衣到紫宸。

身是三山云外侣,

心无一点世间尘。

征鸿望极幽栖远,

贺燕归飞洞府新。

多谢为传心法妙,

此真真外更无真。

观妙在乾元观内筑九层金坛行法,名播宇内。观内建筑最盛时有大小山门、灵官殿、三清殿、玉皇殿、太元宝殿、东岳殿、宰相堂、斗姆楼、松风阁、祠堂、客堂、道舍、花园等。1938年夏,陈毅、粟裕、傅秋涛、张鼎丞率新四军一二支队挺进苏南,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司令部即设于乾元观内宰相堂,政治处设在松风阁。茅山道士热烈欢迎新四军,积极参加抗日。乾元观住持惠心白道长深明大义,很受陈毅将军敬重,或与之对奕,或与之长谈。陈毅满腹韬略,初战得胜,赋诗一首:

弯弓射日到江南,

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当年中秋节后,日寇来此疯狂扫荡,乾元观全部建筑悉被烧毁,宝卷文物洗劫一空,三十余名道士为国捐躯。

至20世纪80年代,乾元观得以重建,并在茅山西麓建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与乾元观东西呼应。今乾元观为坤道所居,除供奉三茅真君外,还供奉慈航道人(佛教称之为观音菩萨)。观内最吸引人的景点乃洗心池。池在观左,形如石龙,清澈见底,常年不涸。相传陶弘景的女弟子钱妙真独居池旁绩麻洞修道,有人诽其不贞,她剖腹掏心,洗于此地,以示清白。这引起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凭吊。明人汤方平《游洗心池过神仙桥入绩麻洞》云:

涤尽衣上尘,

行过石梁去。

欲访绩麻姑,

云深知何处?

刘若宰《游洗心池》云:

一勺清泠水,

无尘净古今。

当年剖腹者,

何来出世心?

李《秋夜郁冈山坐洗心池作》云:

露坐礥风至,

凉吹散郁蒸。

顸看孤月影,

渐照一池水。

浙江

Zhejiang

南宗祖庭桐柏宫

1.神仙胜境,释道同居

桐柏宫建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0里左右桐柏山西南瀑布岩,“高居群峰之上,俯临千仞之余”,最居形胜。天台山和桐柏山原初为一,而道释称谓有别,所谓“释谓之天台,道谓之桐柏”。此地“九峰环抱,碧溪前流,连山峨峨,四野皆碧,茂树郁郁,四时恒青,大岩之前,横岭之上,双峰如阙,中天豁开,长涧南泻,诸泉合漱,一道瀑布百丈洒流,望之雪霏,听之风起”。《道藏》记有:“天台山之桐柏……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曰金庭”之句,素为道家福地。

相传桐柏宫最早建于周代,周灵王王子晋修道于此,故被奉为桐柏宫第一代祖师。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道冠两仪之先,名绝万物之始”的高道葛玄真人在桐柏山炼丹,吴主孙权为之建法轮院,是为桐柏宫前身。真人有《登天台山》诗曰:“高高山上山,山中白云间。瀑布低头看,青天举手攀。石梁横海外,风笛落人间。不见红尘客,时时鹤往还。”唐景云二年(711年)道士司马承祯隐居入山,建亭、台、楼、阁,睿宗诏敕置观,号桐柏宫,禁封40里,桐柏日渐兴盛,建成三十六宫,遣徒云集,教旨宏扬,高人荟萃,被号“仙乡”,誉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北宋道士天台人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得海蟾翁真传,居桐柏宫修真,著道教内丹丹法主要经典《悟真篇》宣扬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的思想,道教称“紫阳真人”,奉其为南宗和“紫阳源”祖师,桐柏宫遂为中国道教全真派南宗祖庭。(www.daowen.com)

2.升仙太子,桐柏道祖

史书《道藏》记载周灵王王子晋(公元前565-549年)修道于桐柏山金庭洞,控鹤吹笙而升天,是天台山最早的道家人物。据《列仙传》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王子晋喜欢吹笙,声音酷似凤凰鸣唱,游历于伊、洛之间,仙人浮丘生将他带往嵩山修炼。三十余年之后,一个名叫桓良的人遇见王子晋,王子晋对他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与我在缑氏山相会。”到了那一天,王子晋乘坐白鹤出现在缑氏山之巅,可望而不可及,几天之后,王子晋挥手与世人作别,升天而去,这就是“王子登仙”的传说。太子晋去世后,他的儿子敬宗后来出任司徒,有感于周王室日益衰微,天下大乱而辞官远去,避居于太原,因为他们是王者之后,时人称之为“王家”,敬宗于是以王为姓,以王子晋为系姓始祖,从而开创了太原王氏。敬宗死后,就葬在晋阳城北,称为“司徒冢”。唐代武则天封禅泰山时,封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并为他立庙,多年之后武则天再次来到嵩山,立制了御书《升仙太子碑》。据说,现在河南偃师县缑氏山上仍有别名仙君观的升仙太子庙。后世的文人在他们的诗作中也常常引用这一典故,屈原在《远游》中有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也曾写过“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

至今桐柏山一带众多王姓人家依然供奉王子晋为祖宗。古人有言:“桐柏山高万八千丈,围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金庭宫,即中右弼王子晋之斗处也,是之谓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故玄观有物,强名桐柏。”

3.紫阳真人,南宗祖庭

张伯端(984-1082年),天台东林张家塘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涉猎儒释道三教经书,以至于刑法、数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无不留心详究。相传他担任台州府吏时,同僚有意将他喜吃的鱼藏在梁上,他错怪婢女偷食而加以斥责,致使婢女自缢身亡。后来鱼从梁上掉下,真相大白。他因此感叹满箧公案类似这窃鱼案的不知有多少,看透了“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的现实,一把火焚毁掉全部案卷,决心芒鞋竹杖,寻仙问道。只因犯了烧毁文书罪而被充军岭南。

后来张伯端去桂林驻军统帅陆诜帐下掌管机要。宋熙宁二年(1069年),在成都天回寺遇到异人刘海蟾,得金丹火候之秘,终遂夙愿。从此改名“用成”,号“紫阳”。转赴荆湖汉阴山石洞修炼,其洞后人称“紫阳洞”,县亦因此改名“紫阳县”。然后返回天台山,著成《悟真篇》。因所传非人,再次出山,转徙于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在凤州(今陕西凤县)触犯当地太守,又被充军,幸为好友石泰所救,即授予金丹之道。又将《悟真篇》交托马默付印。晚年在桐柏宫修炼,传至白玉蟾,形成了教团。他被后世尊为道教全真派南宗始祖,桐柏宫因而成为南宗祖庭。宋元丰五年,在天台百步溪(今属临海)沐浴净身,趺坐而逝,终年99岁。张伯端是内丹学集大成者,他的《悟真篇》继承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的学说,吸取佛禅教理,将人身比作鼎炉,以“精”、“气”为药物,“神”为火候,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大药,“性功”)三个阶段,终成纯阳之体。

西湖之滨抱朴院

在浙江杭州秀丽的西湖北岸,有一座小山,名曰“葛岭”。该山因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曾在此炼丹修道而得名。据说葛洪在此山常为百姓采药治病,并在井中投放丹药,饮者不染时疫。他还开通山路,以利行人往来,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因此,人们将他住过的山岭称为葛岭,并建“葛仙祠”奉祀之。元代因遭兵火,祠庙被毁。明代重建,改称为“玛瑙山居”。清代复加修葺,以葛洪道号“抱朴子”而改称“抱朴道院”,沿用至今。

葛洪(284-364年),字稚川,道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出身江南豪族,祖父在三国吴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父亲也任过要职。在他13岁那年,父亲病亡,从此家道一落千丈。葛洪16岁开始读《孝经》、《论语》等书,广览经史百家,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公元303年,小有才干的葛洪奉吴兴太守之命,率兵与在扬州起义反叛朝廷的石冰作战。石冰被打败了,葛洪却没有被论功行赏,于是他投戈释甲,离乡去了洛阳。到了洛阳又遇上“八王之乱”,想回家,但路不通。后来葛洪去了南方。恰好当时广东南海的一位太守鲍玄喜欢研究道术,与葛洪相处十分融洽。于是葛洪就拜鲍玄为师学道,不久又与鲍玄的女儿结婚,开始逐渐把兴趣转向炼丹。

公元316年,葛洪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江南故乡。这时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建立了东晋,他以葛洪带兵打败石冰的功劳为理由,封他为“关内侯”。但此时的葛洪对做官已无兴趣,当他听到“交趾”(系现在的越南)有丰富的炼丹原料时,就请求到广西的勾漏为官,好就近炼丹。当他带领全家到了广州后,朋友出于安全的考虑劝他不要再往前走,于是他就将家人安顿在广州,自己到罗浮山去修炼,从此过着炼丹修道的生活。

葛洪不仅是一位道教大师,也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的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530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在《抱朴子·内篇》里,我们可以发现,葛洪曾做过汞与丹砂还原变化的实验。他在书中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又叫朱砂,就是红色的硫化汞,将它加热后,分解出汞(水银);汞再与硫化合,又生成红色硫化汞。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是炼丹术在化学上的一大成就。葛洪还在实验中发现了多种有医疗价值的化合物或矿物药。至今,中医外科普遍使用的“升丹”、“降丹”,都是葛洪在化学实验中得来的药物。葛洪的炼丹术,后来传到了西欧,也成了制药化学发展的基石。《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实用的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由于篇幅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民众的欢迎。

葛洪所写的医书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狂犬病),病人非常痛苦,只要受到一点刺激,听到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因此,有人把这种病叫做“恐水病”。葛洪首创应用狂犬的脑敷贴在被咬伤的创口上,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狂犬脑中含有抗狂犬病物质,到19世纪法国巴斯德才作了证明。书中对天花(天行斑疮)症状、结核病(尸注、鬼注)等的记载,都是医学文献中最早的记录。他不仅明确记载了病状和发病过程,而且还明确无误地指出它们的传染性。所以,称他为“传染病学专家”一点也不过分。

福建

Fujian

十六洞天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西北部,纵贯闽赣边界,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之一。道教列其为洞天福地中的第十六洞天升真元化之天。武夷山红岩挺秀,碧水涵幽,素有“奇秀甲东南”之誉。有古诗概括武夷风景曰:“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三三秀水”即九曲溪,发源于三保山,入武夷,折为九曲,盘绕山中者约二十里,澄碧清澈。“六六奇峰”即大王峰、玉女峰、接笋峰、天游峰等三十六峰。群峰秀拔奇伟,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此外,武夷山还有七十二洞、九十九岩等名胜。峰岩倒影于溪水碧波之中,景色天然秀丽。

1.彭祖隐居武夷山

彭祖原名铿,是五帝中之高阳帝颛顼的后代。颛顼部落原在今四川西昌地区的雅砻江畔(雅砻江在洪荒时代又被称之为若水),后颛顼顺江而下,从雅砻江到达金沙江,再从金沙江进入岷江,过平羌峡,入彭山。颛顼曾以彭山作为其进军中原的基地,彭山也成为其部族的一个繁衍发展之地。颛顼到彭山不久后便生下老童,老童又生吴回,吴回生陆终,而彭祖便是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彭祖还未出生,其父便已去世,而其母在他三岁左右时也离开了人间。传说,彭祖从尧舜时代一直活到了周朝初年,寿八百余岁。他曾当过殷朝之官吏,受殷王之命攻打徐州,大获全胜,人们都尊称他为“彭伯”。当时的徐州又称邳,所以历史上有“彭伯克邳”之记载。彭祖战胜有功被殷王封于邳,而邳也被他改为彭城,又叫做大彭氏国。从此彭城便成了彭祖的采邑。彭祖一生精研医药之术、巫术而传诸于世,但他最拿手的还是养生延年之术。相传在商纣王时,纣王派采女在彭祖处学得养生之道,并得到《九都经》。纣王见依照彭祖所传的养生术修炼,效果显著,就想害死彭祖而独掌其术。彭祖预知纣王心计,遂率子彭武、彭夷云游天下,见武夷山风景秀丽,遂定居并开发其地。后因其功绩感动上帝,因度彭祖与其二子脱胎换骨进入仙班。故武夷山名来自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

武夷山神为武夷君。《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曾遣使来山,用干鱼祭祀武夷君。据说武夷山是地仙之宅,各路地仙修炼得功成德备,将入天上仙班之前,均要会聚武夷山中,经一番考核后,脱胎换骨再进入仙班。因此,武夷君被认为是统辖地仙的神灵。传说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会同皇太姥、魏王子骞,于幔亭峰上设宴,会见乡人二千余众。悬崖上虹桥飞跨,彩屋层叠。金杯玉盏,异香氤氲。瑶笙铁笛,鼓乐齐鸣。空中传言:“曾孙等人安好!”并歌《天上人间之曲》。歌止筵散,鹤驾声远,乡人等回到山下,返顾则月华如水,林木萧疏,碧空无尘,万籁俱寂。宋白玉蟾有诗叹其事云:“人间几度曾孙老,惟有青山自古今。”

2.大王玉女天仙配

武夷山九曲溪畔有一座秀丽无比的玉女峰亭亭玉立,就像一位美丽纯情的少女,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来往游人,轻轻诉说着武夷山的古老传说。

远古时代,武夷山洪水泛滥,野兽出没,百姓为洪水猛兽所逼,颠沛流离,朝不保夕。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英俊果敢、智慧不凡的王阿哥,他不忍心武夷山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决心疏通河道,制服洪水,降服猛兽,救黎民于水火。年复一年,花开花落,王阿哥带领武夷山百姓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开山治水,驱兽降魔,终于开辟了十八弯的九曲溪,并把开山疏河得到的砂石堆成了三十六座奇异的山峰和九十九座山岩,解除了水患,赶走了猛兽。王阿哥也成为武夷乡亲的领头人,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大王”。大王和武夷乡亲一道把岩茶种在九曲溪旁,茶叶飘香,浸染山崖。武夷山百姓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

生活在天宫的玉女,早已厌倦了天宫生活。又被武夷山美妙的茶香和甜美的歌声打动,她惊喜万分,驾着云彩,飘落凡间,化身为一个美丽的村姑,来到峰奇水秀的武夷山。玉女与大王相识在九曲溪畔。玉女对勤劳勇敢、聪明能干、心地善良的大王一见倾心,爱慕不已。她甘冒违反天条的风险,决心留在武夷山,与大王一起创造幸福生活。九曲溪畔,玉女和大王一起采茶;武夷山下,大王和玉女并肩歌唱。玉女深深的爱上了武夷的山山水水,也热恋着心目中的大王。清晨,大王情意深长地走到玉女身边,把五彩山茶花插在她的云髻上,拿出竹笛,吹出心中的歌,粼粼清水映出一对热恋中的情侣。

心怀鬼胎的铁板鬼早想霸占玉女,当他觉察玉女私下凡间之后,时常变成美男子去纠缠玉女。玉女识了铁板鬼的阴谋诡计。铁板鬼恼羞成怒,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告密。玉帝得知玉女私下凡尘,立即下令天兵天将把玉女捉回天庭。刹那间,武夷山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山呼水啸,大王、玉女忠贞不渝,哪怕山崩地裂,海枯石烂,也不分离。玉帝严厉的声音从天空传来:“人仙各有其道,身为神仙怎能贪恋俗世欢乐,儿女情长!神仙若动凡心,必将化身为石!”说毕,玉女便化为武夷山的巨石山峰。大王见此情景伤心欲绝,他仰面说到:“我和玉女誓同生死,此心不渝,请你也把我变成山峰,任凭天荒地老,我们也不分离!”玉帝长叹一声:“诚心所感,愿力坚如磐石啊!”说着大王也化作山峰一座。直到今日,大王峰、玉女峰还隔水相望,见证着大王和玉女坚贞不渝的爱情誓言。

3.晒布岩仙人留掌印

武夷山中有一座山峰叫“晒布岩”,在晒布岩的岩壁中间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长度超过一丈的有数十行,相传这是仙人留下的,故晒布岩又称“仙掌峰”。传说很久以前,天上的仙女每天肩背锦囊,唱着仙曲,采集五彩云锦,然后把这些云锦配上缕缕金丝银线,织成一匹匹锦帛,献给王母娘娘。一天清晨,负责运送锦帛的挑担大脚仙,挑着织女织好的一担锦帛,踏着云路送往天宫。当他路过武夷山时,不经意往下一看,顿时被“碧水丹山”的奇景迷住了。他担子也不顾了,一溜烟来到武夷山上游玩赏景。大脚仙悠然自得,乐而忘返,直到他听到天宫的鼓声,才想起锦担。可惜,绫罗绸缎已被天上的雾水打湿。见此,他怕王母娘娘责怪,就把一匹匹的帛锦抖开,晒在大岩壁上,长长的锦缎一直垂到九曲溪边。大脚仙忙前跑后好不容易才把皱巴巴的锦帛抚得平平整整。此时,大脚仙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头倒下,呼呼大睡。当他一觉醒来时,夕阳的余晖照在他的脸上。那些锦帛在阳光下熠熠放光,衬得碧水丹山更加旖旎。大脚仙用手一摸,岩壁已经热得烫手了,他慌忙去收锦帛,一条条锦帛已融进了光滑的石壁中,连大脚仙按锦帛的仙掌也永远嵌进了岩壁。

其实晒布岩的形成是流水长年冲刷的结果,岩壁上布满了数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轨迹。每当西斜的阳光照到壁上,更见得条缕分明。俯视溪中,但见影浸水底,随波晃漾。若逢雨天,雨水从岩顶顺着直溜溜的轨迹飞泻直下,仿佛素练悬天,万千银龙飞舞,堪称奇景。

4.白玉蟾修道止止庵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曾隐居武夷山,并住持止止庵。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祖籍福建,生于海南岛。一生云游,四处求道,后得道教金丹派南宗第四祖陈楠传授内丹秘诀,遂成为一代宗师。白玉蟾才华横溢,诗词书画、内炼斋醮无一不能,并撰有《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弟子记其言编有《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等,均保存在明代《正统道藏》中。止止庵在武夷山九曲溪一曲水光石后。白玉蟾《止止庵记》称:“始则有太姥元君即其地以结庐,次则张湛继其踪,又有鱼道超、鱼道远,皆秦时女真,入此而隐。”晋时娄师钟,唐代薛邴等人也隐此修道。宋时东京李陶真、洛阳李铁笛、燕山李磨镜共创一庵,名曰“止止”。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名士詹琰夫出资重修止止庵,并延请白玉蟾住持该观。观名“止止”,寓言深远。白玉蟾《止止庵记》中说:“夫止止者,止其所止也。《周易·艮卦》兼山之意,盖发明止止之说,而《法华经》有‘止止妙难思’之句,而《庄子》亦曰‘虚室生白,占祥止止’,是知三教之中,止止为妙。”

江西

Jiangxi

麻姑山仙都观

麻姑山位于江西南城县西南5公里处,一名丹霞山,相传东汉麻姑女在此修道升仙而去,道书称此地为第二十八小有洞天,第十福地。东晋时华子期来此修道,葛洪在此炼丹,谢灵运游此有诗云:

南州实炎德,

桂木凌寒山。

铜陵映碧漳,

石磴泻红泉。

既枉隐沦客,

亦栖肥遁贤。

险径无测度,

天路非术阡。

遂登群峰首,

邈若升云烟。

羽人绝仿佛,

丹邱徒空筌。

图牒复磨灭,

碑版谁闻传。

可见此地早已是道教名山。唐开元年间,本山道士邓紫阳应天子诏求方士入朝廷,后助唐军御边寇有功,称为神人,卒乃羽化成仙而去。玄宗遣使,送此山殡葬。紫阳曾奏立麻姑观,天宝五载(746年),玄宗李隆基又命“增修仙宇,塑立诸像,显耀祠宇。”一时碧殿丹楹,何其辉煌。大历六年(771年),抚州刺史颜真卿登临,游览仙坛,挥笔写下了记述麻姑仙女与仙人王方平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故事的楷书字碑——《麻姑山仙坛记》。刘禹锡来此题诗云:

曾游仙迹见丰碑,

除却麻姑更有谁?

云盖青山龙卧处,

日临丹洞鹤归时。

霜凝上界花开晚,

月冷中天果熟迟。

人到便须抛世事,

稻田还拟种灵芝。

碑即指此《仙坛记》。

北宋初期,数代帝王对麻姑仙女与仙都观均有诰封。宋真宗赐御书百余轴,高宗赐御书法帖十轴于仙都观。故里才人李觏、晏殊、曾巩均有诗篇赞咏此山。

今日在麻姑仙坛已建碑林,规模甚伟,周春林有诗云:

颊碑刚劲光书海,

新作琳琅展观园。

三柱清香飘紫府,

千声道乐唱清仙。

简寂观

简寂观在庐山南麓,金鸡峰下,观后、观侧各有一条瀑布,“东瀑自远奔注,激石若雷;西瀑悬岩倾泻,散珠喷玉”。观前原有松树二十余株,“龙鳞雪斡,蔽日干霄”,“偃者拂地,耸者入云”。可惜近世多毁。观南面两峰夹峙如门,有涧水奔出于此。一桥横跨,古名度仙桥。观内有演经礼斗石、放生池、浮来石等遗址。其地为南朝著名道士陆修静修炼之地。

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人,三国时吴国丞相陆凯的后代。年轻时弃妻往游衡山、罗浮山、峨眉山等地访仙证道。刘宋大明年间(457-464年)到达庐山,在此建太虚观,静心颐神以修道。他在此完备了道教斋戒仪式,搜集整理了上清、灵宝、三皇各派经典,改革了汉末张道陵创立的原始五斗米教,自成一家,故称南天师道。后来宋明帝召他至建邺(今南京),修静要求放归庐山,明帝不允,卒死于建邺。封“丹阳真人”,赐谥“简寂”,意为“休止烦恼为简,远离尘嚣为寂。”观名遂改名为简寂。

相传陆修静在此植竹,所生笋其味略甜,而附近归宗寺所做咸菜其味反淡。沈括《梦溪笔谈》云:“观内有陆修静所植苦笋,而笋味反甜;归宗寺所造咸菜,而味反淡。盖山中佳味也。”归宗总老言庐山有句云:“简寂观里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菜。”但宋代诗人王十朋认为:“学道忘忧苦笋甜。”传说陆修静生前常邀陶渊明游紫霄峰,有弟子携酒相随,坐而饮酒,乐而忘返。峰下有两人对酌台。但此说与虎溪三笑之说是同样不可靠的。然朱熹游此时相信这二种说法,有诗云:

结交五柳翁,

屡赏无弦琴。

相携白莲社,

一笑倾夙心。

或为作诗而戏言也。

相传观后有布袋岩,陆修静生前遗言以布袋盛尸抛投所在崖谷,门人不忍,以布袋盛尸运回庐山,葬于此岩下。

陆修静之高风,历来令人景仰。南朝梁代沈璇曾撰有《简寂观碑》,其中云:“前陈蠡泽,积水浮天;却据匡山,层岩入极。瞰七泽真犹掌;瞻九河直如带。……飞溜垂虹,积青似素。轻萝散雾,接绿成帷。春林绾锦,冬岩挺翠。朝猿永啸,夕鸟攒吟……。先生托身剑杖,飞迹壶天。遗文余记,盈藤委箧。摘玄宗之奥旨,畅秘诀之幽玄。”其时张正则有诗云:

即此神山内,

银榜映仙宫。

镜似临峰月,

流如饮涧虹。

天师炼丹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

1.丹成龙虎现,云锦虎龙争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为山上有一石壁,高达百丈,宽约一华里,形似五彩的云锦,故名。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成。传说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

不久,灵山秀水被神仙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又传说太上老君为了帮助张道陵在龙虎山创建道教,特派九龙一虎协助天师炼丹。其中有条“冲天龙”因不耐陆地燥热,趁神虎熟睡之机逃跑了。张天师大怒,一画镇龙符,二立镇虎牌,挡住了冲天龙的去路。冲天龙火冒三丈,吐出烈焰熊熊的龙珠,把张天师烧得焦头烂额。危急之际,熟睡的神虎惊醒,一声长啸扑向冲天龙,从此斗争不休,最后冲天龙和神虎一并化作山峦,龙虎山因此得名。

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2.天师创教,子孙传承

张道陵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龙虎山炼成神丹后,又入四川修道传教,创建了“五斗米道”。这是中国最早的道教教团组织。他还开创了道家用符咒为人祈福消灾的先河。

传说张道陵曾往阳山治妖,有毒龙于深水池中兴风作浪,张书符一幅,投入水中,龙妖立即逃去。魏晋以后,符文被道教各派采用,使道教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符文是一种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道士画符的工具主要有毛笔、墨汁、清水、朱砂和黄色的土纸。咒语则是法师口中常念的三言或四言短语,少则数字,多则数百字。符咒是道士与鬼神交际沟通的媒介,是为人消灾祛病的主要手段。通常是指记录有诸天官名号的法牒,牒中有相关的符图咒语,它是道士个人修身立业、升迁道职的证书,没有为别人防病除疾的作用。从张道陵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正是以符见长,故世称“符派”。张道陵临终,将剑印传予其子张衡,张衡传子张鲁,张鲁晚年嘱其子张盛:龙虎山是祖师爷的原坛所在,那个地方“天星照映,地气冲凝,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是神人所居之地,你应回到那里去,宣道布教,世代相袭。于是第四代天师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从汉中迁回龙虎山祖师玄坛,后世子孙代居于此,世袭道统。

元朝建立后,在北方扶持全真道,在南方则大兴天师道。据《天师世家谱》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攻宋前曾遣使密问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胜负前景,张答:“善事尔主,后二十年,天下当混一。”后果应验。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朝廷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并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位居一品。从此南方诸符派皆归宗正一道,龙虎山历代天师则成为正一道首领。

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

3.天师斗法,老母护灯

传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传道授徒时,附近有一位李天师也在传道授徒,两人相持,互不退让。一天李天师来到龙虎山,气势汹汹地对张天师说:“我要与你斗法,谁斗赢了,谁当天师!”张天师问:“怎样斗呢?”李天师说:“咱们坐在一个大蒸笼里,用火蒸烤七七四十九天。”张天师毫不犹豫地答道:“悉听尊便。”过了几天,两位天师相约来到泸溪河畔,搭了一个大灶,两人同时坐进蒸笼内,双方门徒开始点火蒸烧。张天师在斗法前一天曾禀告母亲说:“请点燃七七四十九盏油灯,而且昼夜不熄,这样,才能保全儿命。”张天师的母亲是一位虔诚可靠的老夫人,遵照儿子嘱托日夜守护在油灯下。而为李天师守护油灯的是他年轻的妻子,在四十九天的斗法中,她因意志不坚,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当她醒来时,已是油尽灯枯,李天师因此被蒸死了。张天师虽获胜,但双眼已被蒸得向上翻翘,因而后人称为“翻眼天师”,今天天师府殿堂内塑造的神像,仍保留翻眼神态。

灵宝祖山阁皂山

阁皂山乃道教“灵宝派”祖庭。该山位于樟树市东南隅,俗称“合皂山”,亦有称“葛岭”,是武夷山西延的支脉,逶迤绵延二百余里,峰回峦复,古竹苍松,霞蒸云蔚,引絮舍烟,号称“清江碧嶂”。山名肇见于东汉,取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宋代以来,即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馆”的誉称。

葛玄,字孝先,人称葛仙翁,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年),本籍琅琊,后迁居丹阳(今属江苏省)。葛玄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喜道家著作,慕神仙之术和炼气保形真诀。汉灵帝光和元年遇上了道术高明的左仙翁元放(即《三国演义》中的左慈),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等仙经和炼气保形、治病劾鬼诸秘法。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载神话传说,光和二年(179年)正月朔,太上老君敕侍经仙郎太极真人徐来勒(字则,未详何人)等三仙人,“披九光之韩韫”,授葛玄《灵宝经》、《正一劝戒法轮妙经》和《洞元》、《大同》等三十六卷仙经以及《上清斋法》、《三七品斋法》等真诀。《灵宝纪略》中也有记载:“有琅琊葛玄字孝先者,入天台山学道,精思遐彻,未周一年,感通太上,遗三真人下降,以《灵宝经》授之。”《云笈七签》谓:“老君降真于师,仙公受文于天台。”葛玄经多年精心研摩专意修持后,终于修炼成功,掌握辟谷、金丹服食之道,分形万化之术,灵感应变之法。得道后,人呼“葛仙翁”或“太极左仙翁”而不名。后代还逐步将他神化,说他能腾云驾雾。陶弘景《太极左仙翁葛公之碑》载:“公驰涉川岳,龙虎卫从。”说他出入是龙虎护卫的。

东汉建安七年(202年)葛玄在阁皂山悟道修真。后遨游山海,于孙吴嘉禾二年(233年)再次来到阁皂山,在骆驼峰之侧建“卧云庵”,筑坛立灶,修炼“九转金丹”。吴赤乌七年(244年),葛玄在桐柏立坛授道,对弟子郑隐道:“吾昔受左元放先生,今付与汝。”并嘱郑隐说,待他仙逝后,将《上青》、《三洞》、《灵宝》诸经付阁皂山造宗坛及家门弟子流传。是年八月望日,仙翁召集身边的道徒说:“吾不得作大药,今当尸解。”他先令人穿戴好衣冠,端坐室内,众弟子焚香环立而羽化。

《道藏》记载,葛仙翁飞升后被任命为“太上玉京太极左宫仙翁”。葛仙翁升仙后一百多年,其从孙葛巢甫创道教灵宝派,将他奉为该派祖师。

阁皂山的古迹有不少与葛玄的神话传说关联,诸如卧云庵为葛玄登仙之处,著衣台乃葛玄披麾之处,西峰南坡之上捣药臼传说为葛玄捣药炼丹之臼,并遗有末在臼内,啄吃之鸟以此通“灵性”,每当月夜,犹作仙家捣药之声。石门石,又叫“剑劈石”,俗称“吊谷上仓”,传说葛玄进山时,巨石兀然阻立,不能通行,葛玄便用佩剑将石劈开,因以名为“剑劈”。骆驼峰,又名“东峰”,为葛玄得道藏丹之处;玉女峰,在太极峰之南,相传葛玄“飞升”时,玉帝派来迎接葛玄的“玉女”,曾在此稍事休息,重整云鬓,因此得名。丹井坐落在骆驼峰南麓的原万寿宫内,相传为葛玄炼丹汲水遗迹,石质井圈,口每径两市尺许,井深不及一丈即见泉水,清澈碧透,寒气逼人。传说阁皂山初建宫观时,由此井不断冒出木料,供给建材,因又名“出木井”。朱熹有“丹井龙归地轴深”的诗句,意谓井深邃莫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