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南佛教胜地典故-中国旅游文化典故揭秘

华南佛教胜地典故-中国旅游文化典故揭秘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华南佛教胜地典故广东Guangdong海幢寺海幢寺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中路与同福中路之间,原寺规模宏大,清代被列为广州佛教著名的四大丛林之一。寺址为南汉千秋寺故址,为南汉第一代皇帝刘龚所建。在其右侧兴建地藏阁,并铸幽冥大铁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海幢寺进行过多次修葺。

第四章 华南佛教胜地典故

广东

Guangdong

海幢寺

海幢寺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中路与同福中路之间,原寺规模宏大,清代被列为广州佛教著名的四大丛林之一。以环境清幽、园林优美而著名。今寺址仅为古寺的一部分,与海幢公园合二为一,保存着古色古香的寺庙园林景观。

寺址为南汉千秋寺故址,为南汉第一代皇帝刘龚所建。据传当时千秋寺只有一座佛殿和菩提堂,寺旁还建有五代十国时南汉的梳妆楼、刘王殿及郊坛等。宋元以后寺与楼均毁,逐渐变为民居。明代广州富商郭岳龙辟为宅院和花园。花园内植有鹰爪兰,故取名“兰园”。

广州民间一直流传“未有海幢,先有鹰爪”的传说。

明朝末年,郭龙岳居住在今海幢寺一带,他家的花园就是南汉时期千秋寺的旧址。郭龙岳是一个为富不仁、又生性暴戾之徒。有一天婢女兰香正在为主人洗衣服,郭龙岳匆匆走来,说他衣服口袋有个翡翠玉扣忘记拿起。兰香反复、多次仔细找遍了盆里的衣服,都没有找到翡翠玉扣。郭龙岳暴跳如雷,说是兰香偷走他的玉扣,不由分说,对兰香拳打脚踢。

郭龙岳连续几天不断拷问兰香。兰香被打得遍体鳞伤,矢口否认偷窃之事,她自知蒙受不白之冤,主人绝不会放过自己,一死难逃,于是身心俱损,万念俱灰,为证实清白,在一天风雨交加的黑夜里,她跳入后花园的一口井中,一个玉洁冰清的无辜少女就这样含不白之冤而香消玉殒了。

两天后,有家人在井里发现了兰香的尸体。郭龙岳这个外似仁慈,实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为维护自己的声誉和掩盖逼死婢女的劣迹,命人将那口井封了,还严禁家人谈论此事。

兰香含冤死后,郭家上下人人晚上都梦见浑身湿透,面带悲容的兰香,一时人心惶惶,郭龙岳更是惊恐万分,急忙叫人把水井填平。不久,奇事出现了:在兰香自尽而被填埋的井上居然长出一棵鹰爪兰树,而且很快就开枝散叶,形似虬龙。郭龙岳每见此树便如见鬼魅心惊胆颤,惶惶不可终日,但又不敢叫人斩去。后来,鹰爪兰树越发茁壮,而且开出硕大的黄花,散发出浓烈的香气。而郭龙岳家却一天天衰落了,甚至沦落到典当家产度日,郭龙岳后来死于暴病。

到了清初,有一个叫光牟的和尚云游到广州,一天他从珠江北岸渡江到郭家弃置的后花园,发现此处极宜建筑佛寺,于是募捐得此地的一部分,在这后花园旁边建立一间佛屋,光牟依佛经“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的典故,在门额写上“海幢”两个字,这就是传说中最初的海幢寺了。那时,鹰爪兰树长在佛屋旁边。僧人在四周加上护栏,勤加养护。鹰爪兰树经历三百多年风霜洗礼,至今仍然枝繁叶茂,年年开花。

康熙五年(1666年)僧人池月、今无得官方资助建成大雄宝殿,殿阔七楹(约35米),高三寻(约7.5米)。在其右侧兴建地藏阁,并铸幽冥大铁钟。次年又建规模更大更宏伟的藏经阁、天王殿、韦驮殿、伽蓝殿等。藏经阁比大雄宝殿更为雄伟,碧瓦朱甍(梁),侵霄烁汉,非常壮观。此后又相继建成丛观、西禅、镜空、松雪、悟闲、画禅等堂宇及其他僧舍、亭、塔等建筑23座,并把早期建的佛堂和准提堂改成客堂,环以回廊。当时海幢寺规模之大,为广州四大佛教丛林之冠。清康熙年间的《鼎建碑》中记有海幢八景:花田春晓,古寺参云,珠江破月,飞泉卓锡,海日吹霞,江城夜雨,石蹬丛兰,竹筠幽钟。

海幢寺经历代僧众多年经营,整座寺院建筑显得极为壮丽,《羊城古钞》中称其宏敞庄严,为岭南雄刹。据传,18世纪是海幢寺的全盛时期,寺院规模超过现址三倍。当时海幢寺前临珠江,后倚万松岭,东界达到今天的同福上街。由于风景美丽、环境幽雅,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寺院被辟为夷人(外国人)游览区,专供外国游客参观,开了广州专门为外国人开辟的游览区之先河。

到了清朝末年,海幢寺开始衰落,民国初年逐渐被蚕食,抗战时曾遭日寇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海幢寺进行过多次修葺。然而,到了“文革”时期,与广州其他寺庙和古迹的命运一样遭到前所未有的浩劫,僧众星散,三宝佛像、十六罗汉像、四大天王塑像等艺术精品均无一幸免,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毁坏或流失。寺中仅存康熙五年(1666年)所铸重达750公斤的冥钟,精雕细刻、形象生动的石狮一对,千手观音像一座。

从1993年起,市政府有关部门投入了近千万元陆续修复了大雄宝殿,重建天王殿、塔殿、放生池和七层僧舍、藏经阁综合楼等,重现了海幢寺作为古刹丛林的风貌。大雄宝殿供奉3座铜佛,各高十多米。铜佛称三世佛,即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天王殿内供奉形态威猛、栩栩如生的四大天王像。1997年又在大雄宝殿前空地东侧新建一座名为宝严塔的石塔,塔周有石栏,为平面六角形,莲花基座,八层葫芦顶,檐角悬铁钟。

虽然今天的海幢寺已失去了昔日佛家古寺院那种万籁俱寂、庄严肃穆、神秘超脱的气氛,但园林景观依然如故,浓荫蔽日,古木参天。百年古树很多,有树龄超过300年的菩提古树三株:一株在寺北门内侧,一株在天王殿西南侧,另一株在大雄宝殿后之东南,相传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天然禅师从光孝寺原株分植而来。此为明末古树,树龄几近400年,至今仍枝繁叶茂,绿叶婆娑,生机勃勃。其他百年古松、古榕为数也不少。

海幢寺有个奇特之处,寺内供奉的罗汉佛不像别的寺院那样,有十八尊,而只有十六尊。那两尊罗汉像哪里去了?这有一段传闻:

有一天,济公和尚云游来到海幢寺,看见寺内的住持以高僧自居,眼高于天,对任何人都看不起,便有心戏弄他一下。济公化作一个苦行僧,衣衫褴褛,挑着两个烂布袋来海幢寺投宿。住持见他疯疯癫癫的模样,十分讨厌,勉强同意只让他在廊下住一晚。第二天一清早,住持便赶济公走。济公装疯扮傻,将两个烂布袋放在大雄宝殿上,说他要到韶关南华寺去,请住持帮他挑行李。

住持大怒道:“疯人,不识抬举,你若有本事,叫大殿的罗汉帮你挑行李吧。”济公不动声色,施施然走入大殿,大声叫道:“奉本寺住持之命,请两位罗汉现身,替我挑行李到韶关南华寺。”济公话音刚落,忽见两个罗汉笑嘻嘻地从座上跳下来,恭立于济公面前,听候指示,济公回头对住持嘻嘻一笑,然后大喝一声:“立即起程!”两罗汉立即拿起两个烂布袋,随着济公腾空而起,驾祥云飘飘然向北飞去。住持与众僧见状,吓得胆颤心惊,连忙俯伏在地,叩首不迭。济公即现金身,立定云头,指着住持说:“大和尚好好修行,放下架子,以慈悲为怀,善待众生,才能成正果。”住持噤若寒蝉,俯伏在地上不敢抬头。经此事之后,他没脸再在海幢寺里待下去,只好云游他处。

那两个罗汉随济公飞去后,不再回海幢寺了,韶关南华寺原有的五百个罗汉却增加到五百零二个。据传,多出的两尊,就是当时随济公到南华寺时留下来的两位罗汉。而海幢寺却缺少了两尊,那就是海幢寺只有十六个罗汉的故事。

根据清朝郭小亭写的长篇章回小说《评演济公传》所述,济公确有其人,俗名李心远,南宋台州(今浙江临海)人。他曾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号道济,后来又到净慧寺。传说他举止癫狂如痴,不守佛家清规戒律,常常酒肉穿肠,特别喜欢吃狗肉大蒜,穿得破破烂烂,被人称为“济癫僧”。他的性格幽默诙谐,为人急公好义,专好打抱不平,尤好惩治贪官污吏,言词尖刻,手法高超,深得封建专制统治下敢怒不敢言的百姓喜爱。人们将其神化,认为是降龙罗汉转世,尊称他“济公”、“活佛”,人们面对那些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的官吏、恶棍,只有内心痛恨咒骂,却无处伸张正义,便将智慧、力量和勇气赋于这一个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和尚,四处传颂着他的故事。

大佛寺

大佛寺是清初兴建的一座佛教寺庙,为广州著名的“五大丛林”之一,位于惠福东路惠新中街。大佛寺历史悠久,相传其前身是五代十国南汉国二十八寺之一。明代在其基址上建龙藏寺,后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六年(1649年)毁于大火。康熙三年(1664年),入主广州的平南王尚可喜捐资在废墟上建造了大佛寺。雍正十三年,广州知府刘庶重修。

相传大佛寺是仿京师的官庙建造,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头门、钟楼、鼓楼、韦驮殿、伽蓝殿、天王殿和大殿,还有方丈室、廊庑等。民国时政府变卖部分寺产改建民居,现仅存大殿、东面部分廊庑,另有碑记3方。

大殿坐北向南,面宽七间36.32米、进深五间25.36米,十九架梁用六柱、两山墙承重,梁枋用材粗大,九架梁厚达七十多厘米,上下梁间采用如意纹驼峰斗拱承托,檐下施三踩三翘斗拱、斗拱造型简朴,复盆式砂岩柱础古朴稳重,保留了明代的风格。

大殿为歇山顶,上盖素板瓦、陶瓦筒、陶瓦当和滴水,灰塑云龙、西蕃莲正脊,龙身围绕着砖砌瓦脊两面穿插,生动传神。正中为鎏金葫芦顶,垂脊、戗脊上塑狮兽,两侧山墙还保留了缠枝西蕃莲纹式。

由于晚清及近代战火不断,又因现代城市建设征地拆迁,昔日大佛寺的各种建筑设施大都已荡然无存,由于历史原因,大佛被迁至六榕寺,供奉在六榕寺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内。

大佛寺因累遭人祸天灾,文物古迹散失堙没,而没有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和海幢寺四大古寺出名,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道光十八年(1838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南来广东查禁鸦片,当时从今北京南路天字码头上岸,曾在大佛寺内设禁烟局,处理禁烟事宜。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也曾在此举办政治训练班,为革命培养过大批优秀人才。

以前广州民间曾流传一首颇为有趣的回文诗“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说的是大佛寺的佛殿(大雄宝殿)规模过小,佛像却很大。此事与尚可喜有密切关系。话说当年尚可喜降后金之后,率军转战关外,屡立战功,被封为平南王。吴三桂降清,献山海关防线使清军长驱直入关内,尚可喜与吴三桂、耿仲明、祖大寿洪承畴等一班明朝降将,打败李自成中原的明军残部。尚可喜从关外打到关内,渡黄河、过长江、越五岭,一直打到广东,把明朝的残余势力——南明的各个政权消灭。他镇守广州时自感多年征战,杀戮太重,煞气有所收敛,除传说中的“杀人十八甫”、“独占越王井”之外,并无太多劣迹。到了老年,倒也一心向善,在广州修建了不少寺庙,以图减轻过去深重的罪业。主持筹建大佛寺是其中的一项例证。他不仅自己捐钱,还发动同僚官员出资筹建大佛寺,并派专人赴京绘制京师寺庙的图样回来仿建,并铸造四尊当时广州之最的大铜佛供奉寺内。不知是资金不足,还是设计失误,也不知是先建庙后铸大佛,还是先铸大佛后建寺宇,因而使佛像与庙寺不相协调而出现上述略带讽刺色彩的回文诗。不管历史和后人怎样评价尚可喜的人品功过,他发动官员捐资建造大佛寺,毕竟给广州留下了一处颇为知名的古迹,这里不妨介绍一下这位平南王的生平。

尚可喜(1604-1676年)辽东海州(今辽宁海城)人。明崇祯时为副总兵,崇祯七年(1634年)继孔有德、耿仲明投降后金(清),授总兵官。崇德元年(1636年)封智顺王,隶属汉军镶蓝旗。随清兵入关,与明朝另一降将,时任宁远总兵,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一起,打败李自成建立的大顺国军队,镇压各地抗清的明末残部及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年)因转战湖南、广东有功,改封平南王。1650年他率清兵入粤,相继击破广东地区建立的南明绍武、永历政权及各地南明残军。他奉命驻守广州,为清初三藩(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继茂)之一。吴三桂叛乱时,其子尚之信与福建的靖南王响应吴三桂。尚可喜不满其子所为,因而忧急而死。他镇守广州为时较长,有关他的事迹很多,但史料记载却零星分散,有的都是东鳞西爪而已,但他捐资建造大佛寺却是事实,也为广州人民做过好事。

他投降后金之前命运十分坎坷。

明朝到了崇祯年间,国力渐衰,内外交困,亡国迹象已经逐渐显现。虽然崇祯即位之初,杀魏忠贤,罢黜阉党,励精图治,极想有所作为,但又重用另一批宦官,偏听偏信,刚愎自用,枉杀抗击后金(清)名将袁崇焕,并动辄更易将相,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纷纷而起,势如燎原,最后被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攻克北京,他亦于煤山上吊而死,明朝从此灭亡。

尚可喜的身世及其家庭遭遇都十分悲惨。他的父亲是明朝辽东驻军中的一名下级军官,在与后金(清)交战中阵亡。尚可喜19岁时加入辽东水师,作为一名下级军官驻守皮岛。当皮岛发生兵变时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格杀发动兵变的将领,保全了海岛安全,为此立下战功被破格晋升为副将。后来,后金袭击旅顺,尚可喜率军驰援不及,他安顿在旅顺的家人,包括其妻妾子女及亲属在内数百人,不甘受辱,全部投海自尽,壮烈殉国。

发动皮岛兵变的真正幕后主谋、总兵官沈世魁,为报复尚可喜破坏他兵变的阴谋,企图杀尚可喜以灭口。沈世魁假传军令,命他限时赶回皮岛商议军事,欲设伏格杀,被尚可喜侦知他的阴谋,改道返回驻地广鹿。尚可喜一方面遭受举家殉国灭门之痛,一方面又为上司所不容,要杀他而后快。他进退两难,思考再三,最后决定投降后金。降金后被封为智顺王,从此死心塌地地为后金卖命。他之背叛明朝降后金,后人说其不忠,是叛逆,是“卖国求荣”,但当时他的无奈处境却又使许多人对他产生“可以理解”的心理。关于他的行为,有人评价为“同情其遭遇,鄙薄其为人”。

其实尚可喜对清朝倒是十分“忠诚”的,他的“忠诚”,表现在他在“三藩之乱”时的态度和行动。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尚可喜深知朝廷对三藩权力太大,拥兵割据的局面心怀恐惧,撤藩之事迟早会发生,因而为表忠心,上书请求撤藩退休。果然,八月康熙谕令吴三桂、耿精忠撤藩,吴三桂不甘大权旁落,丧失王位,决定联络其余两藩举义反清。十一月吴三桂起兵抗命,“三藩之乱”爆发。据传,吴三桂发动反清叛乱之时,尚可喜已近“古稀”之年,身体孱弱,缠绵于病榻之上,大小事宜大多由其子尚之信决定,大权旁落。吴三桂派密使到广州约他共同起事,尚可喜审时度势,认为清王朝正是鼎盛时期,兵多将广,天下归心,偏于广东、福建、云南的三藩势力,很难与之抗衡,因而毅然拒绝,但尚之信却利令智昏,决定起兵响应。尚之信先将其父软禁,封锁消息,并作出许多反清的军事部署,分别向吴三桂和清廷显示尚可喜反清的决心和行动。尚可喜得知其子反意已呈,并作出军事行动,悲愤至极却又无可奈何,因而被活活气死。(www.daowen.com)

尚可喜此人的功过不易评说,但他为人的处身立世所强调的“忠信”两字,却是终生不移的。先是对明朝的“忠”,表现在镇压皮岛之乱及其全家数百人殉难,却遭上司所不容,最后走投无路,被逼而降;其次是忠于清朝,自动请求撤藩退休,坚决反对其子追随吴三桂反清叛乱,不能制止,悲愤而亡。

广西

Guangxi

栖霞寺

闻名中外的七星岩前百十步处,峭崖奇石相伴,古树苍苔掩映,一方院墙殿宇坐落其间,一片油绿洁净的草地广铺门前,灵剑溪缀着几座雅致的小桥潺潺淌去。“蝉噪檀香风袅袅,鼓鸣梵磬意悠悠”,“天下名山僧占多”,宝刹是也,这就是广西桂林的栖霞寺。栖霞洞(即七星岩)自古传为神仙洞府,至今岩口右侧崖壁还保存着宋代范成大书刻《碧虚铭》,记叙了临贺令郑冠卿遇日华月华二仙的故事。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高僧昙迁曾刻“栖霞洞”三大字于洞口。

明末抗清名臣张同敞曾作《赠浑融卓锡七星岩》:

七十峰头曾住身,今来桂岭八经春。

楚中风雨声如梦,天外云烟气到人。

我自孤僧偏有发,汝应避世不生嗔。

上封寺久藏荒草,重立碑边待史臣。

张同敞(?-1650年),字别山,湖北江陵人,曾任兵部侍郎,明朝著名宰相张居正的曾孙。卓锡代指僧人居所。诗中首联写浑融和尚的经历。颔联写社会局势,当时清军大举南侵,南明政权风雨飘摇。颈联劝浑融安心出家。尾联流露作者对前途的悲凉的感叹和尽忠的决心。正是这种心理准备,所以在清定南王孔有德攻打桂林城时,张同敞和瞿式耜作出了悲壮而又崇高的选择。

然而,浑融何许人也?他就是栖霞寺的开山祖师,法名本符,号浑融,沤和上人弟子,湖广沅州人,俗姓张。初至桂林住于普明庵,后听从张别山的劝说,“卸缁佩剑”,随拱粤将军刘起蛟征战,所向皆捷,时人赞他为“秃参军”。后衡州失守,浑融谢刘回桂,振锡于七星岩下之寿佛庵,见岩幽林静,水色山光,实为福地,但庵小破旧,池多毒蛇。于是,筑基为殿,填池栽花,建亭阁,植松竹,供奉释迦。地方名贤因寺在栖霞洞前,遂题名“栖霞寺”。

浑融为人豪爽,崇尚忠孝大节,从军,奋勇杀敌,为僧,皈依佛法。潜心浮图,扶弱济世,乐善好施,急人所难,又嗜酒喜客,因而无论官民贵贱,俱有往来。瞿张二公取义成仁后,就是浑融与性因二僧主持收敛、安葬、奉祀诸事。时人某君有《寄赠浑公》七律,赞其品行:“桂林东郭七星岩,自有高人迥不凡。龙井出云栖殿阁,花桥隔水奏松杉。舒开热血方知醒,痛饮清酤未解馋。总为风尘多聚散,相思江上欲飞帆。”

此后,栖霞寺香火益盛,缘施随喜,建筑渐具规模,有山门、大雄殿、准提阁、韦驮殿、阿难殿、环碧堂、听月亭、修竹亭、白莲池、放生池、普同塔等。浑融又主持或参与修缮花桥,开辟山道,建设亭台等善事。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宜人独桂林”。古人早有赞誉。奇山秀水,高僧名寺,声传遐迩。每日里游山玩水,进香朝佛,求签许愿者接踵而至,如醉如痴,甚至外国人也慕名而来。有交趾(今越南)使臣阮名儒诗《赠栖霞寺浑融大和尚》:

雅慕抵林不世材,缘悭那得见如来。

几年道月飞银海,何处昙花映玉台。

碧水青山游乐国,幽岩深洞绝尘埃。

相逢未暇谈禅趣,认取高僧一指回。

阮使臣在诗中歌颂了桂林山水的秀美和名寺高僧的玄妙,同时也表达了热切的仰慕之情。

浑融年过九十而圆寂,僧俗为他在寺前建有墓冢。

广西巡抚陈元龙(1652-1736年)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一品顶戴。在桂7年,栖霞寺也是他常登临之处,《重过栖霞寺》(二首选一)诗曰:

联舸铁绠锁城东,仙境岩有路通。

满目烟霞开宝刹,曩时忠义翊宗风。

溪流断续泉声咽,石磴欹斜履迹空。

陈元龙在诗中,写出了山水胜境,写出了他和浑融的成绩,更写出了对浑融的深切怀念。

湘山寺

“楚南第一名刹”湘山寺在广西全州县城西,即今全州高中内。现存无量寿佛殿、圆通宝殿、妙明塔、放生池石雕群,康熙的亲笔崖刻,石涛的兰花石刻等。有尼姑四人,住持释宝庆法师。

秀水名山,古寺高僧,每每为诗人所青睐,南宋大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吴郡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调任广西经略安抚使,刚入粤西,游历了湘山,诗兴顿生,写下了《题湘山大施堂》并序:山中祖师号无量寿,真身在塔焉。

重寄春林泪竹枝,南游风物鬓成丝。

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来去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

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

诗中颔联“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尤其精彩,为世人广泛传抄、吟颂。然而,奇在何处?奇有多少?

湘山寺的创始人全真大师就是一奇人,他俗姓周,别号宗惠,湖南郴州资兴县程水乡周源山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亥时(728年腊月)。全真大师云游四方,许多名山圣地均难留足。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四月,游至湘源(今全州),登湘山笋布台眺望,“五华围绕,三水汇流,左有钵盂山,右有圣禅岭,中卓忻然,遂决意定居于兹。”主持建立净土院,诵经传法,广结佛缘。由于他佛法深邃,德行懿范,寿超期颐,净土院香火日盛,僧俗万众崇敬,尊他为“湘山圣化主人,无量寿佛”。从唐肃宗至唐懿宗,历经11个皇帝,咸通八年(867年)二月初八,全真大师无疾而终,享寿139岁。圆寂时,留下两句偈语:“秋去叶须落,春来花自开。”

全真大师无论僧俗,佛缘极好。湘源地方人士曾赠诗一首:“道冠儒屐释袈裟,三教原来本一家,枯坐雪山今孰是?云蒙复釜涌昙华。”全真亦有《牧牛歌》10首传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