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索华东佛教胜地-中国旅游文化典故

探索华东佛教胜地-中国旅游文化典故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华东佛教胜地典故山东Shandong定林寺山东莒县县城是春秋时莒国的都城,至今断垣残壁,尚可见当年城郭遗迹。刘勰,祖籍山东莒县,寄居在江苏镇江,南朝人,他和僧佑整理佛经10年,精通佛教经论,经过五六年的精心研讨,写成《文心雕龙》一书。山上有胜景二十四处,“石门月霁”在清初被列为曲阜“雩门十景”之一,因此历来是游人流连观赏的胜地。但此后二人天各一方,再未重逢,石门山因此成为他们友谊的唯一见证。

第二章 华东佛教胜地典故

山东

Shandong

定林寺

山东莒县县城是春秋时莒国的都城,至今断垣残壁,尚可见当年城郭遗迹。县城的西北有一座突兀秀丽的山峰——浮来山,海拔三百多米,山上遍植松柏等各种树木,山坳的北面,绿树掩映之下,隐约可见一座古刹,这就是定林寺。

定林寺始建于北朝,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修建的,坐北朝南,傍山而建。仰观山门,有天梯相接,拾级而上,稍显气喘时,山门已过,地势豁然开朗。正面有大佛殿,殿前有一株号称“天下第一树”的古银杏树,树高24米,围径最大15米,相传为商代所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高龄,仍然枝叶茂盛,亭亭如盖,覆盖面积达三百多平方米。而且阳春开花,金秋结实,年复一年,生意盎然,蔚为奇观。佛殿内原祀如来佛和十八罗汉。罗汉或立或坐,或仰或卧,姿态各异,不幸皆遭毁坏,现在又已大部复原。清代陈全国游定林寺至此曾赋《银杏》诗:

大树龙盘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已廿代,人经仙舜几多流。

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相传春秋时莒子和鲁隐公曾在此树下会盟,诗以此为始,赞叹银杏虬枝繁叶,比喻十分恰当,而且以长生点题,感叹人生虚幻,短暂易逝。大佛殿后有校经楼,额书“校经楼”系郭沫若所题。校经楼原名毗卢阁,相传我国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曾在此校订过经书,因有现名。现在楼内陈列着刘勰画像、生平及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刘勰,祖籍山东莒县,寄居在江苏镇江,南朝人,他和僧佑整理佛经10年,精通佛教经论,经过五六年的精心研讨,写成《文心雕龙》一书。定林寺因刘勰而有名,据考证,刘勰所居之寺,应以钟山定林寺的可能较大。但史既无证,人们就不再计较孰是孰非,刘勰的确为定林增色,但定林寺也自有其风景形胜之处。

玉泉寺

玉泉寺位于山东曲阜市东北25公里的石门山中。石门山,原名龙门山,因有两山对峙,形如石门,俗称石门山。山中泉涧清流,洞壑幽深,林木繁茂,山势曲折迂回,风光秀丽。主峰胜涵峰海拔406米,是曲阜境内最高的赏景佳处。山上有胜景二十四处,“石门月霁”在清初被列为曲阜“雩门十景”之一,因此历来是游人流连观赏的胜地。唐天宝四年(745年),诗人李白、杜甫相遇洛阳,遂结伴东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秋天二人在曲阜石门山分别,情难分舍。“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李白赋诗送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但此后二人天各一方,再未重逢,石门山因此成为他们友谊的唯一见证。

玉泉寺在石门山腰,始建于金泰和年间(1201-1208年),原名全真观,是峄山道教的下院。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扩建时,道教势力衰微,佛教兴盛,因观中有“玉泉”,遂更名玉泉寺,也习称石门寺。寺内有楼、堂、殿、阁数间,主体建筑千佛殿飞檐斗拱,气势恢宏,至今保存完好,千佛殿后有禅堂,是诸僧参禅清修之地,寺院西南有钟楼。玉泉寺规模虽不大,但石门山景色极佳,因此自曲阜城中来此游览者甚众,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更终老于此。

孔尚任,清代文学家,孔子64代孙,山东曲阜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孔尚任登石门山,爱山色之美,顿萌隐居之志,遂于胜涵峰阴叠茅筑庐,至今峰下尚有遗迹。康熙二十一年被衍圣公孔毓圻聘请出山,先为衍圣公夫人治丧,后修《阙里志》及《孔氏家谱》,二十三年为康熙皇帝讲经,破格授国子监博士,三十九年罢官,四十一年春重归石门山,潜心读书,创作了名剧《桃花扇》,并写了大量赞美石门山的诗文,其中一首描述他雨中游石门山、玉泉寺所见到的景致:

山尾山头拖翠长,吟鞭摇雨路苍苍。

不成村舍三家住,稍有田塍半断荒。

铺地云容如海市,遮天峰势似边墙。

溪回岭转无穷态,直到门前见夕阳。

《冒雨过石门山,后由横岭口转寺前》诗紧扣诗题,用写实的手法,描绘行路中所见雨中山景,峰回路转,到玉泉寺门前时,却已雨过天晴,红红的夕阳给石门山、玉泉寺披上了万道霞光,景色十分迷人。清代颜光猷也有《石门》诗:

石门山寺白云深,乱雨飞花野火侵。

法帐空悬莲叶散,梵钟不响草虫吟。

牛羊历落千林满,藤挂苍凉一径阴。

草阁昔年何处是,流泉仿佛似鸣禽。

诗以苍凉的笔调述说着山寺颓态已露,盛时远逝的故事,山色青翠依旧,流泉淙淙作响,不禁流露出一点淡淡的物是人非的悲凉。

上海

Shanghai

龙华寺

坐落于上海徐汇区的龙华古寺,为江南地区著名的古刹之一,也是上海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龙华有着古老的历史。相传三国吴赤乌五年,西域康居国大丞相的长子会出家为僧,人称“康僧会”,他东游于吴、娄、由拳之间(今苏州、上海、嘉兴一带),路过龙华荡,见这里“水天一色”,“尘辙不到”,认为是修行宝地,欲结庐而居。这里原是广泽龙王之宫,鉴于康僧会佛法高超,龙王乃让宅兴建梵宇,取名龙华寺。随后,他去建康(今南京)拜见吴帝孙权,求得五色佛骨舍利13颗,孙权下令造13座宝塔存放,龙华寺中的龙华塔就是其中之一。明代寺里的和尚根据这个传说,请人作记刻于石上,从此孙权造龙华塔之说,上海一带几乎妇孺皆知。清代县志中曾引用晚唐诗人皮日休(字袭美,834-883年)的《龙华夜泊》:

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

尚嫌残月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

唐代已称“古刹”,由此可见其年代之久远。但是上海较早的地方志绍熙《云间志》和至元《嘉禾志》均认为,此寺是五代时吴越王所造,旧号龙华寺,取自于弥勒降世龙华树下的故事。宋治平三年(1066年)重修时曾赐额“空相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皇太后赐名“万寿慈华禅寺”,后代多次重修,规模渐弘。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

龙华寺建筑群仍保持宋伽蓝七堂制,山门前有龙华塔,进入山门后,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天王殿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钟楼上悬挂的青龙铜钟,被誉为“龙华晚钟”,曾为“沪城八景”之一,现在八景已不复存在,惟独龙华寺的钟声还可带来声声古音。步入弥勒殿,迎面是袒胸露腹,笑逐颜开的弥勒佛塑像,全身金光闪耀,人称布袋和尚。而天王殿中间的佛龛中,端坐一尊菩萨,头戴平天冠,佩璎珞。同是弥勒,却为何有两尊截然不同的弥勒像。其实,这才是弥勒的本像,俗称天冠弥勒,至于前面的布袋和尚,是以五代时明州奉化(今宁波奉化县)的一个叫契此的和尚为原形塑成的。据说他言行与凡人不一,背布袋四处乞食,曾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从此不知去向。人们皆以为是弥勒降世,于是塑其像供奉在山门内,这才出现了两尊截然不同的弥勒佛像

南翔寺

南翔寺坐落于嘉定县南翔镇香花桥北堍,是南北朝时期的古刹。

关于这个寺的来历,有一段美妙的传说。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一农人垦地,挖出一石,搁在田头。此后,常有两只白鹤飞来,伫立石上,乡人视为奇观。有一僧人名德齐,沿白鹤飞去的方向一路化缘,得到很多人的施舍。德齐将这笔钱盖了一座佛寺,竣工之日,白鹤又现于石上,对佛寺张望片刻,即向南飞翔,从此一去不返。而石上留下一首诗:

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真迹在名基。

可怜后代空王子,不绝重修享二时。

于是,就以南翔为寺名,也称“白鹤南翔寺”。

唐开成年间(836-840年)拓充寺基至180亩,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香火极盛。南宋至明中叶,南翔寺周围各地商贩云集,店铺林立,成为繁荣的大镇,镇以寺名,谓“南翔镇”,旧时也有“银南翔”之说。

沉香

沉香阁位于上海南市区沉香阁路29号,上海老饭店西侧,是上海一座著名的寺庙

关于它的来历,颇有传奇。豫园主人,官至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有一年奉命办漕运。浚淮河时,在河底沉船中捞出一尊沉香木雕刻观音像,潘允端命人洗刷干净供奉起来。这天夜里,他梦见母亲由上海豫园赶来要求把这尊沉香木观音像送回上海供奉。次日,他派人护送佛像回沪。说也真巧,潘母也得一梦,梦见观音菩萨从天飘然而降,要求她盖一阁以便安身。于是,潘母命人在潘家祠堂前盖一座两层楼的佛阁。佛阁落成这天,沉香观音正好运到,于是焚香点烛,迎观音进阁。从此,祠堂成了佛阁,香火鼎盛,沉香阁名震上海。

同治《上海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有沉香观音像浮至淮口,时潘允端督漕淮上,奉归建阁。”因名“沉香阁”。初建于安仁里门楼,楼毁移像于制胜台偏西之地,后毁,迁现址,横额题为“南海飞渡沉香大士宝阁”字样。

沉香观音雕像为坐像,“本海琼水沉木所雕,像屈一足坐,垂手加膝,首微侧,若凝思然,就香木之形势也”,观音头戴佛冠,袒腹露脐,仪态万方,雕像的艺术水平很高,每逢天雨,芳馥四达。

隋书》记载,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曾派常骏、王君政等出使马来半岛,带去中华瓷器、工艺品、土特产,亦回赠了沉香佛。常骏等回国时,正值隋炀帝游江都扬州),常骏乘船从淮河赶去见帝,途中遇大风将船吹翻沉河底,至明代被潘允端发掘出来,由此可推测沉香观音来自南洋。

江苏

Jiangsu

水陆道场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市西北的金山(古名浮玉山)上。据《金山志》载:“山有佛寺,始建于晋明帝时。”初名“泽心寺”,唐时因开山得金,称“金山寺”。宋真宗天禧年间,因皇帝梦游“金山寺”,赐名“龙游寺”。清康熙南巡时赐名“江天禅寺”。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令名僧宝志在金山举行盛大水陆法会。这就是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之始。金山寺也因此而驰名天下。

“水漫金山”的故事使金山寺的名字家喻户晓。《白蛇传》说法海和尚将许仙软禁在金山寺,白娘子赶来索要丈夫许仙,法海和尚不肯,白娘子便施法术引来洪水,水漫金山。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宰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庙盖屋重续香火。法海圆寂后,弟子们在他坐的石洞里雕了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如今金山还有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四大名洞”。法海洞中供奉着法海和尚的石像。《白蛇传》使法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它的传奇色彩反而掩盖了作为金山寺祖师、一代名僧的本来面目。

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仪式。宋代以后流行全国。内容是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主要活动有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举行这些法事活动,最少得7昼夜,多者49天。参加法事的僧人少则48人,多是上百人,十分隆重。宋朝元丰七八年间,名僧佛印住金山寺时,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佛印亲自主持,规模宏大,遂以“金山水陆”驰名天下。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四明人史浩尝过镇江金山寺,仰慕这里水陆道场之盛,乃施田百亩,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明水陆。正由于金山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历代对它都倍加关注。唐代武则天的侄孙灵坦出家后,任金山寺方丈,相国裴休的儿子出家后,也曾任金山寺方丈。明代释澈法师任金山方丈时,曾为万人开堂传戒,皇帝赐锦?袈裟一件。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游金山寺,题字作诗,赠送藏经珍品。如今金山寺还珍藏着最为著名的文物“金山四宝”:苏东坡的玉带、诸葛亮的战鼓、文徵明绘的金山图以及周鼎。

金山寺与日本佛教界也有较深的渊缘。唐代以来,不少日本僧人漂洋过海,来金山寺参禅学经,为中日两国佛教界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鹤林寺

鹤林寺位于江苏镇江南郊黄鹤山下,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321年)。该寺与夹山竹林寺相邻,且本为古竹林寺之一部分,南朝宋代独立建为鹤林寺。

黄鹤山原名黄鹄山。平民出身的刘裕(367-424年)年轻时在山下种田,见黄鹤飞舞,以为瑞兆。他后来建功立业,建立大宋,代晋称帝,即刘宋武帝。于是将黄鹄山改名为黄鹤山,在山下另建主殿,称为鹤林寺。鹤林寺作为开国皇帝的发祥地,规模宏大,寺城扩到夹山,超过古竹林寺。古竹林寺之中心区域(即今之夹山竹林寺)却成了新命名之鹤林寺下院。后来寺僧将夹山部分的殿宇独立建成竹林寺,黄鹤山部分仍为鹤林寺。今黄鹤、竹林二寺并峙,各具其妙。

鹤林寺因帝王而得名,因形胜而张名,更因寺内“鹤林八景”引来八方游客,千年不衰。这“八景”是:

杜鹃台唐贞观年间,有外国僧人来鹤林寺。他手托钵盂中有杜鹃花一株。移栽于寺中花坛,每天以药汁浇溉,遂使花干长得高达丈余。每年春天,杜鹃花盛开,镇江百姓,倾城观赏。外地花农,也来截枝培植。不数十年间,遍及全国,人称“映山红”。人们将这座花坛称为杜鹃台,又在台旁建一楼,称为杜鹃楼。原花树不幸毁于战火,幸其再生之枝已遍栽各地。元延祐三年(1316年),镇江人戈道恭从自家花圃中将杜鹃花移植故处,得以生根,发育成长,直至今日仍生意盎然。因而今所见之鹤林杜鹃,虽非番僧原栽,却有原花“血脉”,且亦已生长600余年,人称“千年杜鹃”,并不为过。杜鹃楼曾在20世纪60-70年代用作小学校舍,今已退还寺中。清初礼部尚书、“江南三大家”之一龚鼎孽曾登此楼,并赋《鹤林杜鹃楼》诗云:

武帝草犹绿,空堂迥不关。

日斜何代寺,松冷一楼山。

往事随花尽,浮生让竹闲。

登临宽战伐,旅鬓未应斑。

可谓人异草绿楼存,花虽尽而枝叶在,来年还会发芽。

竹院逢僧处唐太和间(828-835年)太常博士李涉在鹤林寺之竹院逢僧,相谈甚欢,赋《竹院逢僧话》: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寄奴泉刘裕家贫,出生不久母亲即病故,叔母断自己孩子的乳而专门哺乳刘裕,从而给他取乳名为寄奴。他少时在黄鹤山采樵时凿得一泉,后人便将此泉称为寄奴泉。辛弃疾词云:“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看来宋代已道不清刘裕确切住址。今已无法找到寄奴泉的泉眼,但近年掘得若干寄奴泉的碑石。有待时日,立碑存真,当可成一景点。

香花桥相传唐代玄素禅师在寺堂讲法,天花乱坠,百名白衣听众心花怒放,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鹤起舞,空中香花,纷纷落下。因而将寺堂名之曰“天雨宝华堂”,将堂前溪桥命名为“香花桥”。

太傅松(十三松)鹤林寺有巨松十三株,太傅杨一清爱其苍凉挺拔,作《十三松记》。又丁同作《鹤林十三松铭》,盛赞其“乔木高萌”,“见者咸肃”。南宋陆秀夫《鹤林寺》诗云:“窗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看来,鹤林古树,年代已久。

马祖塔即唐代禅师马元素骨塔,在杜鹃台后。今塔已不存,但遗址可寻。

濂溪祠宋代大儒周敦颐曾在鹤林寺内凿池栽荷,写下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爱莲说》,后人尊称他为濂溪先生,并在池畔建濂溪祠。

米南宫祠即宋代书画家米芾之祠。

招隐寺

千年古刹招隐寺位于镇江南郊招隐山深处。它的布局与众不同:无轩宇崇殿,而台阁堂馆散散落落,清幽断续,远隔尘嚣。尤其深秋之时,漫山红叶,掩映精舍,艳绝一时。读书台、仙踪堂增加了它的神秘感。虎跑泉、鹿跑泉则增添若干生机雅趣。

招隐寺始创于刘宋景平元年(423年),乃昙度禅师为隐士戴颙而建。历1500余年香烟不绝,游客常至。

戴颙(377-441年),字仲若,谯郡?县(今安徽宿县)人。其父戴逵乃东晋著名学者、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多绝艺,尚气节。戴颙得其真传,人称“巧思通神”。创佛像“藻思雕镂”法,隋唐佛教界甚为推重。性倜傥不羁,高尚不仕,隐居于镇江兽窟山。宋武帝屡加招聘,请其出山,皆不为所动。他居于山中,每天携斗酒、双柑及桐琴,于林下石边,静聆黄鹂鸣喋,品味曲涧鸣泉,从中提炼音乐旋律,创成曲谱15部,长曲一部,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著名乐章。又聚石引水,植林开涧,筑“竹林精舍”三百余间,以藏书撰述,鼓琴谱曲。他的“筑室之技”,熔铸雕塑技法,构思别出心裁,在中国古典山林建筑史上留下厚重一页。鉴于他的节操和成就及武帝招聘故事,人们把兽窟山改名为招隐山,把他隐居地建为招隐寺。他死后,女儿将精舍全部舍入寺中。后来,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0年)将东宫藏书三万余卷移至此,筑台攻读,并编成《昭明文选》。他读书时,将宫女全部遣回建康(今南京)宫中,仅留数名太监伺候。群臣迎请,他答:“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石塔寺

晋代遗刹石塔寺在今扬州市中心主干道石塔路上,距文昌楼约一百余米。

晋代僧人建蒙因显庆禅院,以后数易寺名。唐乾元中(758-760年)定名为木兰院。开成三年(838年)得古佛舍利,建塔藏之,通称石塔寺。

唐代诗人王播(759-830年)幼时孤贫,寄居木兰院读书,随僧斋粥。寺中习惯,听钟声开饭。寺僧不容王播久居,一日故意饭后才打开饭钟。王播闻声赶到,大为惶窘,愤然离去。贞元十年(794年)中进士,累至淮南节度使,开府扬州。再游木兰寺,感而题诗:

上堂己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后至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苏东坡任扬州知府。他在公事之余游石塔,对王播先白吃饭,后又题诗讪僧之事颇为不满,便又题诗,为石塔寺僧人说了几句公道话: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二十年,记忆作此讪?

斋厨养若人,无益只贻患。

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东坡文名盖世,他为木兰寺僧翻案,立即引来许多人附和,也有人重新出来为王播讲话,从而打了一场千年之久的笔墨官司。清代雍正年间,“扬州八怪”之一李(1691-1755年)赋诗《石塔寺》,进一步为寺僧辩解:

木兰院古树森森,回首王郎续旧吟。

莫讶相看僧冷热,笼纱原是打钟心。

浙江

Zhejiang

济公显圣净慈寺

杭州净慈寺在西湖南侧南屏山慧日峰下,为西湖四大古刹之一。这里峰峦耸秀,怪石玲珑,松柏翠绿,山色空睞,古刹名山相互辉映。净慈寺为五代时吴越王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为供奉当时有名的永明禅师所建,初名“慧日永明院”。南宋绍兴九年(1139)改为“净慈报恩光孝寺”。

净慈寺因道济和尚而名闻天下。道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济公,他是南宋时期僧人。原名李心远,台州(浙江临海)人,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移住净慈寺并长期在这里修行,最后也在净慈寺圆寂。据说,济公是名将之后,热情、直率,乐于助人,诙谐幽默而有才学。出家为僧后依然“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裤,形睮露,人讪笑之,自视夷然。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尽管他举止痴狂,被称作“济癫”,但能文会偈,常做好事,帮助贫苦百姓,戏弄官府财主,民间流传有许多动人传说。人们都认为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故在罗汉殿中塑像供奉。

传说净慈寺住持为重建大殿请济公去北方山中募化巨木。济公一口答应,并说三日内保证将木头运到寺中。说定之后,济公白天喝得酩酊大醉,晚上就在禅堂内呼呼大睡,早把木头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眼看三天时间即到,全寺上下议论纷纷,都怪方丈相信济公的疯癫诳语,还有人要看济公的笑话。谁知第三天一早济公忽然大喊:“木头到了,快到井边去取!”众人听到喊声,跑到井边一看,一根大木头果然从水中冒了出来。原来,济公暗中入定,请动龙王将木头沿地下水系运到净慈寺的古井中。济公让工匠把木头从井中一根根捞出。捞到最后一根时,因工匠说了声“够了”,那段木头便不再出来,从此一直留在井中。

弥勒道场雪窦寺

雪窦寺位于浙江奉化市溪口镇西7.5公里的雪窦山上,全称“雪窦资圣禅寺”。雪窦寺四周青峰环列、泉瀑争鸣,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涧绕寺走,处处可听泉”之胜名。清《雪窦寺志》记载:晋时有尼结尘山顶,初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841年)移建今址,改名“瀑布观音院”。唐景福元年(892年)大规模扩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寺田90公顷。宋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赵恒赐名“雪窦资圣禅寺”。宋景祐四年(1037年)宋仁宗梦游此山,于是遣内侍张履新赍赐沉香山子(木雕假山)、白金、龙袍、龙茶等物,遂号“应梦道场”。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敕铸大钟。南宋宁宗(1195-1224年)时,定禅院等级,列为“五山十刹”中十刹之一。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御书“应梦名山”赐寺,至今犹存。

五代时,奉化出了位布袋和尚(?-916年),自称名“契此”。契此8岁来到奉化长汀,常以杖背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凡供身之具尽装袋中,自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因此被人称为“布袋和尚”。传说布袋和尚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癫,“示人吉凶,必应期无忒”。契此生性诙谐,笑颜常开,讨人欢喜,被称为“欢喜和尚”。他手把布袋随缘度化,为当地百姓所敬信。布袋和尚入灭前,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宋代后,江浙一带寺庙开始按他的形象来塑弥勒佛像,逐渐流传全国。按印度佛教《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和《增一阿含经》记载,弥勒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南天竺人。先佛入灭,上生于六欲天之一的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经过四千岁当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弥勒是释迦牟尼佛授记当在娑婆世界成佛的未来佛。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弥勒佛被塑造成袒胸裸腹、笑口常开的中国僧人布袋和尚的形象,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安徽

Anhui

肉身宝殿

又名肉身殿、肉身塔、金地藏塔,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头。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是一座在金地藏墓地上建造的塔形庙宇,造型庄严奇特,是佛教徒朝谒九华圣地的主要场所,也是九华山游览名胜之一。

相传,新罗(今朝鲜)国国王近族金乔觉,抛弃荣华富贵,出家为僧,24岁时渡海来华,辗转到九华山修行,住深山石室,食白土杂米,经受“神女”的引诱,“魔怪”的威胁,终成有道高僧,后主持化城寺。在山中虔修75年,于唐贞元十年(794年)圆寂,寿至99岁。三年后开函时,“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藏经》云:“菩萨金锁百骸鸣,是以知其为菩萨降世也。”僧众认为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即地藏“降世”,尊称为“金地藏”,并将他的肉身移葬于该地石塔中,后建殿宇以护石塔。在建造墓塔时,人们看见岭头夜间闪光发火,故名其岭为神光岭,其庙宇为肉身宝殿。金乔觉工诗文,但留下的作品不多,《全唐诗》曾录其《送童子下山》一首,诗中有“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句,在劝勉童子的同时,表示了自己继续在山中修禅的决心。明代王阳明有诗赞金地藏:

渡海离乡国,辞荣就苦空。

结庐双树底,成塔万花中。

古人认为云生于石,故有“千秋溪涧长云芽”句。闵公墓在九华山东岩下,寓一神奇的传说故事:唐时九华山闵园有一乐善好施的闵公,每天斋僧99人,并虚设一席以凑百数。后金乔觉向闵公募一袈裟地建寺,闵公允之。谁知金乔觉脱下身上袈裟向空中一抛,竟覆盖九华山99峰。闵公大为惊异。以后闵公及其子均出家为僧,随侍金乔觉。今山中地藏菩萨塑像侧仍塑有闵公父子像。诗中“名并新罗宁有涯”句意为,闵公同新罗国金乔觉一样,名传千古。

慈光寺

在黄山朱砂峰下的慈光寺,又名慈光阁,旧名朱砂庵,明时由玄阳道人始建,匾额“步云亭”。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僧普门入山,玄阳之徒福阳将寺转给普门,改名“法海禅院”。为黄山上最大的寺庙,也是黄山主要风景点之一。

慈光寺的创建人普门(1546-1625年),俗姓奚,名惟安,陕西img284县人。幼时孤苦,入佛门受戒后,30余年间往返于少林、五台、太行、伏牛、普陀等名山大寺。他感梦入黄山,刻苦修行,除创建慈光寺以外,还建有文殊院、大悲院,并修建多处登山道路,有功于黄山的开发建设。死后葬于黄山,立塔慈光寺后,明许鼎臣作有《黄山护国慈光寺普门大师塔铭》。释大壑曾作《慈光寺赠普门师》诗,颂扬了普门开山建寺的功绩:“忆昔黄山至谷口,只与天通绝人走”,“一自头陀象法兴,胜多香刹定多僧。风来处处朝闻磬,月出山山夜见灯”。普门坐化后,有“普门饲虎”、“普门济贫”、“普门惩贪官”、“普门戏强盗”等传说流传于世。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秋,普门入京,由太监马进转奏,万历帝、李太后及郑贵妃先后赐予佛乐、金佛、七层万佛像,建寺帑银300两,万历帝敕赐“护国慈光寺”额。七层万佛像历经4年之久,才从京城运至慈光寺。清康熙五年(1666年),歙人黄氏等捐银四万余两建成大殿,并修藏经阁一百余间,殿宇金碧辉煌,为徽州、宁国二府梵宇之冠。康熙帝御书“黄海仙都”四字悬于大殿,时有僧一千余人。诗僧海岳,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三岁时出家。曾在南京清凉寺任住持,后到黄山慈光寺任住持。著作有《绿萝庵诗集》、《万山拜下堂稿》等。所作《黄山赋》全用集句,上取六经,下取百氏,另有专咏慈光寺木莲七律100首。清乾隆二年,寺遭火灾,藏经阁被焚,大殿倒塌。咸丰年间,万佛像又焚于兵火,僧人流散,寺庙颓废。民国初年,住持僧雪岭添造功德堂,重修门楼,塑罗汉等佛像80余尊,悬“钦赐护国慈光寺”于山门,至1949年,仅存山门。后殿及东西耳房460平方米。1963年,人民政府拨款进行全面维修。1965年,董必武题“慈光寺”匾额。1985年,黄山管理局拨款重建慈光阁,新建天王殿及毗卢宝殿,雕梁画栋,面貌一新。清人赵吉士有《慈光寺》诗:

客到山门噪白鸦,佛光四面现昙华。

钟鱼隐隐传天梵,台阁层层簇石霞。

百啭时闻山乐鸟,一株独放木莲花。

长空碧落流丹液,如向云中泛月槎。

诗中描写了慈光寺幽美的风光:人到寺门白鸦惊起,像昙花一样美丽的佛光四面映照,钟鼓声隐隐传出天国佛家的音响,层层殿宇台阁簇起于云霞一般的崖石之上,这里还可听到山乐鸟婉转的鸣叫,看到寺中独放的木莲花。从天而降的飞瀑,令人有如在月中泛舟一样的感受。

祥符寺

祥符寺前身为汤院,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志满和尚始建于黄山桃花峰麓的桃花涧。大中五年(851年)徽州刺史李敬方梦见白龙,入温泉疗疾愈,移建于汤泉对面,号为“龙堂”。天祐二年(905年),歙婺衢睦观察使陶雅重建,复名汤院。南唐保大二年(944年)敕名灵泉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名祥符寺,为黄山四大寺院之一。

寺背倚紫云峰,前临桃花溪,诸峰耸秀,古木阴翳,清溪激越,温泉喷香。寺为宫殿式建筑,外有回廊,古朴轩敞。明人程信有“黟山深处旧祥符,天下云林让一区”的赞语。寺周锁泉桥下有郑公钓台,传为郑玉读书处。郑玉,字子美,元代歙县人,博学多才,尤通经史,在家乡开办师山书院,人称师山先生,至正年间,朝廷召其为翰林侍制大夫,他称病不就,潜心著书立说,有《周易纂注》、《春秋经阙疑》、《师山集》传世。后遭明兵陷害,其学生歙人鲍深(曾任会昌同知)让郑玉逃跑,并让自己的儿子代其入狱。郑玉不忍,挺身而出,穿戴整齐,自缢而死。鲍深闻讯,痛哭失声,后自任师山书院院长,以承师业。鲍深作有《祥符寺有怀师山先生》一诗:

长廊满壁墨淋漓,好事经行尽赋诗。

因问郑君读书处,老僧犹解说当时。

福建(www.daowen.com)

Fujian

紫云双塔开元寺

开元寺坐落在福建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山门前仅有一堵“紫云屏”便将闹市的喧嚣隔绝在外,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因此,开元寺虽无名山大川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

开元寺创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说起开元寺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动人的公案:唐代时,开元寺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一天,黄守恭梦见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感佛法无边,就把这片桑树园捐献了出来。初名莲花寺,开寺祖师为匡护法师。后又改称“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朝时,开元寺的名僧住持有永觉和木庵法师。1655年,木庵法师东渡日本,继隐元法师后成为日本黄檗宗第二代祖师。现寺内保存着木庵法师亲笔写刻的衣版楹联:“鹫岭三车,不离当人跬步;曹溪一指,好看孤塔云中。”1935年,弘一法师书写了宋代理学家朱熹给开元寺的题句:“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至今为寺中所珍藏。

大凡名刹,必有名僧。开元寺历代僧人,或以佛学著作称胜,或以诗词文章闻名,或弘道扬名,或入世献身,代有高僧:唐代开山祖匡护大师,五代唯识大师,律宗释弘则,净土宗释楚勤,南禅释文展,桥成造化的释义波,禅宗第一住持释妙恩,温陵禅师释戒环,耦益大师释智旭,“为文似柳、为诗似陶”的释大圭,更有“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集佛学、书法、金石、音乐、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现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师。开元寺的得道高僧,也有不少出国弘法。如清朝顺治年间的木庵禅师,漂洋过海,扬名东瀛,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第二世传人;新中国成立后的转逢老和尚,足迹遍及印尼、尼泊尔、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现任住持道元法师也曾应邀前往巴西弘法,禅风远播。

圣水寺

在福建罗源县凤山镇南侧,有座山形如覆地莲花,因此称为莲花山。著名的圣水寺就建在此山的半山腰上。据传说,山上龙虎岩(又名翠屏峰)下有一泓清水,日夜淙淙,如拨丝弦,名为仙源泉。有一天吕洞宾漫游莲花山,进寺歇息,一位高僧煮茶相待,告诉他这是用岩石空隙间的泉水煮的茶。吕洞宾饮后,感到甘甜可口,馨人心脾,品饮不断,连声称道:“真圣水岩。”故此岩又称圣水岩,罗川八景称之为“圣水泉声”。圣水寺也因此而得名。

观音应化普济寺

普济寺又称“前寺”,坐落于梅福山东、灵鹫峰下,为普陀山供奉观音主刹,也是佛国第一大寺。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岛呈长菱形,山上花木葱茏,泉流掩映,峰壑竞秀,奇石嶙峋,金沙雪浪,风光旖旎,寺塔精舍,金碧辉煌,潮音终年不绝。有云:“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震旦第一佛国”、“海上仙山”的美誉,是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相传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和尚来到中国,朝礼五台山。有一天,慧锷在五台山寺院大殿后院,见到有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菩萨像,面容慈祥,庄严殊胜。慧锷站在观音佛像前顶礼三拜,自感菩萨清净法流加持,妙喜无边,恍惚入定。本寺方丈见状,便问道:“法师认为这尊观音佛像雕得如何?”慧锷连连称赞道:“善哉!善哉!这观音像真是妙手天成。菩萨法身寓于其中,实在是稀有难得啊!”方丈点头微笑说道:“法师可将此观音像请回,尽心供养,利益众生!”慧锷听了,连忙合十顶礼,喜不自胜。他希望将这尊观音像请回日本,建寺供奉,以利益东洋众生。慧锷离开五台山,又朝礼九华山,而后从灵江口扬帆回国。

回程中,船到普陀山洋面时,大风突起,吹得船身左右摇摆,几乎倾覆。慧锷没法,只好把船驶进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抛锚落帆,等大风平息后再走。第二天,风平浪静,慧锷扬帆启航,可是船刚驶出山岙,海上又忽然起了大雾。雾越升越高,像顶帐帘,正好挂在船头前面,挡住了去路。慧锷惊奇地站在船上,抬头望望,头顶是一片蓝天;左右看看,烟雾两边都是清晰明亮的大海,慧锷只好调转船头,绕着烟雾朝前驶。可是帆船在海上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到了普陀山的洋面上,慧锷想想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把船驶进山岙里,抛锚落帆,等烟雾消散了再走。

第三天早晨,红日东升,霞光万道,慧锷走进船舱,抬头一看,只见彩云中间,琼楼玉宇,天人往还,珠光宝气,耀人眼目。他心中喜悦,顶礼参拜,而后扬帆启航。奇怪的是,船一出山岙,天上的奇景就突然消失了,反而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慧锷心里着急,照这样耽搁下去,观音圣像何时才能到日本呢?区区风浪怎么能挡得住为法忘躯者的决心,他于是又下令扬帆出海。慧锷请船家把船驶出山岙,顶风破浪朝前驶去。风更猛了,浪更大了,但是慧锷心不慌,意不乱,稳稳地合十站在船头,诵经念佛。风浪虽然慢慢平静了下来,可是没等驶出多远,帆船突然像生了根一样,停住不走了。他低头一看,只见海上漂来一朵朵铁莲花,帆船被团团围住。慧锷大惊,心想,一次一次开船,都是风浪阻挡,今天又有铁莲锁舟,难道是观音大士不愿去日本么?他回到船舱里,跪在观音佛像面前祈告说:“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观音大士,我一定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养大士。”

话音未落,忽听得“轰隆”一声,从海底钻出一头铁牛。铁牛一边往前游,一边大口大口地吞嚼铁莲。一会儿工夫,洋面上就出现了一条航道,正好能够通过一条帆船。帆船跟在铁牛后面,沿着这条航道前进。不久,又是“轰隆”一声响,铁牛沉入海底,海面的铁莲也无影无踪了。慧锷定神一看,原来帆船又回到了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

云散天晴。这时,有个渔民从山上走下来,对慧锷说:“这几天的事情,我都亲眼看到了。法师,您走不成了。还是请您到我家里住几天再走吧!”慧锷见他这样热情,便答应了。他手捧着观音像,跟着渔民爬上普陀山,放眼一看,但见金光闪闪的沙滩上,海潮时退时涨;郁郁葱葱的山峰周围,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洋。晨观日出,夜听潮声,与五台山相比,真是另有一派风光。他心想,既然观音菩萨不愿去日本,就在这里造座寺院,让观音菩萨定居在普陀山吧!周围的渔民听说要建寺院,都来相助,没多久,就造成了一座小庵堂。

庵堂造好了,佛像供上了,慧锷朝参暮拜。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就留在普陀山了。那座小庵堂,就叫“不肯去观音院”。这就是普济寺的前身。后梁末帝贞明年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后迁到现在这个地方(一说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即建于此地)。宋代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火始盛。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山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庙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八年(1669年),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清雍正九年(1731年),扩建殿堂及用房,寺庙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智者塔院真觉寺

智者塔院,又称“真觉寺”,俗称“塔头寺”,位于天台山金地岭上,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为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睪圆寂后所葬之地。智睪(538-587年),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的称号是隋炀帝杨广赠与大师的。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智睪受晋王杨广之邀,往扬州传戒。智颇为杨广授菩萨戒,法号“总持菩萨”,杨广也赠智睪“智者”的称号,所以后人又称智睪为智者大师。

大凡高僧大多天生异禀,经历不凡。智者大师也不例外。传说他降生前,母亲徐氏曾经梦见五色香烟在她怀中萦绕不散,挥之不去。这时候,空中忽然有个声音说道:“这是宿世的因缘,也是您的福德感召,为什么要赶走他呢?”徐氏大悟。智睪降生当夜,光明满室,直至天亮才消失。第二天早上有两位僧人叩门说道:“善哉!您家这位少爷夙根深厚,福德隆重,将来必定出家为僧!”说完之后就不见踪迹,众人惊诧不已。童年时代的智睪就有许多不寻常的表现:卧睡合掌,端坐面朝西,见佛像便礼拜,遇僧人必敬礼。7岁时去佛寺进香,他便能背诵仅听人口授一遍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惹得众人惊讶不已。18岁时,他依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绪出家,20岁受具足戒。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从光州(今河北光山县)大苏山慧思学法。据说慧思一见智睪便叹道:“前世我在灵山与你共赴法会,一起听释迦牟尼讲说《法华经》。今世你我重又相逢,这真可以说是宿缘啊!”慧思令智睪代他讲经,自己和其他僧俗一起听讲。

陈光大元年(567年),智睪往金陵(南京)传弘禅法。过了两年,受请在瓦官寺开讲《法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宗教观的基础。陈太建七年(575年)智睪初入天台山,于北面山峰,创建伽蓝,昼夜禅观。陈至德三年(585)三月,智睪再到金陵,住灵曜寺,后移居光宝寺,讲《法华经》。陈后主对智睪礼遇有加,智睪赠陈后主皇后以“海慧菩萨”法名。陈亡,智睪上庐山隐居。次年,智睪回荆州,于当阳县玉泉山创立玉泉寺。开皇十五年(595年),智睪到天台,重整山寺,习静山林。开皇十七年(597年),智睪应杨广之邀再度出山,走到石城,身染重病不能前进,不久圆寂。其弟子为纪念智睪,在今国清寺北十里,建智睪的肉身塔院,全塔用白石雕成,异常精致。

江西

Jiangxi

罗天岩

罗天岩位于江西于都县贡江镇楂林村,在于(都)盘(古山)公路左侧的群山之中,距县城2.5公里,岩内摩崖石刻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罗天岩又名善山,开发于南北朝,宋代黄龙禅师在此创建“华岩禅院”,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年他曾吟诗曰:“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黄龙禅师是一代名僧。

罗天岩山川奇秀,悬崖耸立,古柏参天,翠竹浓荫。正南山腰处,寺庙傍岩而建,砖木结构、硬山顶,壁间有烽火墙,飞檐斗拱、玲珑别致、朴素大方。并排三厅,中称“古罗天岩”,内设观音殿,大门有联曰:“观音慈悲度众生,佛法无边佑万民。”大殿上方是朱熹手迹“居然仙境”四个大字,笔锋刚劲,饱满酣畅。殿内过道间悬崖壁隙有一股泉水,名“飞泉”,常年飞沫溅珠,凌空飘洒,涓涓不息。又称“南禅古寺”,内为“三宝殿”。大门对联曰:“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洞内悬壁上镌有题刻和11尊浮雕佛像,若言若行,栩栩如生。右侧有和尚打坐的七个洞穴,旁一小窟,上小下大,如漏斗倒挂,称为“米岩”。相传从这里每日能流出足够的米,供香客和僧侣食用,不多不少,从不间断。后来有个贪心的和尚,想把米用来换酒吃,他嫌洞小,便把洞口凿宽加深,结果流了三天三夜的米糠,再也不出米了,所以于都县民间有句俗话“和尚贪心出米糠”,就是来自这个故事。左厅是“西竺禅林”,大门也有一副对联:“不尽烟云过眼去,无边智慧矢心来。”院内有膳堂、卧室和厨房,为生活起居之所。罗天岩远近闻名,古人有诗赞曰:

罗天古刹鉴湖川,岩涌神泉水碧涓。

竹影婆娑禅境净,澄心明月自清圆。

沿“米岩”东行,悬崖屏立,崖壁上名人题刻琳琅满目。如入口处的“雩阳一览”和“别一洞天”,错落有致。分布在诗刻丛中的“光风霁月”“吟风弄月”“濂溪阁”,以及王阳明的“观善岩”、王懋德的“白云深处”、张湄的“乳泉”等题词,皆苍劲雄浑,气势磅礴。更具特色的是岳飞的纵幅楷书:“天子万年”,笔力千钧,潇洒隽逸。诗刻中,最早的要算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正月初七,周敦颐同友人游罗天岩所咏七绝了: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

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南宋绍兴三年,岳飞曾奉朝廷之命来到于都征剿,他先到罗天岩拜访子黄龙禅师,预卜这次出兵的吉凶。禅师毫不隐诲地说:“恕老僧直言,岳将军此次出兵必败。”岳飞听了,暗自不悦,心想:我岳家军所向披靡,人称常胜军,何至于出兵失败?他领兵到了银坑,攻打彭友军,彭友依靠石洞天险,亲自率兵迎战。岳家军屡战不得胜,岳飞急得忧心如焚,暗思:黄龙禅师的话果然灵验啊!他左思右想不得要领。后来当地有位叫陈禹的人向他献计,并带领敢死队抄险路直插山洞,彭友军在梦中被惊醒,猝不及防,岳家军这才获胜。战后,岳飞又到罗天岩拜访黄龙禅师。黄龙禅师早料到这一着,便叮嘱僧徒:“如果岳将军来了,你等就说为师不在家。”说罢脱下身上的袈裟披在座椅上,走了。

岳飞来到罗天岩,远远地看见庙内蹲着一只老虎。他向众僧探问,都说不知师父去向,也不知师父什么时候能回来。岳飞听了,怅然万分,于是提笔写了一首诗:

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只遗虎子踪。

深锁白云无觅处,半山松竹撼西风。

东林寺

庐山,向为佛道兴盛之区。清代郎廷极《秀峰寺记》云:“东南名胜首匡庐,江湖之会,屹然为豫章巨镇。崇岩邃壑,蜿蜒五百余里,其中道释之宫棋布星列,佛庐尤盛。”其中东林寺为佛寺规模尤大,历史尤为悠久者。

东林寺在庐山西北,北香炉峰下。峰自北而西,环合回抱。清查慎行《庐山游记》云:“寺当庐山麓,香炉、经台、天池诸山,翠屏千仞,壁立其南,分一支自东而北而西,环绕寺址。”开山者东晋高僧慧远(334-416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人,少往太行山师从名僧道安。兴宁三年(365年),北方战乱,慧远与其弟慧持随道安至襄阳。道安另一弟子慧永先与慧远约定前往罗浮山,慧远路过庐山,江州刺史陶范为其在香炉峰下建造西林寺。慧远来访,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即在西林寺旁筑龙泉精舍。刺史桓伊见其地湫隘,为他另建东林寺。于是在此弘扬佛法,创净土宗。何谓净土,乃超脱生死报应,免轮回之苦,死后转生西方净土,长生极乐世界之谓也。慧远在此潜心修持,研究学术,尝集刘遗民、宗炳等十八贤结白莲社。他足不出山,迹不入俗,而名声远播。

寺中有神运殿,据张天觉云:“法师徘徊登览,溪流散漫,无足庐者。一夕,雷雨晦冥,山水暴至,向之中流,化为平陵,花木罗列其上。九江太守桓伊闻而神之,为之建寺。”(《庐山志》)一说:“神运殿本龙潭,一夕,鬼神塞之,且运良材以作此殿。”(据陆游《游东林记》)寺旁有聪明泉,相传荆益等州都督殷仲堪来访远公,相与在松下谈《易》,其下泉涌,故此泉号聪明泉。又附近有卓锡泉,周景式《庐山记》云:“诸道人行十地,息此而渴,慧远遂以杖卓地,泉出。

寺前有虎溪,传说慧远尝送别陶渊明、陆修静过此而虎吼,三人相对大笑而别。故李白有《别东林寺僧》诗云: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频过虎溪。

据《庐阜杂记》云:“远法师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弟子性嗜酒,法师许饮,即往矣。’远公许之,遂造焉。因勉以入社,渊明攒眉而去。”《三藏记》云:“谢灵运恃才傲物,见远公肃然心服。”《高贤传》云:“灵运求入社,远以其心杂未许。”三人不同态度,传为千古佳话。释贯休《题十八贤影堂》诗云:

白藕池边旧影堂,刘雷风骨尽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惟受吾师一点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风点苔痕过短墙。

黄庭坚诗云:“白藕种出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禅律定知难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东林寺》)意亦精深。

东晋末年,桓玄夺取政权后,指斥沙门不敬王者,下令沙汰僧人,慧远据理力争,作《沙门不敬王者论》。桓玄乃宽待庐山,言:“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一时庐山成为南方唯一存留的佛家圣地,远近来从者众,佛家文化在江南大传播,与慧远护持之功是不可分的。

此寺至唐宋时仍很兴盛,日渐成为诗人墨客过往之地。李颀有《题踏公山池》诗云: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树林。

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唯余玄度得相寻。

其地可以避俗尘,参禅悟,何其惬意也。白居易尝夜宿东林寺有诗云:“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陆游来游时记云:“登华严罗汉阁,阁与卢舍阁钟楼鼎峙,皆极天下之壮丽,虽闽浙名蓝所不能逮”(《游庐山东林记》)。又有诗云:“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曾经。”则可知陆游两度来游,此次乃是自湖北黄冈顺流而下至东林。寺中宁静和睦气象宛然若见。

栖贤寺

栖贤寺在江西庐山山南栖贤谷中,石人峰下。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咨议参军张希奏置寺于寻阳西10公里。唐代宝历初江州刺史李渤出仕前读书于此谷中,后迁寺于此,委托智常在此管理。智常为临济宗门下,乃讲一味禅者,宗风凌厉,每以手拭眼,眼尽赤,故又号赤眼禅师。卒葬于附近,至清代尚存赤眼禅师塔,今已杳然无觅处。宋代陈舜俞有诗云:

辟蛇行者应开寺,拭眼高僧尚有坟。

龙去雨归三峡水,鸟衔花出五峰云。

此寺僧人多有骨气。北宋时某知军要取寺内物件,僧晓舜坚执不肯,被勒令还俗。乃投净园寺觉琏。嘉王发现后,奏告皇上,仁宗赐晓舜仍为僧,并赐紫衣银钵。黄山谷来此,法秀禅师骂他是以艳词动天下人淫心,正恐生泥犁中,丛林中号为秀铁面。王安国来此,夜宿寺中,赋诗云:

古屋萧萧卧不周,敝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即此可知其厌倦官场也。颔联尤壮浪清丽。

明洪武年间,因寺中僧人造伪钞而被废,至万历年间兴复。清初天然函罡在此,耕田自养。康熙六年(1667年),函罡弟子石鉴募化建寺,于石桥之西掘得一琉璃瓶,内有舍利子13粒,大如豆,小如菽,玉色莹澈,为宋时遗物。光绪间范钟有诗咏道:“谁从委蜕落骈枝,文字儿孙更不离。劫尽有情还脉脉,一瓶先自笑昌黎。”民国时吴汝澄则嘲谑而作诗云:“可能芥子纳须弥,微粒重经劫火遗。骨已成灰灰已散,谁将糟粕贮琉璃。”(《栖贤寺观舍利子》)嘲此物不过是糟粕,又何足珍贵也。

其时江苏布政使金世扬来此寺而兴发无限感慨,誓以重价酬山灵,后请浙江画师许从龙绘五百罗汉图送栖贤寺。共200轴,图像“毛发纤悉,变化无方。”商盘有《栖贤寺五百罗汉图引》诗记其事云:“画家罗汉谁第一?前有立本后贯休。伯时文进复英妙,庄严一幅千金酬。吾乡高手迈前辈,擅场又得许虎头。曹衣吴带入腕指,寸缣尺绢如琳。瞿昙迦诺本无相,全是神会非形求。……许生何处得此态,笔所未达心已周。坐者脉脉棋几凭,行者冉冉缁衣抠。山花烂开鸟翔集,海水叠涌龙蚴。婆娑世界乃有此,普香眷属谁能收?万金作画信人杰,香灯供养归比丘。”论其功德与技艺可比美前贤,咏赞此画,惟妙惟肖。而范钟诗以简练取胜,其诗云:“调驯万怪拓金轮,信有庄严丈六身。今日五洲漏毛孔,翻惊画里拜天人。”

万杉寺

万杉寺在山南庆云峰下,自秀峰北行约一公里可以到达。原名庆云庵,宋景德年间,有僧人大超亲手栽种了一万余株杉树,从此郁郁葱葱。天圣年间宋仁宗赐名万杉寺,并御书“金佛宝殿”。故苏辙游此而惊尘俗之不染,有《万杉寺》诗云:

万本青杉一寺栽,满堂金气自天来。

涓涓石溜供厨汲,矗矗山屏绕寺开。

半榻松阴秋簟冷,一盂香饭午钟催。

安眠饱食平生事,不待闲僧唤始回。

寺院环境之幽静、寺中之安适可以想见。又朱熹诗云:“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门前松径深,屋后杉色奇。”则于南宋时犹有前朝规模。

明洪武四年(1371年),僧人德昭重建,二十六年设为讲席丛林。万历间僧恒更新殿宇,明末废。清康熙初年,僧剖壁重建。其孙大楚继席,规制井井,“飞殿巍然,两序翼然,钟鼓之阁鼎鼎然”。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太平军。十一年,僧隐松陆续兴复。至中日战争时又被日军炮毁,近年得海外佛学界资助兴复。

寺后有散珠池。寺僧作石龙首,引山麓水出龙口中,下注池石,水跳跃如珠,因名。建亭于其上,名散池亭。又寺后僧塔前草坪上有大石三块,书“龙虎岚”三字。偏右二十步许,有“庆”字略大,旁小石上书“槐京包帚书”五字。传说为宋代包拯书,然无确证。又有巨樟数株,粗大须数人合抱,有一株多至四五干,俗称五爪樟。近人易顺鼎有《万杉寺五爪樟》诗云:“万杉化去无一杉,惟有寺前老樟在。樟分五体同一本,身历百龄更千载。旁达涧壑根已深,直干霄空气不馁。云垂太阴逗雷霆,风翻白日动光彩。危柯半入烟冥冥,细叶还铺雪。伟人伟奇丈六身,猛士雄健尺八。全张数爪鳞之而,俯视众木身傀儡……”刻画赋予樟树以奇伟形姿,用拟人手法,更重其神情肖似。

南宋时,德安王阮曾向著名词人张孝祥学诗。张紫微自荆州归,与王阮一同游庐山,在万杉寺内休息时,于壁上题诗云:“老干参天一万株,庐山佳处着浮图。只因买断山中景,破费神龙百斛珠。庄田本是昭陵赐,更著官船载御书。今日山僧无饭吃,却催官欠意何如?”王阮怃然不满地说:“先生气吞虹霓,今日为何见卑微低下之气也?”紫微不作回答,从此以后不再作诗。王阮当时也题诗云:“昭陵龙去奎文在,万岁灵杉守百神。四十二年真雨露,山川草木至今新。”紫微击节称赏,自以为不及。既而张孝祥下世,王阮重过万杉,在碑背面题诗云:

碧纱笼底墨才干,白玉楼中骨已寒。

泪尽当时联骑客,黄花时节独来看。

张孝祥已逝,感情深沉,亦纡徐有味也。

鹅湖峰顶寺

鹅湖山在上饶市西南,铅山县之东北5公里。山脉自福建武夷山分水关而来,迤逦数百里。山上有湖,积水盈盈而生荷。旧名荷湖山。有龚氏畜双鹅于此,育幼鹅数百,羽翼成而飞去,因改名鹅湖山。周长二十余公里,诸峰连络,峰峦二十余处,最高处名峰顶,三峰挺秀,高千仞。“赤石丛生,峙如戟,伏如虎,飞如凤鸾,夷如砥,等如阶。水如瀑布,如蜿蜒,有坎止,有潜伏。”(《鹅湖山志》)明代吴樵诗云:

鹅湖之峰隐禅窟,丹危峰岭梵宫兀。

灏气朝连沧海云,晴光夜接蛾眉月。

唐朝肃宗时,有大义禅师(745-818年),衢州徐氏子,20岁受具戒,若律若禅,无不通贯,曾谒高僧马祖道一于洪州。后来此山,卓锡峰顶,剪荆棘,葺茅茨,宛然成一名刹。宪宗闻其有道,宣诏入内,于麟德殿论义。有一法师问:“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士凭何而立?”大义说:“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又问如何是禅,大义以手点空,法师未作回答。宪宗说:“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奈何。”元和十三年归寂,谥慧觉禅师。

其后有智孚禅师,福州人,乃雪峰义存禅师法嗣,至鹅湖寺,大张法席,参悟者络绎而来。其时院址湫隘,乃在山麓另创浮图。宋咸平间赐额慈济禅院。

南宋时叶梦得有诗咏其事云:“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当时江东西,海纳知众流。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游鹅湖峰顶》)此记实概括而有气势也。陆游来此则仍不忘救国,有《鹅湖夜坐》诗云:“夜宿鹅湖寺,槁叶投客床。寒灯照不寐,抚枕慨而慷。李靖闻征辽,病惫更激昂。裴度请讨蔡,奏事犹裹创。我亦思报国,梦绕古战场。”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此地发生著名的鹅湖之会。吕祖谦邀约朱熹与陆九渊兄弟来此。来之日清晨,九渊之兄陆九龄赋诗云:“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如今。”九渊沿途用其韵吟诗。及至鹅湖,四人相见。九龄念其诗才四句,朱熹望而笑曰:“子寿(九龄之字)早已上子静(九渊之字)舡也。”九渊说:“途中某和得家兄此诗云:‘墟墓兴哀宗庙久,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朱熹听罢失色,吟至“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朱熹大不高兴,于是各自休息。次日再辨其异同处,各不相服。4年后,朱熹作《和鹅湖寺子寿韵》云:“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当年风义高谊,恍然如见。四子殁后,信州知州杨汝砺就寺之西建祠,名鹅湖书院。理宗淳祐年间赐名文宗书院。明代费宏咏此书院云:“一从太极分明后,荒径锄茅见讲堂。自古乾坤惟此理,至今山水有余光。庭空蔓草凭谁?,涧满香苹欲自将。冠盖追寻恨迟暮,却愁猿鹤笑人忙。”观此诗可知其时书院已荒落矣。

元代寺宇犹未废,蒙古族诗人萨天锡来此,有《登峰顶作》诗云:

十里苍松对寺门,四周翠滴露纷纷。

湖心水满通银汉,山顶鹅飞化白云。

玉井芙蓉天上落,剑池雪浪月中闻。

石床茶灶如招隐,还许闲人一半分。

可见当时湖水尚充盈,然今日水已干涸,难觅鹅踪也。

明代屡废屡兴,万历年间僧既寥落,梵宫榛莽,上饶人养庵和尚,走天下名山,访师证道,受衣于华山,受律于云栖。十八年偕(1590年)其徒体胖,来此大构殿堂,如禅关、静室、龙王殿、十方堂、香积、浴堂等,一时规制大备。铅山费元禄来此有《登峰顶作》诗云:

贝阙珠宫倚翠微,鹅湖山色静朝晖。

高僧戒行闻弘忍,西土宗乘悟佛机。

秋杪青莲容结社,天空黄叶乱飘衣。

还知香积钟声起,乞食遥从下界归。

可知一时佛殿之盛。又宣城汤宾尹来此有诗云:“僧腊从来不记年,庭前柏子一灯禅。团团圈子知何物,影落鹅湖镜镜圆。”此颇有禅意。养心庵和尚归寂,留一偈云:“八十余年幻梦中,铁牛耕破大虚空。临行一句相分付,夜半金乌带日红。”

清初,有慧林本?禅师,得江西抚台蔡士英之助,修复佛殿。时有僧问:“古殿重兴时如何?”他说:“明堂瓦插檐。”又问:“恁么则庄严毕备也?”他说:“斩草蛇头落。”又问:“今若有人问,鹅湖古殿重兴时如何?”答云:“辉煌吞宇宙,星月绕楹檐。”亦有趣话头也。又贵溪郑日奎有诗云:“溪浣落花极片片,云封古寺一层层。”可证寺院之兴也。

寺倚鹅湖峰。此峰发脉过贵人峰下,分支北向,数起数复,逶迤直至院左,出与山门齐。明代大学士郑以伟诗云:“桂芷集金鹅,翅檠小天竺。曾借佛前花,隔峰荐朱陆。”又有钵盂峰,在院之朝向,端庄耸肃,顶平而坦,俨然一钵在床。朝岚夕霭,翠滴花香,蒸云掩日。养公有颂云:“一钵峰头映晚帘,赵州洗处已非堪。昔年庾岭谁能动,蓦地移来最上庵。”又有养公池,有在此放生者,故又呼为放生池。郑以伟诗云:“不饮免攒眉,波纹绿于酒。喷开青莲华,鹅王疑戏藕。”

唐时曾有新罗(今朝鲜)僧慕大义之风,前来谒见,至则大义已归寂,遂叹息曰:“本为法来,师亡亦何在?”便投崖而死。居数日,异香满谷,其徒发现其怀中有一偈云:

三千里路礼师颊,师已归真塔已关。

鬼神哭泣嗟无主,空山只见水潺潺。

亦有道义之士,宋太宗曾有诗似咏其人云:“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练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彩完。”(《广信府志》)

翠岩寺

翠岩寺在南昌之西湾里区西山洪崖洪井之上,一涧自壑中来,两壁皆峰,瀑布在其下轰鸣。西晋雷焕取西山土拭剑即在其地。梁景初年间刘准始建常绿寺,唐武德年间改为洪井寺,又改翠岩寺,南唐时一度更名广济院。南宋周必大游此,作《西山志》云:“栋宇沉隐,气象宏壮,南唐保大间,有澄源师无殷住此,李主敬之。既死,祭以文,时本朝建隆元年也,韩熙载为之铭。其后死心居此,而云峰晚亦悟道。故江西号为胜地。”明嘉靖年间废为民居,清初复建,后又废。20世纪80年代后,移建在其下数里近市镇处,仍袭原名。

在寺之西,原有南唐时齐安王遥光作避暑宫,寺西有齐王庙并墓。寺后曾有一室匾,曰“迎笑堂”。阶前有九节筇、雷护橘。传说如果有人盗橘,即有雷震声。又传说有蟒蛇盘石,禅师去,蛇即去,常人不得坐。阶前有鹤巢松。半山有钟鼓二石,击之,有金革之声。故唐代欧阳持有诗云:

迎笑堂前九节筇,闲来无事得从容。

时间雷护千年橘,夜听风传万壑松。

茅屋人家芳草外,竹房僧住翠微中。

一蓑烟雨归来晚,遥听云间起暮钟。

清代欧阳桂有句云:“鸟衔花片归筵上,风送钟声出寺前。”又邹莲英诗云:“云烟踏破到禅堂,洗钵流泉走涧香。记自名公传赵宋,寺从遗老话萧梁。千年雷橘风何古,九节筇枝景已荒。此日天开新法象,飞花片片落僧房。”

宋代元祐年间,保宁玑者住翠岩寺时,无尽居士张商英督江西漕运,渡江来访之,保宁玑者在路上等候。张商英问他:“如何是翠岩境?”他答道:“门近洪崖千尺井,石桥分水绕松杉。”张说:“寻常只闻师道者之名,怎能如此抵对乎?”玑笑道:“恰是如此。”张商英笑而吟诗云:

老僧迎客下姻岚,试问如何是翠岩。

门近洪崖千尺井,石桥分水绕松杉。

静居寺

青原山在吉安市东南8公里,与城区隔水相望,山峦蜿蜒盘郁百里,脉自吉水县嵩华山穿峡而来,崛起天岳、芙蓉嶂、黄原岭,而结安隐之圩,海拔316米。寺在青原南麓。《青原山志》云:“四周山如环堵,案屏之外,对钵盂峰。笑亭冈在左肩,垂臂相抱。外又有驼峰、翠屏抱之,号为双象,与狮山峙。为百花台,为待月迎风桥。三溪之水,出此谷口。净居楼阁,岿然其中,盖天造也。”唐代行思创建此寺,初名安居寺,宋徽宗时赐名静居。行思,吉安安成(今安福县)武功山龙云乡人,俗姓刘,唐代高僧,佛教禅宗七祖,开创青原系,下衍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年二十四时,往韶关南华寺师事慧能为弟子。开元二年(714年)来青原,见此山环水绕,山青水青气青,可以开山安禅。于是大倡禅学,恪守不守文字的祖训,一时宗风大振,四方来参者甚众。故张文炳有诗句云:“一滴曹溪水,山同南岳开。”(《游青原》)

传说七祖行思来此地时,认定此处乃为佛家修行佳境,默许他日修行圆满,将辟此地为佛门圣地,因随手拔小荆一株,倒插在今净居寺大殿之右,心中默念“此地若为灵地,树当活”。后果灵验,枝叶茂盛。故明代刘同升有诗云:

雪消春水上青原,风起扁舟蹴浪痕。

忽过剑崖樟树老,到来白社紫荆存。

石头为尔曾留碣,麈尾容予憩故园。

莫问虎溪桥上路,红尘扰扰未堪论。

又传说湖南衡山南岳石头希迁和尚(亦六祖慧能门人)来此,行思对他说:“吾有个斧子,与汝住山。”后来希迁向行思索求此斧,行思垂一足,希迁领悟,便向他礼拜。故明代黄端伯有诗云:“青原一斧破苍天,笑杀枯荆信手传。正惜无人还米价,且教来看漱寒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