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Beijing
卧佛寺
北京香山之北的寿安山南麓有一片面积七千余亩的小平原。这里林密草茂,景色幽美。在浓荫深处,隐现着一座彩瓦红墙的建筑群,这便是“殊宫倚山献危”的十方普觉寺。因寺内供奉有硕大的卧佛造像,俗称卧佛寺。
卧佛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初名兜率寺,以后屡废屡建,寺名亦屡易,先后有寿安寺、大昭孝寺、洪庆寺、永安寺等。清雍正年间又大规模修建,“于是琳宫梵宇,丹焕然,遂为西山兰若之冠”,赐名“十方普觉寺”,相沿至今。寺坐北朝南,建筑规整,对称严谨,由三组平列院落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牌坊后是一条百余米长的坡道,步步升高,两侧古柏成行。通过这长长的坡道而达到高高在上的寺院,从佛教意义上看,恰似从“尘世”通往“净土”。此后是山门殿。殿前一四柱琉璃牌坊,额书“同参密藏”,北面是“具足精严”,均为清高宗御笔。山门殿以北分三路。中路是四进封闭院落,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和藏经楼;山门至卧佛殿有砖砌甬路相贯。东路院为寺僧起居处所,有斋堂、大禅堂、霁月轩、清凉馆和祖堂等建筑;西路院原为皇帝避暑行乐和兼理政事的三座行宫院:一宫为正宫,二三宫则分别布置有山水景致。卧佛寺这种以两侧配殿、廊庑和群房别院把四座正殿联结起来融为一体而又突出主要建筑的格局,保留了中国早期佛寺的遗制。
卧佛殿是寺内精华。殿阔三间,深三间,面积达196平方米。绿琉璃筒瓦黄剪边,单檐歇山顶,整个建筑雕梁画栋,灿然辉煌。殿外匾额“性月恒明”四字为清慈禧所写。殿内匾额“得大自在”四字为乾隆皇帝所书。所谓“性月恒明”,概说释迦佛虽然圆寂了,但佛的法性却像常圆的满月,永远普照世界。所谓“得大自在”,是说佛的圆寂,正是得到了最大的自由自在之“乐”。殿内正中卧佛像是元至治元年(1321年)“用工七千,冶铜五十万斤”铸成的,长5.3米,高1.6米,重约54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佛像。头西面南,倒身作侧卧状,双腿直伸,左臂平放腿上,右臂弯曲托着头部,双目微合,神态安详,表现其“大彻大悟,心安理得”的内心世界。佛像各部位匀称,体态自如,浑朴精致,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卧佛身后环立着十二圆觉菩萨。卧佛的含义,一般认为是释迦牟尼涅前向十二个弟子嘱托后事的形象。这些弟子眉重目低,一副虔诚悲哀的样子。但“佛今眠未起,说法为谁开?”(明李言恭《卧佛寺牡丹》诗)后游者又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
卧佛寺既以其千年巨型卧佛闻名天下,又以其幽深景色吸引游人。明代姚汝循(约1571年前后在世,字叙卿,江苏江宁人)在《卧佛寺》一诗中对此作了极为生动的描写:
斜日叩山扉,茶烟袅袅微。
簇云将作雨,飞霭忽沾靖。
古树标前代,鸣泉喧息机。
涅瞻瑞像,愈觉世间非。
诗中所写“古树”是指娑罗树。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即涅于拘尸那国城外的娑罗树下,娑罗树遂成为佛教徒崇拜的圣树,佛教寺院也以有这种树为荣。据说卧佛寺原有三棵娑罗树,现已不存。诗写卧佛寺既有“古树标前代”,又有“鸣泉喧息机”,还有“涅瞻瑞像”,所以人们在这“西山一径三百寺”中,专门选择“背倚宝崖”“榻临琪树”的卧佛寺作为游览目的地。明代的黄汝亨、袁中道、姚希孟、吴惟英、王世懋等人都曾来游,并留下了不少诗文。至清代游人更是不断。著名文学家和画家郑燮(郑板桥)与寺住持僧青崖夙有交往,其《访青崖和尚,和壁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韵》七绝四首,从其中“匹马径寻黄叶寺,雨晴稻熟早秋天”两句可知尚在初秋时节,这里的寺庙内外就已万木经霜、树叶呈黄,而诗人竟匹马单骑前来访寻,此可见其游兴之浓了。又因为诗里所写,“十方普觉寺”也被称做“黄叶寺”了。
石刻经版藏云居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的白带山下,距市中心70公里,东接上方山,西俯拒马河。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寺院依山而建,规模非常宏伟。后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相对。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的石经、纸经、木板经,号称“三绝”。
1.刻石藏经,用心良苦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曾遭遇北魏太武帝年间(424-451年)和北周武帝年间(561-578年)两次空前的“法难”——僧徒被驱逐,寺庙被摧毁,经卷被焚烧……在这危急关头,饱经磨难的北齐南岳天台宗高僧慧思忧心如焚,情急之下想出了把佛经刻在石材上的良策,以免火焚之忧,使正法久住。事后,幽州智泉寺法师静琬,遵照慧思遗愿,来到西南白带山下,历尽艰辛摩石刻经,他在唐贞观八年(634年)的题记中,言明了刻经意图:“此经为未来佛法难时拟充经本,世若有经,愿勿辄开。”这既是高僧的初衷,也是向后人的呼唤。这一壮举,得到当时上层统治阶级和社会上的广泛资助,从隋大业中到唐初,刻经事业从未间断。可惜的是,五年后即唐贞观十三年(639年),静琬与世长辞,原打算刻造12部石经的宏愿,尚未完成。后其弟子玄导、僧仪、惠暹、玄法相继主持,历经唐、辽、金、元、明,代代续刻,坚持不懈长达近千载之久,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所用石板多达14278块。石经刻成后,分别珍藏在石经山9个山洞和云居寺南塔附近的地穴内,被誉为“房山云居寺刻佛教大藏经”。
除了石经外,云居寺还藏有纸经二万二千多卷,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等,数量之多是国内各大名寺所罕见的。其中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妙莲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以血写成,被誉为“舌血真经”,尤为珍贵。《龙藏》木经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现存77000多块,内容极为丰富,是集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来译著之大成,堪称我国木板经之最。
2.释迦牟尼佛肉舍利
云居寺还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1981年11月27日,在云居寺雷音洞发掘出赤色肉舍利两颗,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其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
据记载,隋朝时,一个印度僧人来中国,把一部分佛舍利献给了隋文帝杨坚。史书记载,杨坚笃信佛教,他幼年时曾寄养在比丘尼智仙家中,13岁才回家。智仙说杨坚佛性自通,且预言杨坚日后定会登基,并重兴佛教。果然,杨坚做了皇帝以后,大兴佛事。仁寿年间,他向全国颁发舍利,并要求各州建塔供养,其时距云居寺不远的弘业寺和智泉寺都得到了佛宝。隋文帝死后,其子杨广即位,是为炀帝。据史籍载,杨广虽一反文帝治国之道,但于佛教,笃信依然。静琬与被炀帝尊为老师的智睪同出一师,炀帝得知静琬刻经之事后,赐予舍利以为表彰。
舍利到静琬手中后,静琬深怕一旦寺庙被毁,舍利遭劫。因此才将舍利安放于比较隐蔽的雷音洞内。安放时,静琬亲笔题写了函盖上的36个字:“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巳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据明德清《涿州西石经山雷音窟舍利记》载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三月六日,达观可禅师曾奉万历皇帝朱翊钧之母慈圣皇太后旨意,将雷音洞所藏佛舍利迎入慈宁宫供养三日,后又放回原处。其后情况鲜为人知。直至1981年11月,在修缮雷音洞地面时,始发现原佛座后地下5厘米有一竖穴,内藏石函、银函、玉函等五个,以函套函的方式密封。经启封,外层为汉白玉石函,函盖和函内分别刻有铭文,记述明万历年间首次发现隋代所藏佛舍利的情况;第二层为青石函,盖上刻有静琬题写的36字铭文;第三层为汉白玉函,盖上有“佛舍利”及上下款26字;第四层为镀金银函,内藏木质彩绘香珠一颗,珍珠十一颗;在第五层的白玉函内,始见佛舍利两粒,珍珠两颗。经近年来反复考证,确认为1300余年前静琬安置在雷音洞的佛舍利。据有关专家推测,原藏三粒,今存两粒,可能是在明万历年间迎入宫内供养的过程中遗失一粒。
智化寺
北京现存的明代木构古建筑多为单体,而智化寺竟聚集了8座明代木构建筑,可以说是北京地区目前已知最大的明代木构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智化寺便名列其中,而在北京地区享有威名的潭柘寺、戒台寺、碧云寺、卧佛寺等,此时都均未被列入。这是因为自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将作监李诚奉敕编成《营造法式》以后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钦定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以前,元明两代并无留下建筑规范,欲要研究这一时期建筑,只能求助于实物考证。时隔五六百年,元明时代的建筑或毁坏,或改建,而智化寺各殿虽经多次翻修,却仍基本保留明初规制,为研究明代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智化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始建
于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司礼监太监王振为感念皇恩所建。初为家庙,英宗赐名为“报恩智化禅寺”。王振虽系阉人,但权倾朝野,家资巨万,故其所修家庙富丽堂皇、宏伟精美。《明史·王振传》:王振“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可见当时智化寺的建制规模非同寻常。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英宗被黜,王振被抄家灭族,但因寺系敕建,不曾籍没。后英宗复辟,于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天顺六年又赐藏经一部,经橱二座,使得这座寺庙愈发盛极一时。清乾隆年间王振塑像及碑文等被铲除。此后智化寺遂纯为佛学道场,却不断衰败,文物散失,建筑失修,以此,后人认为智化寺“可作一则史论读”。清代庄铨(清乾隆时人,曾任章湖太守)曾写
一首《无题》古诗,既介绍智化寺的演变历史,又集中
谴斥了王振生前的劣迹及死后余殃,告诫人们要谨防王
振一类太监,不能让他们再出来祸国殃民。诗的最后
写道:
此寺人凭吊,前朝事渺茫。
两碑俱没字,万佛自回廊。
遗像今消歇,层楼断废荒。
子孙忘法守,先见服高皇。
从一座寺庙的变迁引出深深的历史教训。建国后经多次修葺,智化寺逐渐恢复原貌。
京畿名刹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
传说武则天时,幽州都督张仁愿在一天半夜里,忽然听到一位僧人铿锵悦耳的诵经声从城外传来。第二天,张仁愿问手下人:“夜里可曾听到僧人诵经?”手下人都摇头说没听到。张仁愿心中疑惑,百思不解。第二天半夜时分,他又听到那宏亮的诵经声。第三天早上,张仁愿就派人到城北寻访。手下人果然在城门外的小破庙里,见到一位老态龙钟的僧人在蒲团上跏趺而坐,微闭双目,轻声诵经。城外百姓说,这位高僧叫华严禅师,已经诵经入定好几天了。差役忙把老僧请到了都监府。张仁愿见过了老僧,问他有什么愿望。老僧说:“愿在京西罗候岭下立寺敬佛。”张仁愿知道华严和尚道法非凡,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次日,华严和尚来到宝珠峰下,在一座名叫嘉福寺的小破店里安下身。嘉福寺前,是一片水波浩荡的水潭,名叫青龙潭。百姓还说这儿是个海眼,潭底能直通东海。这个青龙潭里住着一条老龙,华严和尚天天到青龙潭边讲经传道,青龙潭里的老龙每天也潜游到潭岸边,恭听华严和尚讲经。天长日久,老龙被佛法所感化,很想请华严和尚度脱自己。老龙就去求教山神,询问他怎样才能“人龙相见”。山神说:“你要想法使老和尚发怒变色,那样一来咱们这些天龙鬼神就能和他面对面谈话了。”第二天,当华严和尚坐在青龙潭边向众人讲经时,老龙在潭里激起几个浪头,那水波漫上岸来,冲倒了华严和尚膝前的饭钵。听经的人一见这种情况都吓跑了,华严和尚也满脸愠色。老龙见时机已到,就借着水势上得岸来,在华严和尚面前,叩头行礼。华严见老龙如此真诚,就讲明自己打算在青龙潭潭基上建一座大庙,请老龙让出龙宫,搬到别的地方去住。老龙连连点头。
这天晚上,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青龙潭里浊浪滔天。雷鸣电闪之下,那条老龙腾上云空,昂头扬爪飞走了。到天亮的时候,风停了,雨住了,昨天还是黑水千丈的青龙潭,这会儿变成了一块平地。阳光照耀之下,那平地上还慢慢拱出一对鸱吻——这鸱吻古来传说就是龙子!华严和尚当下大兴土木,在这块平地上建成了大雄宝殿,又将两个鸱吻安装在大雄殿的殿脊两端。远近闻名的潭柘寺,就这样建成了。
龙潭位于寺后面的集云峰上,山间橡树葱郁,奇花异草遍地丛生。山上有一座围有栏杆的水池,池中龙泉涓涓不绝,清澈见底,喝一口甘甜清冽。至于寺名中的柘树,是一种罕见的树种,而且浑身是宝。据说这种树可以入药治病,因此远近的人们不断来此剥皮挖根,致使柘树所剩无几,险些绝种,再也看不到史书记载的“柘树千章”的情景了。
西黄寺
西黄寺位于北京安定门外黄寺大街,与东黄寺并称黄寺,或双黄寺。西黄寺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非凡。
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西藏政治和宗教领袖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错应顺治皇帝的敦请,亲率三千多人来京朝觐。为接待阿旺罗桑嘉错,清政府专门修建了西黄寺。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世祖在南苑隆重接见了达赖五世,并接受了他进贡的马匹和珍宝。第二天,达赖五世乘坐清世祖特赐的金顶黄轿,奉旨移居西黄寺,自此,西黄寺成为五世达赖在北京的驻锡之地。这期间,他曾多次在此讲经布道,举行法会,香烟缭绕,盛况空前。次年二月二日,达赖五世辞归,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从此,“达赖喇嘛”的称号就正式法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并成为定制。由于西黄寺专为达赖五世修建,故又称“达赖庙”。他所住的藏式楼房也被称为“达赖楼”。此后西藏来京朝贡的官员和喇嘛也大都住在西黄寺。
百余年后,班禅六世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月从西藏起程赴京,为高宗弘历祝贺70寿辰,次年七月在热河行宫觐见了高宗,受到热情隆重的接待。九月初二六世班禅随高宗回到北京,也被安排在西黄寺下榻。班禅在京居住期间,多次受到高宗的接见、赐宴和赏赐,前来顶礼膜拜西藏活佛的王公大臣、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西黄寺香火之盛,一时名噪京师。两个月后,班禅六世于十二月二日在西黄寺圆寂,朝野为之震惊。乾隆皇帝辍朝一天,并命北京所有佛寺诵经49天,为班禅超度。清政府用赤金铸六世班禅像一尊,供于西黄寺大殿,另用赤金七千两营造一座金塔,将六世班禅肉身移至塔内。1781年春,清政府派藩院尚书护送六世班禅的骨身舍利金龛运回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纪念六世班禅,第二年,乾隆在西黄寺建造了六世班禅衣冠塔,称为清净化域塔。
西黄寺建成后曾于雍正和乾隆期间两次修葺,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色彩明丽、体态玲珑、刻工精细,富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高超的工艺水平。现有建筑面积九百余平方米,殿堂房屋59间,组成三进院落。坐北朝南,有山门、前后两座大殿、三座牌楼。正殿东西两旁有东西碑亭各一座。殿、碑等建筑物上有乾隆皇帝多处题刻。山门额题为“汇宗梵宇”,大殿有楹联:
馥郁香台辉慧日
庄严宝界拥祥云
虽为宣传教义,但对仗工整,书写洒脱,为寺院增添了不少肃穆气氛。题刻中以东西碑亭中碑文内容最为丰富。东碑记班禅六世入京的功绩和建造清净化域塔的意义,正面为汉文,背面为藏、满两种文字。西碑刻有乾隆为寺重修而写的一首七言诗:
禅林郁律风城北,辛卯创成甲戌修。
六十余年事重葺,百年奕叶仰前猷。
无非保赤右扇念,有集衣黄偏袒流。
亲诣瓣香昭庆落,七言聊当志碑留。
雍正王府雍和宫
雍和宫,现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中外闻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雍和宫旧址原为明代内宫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成为皇四子胤的府邸。胤因生母是宫女,15岁受封爵号“多罗贝勒”。清朝宗藩爵号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六级。贝勒这个爵位并不显贵,所以选赐明代内宫旧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晋封“和硕雍亲王”。“亲王”是皇帝近亲支脉,他的旧宅也改头换面,声势、规模都大大扩展。而且,正门、正殿、寝殿的屋瓦都换成绿色琉璃瓦。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登基。雍正三年(1725年),亲王府作为行宫改称“雍和宫”,列入“龙潜禁地”。雍正皇帝不仅把雍和宫作为佛事活动场所,还把御前侦探的特务机关“粘杆处”的署衙设在宫内,为他刺探情报,捕杀异己,进行秘密活动。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暴死在北京西郊圆明园后其灵柩曾停放在雍和宫。移棺前,乾隆皇帝命工匠昼夜加工,将昭泰门、雍和门、雍和宫正殿、永佑殿、法轮殿等处,改为黄色琉璃瓦。按金、木、水、火、土“五行”说,黄色代表中央方位和至尊之义。我国自宋代起,皇宫的殿顶就多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雍和宫的墙垣涂成红色,因为红色在我国民俗中,历来是吉祥、喜庆的标志,并含有庄严、幸福的意义,在建筑色彩上也属最高等级。雍和宫享有皇宫的规格,这就是它黄瓦红墙的原因。以后,雍正帝移葬清西陵,永佑殿改名“神御殿”。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正院改为喇嘛庙。乾隆帝之所以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正如他在《喇嘛说》碑文中所述:“盖因蒙藏奉佛,最信喇嘛教,不可不保护之,以为怀柔之道。”并以喇嘛教来保全“大清基业万年磐石之安”。雍和宫在神御殿供奉雍正皇帝的遗像,使寺院具有奉佛和供奉清帝祖先的双重职能。此后,乾隆皇帝大兴土木,增建许多寺庙殿堂,从而使雍和宫规模宏伟、巍峨壮观。《天咫偶闻》中描写道:“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人礼旃檀之像。飞阁复道,无非净筵;画壁璇题,都传妙手。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
华夏第一戒坛寺
戒台寺又名“万寿禅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马鞍山麓,距潭柘寺8公里,距城区35公里。因寺内有一座全国驰名的大戒台,所以一般人均称此寺为“戒台寺”或“戒坛寺”。
1.戒净天心月一轮
戒台寺历史悠久,据寺内现存碑记及有关文献记载,寺前身为创建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慧聚寺”,是当时以戒行见称的智周禅师隐迹之地。辽道宗清宁年间,一位名震中外被誉为“钟普贤之灵,孕凡夫之体”的高僧法均和尚来隐此山。法均于辽咸雍五年(1069年)冬奉诏佐绿金台松务,他于寺左创建了一座菩萨戒坛,广度四众,日度数千。当时,不仅辽国管辖下的民众来此,南方宋土之人来此受戒的也很多。道宗赞他“行高峰顶松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当时法均和尚应邀赴各地宣讲佛法,“所到之处,士女塞途,旨罢市辍耕,忘馁与渴,受戒弟子数不胜数”。
2.凤头和尚,鹅头和尚
明代宣德年间,司礼太监阮简等以皇帝所赐金币“僦工购材,做正殿奉三世佛,左右列十六大阿罗汉,外做四天王殿,左做伽蓝殿,右做祖师殿,东西有庑,外庑做演论之堂,居僧之斋、庖、库廪,糜不具备,外建三门,环以垣……”这次重修工程,是由知幻大师亲自主掌的,始自宣德九年(1434年),完成于正统五年(1440年)。其竣工后,由司礼太监王振奏请更名,英宗皇帝赐额“万寿禅寺”。主持重修工程的知幻和尚,俗姓刘,名道孚,字信奄,很受明英宗器重。英宗召见他时,见他额头凸出,戏呼他为“凤头和尚”,他则表示不敢攀龙附凤,而自称是“鹅头和尚”。他被封为“僧录司左讲经万寿戒坛坛主”。在重建寺院过程中,知幻与僧众“铲荒夷险,郁起重构,散万赀鸠工,择千僧以董役,匠成于心而归于手,笠雨不屐,悉崇饰殿宇,穷极雕绘……”
天津
Tianjin
独乐寺
天津蓟县城西门内,有座历经二十多次大地震不倒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它始建至迟在唐初,重建于辽代统和二年(984年),一直是佛教活动中心。1961年,它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www.daowen.com)
独乐寺建筑主要有山门和观音阁两部分。从殿阁的砖木斗拱结构,到山门的庑殿顶、屋脊上的鸱吻,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山门匾额“独乐寺”三字,为明代权臣严嵩手书。门内高大的哼哈二将塑像横眉怒目,站列两旁。塑像线条粗犷,为辽代泥塑上品。山门后面院子里,一株千年古柏苍劲挺立。古柏后面便是寺的主要建筑观音阁。它高达23米,为我国现存最古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匾额“观音之阁”四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题。阁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28根立柱,作里外两圈竖起,用梁桁斗拱联成一体,既美观挺拔,又稳定牢固,抗震力强。史志记载说,地震时,“官廨官舍无存,阁独不圮”。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独乐寺安然无恙。观音阁里塑有一尊高达16米的观音佛像。观音头顶十个小佛头,故叫十一面观音。它为辽代泥塑,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实为稀世艺术珍品。
关于大佛、高阁的建筑过程还有段传说:唐太宗当年率军东征,走到渔阳(今蓟县)断了粮草。这时发现城里小庙中供着金(铜)铸观音像。唐王便跪拜观音,求借金身一用,并许愿说,借一尺,还一丈,待得胜还朝,重塑金身,再建高阁,向佛赎罪。说完叫人打碎铜佛,购买粮草。不久大军还朝,唐王准备还愿时,正好看见一株很高的杜梨树,便命就着树高建阁塑佛,并留下尉迟敬德监造。尉迟召来十几位名匠,说:“佛得高,阁得高,不用钉,不用铆。你们设计吧。”工匠们设计了几种模型,尉迟都不满意。一天,尉迟梦见黑胡子老头(鲁班)送给一个蝈蝈笼子。笼子正和尉迟想象的楼阁一样:外看两层,里看三层,中间有空,通到阁顶。后来便依此笼子设计,建成了观音阁。又传说,阁的匾额也是鲁班托梦,叫留待李白出世后再题写的。
围绕独乐寺的诗歌颇多。
首先,一些诗歌描写了独乐寺壮丽的景观。明代成化年间进士,曾任顺天府尹、户部尚书的胡富(?-1522年)《独乐晨灯》诗说:
高阁层棱数十重,晨灯遥映日光红。
依稀萤火笼纱幕,仿佛残星缀月宫。
珠箔影摇金灿烂,碧窗光透玉玲珑。
何如化作光明烛,遍照贫家万室空。
诗题“独乐晨灯”原是蓟县八景之一。《蓟州志》(康熙)说:“每元日之晨,盘山舍利塔有灯冉冉下,先至独乐,后及诸古刹,故为独乐晨灯。近有人见者,不必拘泥于元旦,常亦或有之。”胡诗不仅描写了人工建筑观音阁高峻的特点,更据传说,加以想象,生动描绘了独乐晨灯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结尾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关心贫民的心情,暗含佛教普渡众生的宗旨。
观音寺白塔
观音寺白塔,又名渔阳郡塔,俗称白塔,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南隅,在独乐寺正南380米处。
观音寺白塔始建何年,无可考证,但不会早于独乐寺。辽代清宁四年(1058年)、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清代乾隆年间都曾重修。1984年白塔维修竣工,同时修复了观音寺正殿和东西配殿。现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白塔,民间有些传说十分动人。有一则说,塔下曾是海眼。一个死了丈夫的年轻媳妇受婆婆逼迫到远处挑水。回来晚了就受训斥,还说要将她卖掉。媳妇边走边哭,路遇白眉白须老人。老人送给能通海眼的鞭子,叫她回家用鞭子在缸内正转反转各三圈,水即满缸。媳妇回家一试果验。正试着,不料婆婆领着买媳妇的人进来,一把夺走媳妇手中鞭子。缸水外溢不止,淹没大街小巷。媳妇忙用锅扣缸,水涨缸也长。媳妇坐在锅上,终于镇住海眼。百姓得救,媳妇却死在锅上。人们为了纪念她,用砖石把她砌在塔中,一直砌到九丈九才收尖。这传说也说明人们崇拜白塔的原因,是在崇拜行善救人的人。塔设莲花座,表示塔即是佛。因为佛是盘坐在莲花上的。
也有文人用诗歌描写白塔。明代蓟州(今蓟县)城内人、崇祯进士李孔昭(1613-1660年)《白塔寺歌》说:
蓟州之塔突凌空,孤高划破碧氤氲。
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直擎北塞云。
茫茫大块八风起,层铃振响城郭里。
梵音闲入管弦声,惊醒人间醉梦耳。
一朝兵火自天来,白雉崇墉顷刻颓。
合城一炬成焦土,西南唯有塔嵬嵬。
寄语人世豪华子,古今兴废皆如此。
秦宫汉殿半耕田,岳峙川流犹未已。
西山飞雪年年冷,东岭桃花岁岁奇。
白发红颊几日事,大平离乱一局棋。
为君道破浮生梦,且种因缘脱苦速。
诗中描写了白塔高大雄伟的气势和蓟州全城被清兵焚毁的惨象。明代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入蓟,全城被屠,宫室俱烬,尸骸遍地。后来僧道拾骸埋于城南外大路旁,名“万人冢”。李孔昭愤然书写了《义冢碑记》,记下血洗事实。李孔昭隐居盘山,清朝派人请他做官,他坚辞拒绝。后到天津教学。这首《白塔寺歌》即写于蓟州城被焚之后。诗的前八句描写白塔巍然挺立的气势和警醒世人的梵音。诗的后半部则客观描述蓟城被焚的惨景,以此谴责清兵暴行,抒发了对古今兴废的慨叹。虽然流露了作者的出世思想,但却充满愤懑之情。全诗景情结合,爱憎分明,融入了沉重的历史内涵。嵬嵬白塔便能对历史作出见证。
河北
Hebei
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的东边,前临狮子沟。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为了向清朝皇帝汇报情况,以便求得更好地对付英国殖民主义分子涉足西藏之计,要求朝觐皇帝。乾隆得悉,立即准奏,决定1780年8月,乾隆皇帝弘历70岁生日在热河接见。为了迎接班禅朝觐议事祝寿,便在这里仿班禅所居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形式兴建了这座须弥福寿之庙,以供班禅来时居住,所以须弥福寿之庙也叫班禅行宫。“须弥”即“须弥山”藏语名“扎什”,“福寿”藏语名“伦布”。弘历在《须弥福寿之庙碑记》中写道:“布达拉既建,伦布不可少。择向兴工作,亦以不日成。都纲及寝室,一切后藏式。金瓦映日辉,五幢扬风舞。”表达这座寺庙兴建速度形制,和落成后的壮丽。
班禅抵达承德,乾隆立即在避暑山庄接见,举行朝觐仪式。班禅先献吉祥哈达,跪请圣安。乾隆离开宝座亲手扶起,用藏语说道:“长途跋涉,必感辛劳”。班禅答道:“远叩圣恩,一路平安。”班禅破例,行跪拜之礼以示敬重皇帝,拥护王朝。乾隆很是满意,曾吟诗《万树园宴班禅额尔德尼纪事》一首:
旧藩新部益生敬,设席承筐共受。
中外一家逮葱岭,大清万载巩大禧。
接见完毕后乾隆命御前侍卫队护送班禅至须弥福寿之庙下榻。举行万寿节大典时,乾隆给予班禅最高规格的礼遇。二人携手同登宝座,接受祝贺。
赵州道场柏林寺
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创建于东汉末年,已历1700余年,世称“古佛道场”,“畿内名刹”。该寺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
晚唐时期,高僧从谂禅师在赵州古观音院卓锡40年之久,化行燕赵,弘法利生,建立宗风,法流天下。赵州禅师(778-987年),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圆融二世,门风朗峻,禅机活泼,接引众生,触机即发,随缘施教,了无滞疑。“平常心是道”,“本分事接人”是赵州和尚的日用禅语,旨在教导学人在日常生活中悟道,如实知自心。赵州禅师曾说:“至道无难,惟嫌拣择,道不远人,只在目前。”告诫学人,本分事在脚下,平常心现当前,当相即道,即事而真,遂有“吃茶去”、“洗钵去”、“赵州桥”、“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公案流传于四海丛林。从宋朝开始,中国禅门盛行以“参话头”为方便的话头禅,赵州禅师的公案语录最频繁地为人们所参究,许多人在赵州语录的启发下明心见性。其中“狗子无佛性”更凝练而为“无门关”,成为禅门一大话头,直至今天在中国、日本、欧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赵州禅师一生精勤求法传道,生活十分朴素清贫,他经常是“裤无腰,褂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土塌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然而,老禅师却“惟称供养不等闲,和尚道心须坚固”。
晚年,当地主政燕、赵二王竞相供养,并拟在王府内辟地营造禅宫。禅师闻之即予制止,并坚定地说:“若动着一茎草,老僧即归赵州。”当时朝廷尊其德行,特赐紫袈裟。地方官员惧威仪迎接,而赵州禅师则坚让不受。
赵州禅师住世百廿年,他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元明两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际禅师顶相石刻。寺内现存的赵州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全称“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高33米,7层。1997-1998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资重修,使古塔焕然一新。
山西
Shanxi
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永济市西北10公里峨眉原坡头上,因《西厢记》故事而闻名遐迩。始建于唐代武后十一年(694年),初名西永清院,是武则天的香火院。寺名最早见于唐代大诗人元稹所撰《会真记》传奇。普救寺之得名,始于五代汉、周之际。据地方志记载,五代后汉时,河中府节度使李守贞叛乱。刘知远派遣大将郭威率兵讨伐,围攻经年而城不克。郭威向永清院僧人请教破城之策,僧人回答说:“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深解其意,就折箭为誓,保证入城后不杀一人。第二天,果然城克,百姓士卒普遍得救,因此改寺名为普救寺。直至宋、元时期,寺况仍盛。中唐著名诗人杨巨源《同赵校书题普救寺》诗曰: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
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
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
文殊菩萨与五台山
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
五台山最初叫做“五峰山”。传说很久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而是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百姓无法耕种庄稼。文殊菩萨行化五台山,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比丘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法师借什么都行,惟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他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龙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比丘为了造福人间,前来化缘。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比丘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真言,巨石即刻变成弹丸,他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礼告别,飘然而去了。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于是,这条山谷就被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怒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寻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山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菩萨自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他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真言,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文殊菩萨命众龙在此好好修行,并说要派弟子来供养他们,因此这个秘魔岩窟又叫“朝龙洞”。传说朝拜者各见境界不一,善良人见佛、菩萨;邪恶人见不到欢乐境界。真可谓万人万境。而且有“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龙洞只算朝拜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
这个传说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如今清凉寺虽已破落,但那块清凉石还在。石长5米,宽2.5米,厚2米,围15米,石面青色,有云纹,人坐其上,顿生凉意。
文殊住处殊像寺
殊像寺位于台怀镇杨林街西南里许,坐风林谷,面向梵仙山。因供奉文殊菩萨像而得名。相传,始建于唐,元延祐年间重建,后毁于火。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再建。明天启六年(1626年),寺后西北角建客堂。清顺治年间将客堂改为“善静室”,作为“习静”之所。该寺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候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寺内正中文殊阁,殿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
明天启六年,在殊像寺后西北角一个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间客堂。此客堂后来被清廷的三公主看中了,把它改为“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是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相传,清室定鼎后,为羁縻有力的汉大臣,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当地人讲是吴应龙)。后吴三桂叛清,康熙勒令将吴应熊及其子世霖绞死。那时候,由于受“妇女要守节”的道德信条约束,三公主不能再另嫁他人,于是来五台山殊像寺。当时殊像寺被誉为“瑞象天然”,是五台山很有名气的寺院。当时寺内有一青年比丘。由于这位青年和尚仪容非凡,精通内典,所以常和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文章。久而久之,流言四起,说他们之间有了“爱恋”。这话传到康熙的耳朵里,认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专人来到五台山殊像寺放火焚寺,图谋让她俩和寺院同归于尽。出人意料的是,大火燃烧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三公主和那位年轻比丘“静坐”的“善静室”却巍然独存。“善静室”之所以独存,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无“爱恋”一说,甚为欢喜,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
重建后的殊像寺,有人提议,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寺院里有文殊菩萨的塑像,故重建后的寺院,仍叫殊像寺。
密宗传播金阁寺
金阁寺距五台山中心台怀镇15公里,位于五台山南台和中台交接处。除了建于五台之上的寺庙外,金阁寺是海拔最高的一座寺庙。该寺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约160间。
金阁寺始建于唐朝。关于它的初建和命名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有一位法号道义的高僧到五台山礼佛,当走到南台与中台交接处时,大风突起,道义和尚便就地而跪,叩头诵经、求佛保佑。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小童来到道义和尚面前,说师父有请。于是道义随童子一道去拜见长老。当跨入长老所在的寺院时,眼前一片辉煌,殿堂、墙壁全为金色。长老所赐茶水异香扑鼻。茶后,童子领道义和尚参观寺庙,道义和尚被寺内的各种景色迷住了,陶醉了;待他定神再寻时,童子、长老、寺院及刚才眼前的一切美丽景象都没有了,只是那金碧辉煌的殿宇形象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随后,道义将脑海中寺庙的形象描绘下来,献给唐玄宗。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皇帝李豫下诏,令从印度来的三藏法师不空,按照道义和尚所留下的图纸在五台山修建一座寺庙。因寺庙的殿堂屋顶全铺鎏金铜瓦,因此寺庙就取名为“金阁寺”。
传说归传说。实际上,寺庙建筑式样是参照当时印度最著名的寺庙那烂陀寺,由印度那烂陀寺纯约法师监工,依照经轨建造。那烂陀寺,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即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是古印度规模最宏大的佛寺和佛教最高学府。全寺共有八个大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极盛时,主客僧众常达万人。中国唐代的玄奘法师也曾在寺中就学多年;惜毁于12世纪。金阁寺建造过程中,由于当时不空深得朝野的倾心崇奉,全国通力支持,上自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布施,唐代宗甚至下诏命全国十节度使助缘建寺,化缘僧分赴全国各地为建造金阁寺募集布施,工程历五年而竣。当时的寺院富丽堂皇,规模宏伟,寺中金阁高达百余尺,有上、中、下三层,雕梁画栋,高耸入云。殿顶“铸铜涂金为瓦”,“照耀山谷”。寺院落成后,不空奉为金阁寺的开山祖师。他还奏请皇帝于金阁寺等五寺各置定额僧二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