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南陵寝典故
四川
Sichuan
蒋琬墓
蜀汉名臣蒋琬,字公琰,东汉末年生于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青年时代即以才学闻名于郡县。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占据荆州并攻取零陵湘乡后,蒋琬到了刘备部下。建安十七年(212年),他以荆州书佐的身份随同刘备入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取蜀成功,领益州牧后,他先后担任过广都长、什邡令、尚书郎。刘备去世,诸葛亮选他到相府,先任东曹掾,不久迁参军。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后,成为诸葛亮的继承人,任丞相长史,总揽蜀汉军政大权。延熙元年(238年)受命进驻汉中,第二年春天再加拜大司马。此后,他以主帅的身份屯兵边地,伺机伐魏。延熙九年(246年)病逝任上,谥号“恭”后世称“蒋恭侯”。
蒋琬安葬地点,据《绵阳县志》载:“侯卒于涪,葬于涪。”今绵阳城,古称“涪城”。这说明,蒋琬墓在涪城。今存蒋琬墓的确就在古涪城西仅一公里的山上,即今绵阳西山之巅。不过,今尚存之墓,是清代蒋琬同乡李象礗重修。据清同治年间《绵州志》记载,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象礗知绵州初莅任,便带州府属前往凭吊蒋琬墓,他们到达葬身蒋琬地西山,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在丛林中发现残碑,碑上仅存模湖不清的“恭侯之墓”四字。其碑后的蒋琬墓,已是长满荆棘。遂作《修复汉蒋恭侯祠墓》诗云:
一砯黄土尚留香,赑礠何年卧夕阳。
忠雅勋名悬日月,模糊篆籀历星霜。
竭来凭吊披苔藓,赖有同心奠酒浆。
慷慨陈词邀祀典,风云终为护祠堂。
李象礗出于对蒋琬的崇敬,深感一代名臣的墓冢变成一砯黄土,实为不幸,决计重修蒋琬墓。墓修成后,题其碣曰:“汉大司马蒋恭侯墓。”
重修后的蒋琬墓是八角形,高3米,周围25米。外形结构:有墓座、墓身、墓檐、墓顶四部分。墓座和墓身是长方石条砌成。墓檐为两层板石结构,下层出檐,上层收进。檐上为顶,形成一大覆钵状。顶端的结构又分为轮柱、覆钵、莲瓣。宝珠四个层叠,每层中间束腰。全墓轮廓雄伟,朴素端庄,远望如亭翼然,近观如将军当年镇守涪城的坚强堡垒,仍巍巍然屹立于西山之巅。
墓前竖立李象礗亲书“汉大司马蒋恭侯墓”墓碑,碑高9尺,书法严整、雄浑遒劲。墓两侧分立石人、石马和石龙等物。这些神道石刻分别有宋、明、清风格。
蒋琬生前在政治上“咸承诸葛亮之遗规”,严明法度,赏罚必信,“方整而有威重”。军事上,在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失利的时候,他分析原因在“道险运艰”,于是制定“多作舟船”、“乘水东下”、“由汉沔(汉江上游)袭魏兴(今陕西安康县)上庸(今湖北竹山县)”的新计划。这样的计划,在当时是切实可行的,表现了军事上的才能。蒋琬在执政方面,以国事为怀,委贤让能,从不顾惜自己失去权力。蒋琬为人胸襟开阔,正直无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从不居功自傲。诸葛亮曾在刘备面前评蒋琬“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由于蒋琬是一位在政治上、军事上有卓越才能,对维护蜀汉政权有杰出贡献的历史名臣,是三国时期难得的“社稷之才”,因而,后世对他深为缅怀。该墓因此被视为八百里古剑门蜀道上一大三国史迹,并成为四川的一大名胜。历来慕名前往墓前凭吊的名人雅士,常年络绎不绝。不少人还吟诗题词,颂扬他的功绩:“忠雅开王业,艰难继老臣”、“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尤能恕二杨”、“武侯之亚有恭候,千古英名壮益州”,这些称颂把蒋琬的历史功绩及优秀品德,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在李象礗重修蒋琬墓落成之时,还有清代的唐存一作《李刺史修复蒋恭侯祠墓落成》诗曰:
语到仙山齿亦香,蒋侯祠墓并流芳。
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尤能恕二杨。
零陵公辅长沙守,南国文光信有光。
诗作者既对蒋琬充满着热情洋溢的赞颂之情,也对李象礗的表扬忠烈重视乡谊的风范进行了赞赏。
庞统墓祠
庞统墓祠,坐落在距德阳市以北约十五公里的鹿头关。相传这里是蜀汉军师庞统中箭而殁的归葬处。后人建祠祀之。今存有庞统墓和祠。
庞统,字士元,别号凤雏,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庞统辅佐刘备,深受刘备器重,任为治中从事,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当时社会上曾流传“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说,世人把他与三国时代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媲美。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刘联军以不足5万兵力,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击败曹军,刘备占据了荆州。赤壁之战后,庞统深知刘备在此难以得志,劝说刘备以此地为据点,向西扩展,夺取益州为立国之基。建安十六年(211年),庞统随刘备入川,主持军务。进蜀之初,刘备与益州牧刘璋明争暗斗,庞统极力协助刘备,运筹于帷幄之中。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攻打刘璋时,进攻雒城(今德阳市广汉县),庞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36(《三国志·蜀·庞统传》)。
《三国演义》对这一历史事实,作了改换,杜撰了这样一个世人熟知的故事:刘备率军进攻雒城途中,庞统战马忽然惊蹶,刘备恐于军中不利,乃以自己所骑白马与庞统的胭脂马相换。庞统率军行至鹿头关前,猝然中敌伏军。敌人误认为骑白马者为刘备,顿时箭如飞蝗射来,庞统中箭殁于军中。刘备痛惜,遂赐庞统为关内侯,谥靖侯,归葬庞统于鹿头关上,建靖侯祠作祀。庞统别号凤雏,落凤坡遂因此得名,后人把换马之地呼为换马沟,叫鹿头关为白马关。
相传庞统穿戴的血衣就地收葬,称为血墓。离血墓一公里许,是庞统的尸墓和纪念他的靖侯祠。墓祠均毁。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川巡抚能泰重建,并立“汉靖侯庞士元墓”碑于前,重建龙凤二师殿。乾隆初,又增建“栖凤殿”(庞统殿)。祠墓周围环抱以参天古柏,这些古柏挺拔刚劲,苍翠葱郁,传说为张飞亲手所植。
翠柏掩映中的祠墓,依次排列着山门、二师殿、栖凤殿和墓园。整个建筑,除檩椽门窗外,全为石材所建。设计紧凑、结构精巧,风格古朴。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
正门楹联: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侧门楹联:
千秋勋业留三国
一代忠贞属二师
正殿上,龙凤二师的精美塑像并排而坐。正殿背后的石壁上,刻有晋代陈寿撰的庞靖侯传。柄凤殿塑庞统全身像,塑像给人一种气势雄伟,才气非凡之感。二马亭分建于两侧,一曰马亭,亭内塑有白马一匹;一曰胭脂亭,内塑胭脂马一匹。二亭象征刘备、庞统换马之事。
庞统墓祠庙会,相传是纪念庞统生日(正月二十六)的民间传统祭祀活动,届时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到此凭吊览胜,并留下他们的观感诗文。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路过此地时,曾写过“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的诗句;南宋诗人陆游《鹿头山过庞士元墓》有“士元死千载……父老岁时思……”的咏叹。祠中石柱上的楹联、壁上的诗词颇多,歌颂了庞士元、诸葛亮忠心为国的精神。因此,庞统祠又名龙凤祠,祠内的这些楹联诗词,书法颇具功力,是石刻艺术的珍品,宝贵的文化遗产。
贾岛墓
贾岛(779-843年),字阆仙,一作浪仙,河北范阳(今北京市附近)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栖身佛门,晚年入仕,曾任长江(今四川省蓬溪县)主簿。一生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
据《蓬溪县志》和其他文献记载:贾岛于唐贞观年间,因穷困为童僧,法号“无本”,就寺苦读。元和五年(810年)入长安,不久还俗进取功名,但久考不第,韩愈、元稹两大文崇虽怜其人,兼爱其才,但因自己被贬而无能为力。折腾至穆宗长庆年间侥幸考上进士,时年44岁。但贾岛举进士后,却久不见录用,后来得到名臣令狐楚(时内为尚书,外为诸镇节度使)怜助,贾岛才于开成二年(837年)九月,以58岁高龄得授遂宁长江县主簿。据史载,贾岛受令狐楚重用步入仕途时,十分高兴,写诗表达了欣慰和感激之情:
如《观东设上东川杨尚书》诗曰:
匏革奏冬非独乐,军城未晓启重门。
何时却入三台贵,此日空知八座尊。
罗绮舞中收雨点,貔貅间外卷云根。
逐迁属吏随宾列,拔擢扁舟不忘恩。
此诗是贾岛于开成二年(837年)赴任长江县主簿时作。写到任所之日、梓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杨汝士,召他观礼和举行隆重的欢迎、庆贺仪式等情况。表达殊遇厚宠的高兴和感恩不忘的心情。据《鉴戒绿》载:岛于“初之任,东川府主凭八座三十里出仪仗以迎之。既至馆舍,见待甚厚,大具肴馔宴设,故岛感恩作诗”以献。贾岛在长江主簿任三年期满,即迁普州(今四川省安岳县)司仓参军(州级粮官);又三年,迁普州司(州级民政官),但未就新任而病卒,终年65岁。贾岛去逝不久,普州、长江两地的后治官员即建墓纪念他。贾岛墓的变称较多:有贾公祠、浪仙祠、瘦诗祠、明月寺。
贾岛墓有三:一处在北京,另两处在四川的蓬溪、安岳,皆葬于山脚。唐杜荀鹤“吊浪仙”诗曰:“山根三尺墓,人口数联诗。”即言上述情况。蓬溪(古长江县)贾岛墓,位于现大英县礹口乡长江坝。此坝即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梁代巴兴所置的长江县治所故址。该县持续1227年,至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才全部撤并入蓬溪疆域。旧长江县贾岛墓因护养不善,渐有损坏,现尚存在的贾岛墓即贾岛祠,是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颖州贡生蓬溪知县张养性就故地重创“贾岛祠”。张养性重培墓茔,重创祠宇,占地两亩,设殿两重,木结构复四合院。前殿称“明月寺”供奉佛祖。因贾岛为佛子,按佛规,生为佛子,死当为罗汉,故建寺。后殿为“贾岛祠”,塑贾岛像,专供官民瞻拜、祭悼。中廷碑林数十方,镌贾岛任上存诗和唐以来各时期职官、文人对贾岛的缅怀题字、赞颂诗词联语等。
在现存贾墓中,惟蓬溪岛墓依山傍水。唐郑谷《怀浪仙》诗曰:
水绕荒坟县路斜,耕人讶我久咨嗟。
重来兼恐无寻处,日落风吹鼓子花。
写出了贾岛墓当时的风光。墓前有明代蓬溪贤宰张养性榜书“长江明月,风流可师”八个遒劲斗字以旌诗人。于是后世文人提到贾岛,便常用不舍。
今蓬溪贾岛墓境文化遗存,有明月山、贾岛墓、贾岛故宅、碑林等珍贵文物。碑林中镌刻贾岛任长江主簿时所作诗八首,历代官员、文人的吊、赞、怀念赋诗百余处。
如唐程绮《吊浪仙诗》诗云:
倚恃才断难,昂藏貌不恭。
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
驰誉超前辈,吟诗下我侬。
司仓旧曹署,一见一心忡。
此诗是作者据《湘素杂记》及《禹锡嘉话》中的掌故而作。称“岛累举不第,文宗时坐飞谤而贬为长江主簿。”又称“京华大尹道至,岛骑驴闯过,并不回避,心在赋诗。”“岛为僧居法乾寺,宣宗微行,于寺案上取诗卷览之,岛攘臂夺去,帝惭。”
诗的内容反映贾岛有傲视王侯的思想性格,同时赞扬贾岛诗才。
唐崔涂《长江怀贾浪仙》诗中写道:
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
身从谪宦方沾禄,才破推敲更有声。
借贾岛推敲名句赞贾岛作诗善于锤炼字句的精神和严谨态度。
宋薛绍彭《题贾公祠》诗云:
远想吟标真似画,故应文胆大于身。
长江便是长江滴,水绕流祠草自香。
四句引西汉政治家贾谊因上《治安策》而受大臣排挤被贬的史事,赞贾岛纵横豪放,无所畏惧的胆识。明陈章《贾岛遗庵》诗曰:“我独爱君诗瘦健,推敲想亦费功夫。”清沈清仁《吊贾司仓墓》诗云:“此地遗仙蜕,贤侯展岁时。”诗句以“贤侯”赞贾鸟是个有政绩的县官,并以崇敬心情祝愿贾岛精神不死,诗魂不灭。
蓬溪贾岛墓历史悠久,在碑林中有唐代碑林遗物,据唐李洞《吊贾岛墓》诗:
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
官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
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
我来因奠酒,立石用为标。
此诗作者为京兆人,慕贾岛为人,专程来拜贾岛墓,并为贾岛补立新碑,诗末句既言此,可见墓前碑文历史。
普州贾岛墓在今内江市安岳县城10公里处。据《安岳县志》记载:“岛卒于官,葬普州。”考苏绛唐撰贾岛墓志铭,题为“贾司仓墓志”就是为安岳的贾岛墓所写的。因为苏绛为一代名士,墓志又出自他一人之手,又无他人再撰,所以三处墓茔同时用苏绛撰的墓志镌碑。《长安客话》称:“岛卒于蜀,葬于房山。”说贾岛死后遗体归葬于北京市西南郊的房山县中,并在墓前有碑记。如清李光绪《题贾岛墓》其二:
搜尽诗魂尚有神,参军明远是前身。
残碑绝胜房山记,岩壑争传风雅人。
又据《唐志》称:岛墓有“蓬溪县明月山阳。”《方舆胜揽》称:“贾岛谪为长江主簿,有墓在焉。”
历来名人学士到贾岛墓写的追悼诗也不少。
明刘庆适的《唐贾岛墓》诗云:
苦吟一卷动千秋,遗冢荒凉在普州。
白草绵芊藏狡兔,青山蓊郁走猕猴。
推敲任触公卿道,傲睨偏贻弟子羞。
载酒为浇泉下恨,三巴此日是名游。
清钟永定《贾浪仙墓》诗曰:“此老宜金铸,参军有墓存”。其句中“此老”指贾岛塑像,“参军”是因贾岛曾任普州司仓参军,故名。诗也是纪念安岳贾岛墓之作。
汉桓侯祠墓
汉桓侯祠墓在阆中市古城区西街,祀三国蜀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飞字益德,河北涿州人。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至蜀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为巴西郡守,击溃魏将张郃的入侵,境保民安。章武元年六月,飞将率师从昭烈帝伐吴,临发,为帐下范强、张达所害,持其首顺流而奔东吴,其身则葬于阆中,追谥为桓侯。阆中人于墓前立庙祀之。前蜀阆州刺史崔善《新建巴西郡守张侯祠记》云:“自侯之死,迄今五百余年,土宇几更,墓田如故”。“于是拓墓前之故基,筑残缺之墉牖”,“重伤祠宇,绘饰范仪”。北宋古文家曾巩《桓侯庙记》云:“张侯之冢至今千有余年,而庙祀不废”。“嘉祐中知州李献卿治其庙,大而新之”。明孝宗、武宗、神宗、熹宗及清初,多次续修,即成今日之规模。
“汉桓侯祠”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赵朴初书。山门四架椽架,六铺作斗拱,菱形。山门两侧为琉雕花砖墙。山门内矗立“敌万楼”,以《三国志》称“羽飞,万人之敌”,故名。为重檐歇山式屋顶,上檐斗拱为五铺作,华拱两侧出象鼻状斜拱,下檐斗拱繁复。内柱四根,形成井口,直承上檐,每柱用四瓣镶成梅花方柱,贯以银锭榫铆合。敌万楼左右,各有木牌坊一座。大殿面阔五间,歇山式屋顶。后殿面阔三间,悬山式屋顶。墓亭为三重檐歇山式屋顶,下屋内起一券拱,内供明永乐铸张飞铁像,高1.65米,后被毁,今重塑泥像,后接桓侯墓,呈椭圆形,南北径38米,东西径22米,高7米。庙左右有厢房11间,配以雕花隔扇门,现存有丈八蛇矛、铁鞭、钟鼓、鼎馨等物。武后铜钟一口,则置于敌万楼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来题咏甚多,唐邑人张士环《桓侯墓》诗:
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
山川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矛。
江上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
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
此诗不但盛赞张飞对汉室刘备的忠诚、平生的事功及雄威,最为突出的是赞美了张飞的书法。明杨慎《丹铅续录》卷十二:“涪陵有张飞刁斗,其铭文字甚工,飞所书也。”清代邑人许礡《谒张桓侯祠墓》诗亦云:“敌万人偏与士伍,将才即此难比数。”即《三国志》云“爱敬君子”之意,是知飞亦能文,并非《三国演义》描绘的粗人。
汉桓侯祠有清末巩昌知府广元梁石亭之女,阆中孔功珂之妻梁清芬女史一联云:
上通南郑,下接西川,全仗葭关之险,想汉天子业虽偏安,藉此可能成一统
誓灭东吴,气吞北魏,常昭阆苑之灵,看张将军神留遗像,至今犹觉恨三分
梁女史撰此联时为同治十年(1871年),才18岁,真才女也。
桓侯墓东侧有聊园,光绪十一年(1885年)邑人黎有度攒书一联云:
砯土郁葱茏,笑遗臭曹瞒,邺下几曾留疑冢
名园饶花竹,俨馨香召伯,巴人犹自爱甘棠
贵州
Guizhou
奢香墓
奢香墓位于贵州大方城北500米的云龙山下,乌龙坡头。原墓葬按明代正三品规模营造,占地约二千平方米。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奢香病故,明王朝遣使参加葬礼,对奢香加谥为顺德夫人。
奢香墓几经沧桑,毁兴数度。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呈文禀请大定知府、黔西知州修垄、树碑、建祠,后被毁。1979年初步修复,1985年始得正式重建恢复原建筑规模。1988年1月,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墓为围石土封,高4.5米,直径6米,圆围18.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九盘围石安砌。每盘采用36块精料白石,为9的4倍。第六圆围系九板九柱高浮雕,柱上为彝族图案花纹,板上为九龙九虎变形图。第九圆围为瓦筒,72个瓦档,均为72个虎面浮雕组成,刻工精细,造型古朴,形态生动,为世人所赞叹。
墓前立面碑一通,高3.6米,宽1.3米,碑面刻彝、汉文合壁“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个字,背面刻奢香夫人生平及历史功绩。碑前为墓地平台,平台左右,各为9板10柱白石栏杆,平台中为墓前阶梯,分9级而上,阶梯下为第二平台,左右各为18板19柱白石栏杆,中间为第29级阶梯。栏板前后,刻有彝族图案花纹共54幅浅浮雕,58根立柱为58个虎头圆雕,图纹朴实,造型古雅,集中地反映了彝族古代文化。第二平台阶梯前,为墓前神道,宽9米,长45米,神道左右各20米处,是仿古建筑耳房,现辟为彝族历史文化陈列室。神道前为进门古建筑楼厅,楼厅左右两室为民族博物辅助陈列室。东面耳房后侧为绿化区。
奢香,明代贵州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洪武十四年(1381年),奢香承袭贵州宣慰使职,执政水西(今大方、黔西、织金、纳雍一带)。同年洪武帝“经理南荒”,派明将傅友德、沐英率30万大军,出师云南,征讨元梁王巴匝剌瓦尔密和段政权的残余势力,这时贵州境内的乌撒、芒部等部起兵阻止明军入滇。奢香以保境保民的大业为重,积极支持明军入滇,促进了明王朝完成统一西南的意图,使贵州免除了战乱的破坏,故朱元璋说:“奢香归附,胜得10万雄兵。”
洪武十七年(1348年),明王朝的封疆大臣,贵州都督马晔,在役使官兵开普定驿传时,骄纵横蛮,他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又“素恶”奢香归附明王朝的行为,便借口水西地方“抗税”,召奢香赴贵阳,肆意呵叱。奢香不服,马晔便“叱壮士裸香而笞其背”,企图以此激反水西彝众,借以出兵镇压。马晔这一行动果然激怒了水西彝族四十八部官兵,遂咸集奢香军门,“愿尽死力助香反”,一场危及国家统一、糜烂水西地方的武装冲突迫在眉睫。奢香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忍辱衔恨,对四十八部公开表明“反非我愿”,制止了事态的发展,粉碎了马晔的阴谋,维护了民族和国家的统一,维护了贵州各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年,奢香亲赴金陵(今南京),面见明太祖朱元璋,“自陈世家守土之功及马晔罪状”,并表示:“愿效力开西鄙,世世保境。”朱元璋随即下旨召回马晔治罪,西南遂告安定。
奢香回黔后,组织人力,修筑道路,并在水西境内设立龙场(今修文县内)九驿。沟通了贵州与湘、桂、滇、蜀的交通,使闭塞、落后、偏僻的贵州得到开发。同时,兴办宣慰司学,极力聘迎汉儒,并送子阿启、陇弟入南京太学,吸取先进的汉文化和科学技术,改进农耕,增植水稻,逐渐改变了“谷稻鲜登,种多宣荞”的状况。
明洪武二十九岁(1360年),奢香病故于大方,终年35岁。她短暂的一生,对统一祖国西南和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促进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明清以来,不少人赋诗撰文,赞颂奢香夫人的伟大业绩。陈匡世的《奢香诗》中赞道:
君门万里献奇功,蜀道崎岖九驿通。
不道蛮荒一苗女,居然巾帼丈夫雄。
清道光年间,吴嵩梁任黔西知州时作“拜顺德夫人墓”诗,诗曰:
锦伞朝天剑倚霜,殿见雪涕见高皇。
能消边患收都督,为戢军心服夜郎。
九驿路开山失险,一砯人拜土留香。
崇祠未见吾滋愧,衰草寒烟泪两行。
颂扬了奢香的历史功绩,并为未能为之整墓建祠而深感遗憾。
十八先生墓
十八先生墓位于贵州安龙城西北隅的天榜山下的马场坝,这座古墓里埋葬着南明永历小王朝东阁大学士吴贞毓等18位朝臣、内官。这段300多年前的公案,历代史家有褒有贬,毁誉不一,但古迹一直为后人凭吊、评说。墓地现为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诗人余厚墉(字坚甫,湖南岳阳人)有《谒十八先生墓》诗。诗曰:
马场古墓漫相寻,凭吊孤忠感不禁。
逃窜误投边缴地,匡扶谁识老臣心!
外援不至机谋泄,内患难除党锢深。
明祚欲延天命去,甘为厉鬼殛强秦。
临行诗句藏衣带,浩气弥漫入太空。
当世岂无人逐鹿,伤心客地有安龙。
明知此事终难济,不忍君王守死穷。
读罢残碑重叹息,英魂犹拥夕阳红。
该诗形象地再现了300多年前发生在安龙的那一段令人酸鼻的历史。
清朝初年,清王朝已经建立了巩固的中央政权,但对于明朝遗老遗少,尤其是明王朝嫡派子孙来说,反清复明的梦想一天也没有中断。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南下入关,唐王朱聿键政权宣告崩溃,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即继帝位,次年改元为永历,史称“南明王朝”。桂王调集拥有重兵,但各自拥兵自重,矛盾很深的两位将领孙可望(秦王)和李定国抗击南下清军。由于清军攻势强大,永历王朝处于颠沛流离之中,辗转奔命。清顺治九年(1652年),孙可望派人把永历帝从广西接到安隆所,改安隆所为安龙府,使南明永历王朝暂时安定下来。
此时,农民军内部的矛盾和永历王朝官僚集团的相互倾轧愈演愈烈。永历帝在安龙“宫室卑陋,服御粗恶”,他所住的文华殿常遭风吹雨打,窗壁颓坏。而孙可望在贵阳则仿宫室修葺秦王府,置六部九卿,铸“兴朝通宝”铜钱,大有取代永历帝之意。永历帝在安龙如坐危城,惴惴不安。他知道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于是在1653年11月和随臣吴贞毓、张福禄、全为国、徐极、林青阳、张镌等十八学士密商,召李定国入卫护守安龙,以遏制孙可望,不慎泄密。孙可望诬以“盗宝矫诏,欺君害良”之罪名问斩。次年4月8日,十八人被押赴天榜山下处死。临刑前,这十八位官员神色不变,痛斥孙可望等朋比为奸。言罢,能作诗者各赋绝命诗以见其志,从容引颈就戮。十八位官员蒙难后,遗骸合葬于北关马场,史称“十八人之狱”。两年之后,李定国由广西至安龙护驾,为十八人垒墓。1658年,永历朝迁移跸昆明,朱由榔结束了在安龙为时五年的凄风苦雨岁月,为旌表吴贞毓等十八位朝臣、内官,永历帝遣使在天榜山下树碑(此碑于1980年修墓时始出土),亲题:“明十八先生成仁之处”。至此,“十八先生”之称便流传下来。乾隆六十年(1795年)建十八先生专祠,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张瑛重修十八先生墓、祠,并有张之洞所撰《吊十八先生文》,刻石列于墓旁,后被毁。
对十八先生的忠孝节烈虽多有争议,但他们激昂慷慨的绝命诗以及临难不苟、从容赴义的气度常为后人所敬仰,也引发文人墨客的思古幽情和苍凉感慨。清代名流赵翼和吴中蕃等人都有凭吊的诗文,赵翼在诗中写道:
衰朝党祸黄门狱,此辈清流白马津。
见说萧萧风雨夜,居人时听泣青?!
吴中蕃诗曰:(www.daowen.com)
崎岖万里欲何求?一死难言事便休。
毅骨不归埋远岛,忠名犹在胜清流。
谁从衣带收遗句,我向荆榛识故丘。
拟禁采樵虽未得,且留几字待千秋。
现今的十八先生墓是多次修建的结果,修复后的十八先生墓,祠占地四千多平方米。墓园依山势逐级向上,墓前是一座高4米、宽6米的石牌坊,牌坊横眉正中刻有“岿然千古”四字,右刻“成仁”,左刻“取义”。坊上浮雕精美,雕工精细。青石牌坊掩映的苍松翠柏之中,显得十分庄严肃穆。牌坊后为十八先生合葬墓,封土高2.5米,直径3米,以细钻青石镶砌成圆形。墓前修小石坊一座,额题“明十八先生墓”。墓后碑碣石林,刻有十八先生死节事迹及绝命诗。
拾级而上,是石木结构的十八先生祠。正殿为歇山顶,东、西厢配殿为硬山顶。三幢仿古建筑风格庄重,与墓及石坊浑然一体,风格谐调。
殿后山麓下有六角小亭,名“多节亭”。亭下有石栏围护的小池,一泉从石罅中流出,泉水清冽,泉口石壁镌刻“忠泉”二字,亭后石壁中央,刻有光绪九年(1883年)兴义知府余云焕所书“十八先生成仁处”大字。两边石壁上布满了历代名人歌功颂德的题咏,山顶有崇祯时所建“三清殿”遗址。
郑珍墓
郑珍,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字子尹,《清史稿》本传援引他以汉儒尹道珍自命取名子尹的故事;称道他企慕古人,胸怀大志。又称“且同亭长”和“五尺道人”。生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月十日,祖籍江西,七世祖郑益显于明万历中平播入黔,定居水烟、天旺里,遂为遵义人。31岁中举,以文章出众,受到主考官程恩泽的赏识和器重。先后任古州厅、镇远府、荔波县训导。值贵州各族农民大起义,弃官归里,移居禹门寨。
同治二年(1863年)大臣祁治未及成行,于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十七日逝世,时年59岁。
郑珍墓在禹门沙滩乐安江东岸的子午山南麓。这一带地势起伏,原为凿凿童山,郑珍以父母所在,筑屋曰“望山堂”。当年,望山堂四周广植花木,桃李梅杏,荟蔚成行。中辟半亩荷池称“团湖”,岸柳依依,掩映生姿。张琚《望山堂》诗云:
斯人合作风月主,花木亦是出群材。
眼前有景道不得,饱看溪山或再来。
郑珍墓坐北朝南,下临他当年经营的“团湖”。墓正前山口,有一栋四列三间大瓦房,即“贵州遵义官绅公建”的郑珍祭祠。祠前竹丛古树围绕小院。祭祠前方遥对禹门古寺。郑珍墓封土南北长6.10米,东西宽3.80米,高1.25米。墓碑高1.20米,墓前有两层弧形石拜台,下层拜台高1.5米,宽12.25米,距墓6.6米;上层拜台高0.5米,宽6.4米,距墓4米。其父墓在藻密荐十四俊材,子尹为第一,特旨征用江苏知县,因牙病不郑珍墓左后方3米,其弟墓在郑珍墓左前20米,其母墓在郑珍墓右前10米。郑母墓碑保存完好,为郑珍自撰自刻的黎氏行状,颜体楷书,工整秀丽,时有书法爱好者前往捶拓。
望山堂本为郑珍修建的住房,也是书房,是玲珑剔透、名花奇卉杂陈的小园林。后毁于兵火,变为郑氏祖孙四代的墓地。但当年的风光文采还可以从郑珍的外孙赵怡《登子午山展拜外祖郑珍君子尹府墓》诗中不难感受到。
紫竹亭东过梅垓,乌柏轩北过柑廊。
纷红骇绿四掩映,团湖一碧清沧浪。
松崖更养老鹤鹿,桐冈时栖么凤凰。
空林遍地去书带,清水下山含墨香。
山中人兮尽窈窕,男经女缝声琅琅。
一时宾从复儒隽,风流文采纷披倡。
云南
Yunnan
孙髯翁墓
大观楼长联的作者孙髯翁的墓,在弥勒县城西。
孙髯,字颐庵,号髯翁,昆明人,约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终年62岁。另说约生于1684-1694年间。原籍陕西三原,父亲来云南任职,举家寓居昆明,孙髯自幼好学,入学考试时,因入场搜身,不愿受辱离去,遂终身不仕。40岁左右时,适遇弥勒州苗漪任昆明育才书院山长,两人相识结为至交。他常与钱南园、李因培等往来酬唱,抒发高洁情怀。他爱梅花风骨,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孙髯翁晚年穷困潦倒,在昆明圆通寺结庐而居,以医卜为生。他有个女儿出嫁在弥勒州三道桥,老伴(人称孙二奶奶)从女儿度日。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孙髯翁也来到弥勒设馆教书。去世后得苗姓人家相助,草草收殓,葬于城西苗姓祖茔。民谣唱道:“山中若有王侯地,难得捡来葬髯翁。”
清末弥勒知州胡国瑞重修孙髯翁墓,为之撰墓志铭。民国三年(1914年),弥勒群众公立墓碑,题文为“古滇名士孙髯翁之墓”。邑人王运谦题墓联云:
古冢城西留傲骨
名士滇南有布衣
联语使用了倒装句式,恢复语序,意思是说:县城西郊的古墓里,留着一副铮铮傲骨。滇南的山水有幸,终生布衣的名士孙髯翁,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由衷的崇敬,强烈的自豪,洋溢在字里行间。
清末弥勒知州胡国瑞修墓时,墓前有石标(石标现已不存)。石标上有弥阳贡生王晓云撰写的长联:
读大观楼一联,脍炙人口久矣。就苹天苇地,濡染笔墨生辉。布衣有何能,几历昆池劫灰,常图不磨文字
出挹爽门半里,追绕马鬣依然。叹断碣残碑,灭没名流不少。吾侪非好事,一存滇南傲骨,以昭先正典型
联语的大意是说——
读一读大观楼长联,就会知道它的妙处。很久以来,长联就脍炙人口了。当年,孙髯翁面对漫天遍地的苹叶和芦苇,真是思绪万千,情怀悠悠啊。而正是这无边的烟水云霞,浸润着他的彩笔,使他笔下的文字,焕发出绚丽的光辉。若问一个终生布衣的书生有何能耐?他不倦谋求的,是写出那在滇池几经变化的悠远岁月之后,依然存有不被磨灭的文字啊!
出弥勒县城的西门——挹爽门半里,就是孙髯翁的墓地。骑马绕墓而行,马鬣飘飘,眼前的景物,依旧和从前一样。然而,看着残破的碑碣,不禁顿生感慨。时间有如流水,灭没了多少有名的贤人达士啊!为孙髯翁重修坟茔,并非我辈好事,而是为着完好地保存滇南的这副傲骨,供后人凭吊,以使先辈正大光明的典范品质得到彰扬啊!
这副长联表明,大观楼长联一经问世,便脍炙人口,直到清代末年,依然为人们深情传颂,人们对孙髯翁的人品,对他所作的长联,评价很高,足见长联中否定封建社会的思想,当时已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了。
孙髯翁有一副自挽联,写得诙谐有情致: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胡涂到底
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作者说,他投生时“来得忙”,没有准备好“名心利心”,不会钻营,不会算计,也不去钻营算计,他的一生,真是“胡涂”到底了。他说,此番辞世真好啊!为什么这样安然愉快呢?作者说,他一生一世,没有做过亏心事,去得没有牵挂。他以颇为强的口气反问道:“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胡涂到底”,正是孙髯翁高尚品质的写照。他终生布衣,并以此为荣。说“毕竟胡涂到底”,即表示永远如此,直到生命结束。态度之鲜明,竟至如此。不曾欠谁“诗债酒债”,表明他一生诗酒自娱,与官场无涉,表明他始终维护人格的高尚和思想的自由,无怨无悔,难怪他要说“此番去甚好”,心情那么坦然了。
聂耳墓
聂耳墓在昆明西山太华寺和三清阁之间的一片柏树林中。
聂耳(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义,“聂耳”是在上海取的化名。云南玉溪人,出生于昆明。自幼爱好音乐,能演奏多种民族乐器。1930年到上海,第二年入明月歌舞团,任小提琴师。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左翼音乐、戏剧、电影工作,进行创作及艺术评论活动。1935年拟赴苏联,取道日本,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4岁。聂耳的好友张天虚护送骨灰回上海,后由其兄聂叙伦接回云南。1937年10月葬于西山。
聂耳创作了《大路歌》、《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开路先锋》、《新的女性》等三十多首歌曲,表现了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救亡的坚强意志。《义勇军进行曲》如同号角和鼙鼓,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国歌。
1935年,田汉从南京国民党监狱出来,惊闻噩耗,流泪挥毫,写下了沉痛的悼诗:
一系金陵五月更,故交零落几吞声。
高歌共待惊天地,小别何期隔死生。
乡国只今沦巨浸,边疆次第坏长城。
英魂应化狂涛返,好与吾民诉不平。
诗后跋语写道:“入狱中,朋辈物故者颇多,出狱日,忽闻聂耳兄又以学游泳于太平洋羁魂不返,其于吾国音乐、戏剧、电影界之损失,一时殆无法补偿。上海友人有追悼之会,感而写此,不觉泪随笔下也”。这段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同年,昆明各界人士悼念聂耳时,赵式铭先生撰联致哀:
乐府近凋零,学就成连人已逝
吹台遥怅望,化为精卫客应归
大意是说:乐坛人才渐渐零落,而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多么需要有人吹响时代的号角啊!可惜你已同成连(春秋时人,伯牙的老师)那样,达到极高水平,却不幸溘然而逝了。我站在吹台(春秋时师旷鼓吹奏乐的高台,在开封。)上遥望大海,真是无限惆怅。你已化为精卫,正在填海。但远方的魂魄啊,还是早些回来吧,同胞们在思念你!
哀哀痛惜,殷殷思念,满注于字里行间!
聂耳墓原在西山山麓,1980年5月迁葬于现址。墓由平台、花台、塑像、绿化带、墓道、墓地、墓体、墓碑、花圈和屏风墙等建筑组成,占地约一千一百多平方米。整个墓地呈琴状:平台如琴头,正中七个花圃寓意七个音阶;花圃上端,是总高3.28米的汉白玉聂耳塑像;像后的绿化带好似琴颈;由石阶墓道即可登上如琴身的圆形墓地,墓地正中用24块墨色大理石嵌就为圆形墓体,石块数量即聂耳年岁数;墓体后的墓碑呈弧形,如同一张乐谱,上有郭沫若题写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九个铜铸金字;汉白玉雕制的花圈安放在墓体上,花圈内镶有生卒年代的金字,圆形墓体位于琴身发音孔的位置;围绕墓体,墓地用24圈灰白、灰、灰青三种颜色的石块铺成,像一张唱片,也寓意乐音向外传播。墓地后面有屏风墙,墙上是反映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大型浮雕;左屏风墙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墓志铭;右屏风墙刻有田汉的诗及跋语。
郭沫若写的墓志铭,对聂耳作了崇高的评价。铭文中说:
“(聂耳乃)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志,毅然而同趋共同之鹄的。聂耳乎!巍巍然其与国族并寿而永垂不朽乎。”
著名华裔学者、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叶嘉莹女士扫墓时吟道(《聂耳墓》):
早岁曾耽聂耳歌,州年往事逐流波。
名山留得才人墓,游子低徊感自多。
云南金石篆刻家段雪峰老人,也以诗歌纪念《聂耳逝世五十周年》:
曾演当年《大刀曲》,笑他狂寇几头颅。
浩歌留得千秋唱,鼓舞人心抵万夫。
“一二·一”烈士墓·李公朴、闻一多衣冠冢
云南师范大学东北角,有“一二·一”四烈士墓,墓地被松柏翠竹环绕,一派幽静肃穆。墓地正中排列着四烈士长方形墓,墓碑上镌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和所在学校。墓后石屏上有自由女神和群众场面的浮雕,女神像下是悼念烈士的诗章石刻。墓道入口两侧矗立着两根石雕的火炬门柱,柱下镶嵌着闻一多先生所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碑。
在四烈士墓前石阶正中有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墓后有李公朴先生的衣冠冢。这些墓冢构成一组革命文物,向人们展示永不泯灭的血染风采。
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国民党政府又准备发动内战。为反对内战,呼吁和平,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中法大学和英语专科学校的学生自治会,于1945年11月25日晚,在西南联合大学新校舍举行时事晚会。到会大中学生及社会人士六千多人。会上,钱端升、伍启元、费孝通、潘达逵等四位教授,分别发表专题讲演,一致要求制止内战,成立联合政府。大批军队包围了西南联大,并用冲锋枪、机关枪、迫击炮不断向会场上空射击。会场内的特务则切断电源,捣乱破坏。次日,全市所有大学和大多数中学宣布罢课,抗议国民党军队的倒行逆施,各校纷纷成立罢课委员会,组织宣传队上街,向群众说明罢课真相。宣传队员又遭特务殴打。12月1日,国民党武装军人和特务,分头袭击联大新校舍、联大师范学院、云南大学、联大工学院、联大附中和南菁中学等校,以棍棒、石块毒打学生,又在联大师院内和联大新校舍投掷手榴弹数枚,炸死于再、潘琰(女)、李鲁连、张华昌4人,重伤二十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惨案发生后。全国人民以极大的愤慨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并纷纷以实际行动声援昆明学生的正义斗争。昆明学生“罢课联合会”,决定用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在联大(今云南师大)校内修建烈士墓。1946年3月17日,在举行了3万人参加的出殡游行后,将烈士安葬在墓地。墓地四周,白花如海,诗联成林。
云南大学学生撰写的挽联是:
尽尽尽,谎话说尽,绝事做尽,人心失尽,民主战士死不尽
了了了,宣言发了,鲜血洒了,百姓醒了,法西巢穴倾得了
著名女律师、爱国民主人士史良的挽联是:
统治者害治,青年遭殃孰能忍
立法的毁法,民主扫荡真堪伤
冯玉祥将军的夫人李德全的挽联是:
魑
魍魉残余,知法网有漏
琴瑟琵琶坑尽,问民权何存
爱国民主人士张澜、梁漱溟的挽联是:
为反内战而牺牲,真成痛史
试思中国之命运,能勿忧心
闻一多先生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李公朴先生写了两副挽联,其中的一副是:
四位民主战士,你们死去,你们永远不会死
一群专制恶魔,他们将来,他们已没有将来
李公朴是抗日救亡运动中著名的“七君子”之一。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授。抗战胜利后,他们积极参与和平民主运动,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1946年7月11日晚,特务用无声手枪在昆明大兴街口暗杀了李公朴。4天之后,闻一多不顾个人安危,到云南大学出席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他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演讲》,怒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鄙无耻。当天下午,闻一多在西仓坡被特务枪杀,壮烈牺牲。
李、闻二位被刺杀,进一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正如佚名作者挽闻一多先生的联语所说: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上海各界为李、闻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宋庆龄的挽联是:
血溅金沙,允有大名光宇宙
魂招歇浦,愧无钜笔志功勋
中国民主同盟的挽联是:
取义成仁,民之主也
青天白日,人可杀乎
中共代表团的挽联是:
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
汇万众悲愤,一心一德反独裁
周恩来、邓颖超的挽联是:
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
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曹禺等人的挽联是:
七月十一,七月十五,国人谁不感羞耻
民主必争,民主必存,先生你大可放心
徐冰等人的挽联是:
灵魂巨匠,爱国君子,同遭罪恶黑手,太息人间何世
民主战士,和平歌手,坚持斗争岗位,遥望滇池情浓
田汉在昆明参加追悼会,有《参加闻、李追悼会悼赋》诗云:
素车百里吊来迟,且向刀丛觅小诗。
冷雨萧街天亦泪,秋风碧浪海频嘶。
十年蛮触争无已,三次龙蛇劫有时。
大难已临人尽醉,谁教忧国血成池。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昆明青年将其血衣、遗物,葬在四烈士墓前,立碑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故教授闻一多先生衣冠冢”,碑前的青石上,刻有一柄锋利的剑,象征先生的战斗精神。李公朴先生的衣冠冢原在西山,1980年3月16日迁入四烈士墓后面,青石墓碑上镌刻“李公朴之墓”五个大字。
陈佐才墓
陈佐才,字翼叔,云南巍山县(原名蒙化县)盟石村人,生于1627年,少时风流倜傥,及长乃习才技。未几,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朝山河破碎。陈毅然从军抗清,和李定国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一起扶持永历帝,转战于云南边境。其后,永历帝逃入缅甸,被缅甸王出卖,随行溃散,陈便回到故土。
回家后,陈常思已往岁月,对清朝统治不满。有次乡老促他报户口,他戏云:“空庭冷风吹,内住者是谁,竹树与梅树,共我为三户,桃花与李花,共我为三家,一一开明白,促汝入手册。”后来,他又隐居于盟石山中,发誓“头不顶清天,脚不踩清地”,在隐居的10年中,坐卧一小楼,每逢出游都要骑蹇驴、戴斗笠,以示和清朝不共戴天,不共踩地。
在与梅为二、共竹成三的隐居岁月中,他用诗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歌颂农民起义斗争,鞭挞清朝贵族集团的腐朽统治。先后著有《宁瘦居集》、《宁瘦居续集》、《是何庵集》、《天叫集》共五卷。他在《枯竹》及《冬寒》二诗中写道:“撑风老干坚如铁,几度凌霜不改节。那似薄情桃李花,须臾便与春相别。”
“老夫寒过雪中梅,空乏红炉把酒煨。不是情操能练骨,壮心几被北风摧。”这是他爱国情操的自我写照。在《乱时》一诗中,他写道:“世情尚未改,时事已经更。遍地皆戎马,满天尽甲兵。活埋小儿女,生葬老弟兄,遁迹穷山里,犹闻战鼓声。”描写世乱民苦,读来动魄惊心。在《闺梦》诗中他写道:“梦里分明见玉容,醒来依旧枕边空。可怜半世为夫妇,尽是相逢在梦中。”“北伐南征贼突西,战场消息冷凄凄。闺中少妇知多少,半是人妻半鬼妻。”他还在另一首《征夫吟》中写道:“梧桐叶落远随征,杨柳枝摇动妾情。要哭几回不敢哭,留将冷泪送残更。”替人民喊出了征夫怨恨,读来悲伤凄凉。他的《农歌》一诗,深刻揭露了在清朝贵族集团统治下,民不聊生的悲惨情形,诗中写道:
风雨交加已渡河,隔堤忽听唱牛歌。
熟田岁岁收成小,荒地年年赔累多。
野草不能逃赋税,闲花何处避干戈。
牧童亦解流离苦,横笛吹残卧绿蓑。
在《边行》一诗中,他写道:“边关万里隔邦畿,瘴雨蛮烟过客稀。壮士从来有热血,深秋不必送寒衣。”诗人热情歌颂了斗争在边疆瘴雨蛮烟中的反清战士,诗句豪迈,掷地有声,恰似一幅英勇悲壮的反清斗争画卷,读之使人振奋自豪。
在陈佐才诗集中,游子李自白有这么一段话:“壬子岁见宁瘦居续集刊成传播滇外,但篇中亦有犯时忌者,深为翼叔恐。”翼叔云:“吾于辛丑岁已打破生死关矣,何恐之有”。300多年来,陈诗一直为人们辗转传诵,产生过很大影响。《蒙化志稿》说他的诗“慷慨豪吟,淋漓痛哭,又绝无怒号骄傲之气”。诗僧担当说:“不事穿凿,自成一家,言声韵偕,情景相协。”清代学者赵州师荔扉说:“诗多血性,不事推敲,而自有远韵深情。”
陈佐才晚年,自选一巨石(长13米,宽10米,高3米),在石上凿好墓穴及棺盖,嘱其子在他死后,将他埋入石中,以示他死也不入清朝土的气节。陈死后,翻其囊又得自挽诗一首:“明末孤臣,死不改节,埋在石中,日炼精魄,雨泣风号,常为吊客。”其子遵嘱将陈尸殓入石中,遂将此诗刻于石上。于是远近知交,多有凭吊之章,大都镌于石上。
张卓诗说:此石如何不补天,只因留下葬诗仙。有穷残梦归蝴蝶,无限悲歌送杜鹃。心旷徒怀庾岭月,眼饥空望少陵烟。不须化鹤啼华表,芳草春风纪岁年。
彭印古诗说:不欲染污浊,凄清若个同。须知李太白,埋在流水中。
陈嗣茂诗曰:
石椁先生非怕朽,欲埋忠孝同天久。
饶烹诗句补遗阙,奚问石头烂与否。
孙陈统诗说:
石冢倚高峰,公日卧此中。
孙孙情莫尽,惟种几株松。
后因风雨剥蚀,字迹多有模糊。陈辅唐先生于1945年搜集了遗散之作,汇集成册,取名《石棺集》出版。
陈佐才死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在其墓旁立了碑、亭、石笔等。石棺墓现在盟石村东山麓,距巍山县城12公里。近年,又在石棺墓旁建了一个纪念馆。现为巍山彝族自治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