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南陵寝典故:中国旅游文化典故

华南陵寝典故:中国旅游文化典故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华南陵寝典故海南Hainan海瑞墓海瑞墓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滨涯村。海瑞74岁时卒于南京,明朝皇帝派官员将灵柩护送回海南。1587年,海瑞卒于南京任上,享年74岁。灵柩过江时,百姓身穿孝服夹道送行,如丧考妣,其场面催人泪下。当时,北方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宋朝廷不得已迁往南方。最后,赵鼎绝食数日而死,享年仅63岁。朱聿硃仓皇化妆为平民潜逃,又被清军追兵捕获,当晚亦自缢去世。

华南陵寝典故:中国旅游文化典故

第五章 华南陵寝典故

海南

Hainan

海瑞

海瑞墓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滨涯村。墓园内林木环绕,绿草茵茵。墓园长约一百米,宽约四十米,四周有围墙,大门的牌坊上题有“粤东正气”四个大字。墓道两旁分列石狮、石马、石羊和拱手侍立的石翁仲。墓道终端是一圆拱形石墓。海瑞74岁时卒于南京,明朝皇帝派官员将灵柩护送回海南。据说行到海口市西部的滨涯村时,抬棺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们以为这是海瑞自己选定的风水宝地,便在此修了墓,将其葬在这里。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自号刚峰,海南岛琼山县人。他自幼丧父,由母亲谢氏抚养长大。他在明嘉靖年间考中举人,出任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后又任浙江省淳安县知县。在任职期间,他敢于惩办恶势力,替百姓说话,深受百姓爱戴。后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入朝为官。因皇帝昏庸,不理朝政,因而奸臣横行专权,弄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海瑞曾冒死上疏谏奏。为表示视死如归的决心,他备好棺木才上金殿,向皇帝奏了一章《治安疏》,并公然指责皇帝,惹得皇帝大怒。在众人保奏下,才免得一死。嘉靖皇帝死后,他又历任尚印司丞、大理寺丞、应天巡抚等职。他秉公执法,打击贪官污吏,事事为民做主,深受百姓的敬仰。由于他秉公办事,惩办恶势力,得罪了一批朝内的奸臣、贪官,曾遭人攻击、陷害,被罢官回海南琼山老家,闲居十六年。待到明神宗时,又起用海瑞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海瑞未到任,又被调任南京吏部右侍郎。1587年,海瑞卒于南京任上,享年74岁。海瑞死后,佥都御史王国汲清点他的财物时,仅有俸银十余两和几件旧袍,真是清贫如洗。看到此景,他不禁痛哭流涕,只好与同僚们凑些钱物,为海瑞办丧事。海瑞膝下无子,他的灵柩由海南籍人许子伟护送还乡。据说,送葬那天,南京市民自动前来送行,并罢市几日以示悼念。灵柩过江时,百姓身穿孝服夹道送行,如丧考妣,其场面催人泪下。

赵鼎衣冠冢

赵鼎衣冠冢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江入海口处的昌城北。墓前原有一块石碑,上刻“大宋状元内侯宰相赵鼎公之墓”。

赵鼎(1085-1148年)宋代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赵鼎出生于今山西省闻喜县,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当时,北方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宋朝廷不得已迁往南方。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赵鼎任尚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绍兴八年,赵鼎因力主抗金,受奸臣秦桧陷害,被贬到海南岛。虽然他身遭陷害,但仍对国家忠心耿耿,几次向朝廷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心。因当时秦桧在朝中作梗,见赵鼎的奏章心中害怕,便加重对赵的迫害,命地方官每月向他回报赵的言行。赵鼎的好友广西帅将张宗元不满秦桧陷害忠良的丑恶行为,经常派人前来送些诗书、药物、食品等表示慰问。秦桧探知后,将张宗元调离广西。在秦桧的不断迫害下,赵鼎完全陷入了绝境之中。他身染重病,又不得医治,他誓死也要抗金救国,以表忠心。最后,赵鼎绝食数日而死,享年仅63岁。赵鼎死后,由于朝中众臣的努力,第二年将他的遗骨归葬于浙江石门,留下生前部分衣冠葬于海南昌江县旧县村原墓穴内。直至1163年,南宋孝宗即位,他知赵鼎忠心报国,功劳甚大,便追封为丰国公,赠太傅,谥忠简。所以人们尊敬地称他为赵忠简。

广东

Guangdong

南明绍武君臣冢

此墓为南明唐王朱聿硃(后称绍武帝)及其辅政大臣苏观生等人的合葬墓。该墓位于风景秀丽的越秀公园南秀湖畔,原墓址在象岗山北麓,后迁葬至越秀公园木壳岗,1981年再迁至现址。君臣冢坐东向南,正面立“明绍武君臣冢”墓碑,上款为“光绪癸未(1883年)孟冬吉旦”,下款为“粤东绅士重修”。

清顺治三年(1646年),福州南明隆武政权被清军所灭,隆武帝之弟朱聿硃在苏观生、何吾驺等人的拥戴下于同年11月在广州称帝,名号绍武。与此同时,南明宗室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年号永历。这两个同时在广东建立的小朝廷,为争正统帝位,同室操戈,在广州西面的三水一带互相攻战。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同年12月15日清军乘虚从广州东门攻破入城,苏观生等人因大部分军队尚在三水与永历军酣战,仓促间未能召集足够的军队抵抗,眼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宁死不降清朝而在家中上吊自杀。朱聿硃仓皇化妆为平民潜逃,又被清军追兵捕获,当晚亦自缢去世。其宗室周、益、辽等24王同时殉难,还有不少朝中大臣、将军同时死难。后人将绍武帝、苏观生等死难王公大臣遗骸丛葬于流花桥畔。今该墓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供人追思凭吊这段在广州发生的史实。

南明王兴将军墓

王兴将军墓是1952年在海珠区南箕村高阳发现的,当时墓碑已失,墓穴中发现一个内盛骨灰和小量金饰的大陶瓮和一块墓志。据《番禺县志》记载,原墓碑上题有“皇明虎贲将军县伯电辉王公偕同节元配张氏一品夫人暨十五庶夫人之墓”。今墓位于越秀公园南秀湖畔,墓碑上刻“南明抗清殉节王兴将军暨妻妾之墓”,是1954年迁葬而来。

1952年在广州河南南箕村的槽山一项工程中挖掘山土时发现了一个无字碑。墓坑中发现一个三十多厘米口径的大青缸,缸上有一块保存完整的墓志,其中记录了墓主人虎贲将军王兴的事略。这个大青缸装有17个人的骨灰,除了王兴之外,其余16人都是王兴的妻妾。湮没了300多年的王兴墓终于在无意中被发现了。

王兴原籍福建,广东恩平人。南明时期,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起兵抗清时,王兴也在恩平响应。南明濒亡时,他仍据守新宁(今台山)文村城寨多年,城破之日宁死不屈,壮烈牺牲。文村寨这个抗清遗址,是一座河汊环绕的小土城,至今还残存城墙的旧基,依稀可见300多年前的城界。文村城筑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45-1647年)是村中的豪绅陈王道所筑。

那时明朝已亡,在广东还残存着永历帝朱由榔的南明政权,广东的形势有较大反复。由于镇守广州的清将李成栋反政,广东全局改观。李成栋与永历帝相约,五岭以北的防御由他负责,岭南由永历帝负责。这时王兴受永历帝封为广、肇、会、宁、恩、阳总兵,挂虎贲将军印。后来李成栋战死,清廷平南王尚可喜大军攻占广东大部,永历帝放弃肇庆,逃入广西。王兴因恩平处于清兵的攻击之下,被迫转移到新宁沿海一带,占领了广海。王兴曾屡次派人与文村城的陈王道联络,促他共同抗清,但遭到陈王道拒绝,甚至派出兵勇在海晏沙栏等地对垒,杀戮地方抗清力量。

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南明的李定国率兵从广西入粤,与王兴联军进取新会。王兴通过李定国,派人劝谕陈王道出饷助军,并邀他与李定国会面。陈王道见明军势大,权衡利弊,只得硬着头皮赴会。他刚到海上,即得到李定国在新会兵败的消息,悄悄下船,想逃回文村,但终被王兴截回,拘禁在军中。第二年夏季,王兴进取文村,陈王道属下的乡勇纷纷反戈响应。自此,文村城为王兴所据。

文村城墙颇为坚固,城外河汊纵横交织,地形复杂,是个易守难攻的城寨。王兴在这里拥兵自固,平南王尚可喜暂时还未能分兵对付他。当时永历帝从广西逃往云南,后来入缅甸,被缅人解回云南,为吴三桂所杀害。王兴固守的文村,成为南明抗清的最后一个城堡。从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至十六年(公元1659年),王兴据守文村孤城达4年之久。

顺治十二年秋天,文村城被尚可喜大军攻破,城破之时,王兴拒不降清,宁死不屈,他先缢死了妻妾16人,然后闭门自焚,与妻妾共同殉难。尚可喜感其忠烈,没有杀他的后代,许可他们收拾王兴等人的骨灰运回广州安葬。他后人为免遭嫌疑,在坟上只立了个无字碑,所以300多年来一直没有人知道王兴墓的所在。

现在王兴墓已移葬越秀公园南秀湖畔,与从流花桥移来的南明绍武君臣冢为伴。

南明回教三忠墓

在广州解放北路清真先贤古墓附近有三座明末清初的古墓,叫回教三忠墓。三座墓一字并排,坐北朝南,相距约三米。墓的建筑形式为伊斯兰教传统的石棺,长1.98米,宽1.26米,高1.31米。墓顶呈平卧圆柱状,下部为长方形棺室,分为两级逐步向外扩大。只有中间一墓立有一块长1.24米、宽0.45米的墓碑,上刻“回教三忠”四字。现墓是1955年重修,墓的北侧建有一座“三忠亭”。

回教三忠墓实际上是三座衣冠冢,是为南明政权驻守广州的回族将领羽凤麒、撒之浮、马承祖三人而建。顺治七年(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率领清军进攻广州,南明镇守广州的四卫指挥使羽凤麒、撒之浮、马承祖等率领少数南明将士奋起抗击,与清军相持近两月,终于因粮尽弹绝,又无外援,寡不敌众。就在广州城破沦陷之时,羽凤麒来到双门底拱北楼(在今北京路青年文化宫附近,始建于唐代,原称清海军楼,明代重建,改称拱北楼。由于该楼是两层门的建筑,故又称“双门底”)自缢殉国。撒之浮、马承祖两人则在与入城清军浴血奋战中阵亡。后来广州人为赞扬三人的精忠而收集他们的服饰和遗物建筑了这座回教三忠墓。

百花冢

白云山梅花坳有一座明末广州著名歌妓张乔的坟墓。据传,该墓原立有“张丽人墓”石碑及墓志铭,因年代久远,墓与碑已荡然无存,现仅存一块高约三米的石上依稀还可以分辨出“百花冢”三个石刻字。这块石头成了百花冢的遗迹,在衰草萋萋中,夕阳残照下,供人凭吊。

据传,墓主姓张,名乔,字乔婧,号二乔。张乔的母亲本是苏州名妓,善歌能舞,颇受仕人青睐,后辗转来到广州,婚后生张乔。张乔天生丽质、玉质冰肌、花容月貌,而且敏而好学,在其母的调教下,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样样皆通,尤其善于吟诗画兰,颇有名气。因爱吟唐代大诗人杜牧赤壁》诗中“铜雀春深锁二乔”诗句而自名“二乔”。张乔虽身处烟花柳巷,沦落风尘,却洁身自爱,卖艺不卖身,所谓身为下贱,心比天高,从不趋炎附势,又不奉承权贵,大有小家碧玉之风范,深受当时广州名流才子,仁人志士所赏识。明末广州名士陈子壮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重修南园故址,重结南园诗社,广州名士12人,世称南园十二子常聚南园。张乔常常参加诗社活动,为这班胸怀大志,又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诗人名流弹琴伴唱,赋诗作画助兴,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众多的名流中,她最崇拜和最敬重的是陈子壮,两人关系非比一般。而深爱着她的却是另一名士彭孟阳。张乔在以陈子壮为首的南园诗社众人的影响和熏陶下,写下不少颇有造诣的诗词和不少画作,虽多为吟风弄月、娱心悦目的作品,但作为一位风尘少女已属难能可贵的了。自古道,红颜薄命,张乔在19岁那年(1633年)便香消玉殒了。她的早逝曾引起不少人士的伤感、悲叹。广州名士,南园十二子之一张乔的青楼爱侣彭孟阳为她在白云山梅花坳择地安葬。据说,张乔出殡之日,广州有数百位送葬者每人各赋悼念诗词一首,或手执名贵鲜花一朵,或持广州著名花卉一株在墓之周围栽、插,据传所插栽之花数百枝(株),可见当时送葬队伍人数之多。后来所栽之各种花树大多生根发芽,红色的梅花,白色的茉莉,紫色的紫薇,黄色的菊花四季盛开,时人称之为“百花冢”,每年四季吸引无数游人来此凭吊游冶,成为名噪一时的景点。张乔生前玉洁冰清,花容月貌,死后有众多名流为其送葬,墓四周又栽、插数百鲜花环绕,既为名妓英年早逝而悲哀,又带有几分浪漫的色彩。张乔青春未嫁,守身如玉,虽然薄命早逝,却有众多的有情人送终,她若有知,应含笑于九泉之下了。据传,张乔有诗词遗稿130首,亦由彭孟阳为其题为《莲香集》刊印。

在这里还要介绍一下,与张乔关系殊深,感情至笃的陈子壮。

陈子壮(1596-1647年),字集生,号秋涛,广东南海沙贝村(今属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沙贝村)人,罹难时51岁。

相传,陈子壮少聪颖,是“七岁能文”的神童。有一年中秋之夜乌云闭月,佳节没有明月,在陈家赴宴的一位客人颇感遗憾,便信口吟两句古诗:“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银灯照碧波”。年仅七岁的陈子壮听罢,即随口应句:“待我明年游上苑,探花因便问嫦娥。”此诗气势磅礴,浮想联翩,赢得满堂喝彩。更巧的是,时隔16年后,陈子壮果然高中探花,此事成为传诵一时的佳话。

陈子壮生性耿直。那时奸贼魏忠贤等宦官把持朝政,曾想笼络他,派人向他示意,要他写“元勋”二字相送。陈子壮极为反感当即婉拒。一次殿试,他还撰文揭露和论述历代宦官之祸,呈给皇帝,因此,得罪了魏忠贤为首的一班宦官,于是,陈子壮与父亲同时被削职,隐居于广州的盐仓街。魏忠贤集团垮台后,他才得复出,任职礼部右侍郎。但因抨击时弊,不合崇祯心意,再度罢官,隐居在白云山云淙别墅,在城南重开南园诗社,与“牡丹状元”黎遂球、南园后五子欧主遇、女伶张乔等,在抗风轩内常举行文酒之会,至感国事日非,痛心报国无门。

李自成起义大军,势如破竹,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身亡,明朝灭亡。后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建立清朝。南明在各地建立的政权亦被逐个击破。隆武二年(1646年),广州城陷,陈子壮和弟弟陈子升捐资募兵,在家乡南海九江举旗誓师,南明在肇庆建立政权的永历帝授他以东阁大学士,并封兵、礼二部尚书的官职,赐上方宝剑,总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他和陈邦彦、张家玉等义军,在广州城郊、增城、清远、高明一带互为犄角,狙击清军。后来这三人被后人称为“岭南三忠”。他们又会集舟师六千余乘战船进攻广州,因城中内应失误,谋泄事败。这一仗,陈子壮的大儿子壮烈捐躯。最后,在高明县三洲的保卫战中,清兵掘地道偷袭城池,兵败被俘。

清廷鹰犬两广总督佟养甲以杀害陈的幼子相要挟,妄图逼他投降,陈子壮却宁死不屈。佟养甲逼降不成,最后将陈子壮处以惨无人道的“锯刑”,即将人从头顶向下锯成两片,但因人的躯体晃动,无法锯下去。据说,这时陈子壮对刽子手高喊:“蠢才,界(锯)人需用木板也!”刽子手才领悟用锯行刑的方法。至今“界人须用板”的典故,仍在广州流传。

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在沙贝村陈家祠建立陈子壮纪念馆,作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以纪念他的业绩。

姑嫂坟

在白云山云台花园内有一座南宋时期营建的坟墓,叫“姑嫂坟”。原墓始建于南宋年间,明代嘉靖年间曾重修一次,今墓为1994年按明代模式重建。此墓属山手墓,前有较宽的拜台,竖立两根石雕华表和一对抱鼓石,坟头刻有祥云涌月,下立刻有“宋何氏四世祖妣施氏安人姑贞女季姑姑嫂合葬墓”的黑色石墓碑。

姑嫂坟,是一座十分奇特的墓葬。顾名思义,这是姑与嫂合葬的坟墓。相传,南宋时期,番禺沙湾人何人鉴娶妻施氏,品貌皆全,又十分贤能,上孝家翁,下敬小姑,姑嫂二人感情甚笃,相亲相爱,互相关怀,深受乡人所敬重。何季姑年已及笄,待字闺中,与嫂施氏共持家务。何人鉴时任南容州佥判之官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公干,极少回家。其父年已老迈又体弱多病,长年卧床,尤如风中残烛、苟延残喘,姑嫂两人日夜衣不解带,守候在老人病榻之侧,侍汤奉药,极尽孝道。然而,老人已是病入膏肓,药石无效而一命呜呼,撒手归西。何父死后,嫂施氏因长年累月的辛劳,本已形销骨立,心力交瘁,不久亦香消玉殒,季姑与嫂嫂形同姐妹,见父、嫂皆亡,悲伤至极,竟与嫂同日而亡。何人鉴深感妻妹孝义,感情诚笃,便将两人合葬于白云山三台岭其父坟墓之侧,并立墓碑记其事迹。这就是“姑嫂坟”的来历和极其感人的故事。

清真古墓的故事

文献记载,当年宛葛素率徒3000,携《可兰经》,乘阿拉伯商船到广州传教,一直到死。死后葬于芝兰湖畔,即今兰圃附近,其墓称为清真先贤古墓。墓室为方形,顶隆起成圆形。南面小拱门上有“西方真迹”四字。室内正中土丘为墓寝。墓门有亭,两边石柱有对联:“阐圣教于南邦,脉脉相传,三十册恪遵谟训;树贤声于东粤,亭亭独立,千百年共仰仪型。”“三十册”指“可兰经”。亭上悬一匾:“真理恒久。”墓侧有宛葛素门徒40人墓。周围有花木、院墙。墓园中有拜殿,可供人拜祭凭吊。

宛葛素门徒40人墓有一个传奇故事。

1300多年前,宛葛素从阿拉伯前来广州传教,到了晚年,教徒们问他,百年归老,何处安息?宛葛素拿起一把弓和箭,说:“我的箭射到何处,就是我百年归老的安身之所。”说罢,紧闭双目,用尽全力挽弓搭箭,利箭脱弦而出。教徒找到利箭落下的地方,就是后来埋葬宛葛素的墓地,名为“清真先贤古墓”。

千百年来,古墓成为伊斯兰教的名胜古迹,陵墓是阿拉伯式建筑,外圆中空,形如悬钟。陵墓有门可入,室内正中长方形土丘是宛葛素的墓寝。人们在墓室里诵经,回音响亮,所以也称为“响坟”。

响坟旁边的阿拉伯陵墓,埋葬的多是历代有威望的教长,但有一个坟的名字很特别,名“四十一坟”。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里埋葬着40位先贤和一个强盗。人们觉得更奇怪了,先贤怎么会和强盗葬在一起呢?

唐贞观年间,阿拉伯(古称波斯)有40位先贤来广州传教。按照当时伊斯兰教规定,教徒在一生中要尽可能完成“五功”,五功之一的“礼”是指每日在规定的五个时间内要进行“礼拜”,“礼拜”时必须心诚意定,如佛教中的老僧入定般,做到物我两忘。绝不为旁边的喧嚷所干扰。这一天,40位先贤正在做礼拜,有个强盗破门入室,对教徒逐个进行搜掠,抢劫每个人身上的财物。尽管强盗穷凶极恶,对每个先贤拳打脚踢,他们却不为所动,仍跪在地上闭目祈祷。强盗搜掠不到什么东西,恼羞成怒,举刀将他们一个一个杀死。未被杀的先贤仍然继续静心地做祈祷之礼,未作反抗和逃避。强盗杀完40位先贤,把刀一扔,身子一软,全身瘫倒。他目睹先贤们的心如此虔诚,突然间良心发现,自问与被杀的人既无冤也无仇,为何下此毒手!他深感罪孽深重,因而拾起屠刀自刎。

后人埋葬了40位先贤的遗骸,也将那强盗的尸体埋在旁侧,这里就成了“四十一坟”。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花岗公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东山区先烈中路,原名红花岗。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半,黄兴率领革命党先锋队160多人在广州起义,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后失败,伤亡惨重。革命党人潘达微发动广仁善堂等将收殓到的烈士遗骸72具,营葬于红花岗,并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将安葬情况在报纸上报道,红花岗因此而称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这次被孙中山誉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起义,是辛亥革命前夜最为悲壮的一次武装反清斗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使同盟会失去许多优秀干部,但却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不到半年之后武昌起义成功,终于推翻了清朝。1912年广东军政府拨款在原墓地修建烈士陵墓,孙中山亲手栽植青松。1918年滇军师长方声涛(烈士方声洞之兄)募款修建而初具规模。1919年海外华侨捐款增建了墓亭、纪功坊、乐台等建筑。其后又不断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现有规模,并辟为黄花岗公园。

陵园坐北向南,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1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群汇集在中轴线上。正门宽32.5米,为三拱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上以花岗石刻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4个金色大字。进门为长230米的宽阔墓道,其中段有泮池、石拱桥,尽头为七十二烈士陵墓。陵墓呈正方形,每边长17.5米,石砌围栏的四周围有铁栏杆。墓中央建一墓亭,亭内立“七十二烈士之墓”墓碑,亭顶形如悬钟,寓争取自由警钟之意。墓前右侧碑亭内立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刻着72位烈士的姓名,左侧刻至1932年审查所得14位烈士的“补书辛亥三月廿九广州革命烈士碑”。墓后是“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系章炳麟篆额,坊墙正面刻着和正门相同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其东西两侧各有螺旋式梯级达坊顶。坊的顶层中间用72块长方形石头横列堆砌成崇山形的“献石堆”,象征72位烈士,顶端伫立一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女神像。纪功坊后耸立《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碑记》碑,碑高3.02米,宽1.82米,是广州现存最大的连州青石碑刻,1934年刻置。碑文长三千多字,详述广州“三·二九”起义的历史和陵墓修建的经过以及86位烈士的就义情形。陵园西角还有一拱形门,门额上嵌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道”10个大字。此门原是陵园正门,增建大门后成为侧门。侧门后的墓道,东接正门墓道上的拱桥泮池,道旁林立着北江同志先锋队等悼念烈士而刻置的石碑和石雕龙柱,还有起义烈士喻培伦的衣冠冢。1961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潘达微先生及邓仲元、杨仙逸、冯如、史坚如等革命烈士也安葬于此。

黄兴与黄花岗起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黄兴任执行部庶务,并协助孙中山发动和领导南方各省多次的武装起义。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就是黄兴直接指挥的。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同盟会骨干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3月29日(农历)下午发动起义,黄兴率领130多名敢死队员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击毙卫队,焚毁衙署。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革命党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成为辛亥武昌起义胜利的前奏。

越华路小东营五号的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解放后辟为“三·二九广州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1874-1916年)中国民主革命家。原名轸,字克强,湖南长沙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4年与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策划长沙起义失败。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任执行部庶务,位居协理之职。曾于1907年起,先后发动或参与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和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与赵声等领导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率领敢死队进攻督衙督署。广州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武昌起义成功后被推选为革命军总司令,指挥对清军作战。沪、苏、杭等地光复后到上海,曾任大元帅、副元帅代行大元帅等职(未赴任)。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任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亡日本。后赴美国积极策动讨袁,响应孙中山。1916年袁世凯死后返国,于同年病逝于上海。

潘达微冒险收葬“三·二九”起义烈士遗骸

辛亥“三·二九”起义死难烈士的遗骸,是同盟会会员潘达微挺身冒险收葬的。“三·二九”起义时,潘达微正主办广州《平民报》。当起义失败后,他以《平民报》记者的公开身份,收葬了烈士遗骸72具。后来在1921年,他写了一篇《自述》,追述了事情的经过。

当辛亥“三·二九”起义失败后(公历4月27日),清军在广州搜捕起义者,到4月3日,广州城门仍半开半闭,盘查出入人等。潘达微是记者,得以通行。这天早上他从南门入广州市区,探得起义烈士的遗骸已陆续移到咨议局前的空地。他又到东郊,看到咨议局前堆满了烈士遗体,还有官方侦探在周围游荡监视。现场尸体堆叠,支离破碎,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他含悲忍泪匆匆离开尸场,找到负责殓埋遗骸的善堂商恳求其选择一片较好的葬地,两粤广仁善堂的善董对此事深感为难。他又和广州的名绅士江孔殷商议,请他出面向官方请求,准许营葬,江孔殷当即欣然答允。潘达微为了寻找适合的墓地,找到一位当牙医的朋友,此人在沙河有一块土地,愿意赠给潘达微,而且立即交出地契,后因故未成。潘达微十分焦急,幸而善堂一位姓徐的善董告诉他说:“本堂有一片义地,坐落沙河马路旁边,名红花岗,还空置着,尚未使用。”表示可以在红花岗营葬死难烈士的遗骨。潘达微立即跑到红花岗勘察地势,觉得虽然是杂树丛生的荒凉山岗,但事出紧迫,不容拖延。于是当机立断,决定于第二天下葬。

潘达微在《自述》中叙述了营葬这一天的经过:“见星而起,余妻知余有葬事,潜以帛裹余襟底,以寄哀思”。第二天上午8时,他抵达尸场,仵工还未到来。广州天气炎热,尸体堆了几天,已经开始腐烂,尸虫涌动发出令人作呕的阵阵尸臭。他用药丸和湿毛巾塞住鼻孔,辟除臭气。10时左右,仵工陆续抬来薄板制成的棺木,当时一个由广州方便医院派来的善董说:“薄板棺木不合用,由方便医院另备棺木。”结果改用较好的棺木下葬。由于夜雨浸泡,尸体霉胀,而且有些烈士的头发被雨水冲离,头上有很多小虫钻来钻去,蠕蠕而动。当时有些尸体还用铁线捆缚着,几人一束。潘达微见状,悲愤万分,欲哭无泪,只得恳求仵工解去尸体的铁线,并脱去枷锁,将一具具尸体分葬,使死者在天之灵得以安息。传说这天大约有一百多名仵工参加烈士尸体殓葬,自上午11时开始,至下午4时才营葬完毕。

为了不引起官方的猜疑,潘达微回到报社即通知各报不要发表关于殓葬的消息,后来仍有一些报刊登载了这项消息,并且还对潘达微牵头殓葬的事大加渲染。潘达微立即予以还击,发表了一篇详细的消息,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将营葬的经过,作了详细的报导,并将营葬的地点改称黄花岗。

辛亥革命后,潘达微写《自述》这篇回忆录的同一年,黄花岗的新墓园,包括烈士墓、纪功坊、碑亭等建筑工程,才告落成。

潘达微(1880-1929年)字铁苍,号景吾,晚号冷残,番禺人。潘达微为同盟会会员,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1911年潘达微冒险犯难,挺身收葬“三·二九”死难革命烈士,获得了社会普遍的赞誉,他的知己朋友和同志友称他为“侠士”。这个称号除了说潘达微身上表现出义风侠骨之外,还包含着作为一个同盟会员对革命党人那种生死不渝的深挚感情。辛亥革命后,潘达微不求高官,而只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这是他“志洁行芳”的表现。(www.daowen.com)

潘达微一生受佛教思想影响很大,很早就奉行素食。中年以后,曾从杭州一位老和尚学佛,法号妙化。他以诵经、写画、摄影,度过了余生。1929年,在香港万松坊寓所病逝。他病危时,曾画了一幅《病梅》,并题诗4首。下录其中颇有造诣的一首:

天涯掩泪病难支,心血都成画上脂。

莫问罗浮春梦事,至今重说尚迷离。

他画的《病梅》,就是自己的化身,这诗也是他的自我评价。他慨叹一生的心血,都付与丹青之上了。

潘达微逝世前一年,到过上海,将离沪回香港时,画了十多幅画,分送给各位友人。其中《岁寒》颇为著名。潘达微逝世后,柳亚子先生在《岁寒》画屏上题词,并写了七绝一首:

画师骑鹤出红尘,画笔长留太古春。

莫话黄花岗上事,几人能保岁寒身?

这首诗的末两句,恰好论定了潘达微的一生。潘达微始终保持了个人高尚的情操,不与军阀、官僚、政客同流合污的“清流”的形象。从收葬烈士遗骸到后来办理广州孤儿院、女子教育院、乞儿救济会,以至于为乙卯年广州水灾发动赈济,这些高尚操守都是始终如一的。

今先烈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东侧,有其迁葬墓。墓为水泥批荡方柱形纪念碑式,占地180平方米。正面镌刻着“潘达微先生之墓”;东面为姚雨平撰写的《潘达微君墓表》;西面为李章达题的“书潘达微君墓碣”;北面刻着辛酉年(1921)潘达微的《自述》,详尽地记述了他本人当年冒险营葬七十二烈士的事迹。

孙中山主持黄花岗祭典

孙中山亲自主持了辛亥革命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首次祭典。

1912年3月,孙中山在南京以他为首共93人的名义,发出追悼广东倡义先后死难烈士的《通启》,于3月5日在南京举行了追悼会。孙中山于4月下旬回到广州。他亲自主持了这年5月15日(农历“三·二九”)黄花岗起义一周年的公祭大典。祭典上孙中山亲自宣读祭文。文中有“觥觥诸子,气振风雷,三日血战,虏胆为摧。吴天不吊,忽焉殒踬,碧血一砯,歼我明懿。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等句。他在烈士墓地亲植了4棵松树,在黄花岗上植树,应以孙中山先生为第一人。这4棵松树,现尚存一棵,位于潘达微墓后。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墓地补植了3棵松树,是在原树穴栽种的。

孙中山于1921年为新建的烈士墓题写了“浩气长存”四字。同年12月他为《黄花岗烈士事略》撰写序文。那时孙中山“方以讨贼督师桂林”,在出师北伐的繁忙军务中为烈士事略写序,以唤起辛亥革命的一代雄风,鼓舞革命军为北伐胜利而战。

东征阵亡烈士墓

东征阵亡烈士墓位于黄埔军校旧址西面的万松岭上,是1924-1925年黄埔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墓园,国共两党英灵共葬的墓冢。墓园依山建筑,纪念坊、石砌墓道、凉亭、墓冢、纪功坊成一轴线,前临珠江,气势雄伟,有“小黄花岗”之称。

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为统一广东,做好北伐准备,对陈炯明叛军进行了讨伐,史称东征。军校师生参加了两次东征及平定商团叛乱、镇压滇桂军阀的历次战斗。战斗中,他们革命目标明确,作战勇敢无畏,在广大工农的有力支援下,与粤军密切配合,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为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军校师生,赞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发扬爱国主义,东征结束后,广东革命政府决定拨专款6.5万余元,在军校所在地的长洲平岗兴建东征阵亡烈士墓,收集在两次东征、平定刘杨滇桂叛军以及沙基惨案中牺牲的部分军校烈士遗骸,合葬于平岗万松岭。

东征烈士墓始建于1925年12月,1926年6月落成。墓园占地近5万平方米。除主墓道外,还陆续建了蔡光举墓、少将墓、入伍生墓群、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祭台、凉亭、花园等建筑。

198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对墓园进行修整,筑起围墙,改建车道。1990年又新建“东征史迹陈列室”,专题陈列历次战斗中为革命牺牲的军校烈士史迹,并于1991年军校建立67周年、东征烈士墓落成65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接待中外游客。

1925年建墓时,正是国共两党合作为革命共同奋斗的顺利发展时期,许多军校两党精英为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政权献出了年轻生命。他们生前同窗共砚,促膝交谈,亲如兄弟;战斗中誓同生死,冲锋陷阵,万众一心;死后则有幸共葬一穴。东征烈士墓可以说是难得的、保存较为完好的两党英灵共葬的墓冢。

烈士墓冢成正方形,高1.85米,四边各宽约31米,面积1000平方米,四周绕有铁枝栏杆。在碑亭正中建了高约3.4米的石碑,中刻“东征阵亡烈士墓”。值得特别介绍的是墓园东侧的蔡光举烈士墓。蔡光举烈士,贵州遵义人,是在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攻打惠州淡水时牺牲的。淡水是惠州门户,东江重镇,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当时由陈军悍将熊略镇守,守军数千人,布防严密,以逸待劳。攻打淡水是东征首仗,革命军指挥部为振军威,尽快攻下城池,决定组织一支敢死队,作攻城先锋。敢死队由10名军官、95名士兵组成,10名军官中有8名共产党员,蔡光举是营级党代表,士兵中亦不乏共产党员。战斗打响后,敢死队奋勇争先,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前,抬云梯迫近城墙。共产党员蒋先云、营党代表蔡光举率先登上云梯,后续部队勇敢登城头。面对革命军敢死队如猛虎般的攻击,守城敌军纷纷弃城而逃。就在胜利在望之际,一颗流弹击中蔡光举腹部,他从城头沿云梯跌下,被蒋先云接住。那时战斗非常激烈,蔡光举对蒋先云大声喊道:“不要管我,你赶快去杀敌!”由于伤势过重,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1岁。这位年青勇士没有看到攻占淡水城的胜利,便牺牲了,令战友们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叹。东征胜利后,蒋先云在向指挥部写的战斗总结中,特别汇报了蔡光举的战斗经过和牺牲的情况,由于蔡光举是黄埔军校学生中最早为革命牺牲的,也是职务最高的军官(营级),因此在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提议下,在建设东征阵亡烈士墓园时,专门为他建了这座墓冢。

烈士墓右前方,在珠江岸边,于1928年修建了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和墓道。上山的墓道原有几条,目前保留有主墓道。主墓道沿麻条石直抵陵墓祭台。墓道两侧栽种树木,并建有琉璃瓦面的凉亭供人休息。整个墓园显得开阔、肃穆。纪念坊由校长蒋介石题写横额:“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落款蒋中正。这是一座凯旋门式的建筑,拱形门口庄严壮观。从广州乘船,几百米外便可望见耸立江边的纪念坊雄姿。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中山三路红花岗,是纪念1927年广州起义牺牲烈士而兴建的园林式的陵园。陵园规模宏大,坐北向南,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陵园正门为两座黄色琉璃瓦顶的巨大门阙,镌刻着周恩来总理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8个贴金的大字。主墓道用花岗石板铺砌,两侧遍植青松翠柏,四季常青。沿着墓道往前走,便是起义纪念碑。纪念碑占地面积达2500平方米,造型由3块巨石和一支步枪组成。碑高45米,在巨石中,伸出一只强有力的巨手,紧紧握着一支步枪系着起义时使用的识别带——红布条,纪念碑正面有“广州起义纪念碑”贴金大字,系邓小平手书。3块巨石上还刻有4幅反映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由广州雕塑家尹积昌等设计。烈士墓包四周有用巨大的花岗石环筑的圆形护墙,直径48米、高6.2米,护墙各条石柱顶蹲着一只石狮,古朴庄严。墓包为青冢,绿草茵茵,寓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意。墓包正面竖立一块特大的连州青石板,镌刻朱德于1955年敬书的“广州公社烈士陵园”8个大字。1987年又在墓包东面的围墙镌刻《广州起义碑记》,记述了广州起义的经过。过了陵园东边的人工湖中有一座方亭,亭南边悬挂着董必武为纪念烈士而题写的“血祭轩辕”横匾。再往东的山坡上,还有两座南北相向的纪念建筑:北面的是“中苏人民血谊亭”,南面的是“中朝人民血谊亭”。两组纪念建筑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支援我国革命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敬仰和怀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广州起义烈士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决定在他们被杀害的地方兴建起义烈士陵园。陵园于1954年始建,1957年起义30周年时基本落成。1987年增建起义纪念碑。

该陵园于196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西

Guangxi

靖江王墓群

明代靖江王墓群,位于桂林市东郊的尧山西麓。墓群分布很广,南北长达5公里多,约合一万多亩。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后,世代相继以此为陵。靖江王第二代至12代均葬于此。现在能认出的有:王、妃合葬墓11座,厚葬次妃墓3座以及将军、中尉、宗室、王亲、藩戚墓等320座。陵园内还有三券门和奉祠等遗址。王墓规模宏伟,封土极大,墓周围均有两道城墙护围。墓前建有陵门、神道、中门和享殿。神道两边对立着形体高大、雕刻精美、形象生动的文武官员翁仲及各种石兽、华表,排列井然。墓室均是左王右妃,砖石券顶结构。平面布局分前室、后室(棺室),都红墙碧瓦。

当代孙光西游王陵时,写了一首《浣溪沙》,其词云:

独秀峰前话古城,可怜一炬玉宫倾,东郊犹幸有王茔。

帝胄兴衰成往事,尧山风月寄幽情,当年翁仲尚如生。

上片用自然明快的笔调,先点出靖江王世代居住在桂林独秀峰下之王宫,可惜毁于清兵之手,所幸存的就只有深埋枯骨的王陵了。由王宫引出王陵,含意深厚,起笔不凡。下片抒情更为浓郁,历史上的兴衰已成为往事,但美丽的尧山还在,寄幽情的风月还存,吊古之情溢于言表。

当代楚夫咏《靖江王陵》诗云:

神道悠悠史迹存,古今鉴比两分明。

靖江世代埋荒草,褒贬谁能起共鸣。

第一句陡起,第二句紧承,包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内容。第三句顺转,第四句柔和,把意境开拓得又深又广,令人回味无穷。

当代唐甲元咏《尧山王陵》诗云:

翘檐斗拱枉荣华,百代兴亡岂此家?

黄土一砯王气尽,流芳惟有杜鹃花。

此诗写得既现实又空灵,评兴衰之理,吊往古之情,娓娓动人。一二句咏叹靖江王一时的荣华,现已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这种兴衰岂只朱家王朝一家,伸指一数何其多也,三四句更为传神:“黄土一砯王气尽,流芳惟有杜鹃花。”尧山到处都有杜鹃花,诗人借物抒情,真是惟妙惟肖,情景交融。

三将军暨八百壮士墓

三将军指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1师师长阚维雍中将,号伯涵(1900-1944年),广西柳州人;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少将,号伯民(1905-1944年),湖南冷水滩人;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陆军中将,号昆山(1891-1944年),广西岑溪人。他们于1984年经中央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八百壮士指阚部391团守城抗战到底被日军毒攻而阵亡在七星岩内的八百多名官兵。

陵墓系1946年广西省府所修,坐落于七星岩洞门南邻风景幽雅的博望坪上。“青山环一冢,绿树护三英”,最能道出三将军墓之形胜。墓为广西民俗形式:由坟头(三个)、坟手及坟田组成,背靠天璇峰,左凭天枢峰,右扶天玑峰,面朝西南开罅,如坐太师椅、霸王宝座,俯仰山水名城。确是“大好江山埋侠骨,江山侠骨两同馨”。坟田树“殉职纪念塔”,坟身嵌李宗仁手书“浩气长存”、白崇禧手书“英灵永峙”、罗铁青手书“流芳千古”等题词勒碣。壮士墓立将军墓左,前树“纪忠亭”,表示人们对守城阵亡将士的荣哀。

冯子材墓

冯子材墓位于广西钦州市城东往合浦旧公路13公里左侧100米的小山丘上,全墓由四个部分组成:一为碑亭,位于墓后约五百米的公路旁,亭内有巨碑一块,碑文为“大清诰授荣禄大夫建威将军太子少保尚书衔贵州提督世袭轻车都尉加一云骑尉冯勇毅公神道”,边刻盘龙,夹以八仙,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二为墓前300米处“敕建”的诰封牌坊,全由花岗岩组成;三为牌坊侧面的六角亭,后被毁;四为主墓,主墓坐北向南,占地约一千二百平方米,墓的头顶用长2米、宽50厘米的花岗岩刻成一座庙堂式的屋檐。檐下碑前雕刻精致的盘龙石柱,墓前有三个长约六米的拜台,左右分列石雕的文仕、武将、狮、虎、马各一对,无不比例匀称、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墓前横列狮头石柱八条,四长四短,皆有对联。

长联为:

秉钺佐中兴赐谥建祠功媲凌烟光国史

捧珠绵后福相形卜兆秀迎那雾峙朝峰

短联为:

万里干城一方砥柱

寸心金石百世馨香

这些石柱为其子陆军少将冯相荣于民国四年所立。

冯子材胸怀大志,武艺高强。由于英勇善战,屡

立战功,所以不断加官进爵,官至都督,并加骑尉世职。光绪八年(1882年)称病退职还钦。次年边烽骤起,法寇犯我边关,广西震惊,情势危急。于是,冯子材以年逾七旬之身,短衣草履,招募萃军旧部组成18个营,开往前线和敌人浴血奋战,击毙了法军统帅尼格里,生擒其三画、四画将官各一名,歼灭侵略军一千多人,赢得了驰名中外、威震南关(镇南关)的胜利。

1962年夏天,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访问钦州时曾参观该墓并题七律一首《谒冯子材墓》,诗曰:

泥桥岭畔古城东,且驻征车吊萃翁。

松啸如闻嘶战马,花香端合献英雄。

扶妖江左成遗憾,抗法南关有大功。

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