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中陵寝典故-蜀汉大将关羽陵墓群详解

华中陵寝典故-蜀汉大将关羽陵墓群详解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华中陵寝典故河南Henan关林关林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郊7公里处,相传是埋葬三国蜀汉大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因怕刘备报复,孙权派人将关羽首级星夜送至洛阳,企图嫁祸于曹操。拜殿又称启圣殿,是每年举行祭祀时百官拜谒的地方。每座陵墓四周又有皇后及诸宗室、王公、大臣等坟墓,共三百余座,形成一庞大的陵墓群,蔚为大观。据史载,“下宫”为祭飨亡帝所筑,除主要殿宇外,尚有为守陵人、陵使、卫兵等使用的附属建筑。

华中陵寝典故-蜀汉大将关羽陵墓群详解

第四章 华中陵寝典故

河南

Henan

关 林

关林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郊7公里处,相传是埋葬三国蜀汉大将关羽首级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219年)被东吴大将吕蒙所败,退守麦城(今湖北当阳县东南),不幸被俘,十二月间被孙权杀害。因怕刘备报复,孙权派人将关羽首级星夜送至洛阳,企图嫁祸于曹操。曹操即刻木为身,以王侯之礼葬关羽首级于洛阳城南,初名关冢。关羽被害后,自宋朝以来,历代统治者都竭力标榜其“忠义”,对关羽屡加追封,“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关羽被封为武圣,并诏改关庙为武庙,与文圣孔子并祀同称。孔子冢庙即称孔林,此处冢庙也即称为关林。

关林北临洛水,南望伊阙,坐北向南,由关帝庙和关帝冢两部分组成,占地六万余平方米。关帝庙按照宫殿制度布局,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有殿宇一百五十余间,主体建筑七重:大门、仪门、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大门上悬“关林”金匾,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有慈禧太后题“威扬六合”匾。仪门内东西分列钟、鼓楼。正中一道石板甬道与拜殿相通,甬道由雕板护围。拜殿又称启圣殿,是每年举行祭祀时百官拜谒的地方。大殿为全庙主要建筑,雄踞于一砖筑高台上。殿内朱柱盈围,光彩夺目,中央高坐关羽武像。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着锦绣龙袍,凤眼蚕眉,面色赤红,美髯齐胸。像前并有四将(周至、王景、廖化和关平)配列,又有宋代丞相陆秀夫、张士杰奉侍。大殿正门上嵌明代木刻浮雕关羽故事像“桃园三结义”、“单刀赴会”、“战吕布”、“斩华雄”等12幅,图案生动,刻工精湛。二殿门上悬“光昭日月”匾,殿内有“关羽怒视东吴戎装像”,三殿内原有关羽睡像,故又称“寝殿”,现已不存。石坊三门,正中上刻“汉寿亭侯墓”,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建。关帝庙内东西又有两排长廊,各长90米,红柱彩坊,与殿宇交相辉映。如今东廊为碑刻墓志陈列室,西廊为石刻艺术陈列室。

关帝冢在石坊的北面。冢前有“八卦亭”,玲珑别致,为康熙五年(1666年)所建。亭内立一石碑,高4.8米。雕龙碑额上有篆书“敕封碑记”四字,正面刻有“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15个大字。背面则刻有关羽生平及历代皇帝为他所追加的封号。冢为规则八角形,占地250平方米,封土高约十米,外用青砖围砌。墓冢高大,气氛肃穆,特别是关羽的“忠义”引来无数谒墓之人。明房楠(字国柱,益都人,万历进士,累官贵州按察使,陕西参议等职)有《谒关冢》诗:

将军高冢洛城南,伏腊牲豚社鼓酣。

似有神灵来坐受,更无奸佞不心惭。

儿童喜护门前树,士女争趋庙内龛。

可怜铜雀台边墓,野草荒荒起碧岚。

诗集中描写历代祭祀关冢相继“鼓酣”、“争趋”的热烈场面,反映了人们对这位“忠义”之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关林庙宇四周及墓冢上下皆植有众多参天柏树,苍翠秀丽,蔚然成林,是为名曰“关林”的来源之一。大殿前有两株古柏,右名“龙头柏”,左名“凤尾柏”。“龙头柏”树顶向下勾曲,双角犀利直竖,龙嘴大张,龙眼圆睁,宛如巨龙在翠云中俯观大地;“凤尾柏”则古根盘旋在砖砌地面上苦苦挣扎,却也经历数百年风雨,长成如今这凤凰尾羽般的艳姿。二殿后又有一株“旋生柏”粗大盈圆。其主干及枝条皆呈旋转上升状。相传关羽被封为“伏魔大帝”后,每逢外出降魔,他即在此乘白气旋转上天,久而久之,白气即变为柏树而旋转生长。神话虽不足信,然这“龙头柏”、“凤尾柏”以及其他众多的各呈姿态的柏树,皆干枝苍劲,翠荫遮天,确也令人称奇,让人赞叹,被誉为“关林翠柏”,是“洛阳八景”之一。前来拜谒关帝冢者无不关注这里的古柏。且看明代范廷弼(生卒年不详,山东人,崇祯初知宝丰,后迁鲁山知县)《谒关帝君墓祠》诗:

洛阳城外汉侯林,桧老松风带汉阴。

三鼎未酬一统志,中原不死万年心。

忠坟落日凝残照,正气横虚低暮岑。

系马祠前不忍去,唏嘘吊古几长吟。

全诗主要抒发作者对关羽立志统一中原、忠于汉室的景仰之情,并竭力渲染拜谒时“落日残照”、“正气横虚”的忠烈肃穆的气氛,而作者又是将这一切放置在“桧老松风”这一特定的景象之中,使得全诗不但情深,而且景真,情景交融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西村、芝田、回郭、孝义四镇之间;陵区南北长约十五公里,东西宽近十公里,占地约三十平方公里,当地民众称为“龙骨堆”。巩县(现改为巩义市)正置历史名城开封与洛阳之间,北临黄河,南依嵩山,地势南高北低;北宋王朝选中这里作为帝后墓地,以附会“头枕嵩山、脚踏黄河”之说。北宋九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均葬于此;加上乾德元年(963年)由汴迁入的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宏殷的陵墓,共为七帝八陵。每座陵墓四周又有皇后及诸宗室、王公、大臣等坟墓,共三百余座,形成一庞大的陵墓群,蔚为大观。

宋陵的八座帝王陵为:永昌陵(太祖赵匡胤)、永熙陵(太宗赵炅)、永定陵(真宗赵恒)、永明陵(仁宗赵祯)、永厚陵(英宗赵曙)、永裕陵(神宗赵顼)、永泰陵(哲宗赵煦)和永安陵(太祖之父赵宏殷)。(徽宗赵佶,1142年棺还南宋,巩县筑有衣冠冢,称永佑陵;钦宗赵桓1171年金世宗以一品礼迁葬巩县,称永献陵。)八陵建制大体相似,每座陵约由“上宫”、“下宫”及石刻群组成。“上宫”是陵墓的核心,在地面上以夯土筑成陵台。陵台之下即为地宫;陵台前部均布置有献殿、拜殿等建筑。陵台四周围以神墙,每面正中开有神门,四角有角阙。东、北、西三神门外,各置石狮一对,南神门外长113~155米神道的两侧排列有雄伟壮观的石刻群,自北而南依次为宫人、武士、文武大臣、外国使臣、羊、虎、马(傍立控马官)、角端(或称辟邪)、瑞禽、象(旁立象人),最南端立望柱。望柱南有夯土台称为“乳台”;乳台南百米外又有两夯土台,称为“鹊台”;当年此两台上均建有楼观。“下宫”在“上宫”之北。据史载,“下宫”为祭飨亡帝所筑,除主要殿宇外,尚有为守陵人、陵使、卫兵等使用的附属建筑。每座陵墓所占地称“兆域”,域周植以树木为篱,不建墙垣,域内植有松柏,严禁樵牧,警卫森严。

宋陵葬制没有承袭依山为陵的唐制,而在平地营建,恢复了秦汉时代积土为陵的传统,又废止了汉唐以来皇帝生前预筑寿陵的做法,于皇帝驾崩后方始建陵墓,全部工程须在短期内完成。宋朝礼制规定,皇帝死后七月内必须安葬,如逾期下葬,神主即不能送进太庙供奉。由于营建之期短促,急功近利,宋陵规模远不及唐陵宏伟。

宋陵营建自北宋建立至灭亡,长达160余年。建

陵者虽皆施以厚葬并竭尽全力使之坚固宏丽以永固千秋,但早在宋真宗时(998-1022年),宋陵即不断遭人盗掘。《宋人轶事》曾记金末一盗陵事。河南盗墓贼朱某,盗掘永昌陵,掠取墓中珍宝后,又见赵匡胤尸身有一玉带甚美,因赵体魁梧沉重,玉带难以抽出,乃以绳索套其手臂,另一端则扎住自己腰间,面尸用力将其拉起,正欲解脱玉带时,死者突张大口,将一腔黑水喷向朱某脸部,盗贼魂飞魄散,仓皇逃离,后却无法洗去满脸黑污,人称“朱漆脸”。案发后,朱某虽被杖杀,但盗掘之事却屡禁不止,甚至护陵卫士亦监守自盗。北宋亡后,由金扶植的“大齐”傀儡皇帝刘豫竟公开大肆毁掘,不仅掠取墓内珍宝、玉器,甚至劈棺弃尸于野,令人发指。再经蒙古人铁蹄践踏,加之屡遭兵火焚毁,宋陵的地面建筑已全遭毁坏,陵园“尽犁为墟”,仅余巨型石刻伫立荒野,悲戚空守陵园。《南宋杂事诗》云:

回首东都老泪垂,水晶遗注忍重窥。

南朝还有伤心处,九庙春风尽一犁。

岂只南宋“回首东都”而“老泪垂”,明清乃至民国,面对曾是如此雄壮陵墓群竟毁于一旦,又何尝不是见冢落泪,睹碑伤心?清王士祯(1634-1711年。原名王士?,字子真,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创“神韵说”,生前颇负盛名。)《宋陵》同样怀有这种感情:

洛水邙山饱废兴,宋家幽寝礧鱼灯。

奉香不见临安使,白日茫茫下七陵。

陵墓的“废兴”反映着人世的“废兴”,即使“临安使”来了,又怎能改变这“废兴”的历史?真所谓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

如今宋陵除帝陵8座外,尚有后陵21座,亲王冢15座,寇准包拯等大臣墓7座,陵园建筑仅剩石雕三百四十余件,碑刻七十余通。从残存的石刻仍可见当初石刻之豪放气度和壮观场面;即从所遗作品亦可见其造型逼真、神态生动;如细加观察尚可辨出宋代前期与中后期石刻的不同风格。如永昌陵雕刻风格粗犷简练,造型古朴,可为前期风格代表;永裕陵雕刻风格绚丽,造型生动,其望柱线刻花纹刚劲流畅,可为后期风格代表。宋陵目前尚未发掘,仅永熙陵北的附葬后陵因早年被盗,1985年曾作了发掘,略知墓道、墓门及墓室之大概,其中墓室为砖砌,上尖下圆,高12米,底部直径8米,砖砌壁厚达1米,被称为“椎状形”墓室结构。四壁仿地面宫殿木结构建筑,砖砌突出角柱、斗拱、枋橡、檐瓦等,并刻有人首兽身和花盆图案,绘制宫殿楼阁和祥云彩画。穹隆形的墓顶,用白彩绘出星辰、银河,以象征天宇。

八陵中永昭陵、永厚陵两陵区已修建为宋陵公园,并建有宾馆、餐厅等服务设施。

潞简王墓

潞简王墓俗称“潞王坟”,位于河南新乡市北15公里处凤凰山南麓,依山坐岭,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明代散布于各地藩王陵墓中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陵墓分东西两部分;东为潞王墓,西为其次妃赵氏墓,俗称“娘娘坟”。

潞简王朱翊礨(1568-1614年)是明穆宗朱载垢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钧唯一同母弟,封至卫辉府(今卫辉市)为藩王。其人性格暴戾,生活穷奢极欲,淫逸无度,墓地为他亲自所选。两墓左右并列,坐北朝南,占地16万平方米。潞王墓区分为前后两组,前组为神道部分,自前面的石刻仪仗群至坟园正门,后组自正门至宝城是主体部分。神道是一二龙戏珠为主体花纹的牌坊,上刻“潞藩佳城”楷书四字,两侧并列石华表各一,高5.5米,上浮雕云龙图案。过石牌坊即为神道,两旁排列石兽14对,造型生动。另有石人两对,一为牵马小吏,一为文吏,形体高大,镂刻精细,栩栩如生,虽经400年风雨剥蚀,至今仍轮廓清楚,鳞爪、羽毛等细部纹饰完好如初,且其数量也为历代藩王墓所少有。过神道北为一汉白玉石砌三孔桥,过桥不远即为墓城,有城墙环绕,用青条石砌成,高约六米,规整坚固。正门为三道拱券门,上筑城楼,高10.3米,以绿色琉璃瓦覆盖,甚是威严。拱券门内立一“维岳降灵”石坊,雕刻精美,上刻一联:

龙卧太行绵玉牒

凤栖毖水濯银潢

“龙”、“凤”分指潞简王及赵氏。石坊后即为享殿。原为墓城中最大的殿屋,现却仅为柱墓,但拜殿保存尚完整。墓城内共有三道门,形成四个院落,有石牌坊两座,祭碑十通,墓碑一通。潞简王墓室在第四院落。墓前立一高约6.7米的墓碑,上刻“敕封潞简王之墓”七字。墓呈圆形,并围以青石砌墙,高近十米,登墓顶可鸟瞰整个墓区全景。“宝城”下为地宫,即安放潞简王棺椁处。其结构颇为北京十三陵中之定陵。面积达185平方米,由主墓室、左右侧室、中间庭堂及甬道组成,高大宽敞,全为石结构拱券式建。主墓室在后,为地宫主要部分,正中为一用青石砌成的棺椁床,上安放有一大二小三个青石棺,据称中间大者即为潞简王的寝棺。在主墓室与中庭堂的石门外,保存有潞简王朱翊礨的墓志,志文用楷书镌刻,字迹清楚,笔画流畅,详细记述了简王生平及其妃妾子女概况。如今墓室已整修,并向游人开放。

“娘娘坟”建筑结构布局与潞简王墓大体相同,但墓冢较潞简王坟略小,墓室东西两侧各建一直壁斗顶的丫环墓,葬两个随侍丫环。

潞王墓不仅以其宏大规模受人注目,且以其众多精细的石雕为人赞赏。清许作梅(生平不详)在其《潞王墓》一诗中对此就曾有描写:

王陵原上一荒邱,白石蟠龙满地愁。

只恐诗人歌麦秀,琼花铺遍远山头。

诗引周时箕子感伤殷王之作《麦秀歌》作比,却并不悲伤,第二句,在“满地愁”之中,也不无对墓区的白石雕刻怀有赞叹之意。

太昊陵

在河南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蔡河半抱着城湖,古河清澈,大湖浩渺,湖滨河畔,古槐森森,松柏叠翠,传说中的太昊陵即掩映在这一片河湖环绕的丛林中,典雅肃穆,气势壮观。

太昊,又称太?、太皓,名伏羲。相传他与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人类。曾教民结网捕鱼,从事耕牧。又传说他曾制作八卦,与神农氏、燧人氏合称为远古三皇。淮阳古为陈国,相传伏羲即在此为都,在位115年。据史书记载,太昊陵于春秋时已存在,汉又在陵前建祠,宋太祖诏立陵庙,并大事建筑,至明清两代屡加修葺后,始成现在布局和规模,占地870余亩。

太昊陵园以先天门为界,分为内外两城,内城称禁城,外城称皇城,城垣均为砖砌,高3米,上有城垛。陵园内殿宇流丹,楼阁掩翠,错落有致,华彩璀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寝殿)、八卦台、陵垣门、太昊陵和蓍草园。太昊陵冢今高二十余米,周长一百五十余米,顶部呈圆形,下部有方座,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前立有青石碑一通,宽三尺,高丈五,上刻“太昊伏羲氏之墓”7字,上三字依稀可辨,下四字因风雨剥蚀,已无可辨识。相传,此碑初琢时,无人敢写碑文,聪明善谑的苏小妹得知后即取来汗巾蘸粉快书,一气写成上述7字,但“墓”却写成“莫”,苏轼即笑她粗心写了错字,小妹则笑而不改。事后却明白小妹是欲借墓下之“土”以补“莫”之缺。从此,任后人世代品赏、评说。至今碑文虽不甚清晰,但仍不失苍劲之气。陵上白檀繁茂,苍松翳目,登上墓顶,淮阳城尽收眼底。南望,湖光山色,潋滟奇丽,绿树红楼,相映成趣;北眺,田连阡陌,如锦似绣,十里村庄,一览无余。故有“羲陵岳峙”之美誉。清雷方晓(生平不详)来游时即赋《羲陵岳峙》诗曰:

宛丘龙蟠面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

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

宫阙云霞生栋牖,河潢烟雾隐龟图。

干霄桧柏凌高峤,园寝争看壮旧都。

诗不但对伏羲“功开天地”、“道冠皇王”的功德大加赞颂,且对陵园的环境、位置及气势作了极为生动、形象的描绘。

蓍草园方广八十步,因园内蓍草茂盛,故名,为“淮阳八景”之一。蓍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埤雅》认为“草之多寿者,故字从耆”,孔子即有“蓍草言其耆也”之说。《博物志》又说“蓍千岁而三百茎,故知吉凶”,用蓍草可占卜预测吉凶。据传,伏羲即曾采集蓍草于陵前八卦台上画八卦,称“揲蓍画卦”。蓍草亦被称为“神蓍”。又传,蓍草天下少有,只这里与山东曲阜孔庙生存。每当皇帝遣官来此致祭,皆为取蓍草为凭证,以致此处蓍草身价百倍。来游者也常以蓍草为题写诗吟词,抒情言志。明参政王概(生平不详)即有诗云:

高台突兀接荒城,风雨年年蓍草生。

凤尾飘萧云气湿,龙头夭矫露华清。

重瞳此日升双阙,一本何时满百茎。

安得神龟常守护,灵根直拟献承明。

太昊陵既为“人祖之陵”,前来祭陵谒陵者即世代相传,络绎不绝。供祭自明后,规模日渐扩大。朱元璋起事后不久曾在淮阳与元军作战,并在此祷告于伏羲,后终获成功,由一农村牧童成为一朝天子,为报答伏羲,并炫耀自己为神祐天命的天子,即下令大修陵庙,又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汴梁巡游,“驻跸幸陈”自制祝文,亲临太昊陵致祭,典礼异常隆重。此后,祭陵之事愈演愈烈。据记载,仅康熙、乾隆二帝就曾遣官致祭20次。民国总统黎元洪也曾专程来此焚香膜拜,树碑立匾。至于文人墨客、文官武将拜谒者更是纷至沓来,并留众多吟诵诗文、佳句。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晚年退居后就曾常来太昊陵观花听莺,写诗著文,留下《宛丘集》,其《谒太昊祠》曰:

千里垂精帝道尊,神祠近正国西门。

风摇广殿松杉老,雨入修廊羽卫昏。

日落狐狸号草莽,年来父老荐鸡豚。

旧游零落今谁在?尘壁苍茫字半存。

诗虽多有祠的衰老景象的描写,但在“旧游零落”中却不无对这座“祖陵”的崇拜、敬仰之情,特别是“年来父老荐鸡豚”,说明“人祖”伏羲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传统的“人祖庙会”即是最好的佐证。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正是垂柳拂丝、晴花吐蕊的春光时节,此时南船北马云集淮阳,方圆数百里民众聚集于此,“朝祖进香,观瞻游览。自晨至昏,笙笛锣鼓不绝于耳,香烛纸炮,烟雾弥漫,每日竟达十数万人之多”。明时淮阳一知县何登栋曾作《太昊陵会竹枝词》对庙会盛况有所描绘:

一担行李半腰泥,策蹇驱车日渐西。

男女千百齐唱佛,皇陵竟作古招提。

赴会者虽诸多艰辛,但其“唱佛”之虔诚却令人叹服。

太昊陵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鸿昌墓

吉鸿昌墓位于河南郑州市西郊烈士陵园。

吉鸿昌(1895-1934年),字世五,又名恒立,扶沟县吕潭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西北区冯玉祥部师长,第二十一军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织察绥民众抗日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失败后又在北平、天津一带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在天津被捕,同年11月24日在北平就义。就义前曾于刑场写下五绝一首: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激情豪壮,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就义后葬于故乡吕潭镇鸿昌学校花园内,1974年移葬于此。墓在陵园正中,用水泥砌成长方形,墓前立一石碑,碑首嵌有吉鸿昌烈士瓷像。1984年在距墓冢90米处建立纪念碑和纪念亭。纪念碑上镌刻胡耀邦题“吉鸿昌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碑、亭与墓掩映在松柏丛中,庄严肃穆,前来瞻仰凭吊者络绎不绝。

张良墓

张良墓在河南兰考县城西5公里,曹新庄火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墓区面积3500平方米,冢高15米,周长60米。古柏环绕,郁郁葱葱,雄伟肃穆。

张良墓2000余年来为人瞩目,不仅以其极为壮观的规模,更因墓主张良的事迹多为后人所关注。

张良(?-前186年),字子房。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祖父与父均为韩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以家财求得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末中,改名亡匿,逃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传在圮上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任厩将,成为刘邦重要谋士。不久游说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遂任韩司徒。后韩王成为项羽所杀,张良复归刘邦,封成信侯。楚汉战争期间,“出谋划策,决胜千里”,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后,封为留侯。但他看透世事,深知刘邦为人只可同难不可共福,故被封后不久即托疾归隐,居于兰考西南白云山,好黄老之学,求神仙辟谷之术,自号“赤松子”。卒后葬于此。后世凭吊墓冢者对张良一生经历多有评说。隋卢思道(535-588年,字子行,范阳人,隋初官至散骑侍郎,诗多游宴酬赠之作)的《春夕经行留侯墓》一诗即云:

少小朝黄石,晚年游赤松。

应成羽人去,何忽掩高封。

疏芜枕绝野,逦迤带斜峰。

坟荒隧草没,碑碎石苔浓。

狙秦怀猛气,师汉挺柔容。

盛烈芳千祀,深泉闭几重。

夕风吟宰树,迟光落下舂。

遂令怀古客,挥泪独无从。

诗概括了张良一生事迹,但不管是其“少小朝黄石”,还是“晚年游赤松”,最终却留下这“高封”之墓,又是如此之荒凉破败!面对此事此景,诗人只能“挥泪独无从”。但有的游者对张良功成后及时归隐却又持赞颂的态度,墓石柱上即有一联语曰:

吃饮最难,如君世上何需谷

休官宜早,为我山头多种松

白 园

白园位于河南洛阳市南12公里处的龙门香山(东山)琵琶峰,占地44亩。该园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墓地为基础修筑,于1982年兴建,1985年落成并正式开放。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陕西渭南县人,生于河南新郑,58岁以太子宾客、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晚年寓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于文学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作自然流畅,抨击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逝世后,家人遵遗嘱将其安葬于此。原墓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河南学政汤右曾等人重建,圆冢用青砖围砌,四周翠柏护卫。墓前碑书大字“唐少傅公墓”。修建白园时将墓冢辟为墓体区,并加以重修,又增建青谷区、诗廊区和管理区。墓体区有半球形冢、古碑、自然石卧碑、鸟头门、登道、碑庐及翠柏、牡丹等各色花木,设计独特,肃穆典雅。卧碑上刻有白氏《醉吟先生传》,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石书。青谷区在墓体区前,丛竹夹道,悬瀑飞洒,乐天堂、听伊亭、松冈亭等仿唐建筑若隐若现。乐天堂内有白居易塑像及其后裔在洛阳分布情况。诗廊区在墓体区北侧,有道时书屋、翠樾亭等。这里集中展出当代书法家、画家书丹的白氏诗作,刻石嵌于壁上,又陈列有白氏诗作的各种版本及生平事迹。白园背山依水,景色秀丽,可东眺嵩岳,少室隐约可见;西瞰龙门,长桥卧波水平如镜;北顾邙山,蜿蜒起伏;南望窟龛,密似蜂巢。

白园虽扩大了原墓区的范围,并添建了众多新屋舍,具有现代园林的特点,但白居易墓仍是人们前来游览的重点。对白居易的敬仰、怀念以致评说,当是拜谒古墓的主要内容。墓区中仍保留一副佚名联:

心中怀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联语高度概括了白居易诗作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愿望。但白居易晚年毕竟又吃斋念佛,思想有所变化。清靳志(生平不详)一首《白乐天堂》古体诗就对此作了描写,其首尾几联曰:

乐天晚知洛,而亦有所敝。

手抄洛中集,纳之香山寺。

生平悔绮语,犁舌犯十戒。

斐然狂简文,何与佛乘事。

而谓法轮转,期诸未来世。

……

终古付劫灰,何处认初地。

嗟嗟长庆体,今犹立文字。

对于历史人物,即如白居易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诗人,也应取历史辩证观点。

比干墓(庙)

比干墓(庙)位于河南新乡北卫辉市区东北6公里处。比干传为殷末纣王的叔父,官少师。《史记·殷本纪》载:“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为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又据《汲县县志》记载,周武王灭纣后,曾“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可知比干墓当建于周武王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因墓立庙,以作纪念。庙占地百亩,有照壁及三道门楼、拜殿、大殿(明代建)、厢房等,规模宏大。大殿内新塑比干座像,栩栩如生。庙内又保存宋、元、清代碑刻64通,其中著名者有魏孝文帝吊比干文刻石(宋代重刻)、陈宣帝祭比干文及唐太宗赠殷太师比干诏、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祭文碑(元代重刻)以及乾隆御碑等。墓冢在庙后,占地二十余亩,冢高约二十米,有数百株古柏散于墓、庙间,树形奇特,枝干苍劲,颇为壮观,有联赞曰:

孤忠心不死

故社柏犹存

上联云比干之忠虽不为纣王所理解,却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下联曰比干虽死,为其所植的柏树却永远长青。比干直言敢谏的高尚品德历来为人赞颂,有一无名氏所撰联云:

主德谏难回,当此众叛亲离,欲尽如微子去,

箕子奴,无以激亿万人忠贞之气

臣心剖不死,即以血溅魂飞,且将以周日兴,

殷日衰,上诉主君六七陟降之灵

联词以比干的口吻既赞比干不畏强暴、直言敢谏的品德,同时又批判了微子、箕子逃避现实、不顾国家安危的行为。此联所说“心剖不死”及上联“心不死”。相传有一故事:比干被纣王剖心后却并未死,他打马出城,恰遇一卖菜妇人对其说:“人无心即死。”比干听后当即落马流血而死。真乃一腔怨意为报国,不忍就死。比干的这种精神在下面所引明唐顺之(1507-1560年,字应德,武进人。嘉靖八年会试第一,以御倭寇功升右佥都御史。文与王慎中、归有光被称为“唐宋派”)《汲县谒比干庙》一诗中却写得较为含蓄:

下马登丘垄,丛林曲隧通。

碑因元魏树,地是有周封。

酒散荒地上,人行秀麦中。

故宫无可问,徒此对松风。

诗在叙写拜谒比干庙过程中融入历史故事,于字里行间,感慨良多。其中,“酒散荒地上”就包含一个故事。据《史记·殷本纪》载:“(帝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又据《韩诗外传》卷四:“纣作炮烙之刑,王子比干曰:‘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见过即谏,不用即死,忠之至也。’遂谏三日不去朝,纣囚杀之。”由此可见纣王的淫逸残暴,更反观出比干忠于国家、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精神。

陈玉成墓

陈玉成墓位于河南延津县西教场。

陈玉成(1837-1862年),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将领。14岁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军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参加西征,战功卓著。1856年秋,太平军内讧,在危难之际,陈玉成被授命为前军主将,与李秀成一起重创围困清军,为保卫天京立下汗马功劳。1895年6月,年仅22岁的陈玉成被封为英王,全面主持军事工作,成为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军事将领。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所到之处,清军望风披靡,有首民歌《英王带兵猛如虎》唱道:

不怕胡人兵马强,英王一到即完蛋。

英王带兵猛如虎,胡人遇到即死亡。

我有英王为长城,哪怕胡人百万兵。

天朝有将如英王,穷人生活有保障。

1861年7月清军在英国海军援助下攻陷安庆,陈玉成赶赴援助时,在寿州(今寿县)因叛徒苗沛霖出卖被俘。清朝皇帝下令将其押解北京,太平军闻讯曾于中途拦截解救,但未成功。清廷怕再生变故,便下令在延津县将陈玉成处死,并就地掩埋,时年仅25岁。1958年延津县人民政府在陈玉成当年就义和埋葬之地建冢,并立一“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墓”石碑,上书其生平事迹。1983年又建一八角亭加以保护。墓冢系一土丘,周围原为一宽广原野,如今墓周所植松柏已长大成荫,庄严肃穆,人们常来此瞻仰参观,缅怀英雄事迹。

陈胜墓

陈胜墓位于河南商丘永城市区北芒砀山南麓。墓地背依芒砀山主峰,向南则是一片开阔平原。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登封东南)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与吴广率领900人,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揭竿而起,诈称公子扶苏、楚将项燕,时诸郡县苦秦苛法,云集响应。占领陈县(今河南淮阳)后,胜乃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张大楚国)。与秦将章邯战,兵败后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为叛徒庄贾杀害,后葬于此。被封为“隐王”。刘邦登基后,按王侯待遇,并派30户丁役守冢,每年以牛羊等祭祀。王莽篡权后,陈胜墓逐渐衰落。据传清末有一名刘广朝的地方官曾为陈胜墓修缮培土。1975年政府拨专款重修陈胜墓,不久又派人专门守护。现存石砌墓冢高崇硕大,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墓前立一高大石碑,上刻“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12字,为郭沫若所题。

陈胜为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其“张楚”当为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清屈大均(1630-1696年,字翁山,广东番禺人。以诗作称著,为“岭南三家”之冠)有《读陈胜传》一诗即有评说: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伏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论?

此诗为读《史记·陈涉世家》后所写。作者对陈胜首倡大义,驱除暴秦,为刘邦建立帝业扫除道路的功绩作了高度评价,且囊括了《史记·陈涉世家》的主要内容,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

杨再兴墓

杨再兴墓位于河南临颍县城南12公里处商桥村东,前临小商河(又称淤泥河)。杨再兴原为曹成部将,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破成,赦再兴,勉兴忠义。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败金兵于郾城,金兀术合金兵12万于临颍,杨再兴率300骑遇敌于小商桥,与之激战,杀敌二千余人,后陷河中淤泥,中乱箭而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其抗金英雄事迹遂筑墓葬于此。原墓较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临颍县令沈近思捐俸募资重修,并在墓前建祠。墓高6米,占地二万余平方米。墓前立有两碑,一为原碑,上有“杨再兴坟墓”,相传系岳飞用箭头所刻,另一碑为沈近思重修墓时所立,上刻“宋统制杨再兴将军之墓”。祠内有沈近思所塑杨再兴坐像一尊并明清碑数通,记载其生平事迹。祠联为:

义愤摧金师,曾扫敌氛经百战

英风余颍水,犹存孤冢峙千秋

对杨再兴抗金奇功的颂扬在沈近思(任临颍县令8年后升南宁同知、吏部侍郎)在《商桥忠墓》一诗中写得尤为动人:

汤桥河畔有忠泉,血战捐躯今古怜。

断镞二升酬主帅,孤坟三尺在荒烟。

黄云故桑丹心炯,暮雨空祠铁骑旋。

筑土重题碑上字,一天新月照新阡。

诗写了为杨再兴修墓立碑一事,赞扬其“血战捐驱”、“丹心炯”的永垂千古,又叙“断镞二升”之事迹。据载,杨再兴牺牲后,焚尸下葬时,竟于灰烬中得镞二升之多,可见其杀敌之英勇,牺牲之壮烈。

三苏坟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三人。“三苏坟”在河南郏县城西北22公里小峨眉山西坡苏坟寺村。坟院占地7937平方米,四周筑有墙垣。院门外神道两侧有石雕狮、马、羊、狗、猴等仪仗,刻凿精细,形象逼真。进入院门有一高7米,宽6米的石坊,石坊后为飨堂、祭坛,坛后三冢隆起,从东北向西南排列,苏洵墓居中,苏轼、苏辙二墓分别左右。三坟前立有苏轼雕像一尊,高3.5米,加上台座,总高7米。

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被改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逢经这里,以郏县山美颇类其家乡四川之峨眉山,嘱其弟,愿死后葬于此,后人遂称其地为峨眉。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暴死于常州,次年移葬于此。苏辙在苏轼死后11年(1112年)卒于许昌,其子孙将其葬此。其父苏洵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先卒于京师,翌年十月葬于四川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至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郏县尹杨毛将苏洵衣冠葬于两墓之间,并建祠塑像,遂有“三苏坟”之称。父子三人终在异乡相聚。

苏坟院内外翠柏参天,仅院内即有690余株。院西南320米处有三苏祠,内供奉塑像;祠前又有广庆寺,即苏坟寺。寺内有房屋五十余间,存有明代石碑及清代苏坟寺图碑,是研究苏坟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后人对苏轼远葬他乡,虽遂了心愿,却又不无遗憾,对此,即有人将苏轼《狱中示子由》一诗中“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两句摘出锲刻于坟院内的石坊左右柱上,任人评说。但前来拜谒者对苏轼之不幸遭遇及其高尚品德却都怀有景仰之情。且看清仝轨(1648-1706年,字东同,号平山,汝州郏人,攻理学,曾主持大理书院)《谒苏坟》一诗:

东望峨眉山,攒峰了可辨。

屏风雨翼张,草树郁葱?。

下马溯回溪,凭人跳古涧。

寻陵少小心,翁仲惊可见。

万柏拥神灵,风悲天忽变。

寒泉用比德,酒脯敢轻荐?

乡已失钓台,墓犹封郏县。

千秋更仰止,不独范滂传。

诗由远而近,不但描绘了苏坟苍凉、肃穆的气氛,尤其是结尾两句,以范滂比苏轼,展示出自己对苏轼的仰慕之情。原来这里尚有苏轼童年的一段故事。范滂系东汉人,官光禄勋主事。他为人刚正,曾与太学生一起反对宦官乱政,后被捕死于狱中。苏轼10岁时,其母程氏夫人亲自教他读《后汉书》,至《范滂传》,程氏慨然叹息,苏轼即对母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其母惊喜答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仝轨的诗已将苏轼置于范滂之上,千秋万代受人景仰,可见诗人崇敬之情。

张衡墓

张衡墓位于河南南阳市北25公里处的石桥镇小石桥村西。现存墓冢为1952年重修,高8米,周长79米,周围砖砌甬道,并围以花墙。花墙正面一月洞,门前两侧分立“汉征尚书张公平子墓”碑两通,一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立,一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5年)重刻,均加碑楼。墓前立有碑石,上刻有郭沫若题词:“张衡(78-139年)东汉末叶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两京赋在汉代文学史中有优越的地位。但在天文学方面,他也有独创的成就。年四十(117年)制成浑天仪,以测地震。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墓前原有庙,清代已废。墓北200米处,有“平子读书台”。建国后将墓修建为陵园。墓东半公里处有一鄂城古寺,寺东一公里白河岸的夏村,即为张衡的故里。

张衡字平子,东汉南阳郡鄂县(今南阳市石桥镇)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其一生不愧为“全面发展的人物”。于文学,不仅有规模宏大的《两京赋》,尚有形式短小的《归田赋》、《四愁诗》、《同声歌》等,写景抒情,在五、七言诗发展史上皆占有一定的地位。于天文学,他曾两度担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所创制的“浑天仪”和“地动仪”都是世界上最早观察天象及测定地震的仪器,并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原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在其所著《灵宪》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张衡在文学与天文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为人尊敬,受人景仰,如何继承与发展其天才的创造发明则为人们拜谒其墓应予以思考的。唐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有《题张衡庙》绝句即写及此:

远俗只凭淫祀切,多年平子固悠悠。

江烟日午无萧鼓,直到如今咏四愁。

人们祭祀古人不能只出于淳朴之情,而应知墓主其人其事,并发扬光大,可惜张衡庙尚未摆脱这“远俗只凭淫祀切”,以致张衡至今尚在吟咏其《四愁诗》,为其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操劳慨叹!

张衡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光武帝陵

河南洛阳城北横有一座邙山,东西绵亘三四百里。这里既是洛阳的屏障,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历史名山,它仰观云霞变幻,俯瞰伊洛东流;枕太室,朝少室;挟太行,跨幽谷;山川绚彩,风光绮丽。历代帝王公卿看中这一“风水宝地”,死后多葬于此。早在先秦就已有帝王来葬,后代代相传,以致坟冢林立,有“邙山无卧牛之地”谚语,意即邙山遍地坟丘,连卧牛之地都难以找到。对此,唐诗人王建(约766-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人,大历进士,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所作《北邙行》一诗即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句。民国又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俗语。

汉光武帝陵即为邙山坟冢中著名的一座,又称原陵。它位于河南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依邙山,北濒黄河,风景青丽。

光武帝刘秀(前6-公元57年)是东汉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今湖北枣阳)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后代。新莽地皇三年(22年),刘秀28岁,随兄刘礩起兵舂陵,参加绿林农民起义军,并利用绿林、铜马等农民军力量,决昆阳、扳邯郸、安河内、屯孟津、取长安,回师宜阳,收降刘玄,定都洛阳。经5年征战,推翻王莽政权,统一天下。在位期间,刘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生产,使东汉逐渐恢复发展,国家迅速出现长治久安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死后葬原陵,皇后阴丽华也合葬于此。

原陵始建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刘秀崇尚俭朴,禁止四方贡奉,反对厚葬陋习,死前曾遗诏称:“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汉文帝)制度,务从约省。”并对负责修建陵寝的官员窦融说:“古代帝王死后,用陶人瓦器、木车草马随葬,让后人不知何处。如今修筑陵寝,占地不得超过二三顷,不起山陵,封土之后,陂地也不必停水。”故原陵规模远小于西汉诸陵。陵墓冢为圆形夯土丘,冢高20米,周长500米,宛若小山。陵园原有夯土垒筑的垣墙,中设门阙,墓冢前门阙的神道两侧,原有石刻群,均已无存。陵园内亦无奢华的宫殿崇阁。据《孟津县志》载:“陵园中有古柏3000余株,为唐人所植。”千株古柏,聚植一园,枝若苍龙,奋爪凌空;根似蟒蛇,盘缠交错;木色金黄,质坚性柔,柏体杏香浓郁,俗称“杏柏”,是国内仅存特殊乔木树种;“汉陵晓烟”又为原陵清明前后之妙景。据志书记载和目睹者口述,每年清明节前后,天朗气清、霞蔚风息、晨曦初见之时,陵园陡然紫气弥漫,状若轻烟,飘若浮云,自西而东,姗姗而来,以至笼罩整个陵园。此时,自古柏枝间叶隙中,涌出累累气团,左右上下,滚腾翻坠。于云烟间,翠柏红墙,古碑墓冢,野花芳草,若隐若现,恍若仙境。有古游者曾题《汉陵晚烟》诗云:

昆阳雷雨战犹酣,赤符魂归锁玉函。

今日陵园回首处,看他烟树绿毵毵。

当地人千百年来流传一趣谈:如有一年出现此种景观,便预兆当年农作物丰收。故每至阳春三月、清明将临之时,近者朝朝注目汉陵,企盼“晓烟”;远者夕夕探听,祈祷“祥瑞”。相约为俗,已成习惯。

现已在原址重建光武祠,由光武殿、二十八宿馆、碑廊、阙门四部分组成,占地二万平方米。光武殿供奉刘秀神座;二十八宿馆内设辅佐刘秀打天下的32功臣塑像。光武祠前有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祭碑5通,歌颂功业,记述原陵沿革及重修祠庙的资料;祠前甬道两旁有巨柏28棵(现存15棵),整齐葱茏,高耸入云,人称“二十八宿柏”,传说是象征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一通达3米的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碑款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辛亥仲春、河南知府张松林书、孟津知县杨名仙勒石”,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周边百姓昔日多到此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前行能摸及此四字即为吉兆。

刘秀虽遗诏薄葬,但其子明帝刘庄执行得并不彻底,仍是封土、种树、植标,以致爱以害亲,不能幸免于盗,其中最为严重者当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冢,收其珍宝。西晋张载(生卒年不详,字孟阳,安平人,官至中书侍郎,与弟协、亢俱以文学著名,时称“三张”。)《七哀诗》中写道:

北邙何垒垒?高陵有四五。(www.daowen.com)

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恭文遥相望,原陵郁朊朊。

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毁壤过一砯,便房启幽户。

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

园寝化为墟,周墉无遗堵。

蒙笼荆棘生,蹊径登童竖。

狐兔窟其中,荒秽不复扫。

颓陇并垦发,萌隶营农圃。

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

感彼雍门言,凄怆哀往古。

由诗可知,汉光武帝地宫珍宝早已被盗窃一空。魏明帝即位后,为防原陵再遭破坏,于景初二年(238年)下诏:“四面各百步不得耕牧樵采”。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也曾下诏:“给守陵五户,春秋奉祀。”并于开宝六年(973年)下诏重修光武祠,且立碑以记。

新中国成立后,汉光武陵曾多次整修,红砖垣墙环抱墓冢,陵园门至陵冢又铺以砖道,陵园内松柏已得到专人灌溉整修,千年古柏焕发出勃勃英姿。

湖北

Hubei

孙叔敖墓

孙叔敖墓,位于湖北省沙市区中山公园东北隅。《史记·循吏列传》裴姻《集解》曰:“孙叔敖冢在南郡江陵故城中白土里。”相传今沙市区中山公园东北角高岗之地,就是孙叔敖墓所在地。由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荆宜施道观察使来鸣谦于此立碑,上题“楚令尹孙叔敖墓”。墓地四周绿树掩映,流水萦绕,环境清幽宁静,现已成为沙市区重要游览场所。该墓于1980年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叔敖,本姓?,名敖,字孙叔,别字艾猎。春秋时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县)人,楚国著名政治家。

据史传记载,孙叔敖少小即仁厚爱人,一日出去游玩见到一条两头蛇,归来与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吾恐他人又见之,吾已杀而埋之也。”世人认为孙叔敖埋蛇积了阴德,故不死。唐周昙作诗赞曰:

童稚逢蛇叹不祥,虑悲来者为埋藏。

是知阳报由阴施,天爵昭然契日彰。

唐元稹《巴蛇三首》其一曰: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

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

欲学叔敖?,其如多似麻。

诗人引叔敖埋蛇一事,自谓有意除蛇,力不从心。

唐末五代人李瀚在《蒙求》一文中有“柳下直道,叔敖阴德”,举怀仁埋蛇之事作为学童学习之用,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今沙市区北郊蛇入山,相传即叔敖打死两头蛇入葬于此而得名。清人来鸣谦诗曰:

楚相当年泣母慈,至今阴德令人思。

空山何处埋蛇迹,古树荒台应有祠。

孙叔敖早年受父兄熏陶,对土木工程和土石工程有着极浓厚的兴趣,曾在故乡征发民工,排出积水,兴办灌溉,完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期思陂水利工程,受到楚庄王重视,后被举荐为令尹。他相楚三年,由于“日夜不息”的工作,使楚国大治。在楚庄王“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晋楚之战中,指挥果断,身先士卒,取得了这一战役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奠定了楚国的霸主地位。

孙叔敖状貌奇特。《荀子·非相篇》说他:“突秃,长左,轩较之下。”即发短而顶秃,左臂长于右臂,站着还没有车前的直木和横木高。总之,貌丑,形奇,身矮。

叔敖居高位不骄奢,听人劝谏。《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孙叔敖相楚,栈车,牝马,粝饼,菜羹,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而且“妻不衣帛,马不食粟”,可谓一个清廉奉公的封建官吏。

太史公司马迁为循吏立传,以孙叔敖为第一人,赞扬他“施教导民”,“政缓禁止”,“秋冬劝民众取利于山,春夏劝民众取利于水,民众得其所而乐其所业”。(《史记·循吏列传》)所以在孙叔敖的为政实践中,往往出于恤民和求稳的愿望,贯注其所追求的民本思想。有时他的意见不免和以追求霸业为目标的最高统治者楚庄王相悖,故又有了他宦海三浮三沉的经历。《吕氏春秋·知分篇》说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唐张说《南中送北使》诗曰:

和亲先是诈,款塞果为仇。

释系应分爵,蠲徒几复侯。

廉颇诚未老,孙叔且无谋。

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此处作者以罢官的孙叔敖自况,表现了其淡泊名利,政务清静的本色。唐李德裕《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诗曰:

禄秩荣三事,功勋乏一毫。

寝谋惭汲黯,秉羽贵孙叔。

焕若游玄圃,叹如享太牢。

轻生何以报,礰自比鸿毛。

作者引《庄子》记楚相孙叔敖事,表示自己赞赏孙叔敖那种以无为之治息兵安民的政绩。

孙叔敖,就楚国诸多令尹来说,其功业和品格,当推第一。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官僚,他的民本思想、官品、人品及智慧,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对当今社会人民公仆来说,他的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樊妃墓

樊妃墓,又名九里冢,在湖北省江陵县城东北约三公里处,位于纪南城与郢城之间。此冢封土高14米,下周长300米,直径为100米,平地隆起,宛若山丘。

樊妃是春秋时楚庄王的夫人,常劝庄王选贤用能,勤政治国,是我国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有识见的女性之一。唐代名相张九龄过樊妃墓时赋诗曰:

苹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胜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人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汉贾谊《新序·杂事篇》和汉韩婴《韩诗外传》中都认为举荐孙叔敖为令尹当归功于樊姬。《韩诗外传》载:楚庄王罢朝归来,说听了沈令尹的忠贤之言,不知饥饿。樊妃掩口而笑曰:“妾得侍于王,尚汤沐,执中栉,振衽席,十有一年矣,然妾未尝不遣人之梁郑之间,求美人而进之于王也。……沈令尹相楚数年,未尝见进贤而退不肖也,又焉得为忠贤乎?”庄王第二天上朝,将樊姬的话告诉沈令尹,令尹感到惭愧,遂“避席而进孙叔敖”。孙叔敖相楚三年,楚国大治,终究得以称霸诸侯。唐张说登九里台赋诗追忆樊姬讽沈令尹进贤的功绩,诗曰:

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不怀沈尹禄,惟谙叔敖贤。

万化茫无在,孤坟独岿然。

北分阳台陌,南织郢城阡。

唐人周昙作诗咏樊姬进贤,诗曰:

侧影频移未退朝,喜逢贤相日从高。

当时不有樊姬问,令尹何由进叔敖。

汉代以后流传的琴曲《九引》第一为“烈女”,歌颂的就是樊姬,可见樊姬确非一般女子。

据汉代刘向《烈女传》载:“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此即典故“樊姬谏猎”或“樊姬断肥鲜”的来历,故樊姬冢又称为“谏猎墓”。唐代元稹《楚歌十首》其四引樊妃谏猎一事,以咏楚事,同时也赞美了楚庄王尚能从谏。诗曰:

惧盈因邓曼,罢猎为樊姬。

盛德留金石,清风鉴薄帷。

襄王忽妖梦,宋玉复淫辞。

万事捐宫馆,空山云雨期。

白居易《杂兴三首》其一,诗曰:

回眸语君曰,昔问庄王时。

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此诗中称“樊姬断鲜肥”为“愚”,用反面语气,暗讽唐宪宗李纯游猎扰民。后来此典故常被用来讽谏帝王游猎荒淫。

另外,在纪南城内西隅,有一高3米、周长60米的高台,即樊妃梳妆台。相传楚庄王即位时,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樊妃叫人在此垒此高台,每天晚上独自一人上台梳妆。一日庄王碰上,问其故,答曰:您白天打猎玩乐,晚上饮酒迟归,我梳妆打扮您看不见有什么用呢?在外面梳妆,有星星和月亮看我,他们能看到我对您的一片真情。庄王羞愧,遂罢淫乐,专心朝政。

樊妃劝谏有方,聪明绝伦,贤慧大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倍加推崇的“贤妃”和“烈女”形象的代表。在封建男权社会里,樊妃能以其柔婉的方式,通过楚庄王使自己选贤用能、勤俭治国、励精图治的思想得以实现,表现了她的才华、勇气、智慧和温柔妩媚面纱下的独特个性,在那个时代,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显 陵

显陵,俗称皇陵,坐落在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7.5公里的松林山上。系明世宗朱厚璁之生身父母兴献王(后追谥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朱佑礱(1476-1519年)和王妃蒋氏的合葬陵墓。正德十四年(1519年)开始修建,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成,历时20年。这座帝陵的建筑形式同北京十三陵相仿,与南京孝陵同为明代南方最大的两座陵墓。

显陵建筑面积广大,约为六百亩。陵园四周筑有城墙,砖石砌成,周长约为3.6公里。墙顶盖以黄色及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墙身涂以朱色。显陵大门外立有两块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从皇城天门起是一条专用青色石板铺成的长达1300米的大道,称“神道”。神道尽头,是寝殿。神道两旁依次排列一对汉白玉华表和11对石像,华表高约十米,顶雕异兽名曰“望天吼”,又叫“望君出”(头向内者)和“望君归”(头向外者)。其意是希望君王不要贪恋深宫而应该走出去了解民情,又盼君王不要在外面流连忘返,早日归朝。底座和表身浮雕蟠龙纹和流云纹。眺望华表,浮雕栩栩如生,好似蟠龙盘旋升腾,白云飘舞缭绕,望天吼翘首向天。11对石像中有石人像4对,文臣、武将各2对,石兽7对,雄狮、獬豸、骆驼、大象、麒麟、跪马、立马各一对。这些石像,刻工精细有力,刀法纯熟简练,人物造型逼真细腻,形态生动,服饰纹样清清楚楚,极富动感。每对石像间距为一百多米,整齐列置在1300米长的神道两侧,在苍穹的衬托下,显得愈加鲜明生动,使整个神道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过新红门、旧红门、碑亭和五道石桥(每道并列三桥)直抵寝陵,陵寝前排着六柱三门,石场、石坊上呈一字形端坐着6只独角兽。陵寝内原建有宏伟高大的寝殿——礲恩殿,寝殿四周有长40米的围墙,殿门前后两侧用耀眼的琉璃砖镶嵌着琼花壁和双龙壁。在明末被毁废,现今留存下来的只有琉璃琼花、双龙壁及宫殿石基、石雕栏杆和螭首散水等,它们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能。寝殿之后为茔城(也称宝城)。茔城前也竖有汉白玉华表一对,上面坐着两只独角兽虎视眈眈守卫着茔城。内有土冢两座,分别为朱佑礱及其妻蒋氏的棺椁埋葬处。在茔城正前方城楼上,竖着一块墓碑,上书“恭睿献皇帝之陵”。环茔城城头的排水孔道,是由汉白玉雕成的99个庞大的龙头组成,极为雄伟壮观。清代诗人周渭曾在此留诗一首:

陵寝曾闻丽晓霞,夕阳西下但鸣鸦。

蒙茸雨后王孙草,历乱风前座帝花。

隧入昔年犹有地,魂归何处便无家。

铜驼石马荒荆棘,剩与游人感岁华。

显陵建筑规模宏伟,但在清代已荒芜凋敝。

朱佑礱,明宪宗第四子,世宗朱厚璁之生父。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封为兴献王,弘治四年(1491年)在德安建宫邸,后改安陆(今钟祥),正德十四年(1519年)薨。兴献王不仅“嗜诗书,绝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而且在政绩上也有所建树。当时楚国不重视医学却迷信巫术。他极力反对这种风气,为了更正人们的观念,特选医药良方调成药饵救治生病的人。官员张景明把自己所著的医书——《六益》献给兴王,兴王不仅赐给他金帛而且说:“吾以此悬宫门矣”。可见兴王对医学的重视。宫邸旁有一阳春台,兴王常和臣下及宾客登台远眺,即兴唱和,留有《北望赋》和《阳春台赋》,今赋碑尚存。而且阳春台现已成为钟祥地区最为著名的三台之一。

张居正墓

张居正墓,坐落在湖北省沙市区西北张家台,墓区占地面积一千七百多平方米。墓分墓冢及神道两部分。神道长约二百米,两旁均立有石人、石马,造型生动,大小如真。神道两旁翠柏成荫,景色优美。墓冢现有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立石碑一通,高3.6米,宽1.24米,上刻“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碑前还有石制香炉、蜡台。再前有“半月池”,为改建时挖掘,以表彰张居正生前功绩,意为日月悬照。墓四周有土筑茔墙,高3米。今存张居正墓,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建。

张居正(1525-1582年),明代著名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世人又称之张江陵。少小即颖敏绝伦,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升授翰林编修,1573年官至内阁首辅(宰相)。他当政前后10年间,由于神宗年幼,国事都由他主持。其时明朝政权腐败,经济凋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边防也极不稳固。张居正受命于内忧外患之际,为了挽救明朝危机,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整饬边防,改善民族关系;清丈土地,打击豪强;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这些措施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张居正在位十年间,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清末邓振玑于太岳堂作诗赞道:“支持残局开天启,纪念先贤得地灵。”清末陈国华有诗曰:“隆万之间千载遇,伊周而后一人难。”

张居正知人善任,为了加强边防的战守力量,他选用边臣,整饬武备。曾用李成梁镇辽,任用爱国将领戚继光抗击倭寇,明朝边境一度晏然。他还注重兴修水利,启用潘季驯等治理黄河、淮河,使“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张文忠公全集·附录一》)。清末龚耕庐作了三副楹联,赞扬他的业绩。

纷扰恻舆情

贤劳思敌忾

漫争论裁抑宗藩

最难忘修明边政

端为梓里苏民瘼

增重榆关选将材

张居正执法严明,雷厉风行,“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明史·卷二百十三》)。由于“一条鞭法”的实施,明朝国藏日益充实。边疆出现了前所少有的宁和平静的景象,人民安居乐业,“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张文忠公全集·陈六事疏》)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在位期间,张居正倍受朝廷内外敬仰,神宗待之以师礼,称之为“元辅张少师先生”。清末李宝常作楹联于太岳堂,赞道:

为纪南山川灵异所宗,生有殊贵,殁有余哀,光气郁风云,问谁表忠良宅第

值诸葛宗社颠危之际,上可托孤,下可寄命,精诚贯日月,应平分丞相祠堂

由于张居正变法触犯了地主豪强的利益,死后,官僚豪强立即反攻报复,其家被抄,子弟被发配烟瘴之地,生前官秩一概取消,还差点被剖棺戳尸,他起用的人也相继被贬斥。熹宗时才得复官。张居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的历史业绩是不可磨灭的。

明公安派诗人袁中道游此墓时,有诗曰:

牛眠童起嬉,共?石人耳。

竖子莫狂喧!江陵公在此。

该诗篇幅短,取材精,末尾二句,笔酣墨饱,生气勃勃,江陵公张居正的凛然之气使人切肤可觉。正如袁中道所云:“张江陵犹是豪杰。”

湖南

Hunan

屈原墓

屈原墓位于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的汨罗县汨罗山烈女岭上。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尸体逆流而上,并被鱼鳖食去一边头目,女?用黄金镶铸安葬,筑十二疑冢,以防盗墓。女?是屈原在《离骚》中提到过的人物,一般认为她是屈原的姐姐。十二疑冢大小相等,形似小山,高5.6米,墓前均立一石碑,上刻“三闾大夫之墓”。

离汨罗山约二公里的汨罗县玉笥山有屈子祠。始建于汉代,清乾隆年间重修。三进院落,祠前有8棵梧桐,4株古桂。正殿内设有屈原神龛。玉笥山后有“骚坛”,四壁陡峭,兀立江边。传说诗人在此构思《离骚》、《哀郢》、《怀沙》等诗篇。坛下有“濯缨桥”,传说屈原在此洗过帽缨,屈原在《渔父》篇中提到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祠前有“独醒亭”,取《渔父》篇中“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前335-前296年,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其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是楚怀王时期。早年因屈原学问渊博,明于治乱,又出身贵族,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富国兵强的局面。但由于屈原的耿直与才华,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尖锐的矛盾,又遭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后来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瓦解齐楚联盟,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达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投汨罗江而死,以身殉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故乡秭归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所以,秭归县也有很多纪念屈原的名胜。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大文豪郭沫若手书。秭归与香溪之间的沙滩传说为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北宋时改名“清烈公祠”。唐宋以来,屡次修建,数次迁址,后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动工,水位升高,而迁到现在的秭归城东向家坪。大殿后有屈原墓,是后世营建的衣冠冢。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很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乐平里东北面山梁下有香炉坪,传说是屈原诞生之时他的父亲曾在这里设香炉祭天。距香炉坪约三里的读书洞,是一个天然石洞,相传为屈原少年时读书处。香炉坪对面的伏虎山西坡有一口照面井,传说屈原放逐后曾回家乡,在此照看自己的面容。井面浑圆形,有石雕栏杆,上有两棵古树笼罩井台。清咸丰十年在此立碑,刻“照面井”三个大字,并有小字注明:“此系屈公遗井,以后切勿荒秽。此株青树,永世勿得砍伐。三闾阁坛弟子同修。”

屈原愤世嫉俗,具有修明政治的思想,对国家忠贞不渝,却因遭谗忌被放逐。怀着对世俗的愤愤不平,对国家前途的绝望,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而感到极度的痛苦投江而死。

后人对于屈原的研究和悼念很多。研究屈原生平、思想及创作最早的重要文献是《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和西汉著名政治家贾谊的合传。

历史上也有不少命运与屈原类似的文人去汨罗江边凭吊屈原。贾谊少年时因文才出众,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被谪为长江王太傅。经过湘水时,他作《吊屈原赋》,其中写道:

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表现了贾谊对屈原的哀悼,对世俗的愤恨,同时也是一种自伤自悼。

从贾谊以后,许多怀才不遇的文人来到湘南和岭南,也常借凭吊屈原来抒发自己的抑郁。

至今,人们仍在悼念这位怀有远大抱负——“上下而求索”和耿直无私——“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究”;“伏清白以死直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人。

舜 庙

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黄帝九世孙,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岁时,被四岳推荐为帝尧的接班人。因尧“知子丹朱之不省,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公元前2285年,尧帝放弃政权,舜帝正式摄政。公元前2258年,尧逝世,寿命119岁,舜顺理成章坐上宝座。

舜接位后,政绩很多。通过部落联盟会议,举用八恺管教化:“举用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让八元管理土地:“举用八元,使布五数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舜在位48年,就在第33年时,历史重演,禹因治水有功,达到了当年舜的地位。舜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舜传位于禹。

舜晚年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巅,是为‘零陵’,终年一百零一岁。”

舜庙建于湖南宁远县九嶷山上。始建于洪武四年(1371年),清代屡经修葺。现庙宇正殿已圮,仅存殿后护碑亭,内有隶书石碑一通,上刻“帝舜有虞氏之陵。”今九嶷山未见陵冢,仅存舜庙,面对娥英、女皇二峰。传说舜死后,妻娥皇、女英寻夫至君山,忽闻帝死噩耗,悲痛欲绝,攀竹痛哭,泪珠滴在竹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恸过甚,死于君山而葬。

后人中有不少寻古探幽的文人墨客前往九嶷山,祭尊舜帝。东汉蔡邕撰写的《九嶷山铭碑》歌颂舜帝的功德,寄托对先祖的怀念:

岩岩九嶷,峻极于天,

触石肤含,兴播建云。

时风嘉雨,浸润下民,

茫茫南土,实赖厥勋。

逮于虞舜,圣德光明,

克谐顽傲,以孝蒸蒸。

师锡帝世,尧而授微,

受终文祖,璇玑是承。

大阶以平,人以有终,

遂葬九嶷,解体而升。

登此崔嵬,托灵神仙。

这首诗已被摩刻在九嶷山玉馆岩上,让人们永久地缅怀这位华夏先祖。

二妃墓

由洞庭湖向西南望去,浩瀚烟波中有一片绿洲,距岳阳大约十五公里,是有名的君山,曾被刘禹锡比喻为“白银盘里一青螺”。在君山东麓,即为二妃墓。二妃是指尧之二女、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二妃墓,因舜又称湘君故又名湘妃墓。

关于二妃墓,有一段凄美动人的历史传说:

相传4000多年前,尧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老年即将退位之时,见舜德才兼备,便把帝位让与舜,其女娥皇、女英与他为妻。婚后,夫妻恩爱,但舜没有忘记肩负的重任,他常常外出巡视江河,治理山川,开拓疆土。后来,舜南巡到洞庭湖君山,病死于苍梧。娥皇、女英听到噩耗,柔肠寸断,悲痛欲绝。在苍梧之野,攀竹恸哭,泪珠滴在竹上,竟形成君山特有的“湘妃竹”。

后来,二妃那不平静的灵魂竟得罪了秦始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始皇……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便刑徒三千人伐湘山树,赭其山。

这只是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而已。如今二妃墓依然在君山上,供人们凭吊这两位痴情女子。二妃墓是光绪七年(1881年)两江总督兼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根据传说而修筑的。1979年重又修葺一新。墓为石砌,墓前为一石碑,镌刻着“虞帝二妃之墓”,并雕刻有麒麟、狮象。墓前20米处,有一对引柱,高2.8米,上刻楹联一对,“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对于二妃泪洒君山竟成斑竹一事,后代文人也有无限感慨,赋诗:

舜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珠泪重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

唐代诗人元稹的《洞庭湖》一诗,也表达了对二妃的凭吊: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月,吞空楼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惟有君山下,狂风自古多。

谭嗣同墓

谭嗣同(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祖籍湖南省浏阳县。出身于封建仕宦之家,清同治四年(1865年)诞生于北京。生长于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父亲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

谭嗣同从5岁时开始读书,学习儒家经典,接受系统的封建政治伦理和文史基本知识。从10岁起,从笃好经世之学的欧阳中鹄为师,后又在当时名扬幽燕的侠客王正谊门下学艺。他不仅学到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武艺,还接受了他们要求变革现实的理想。

1884-1894年间,他“六赴南北省试”,虽然都名落孙山,但却得到了实地“旷观天下名山万迭”的机会,涉足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往来于河北、新疆、甘肃、山东、江西、湖北等十多省,历程达八万余里。当他漫步北国,看到那雄浑的山川、莽莽的平野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写下诗句:

平生慷慨悲歌士,今日驱车燕赵间。

无限苍茫怀古意,题诗独上井陉关。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年轻的谭嗣同极为愤慨,发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下何处是神州”的呼喊。他痛切地感到再也不能“守文因旧”,“苟且图存”了,从此,谭嗣同走上了改良主义的道路。

1895年秋,谭嗣同到北京拜见康有为,并认识了梁启超,接受了康有为的变法思想。1896年,闲居南京,写出了他一生的代表作《仁学》。这本书从政治思想上,批判了封建专制,从理论上论证了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1897年,谭嗣同回湖南积极倡导变法,先后创立了时务学堂、武备学堂、南学会等,一时湖南成为全国变法维新的最先进地区之一。

1898年6月,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决心变法维新。同年夏,在徐致靖的推荐下,谭嗣同抱病入京。9月15日,光绪帝召见他并授四品军机章京。谭嗣同直接成为百日维新的重要人物之一。后由于劝袁世凯动用兵力援救皇帝反被其出卖。1898年9月21日,以那拉氏为首的顽固势力立即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把改良派打了下去。

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本可逃往外国,但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9月28日,谭嗣同与其他5人被捕,史称“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之时,年方33岁。

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强盛,谭嗣同临死不惧,就义前几天,欣然作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就刑时,口中还念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的死在当时震惊了国人,唤醒了民众,赢得了后人的尊敬与怀念。当时有很多人为其作诗致哀。黄遵宪的挽诗对他的一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颈血模糊似未干,中藏耿耿寸心丹。

琅函锦箧深韬袭,留付松阴后辈看。

邹容在谭嗣同的遗像上题诗:

赤赤谭君故,湘湖七气哀。

惟翼后来者,继起志勿庆。

谭嗣同被杀害以后,一向崇敬他的浏阳会馆刘凤池和罗升、胡理臣一起,冒险去刑场把谭的遗体扛回会馆,购棺殡殓。十一月,谭的灵柩被运回浏阳安葬在城外南乡牛石岭的石山下。后来,谭的同乡宋渐元在谭嗣同的墓前镌刻了这样一副对联:

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

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至今,谭嗣同墓仍有许多人悼念。它将一代思想家、革命家谭嗣同深邃的思想、英雄的气概展现给现代世界,让人们敬仰他、怀念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