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东陵寝典故-中国旅游文化宝藏

华东陵寝典故-中国旅游文化宝藏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华东陵寝典故山东Shandong孟林孟林在山东邹城市东北的四基山南麓,是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据《重纂三迁志·林墓》记载,康熙二十二年山东巡抚移文衍圣公查明,当时孟林面积已达5846亩。新中国成立后,孟林得到进一步的修缮和维护,前往谒墓者络绎不绝。目前陵园总面积125亩,古建筑17间。他不仅霸占了曹植所爱的甄氏,杀害了曹植的好友

华东陵寝典故-中国旅游文化宝藏

第三章 华东陵寝典故

山东

Shandong

孟 林

孟林在山东邹城市东北的四基山南麓,是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公族孟孙之后,世居于邹。其母仉氏为教育孟子成才,曾三迁居所,最后徙舍学宫之旁,督促孟子读书识礼,遂成一段佳话。孟子秉承孔子儒家学说,并将其发扬光大。但在各国纷争的战国时代,统治者急功近利,孟子的学说得不到重视。他游于齐梁间,后归邹邑,著书立说,教授学徒,终其天年,葬于邹邑城外四基山麓,渐湮没无闻,不为世人所知。

但汉代以来,儒家学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尊崇,孔孟之道盛行,孟子得到愈来愈高的礼遇。《新建孟子庙记》碑文记载:北宋景祐四年,孔子四十代孙孔道辅知兖州府时,访得孟子墓,并建庙祭祀。元丰年间,朝廷赐库钱三十万,增修墓庙,购置祭田,广植柏桧。孔道辅访到孟子墓时,还推荐孟子四十五代孙孟宁于朝,授迪功郎,为邹县主簿,奉祀祖庙。元至顺年间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明代又规定孟子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地位日隆,孟林规模也不断扩大。据《重纂三迁志·林墓》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山东巡抚移文衍圣公查明,当时孟林面积已达5846亩。新中国成立后,孟林得到进一步的修缮和维护,前往谒墓者络绎不绝。

孟林地处四基山之阳,四基山因山顶有四块巨石矗立如基而得名,景色奇秀。林内墓冢累累,古柏参天。孟子墓在孟林中间,墓前有享殿五间,坟座高大,草丰林茂,墓前有石碑、供桌,可摆放供品,瞻仰凭吊,谒林之诗历代不绝。

明胡紫山《题四基山孟子墓诗》曰:

邹鲁相望一舍过,四基山下冢嵬峨。

千年正路乾坤大,一片荒祠草棘多。

书著七篇功不朽,母非三迁道如何?

泰山大字丰碑在,读罢徘徊重拊摩。

诗句中充满崇敬之情,以至温圣贤故事不忍遽离。清邹县知县娄一均谒林亦作诗一首:“四基山麓仰松楸,泉下声灵万木稠。学陋伯功倾世主,言称王道挽诸侯。鸟飞云乱人千古,地夭天空土一丘。传有七篇真治谱,不因秦火断风流。”追思圣贤之道,虽经沧桑世事,人已作古,道却传之后世,累世不绝,仰慕先贤之意顿生。孟子墓西侧有三座古冢,传为孟孙、季孙、叔孙之墓,孟孙乃孟子之先祖。

谒罢孟林,沿神道南归,其时红日西坠,苍松翠柏间,林鸟啼声幽远,圣贤在侧,谒者徘徊,不觉吟出清人金一凤的诗:

神禹平水土,天下得安居。

夫子阙杨墨,大道昭太虚。

唐贤昌黎伯,特表为并驱。

禹陵隧会稽,巍巍空石墟。

孟林四基村,穹碑大特书。

道统迢遥接,宪言启后儒。

骨朽名不朽,瞻拜仰何如!

少昊陵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立岂吾心,怀古激衷肠。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高适的诗。诗中所言“少昊墟”,乃指山东曲阜。传说少昊是黄帝之子,嫘祖所生,己姓,名挚,字青阳。黄帝逝世后,被公推继位,迁来曲阜,帝于穷桑(即寿丘),乃传说中三皇五帝的五帝之首。少昊继黄帝之志,大力发展少昊文化,使曲阜成为少昊文化的中心,有“少昊之墟”之称。少昊因以五行之首的“金”标其政德,所谓“以金德王天下”,又称金天氏。以百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农业

少昊陵即少昊的墓葬之所,在曲阜市城东4公里旧县村东北。史载少昊在位84载,寿百年而崩,葬云阳。云阳即云阳山,在鲁故城东门外。少昊陵始建年代不详,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曾进行大规模修整,雕石像、石栏。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又在陵墓周围砌石,俗称“万石山”。明清以来及至新中国成立,曾多次重修扩建。目前陵园总面积125亩,古建筑17间。

少昊陵前有乾隆年间建造的刻工精致的石坊,陵门两侧接以砖砌墙垣,门后有享殿5间,殿中设神龛,悬挂乾隆题“金德贻祥”匾,两侧有楹联:“前统绍轩台纪因凤鸟,崇封传鲁阜守有熊罴”。陵墓在享殿之后,呈棱台形,陵顶曾有石室,祀汉白玉少昊雕像,乾隆时改建为黄琉璃瓦庙堂。

少昊陵神道南有景灵宫遗址。据《曲阜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冬,因轩辕黄帝生于寿丘,朝廷在此处修景灵宫、太极殿。元代至正年间重修。宫殿“崇宏壮丽无比”,中殿设玉石雕琢的龛,以祀黄帝。殿外有人称“万人愁”的大石碑4通。今宫殿已圮,碑仅存其二,且均已仆地。形制规格相同,高7.05米,宽3.76米,厚1.2米。龟趺高2.22米,宽4.6米,长6.2米,可谓碑之巨者。碑上无字,据传造于宋宣和年间,金兵侵扰,导致工程未完,故后人有诗叹曰:“丰碑不书字,遗憾宣和年。”

少昊陵陵园建筑规模不大,但陵墓建筑造型奇特,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这座“金字塔”形的陵墓,呈覆斗状。它的斜边长15.2米,底边长28米,上顶边长9.4米,完全符合黄金分割律:“9.4∶15.2≈0.618”。从古代希腊到19世纪,人们都认为这种比例在造型艺术中是美的,运用在建筑艺术中容易引发人的美感。少昊陵正因为暗合这个规律,因此显得巍峨壮观,浑厚宏伟,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历代修缮,陵园内红墙碧瓦,古柏森森,游者谒者至此,莫不野兴遂生,尽忘尘世之琐烦,成为古城曲阜的赏观胜地。清衍圣公孔庆铎曾寻幽少昊陵赋诗曰:

古皇陵寝不知年,尚有穹碑耸道边。

荒殿想曹陈俎豆,废炉无复起苍烟。

远村望里遥疑冢,近郭耕人认是田。

帝力到今良已泯,独留遗迹镇山川。

诗中发出世事多变的慨叹,但遗迹尚在,陵柏葱茏,山川风景依旧,却又不由兴起仰止之心和无尽的幽古之思。

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七步诗在我国可谓妇孺皆知,它出自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之手。千百年来,人们吟唱此诗,佩服其才思敏捷的同时,也为他遭受的不公待遇感愤不已。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他年方10岁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深得曹操喜爱。《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上说,210年冬,曹操在邺城建铜雀台,命诸子登台作赋,曹植援笔立就:“……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曹操甚为嘉许,曾几次欲废长立庶,这不可避免地招致身为长子的曹丕的忌恨。曹丕即位称帝后,更变本加厉地迫害曹植。他不仅霸占了曹植所爱的甄氏,杀害了曹植的好友丁氏兄弟,而且屡迁封地,指令曹植不得离开封地与其他诸侯接触。七步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据说曹丕因此而略动恻隐之心,没有置曹植于死地。曹丕死后,其子曹睿对曹植猜忌更甚,使他深感处境孤危,最后郁郁而终。曹植在曹丕父子迫害下度过了11年,曾6次变更爵位,3次迁徙封地。229年封东阿王,又三年徙封陈王。曹植在《求通亲表》中说:“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诉说了自己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又说:“号称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其所遭受的迫害,可见一斑。曹植封东阿王时,尝登鱼山,喟然有终焉之志。他在徙封陈王仅9个月就病逝了,其子遵其遗愿,在鱼山营造墓穴,葬曹植于此。

曹植墓在山东东阿县单庄乡鱼山村,墓圹依山崖而凿建,墓室砖砌,坐东朝西,分前后二室。出土的墓砖有“太和七年三月一日人戍朔十五日丙午,兖州刺吏侯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里陈王陵”等铭文,墓北现存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所立“陈思王庙碑”一通。墓园简陋,一派悲凉肃杀之气,使人兴起怀念之情。

曹植是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继承汉代文学质朴劲健的风格,又加强了文学特色,形成自己清新刚健的风格,特别是五言诗,在艺术上比汉末古诗更加成熟,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才思敏捷,辞采华丽,难怪南朝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文章只一石,子建独得八斗”的衷心赞叹,后人用“才高八斗”来形容知识渊博、著述颇丰的人。因此,曹植受到人们经世不绝的敬仰,历代慕名前来谒墓者甚多,而凭吊的诗文自然遗留不少。明代苏濂有《吊陈思王赋》,抒发心中感慨。李问的《东阿王墓》:

建安英俊集,潇洒独推君。

让国惟耽酒,挥毫自出群。

骅骝千里足,鹫鹫九苞文。

遗墓吾山曲,英英起白云。

更写缅怀崇敬之心。到了清代,赵执信谒曹植墓,作《陈思王墓》诗:

大雅此丘阿,千秋寄恨多。

名非宾客借,才自父兄过。

雨暗狼崖树,风生马颊波。

灵祠傍神女,作赋问如何?

诗中既有对曹植身世的感怀,又对曹植大加褒扬,末联借用曹植《洛神赋》神女之典,表达出诗人久藏内心的美好祝愿!清初文坛领袖、著名文学家王士祯亦作凭吊诗:

昔诵君王赋,微波感洛神。

今过埋玉地,重忆建安人。

名岂齐公干,谗宁杀灌均。

可怜才八斗,终古绝音尘。

诗句大气磅礴,不仅赞颂曹子建的八斗之才,感怜其遭到的迫害,而且发出“终古绝音尘”的浩叹。鱼山孤冢,草长风低,思绪不尽,绵延无已。千年的历史沉淀竟在诗人心里激起了回音不绝的波涛,这正是曹植墓的文化魅力之所在!

苏禄王墓

德州,地处鲁西北,为京杭大运河流贯之地,自古以来号称山东河津要会之地,为古代水运要道。“凡东南漕粟,商贾复旅,以及外夷朝友,道皆由此。”(《读史方舆纪要》)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八月,苏禄国(在今菲律宾境内)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比葛剌麻丁)、峒王(巴都葛·巴剌卜)等率领340多人的大型使团,漂洋过海,来中国访问。他们取道大运河,途经济宁、德州,到达当时明朝的都城——北京。向明成祖朱棣赠献大批珍珠宝石、玳瑁等珍贵礼物。朱棣隆重接待了使团,热情款待。这个使团在北京活动了27天,大大加深了中菲两国人民间的友谊。访问结束回国时,明成祖投桃报李,赐三王每人玉带一条,黄金百两,白银二千两,罗锦文绮二百匹,帛三百匹,钞万绽,钱2000缗,金绣蟒龙和麒麟衣各一件,并派专门的官员护送,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归国。九月,舟次德州时,东王不幸患急病去世。讣告到京,明成祖亲书祭文,命礼部郎中携之赶到德州,表达“不胜痛悼”之情,高度赞扬东王不远万里,传播两国友谊的伟大创举,“身虽死殁,而贤德芳名流播后世,与天地相为悠久,虽死犹生。”赐谥号曰“恭定”,命有司择吉地营造王陵,最后选址在德州城北,以国君之礼盛葬之。

苏禄王墓在今天山东德州市北一公里的北营村。当年建有祠庙,庙内有东王画像,东西各有配殿三间。现在殿庙已坍,尚有仪门、牌楼、御碑亭等建筑。陵墓以青石砌边,古雅肃穆,墓前甬道两侧,对称排列着翁仲、石狮、石虎、石豹、石马、石羊和华表等石仪。石刻细致精美,形象逼真,为王陵增色许多。御碑立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在碑文中褒奖东王事迹,“光荣被其国家,庆泽流于后人,名声昭于史册,永世而不磨”。仰观碑文,默思前事,不觉心中充满对苏禄东王的敬仰之意。王陵凭吊,怎不使人浮想联翩,诗兴遄飞呢?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瞻仰后曾赋诗云:

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img89

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

九河冰壮龙狐出,十二城荒白鹤栖。

下马一为郯子问,中原云马正凄迷。

对苏禄国东王墓的凄凉景象满怀愤慨,流露对东王的崇敬。清代诗人赵善庆作《苏禄国东王墓》诗:

梯山航海朝丹阙,赤绶金章拜凤楼。

生寄百蛮居化外,死归万里葬荒丘。

层云渺渺魂南望,细雨潇潇水北流

世事久从陵谷变,椒浆欲奠使人愁。

祭奠王陵,不由想起东王旧事,生发出物是人非,世事多变的感叹。

东王陵墓后面,还有三座规模略小的墓冢,是谁陪伴东王长眠于此呢?原来,东王去世时,其长子都麻含回国承袭王位,而王妃和王次子、三子则留了下来,为东王守陵。从此,他们居留中国,直至去世后葬于王陵之侧。他们的后裔则继续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逐渐形成了一个有菲律宾血统的村落。为了保证苏禄国王后裔的生活,明清两代都给予优抚条件。明代为尊重苏禄国信奉回教的习俗,特地在东王墓西南建立清真寺。清雍正年间批准其后裔加入中国籍,并依中国习惯,取王子名(次子温哈剌、三子安德鲁)中的第一个字为姓,从此温、安两姓就定居德州,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世世代代和汉族人民友好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德州的苏禄国王后裔,已经是他们的19代和20代孙了,成为中菲人民友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万里游魂滞北方,丰碑犹自焕奎章。”(清程先贞诗)东王的事迹也正是一座历史丰碑,它表达了世界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友好共处的共同心声!

管仲墓

兵车半偃息民灾,仗义尊王田垒开。

自古英雄谁无死,至今疆场羡奇才。

这是前人凭吊管仲墓时留下的诗句。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墓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故城南牛山北麓。管仲一生仕于齐,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管仲出身寒微,但他熟读各种书籍,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人才。他有位好朋友叫鲍叔牙,管仲不得志时两人曾一起做过买卖,打过仗。买卖是合伙的,管仲的本钱少,本钱少的赚了钱倒多拿一份。鲍叔牙的手下人不服,都说管仲“揩油”,鲍叔牙却说:“没有的话,他家里缺钱,我乐意多分一点给他。”成语“管鲍分金”就是从这儿来的。说起打仗来更有趣,出兵时,管仲常躲在后面,退兵时,他却跑在前头。人家看见都笑话他贪生怕死,鲍叔牙护着他:“他能贪生怕死吗?他母亲老了,又多病,他不能不留着自己去尽孝道。你们当他真不敢打仗吗?”这些话后来传到管仲的耳朵里,管仲就说:“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

两位好朋友虽然交情不错,但各为其主。当时正值齐襄公荒淫暴虐,两人各保着一位齐国的公子。管仲和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和公子小白跑到莒国去躲祸。后来,齐襄公被大臣杀了,齐国没有了国君,就派使臣来鲁国接公子纠,管仲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近,如果他先回去就麻烦了,请让我带一队兵马去截住他吧。”管仲在即墨真赶上了公子小白,却没能劝住他,管仲就暗地里射了小白一箭,只听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里,眼看活不成了。管仲和公子纠就不慌不忙地到临淄去。不曾想公子小白施了障眼法,那一箭并没伤到他,鲍叔牙护着他日夜兼程赶到临淄,当上了齐国的国君,他就是齐桓公。管仲和公子纠还在道上呢,就接了信,没办法,只好再逃到鲁国去。后来,鲁国被逼无法,杀了公子纠,交出管仲。管仲到了齐国,鲍叔牙先来接他,还把他介绍给齐桓公,齐桓公挺生气地说:“他拿箭射我,你还让我用他吗?”鲍叔牙说:“主公要想治理好齐国,那我就足够了,如果要齐国强大,治理诸侯,那非管仲不可!”齐桓公还真有肚量,他恭恭敬敬地拜管仲为相国,称仲父,把齐国的朝政交给管仲治理。管仲采取了一系列利民措施,齐国富强起来了。《史记》因此有:“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的记载。管仲还是一位思想家,著有《管子》一书,书共67篇,记录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改革思想。

管仲墓高约14米,东西长34米,南北宽14米,南依牛山,西临沟壑,北侧陡峭。牛山是临淄大墓集中之地。“遥望城东南,列冢相比次。烟草二三里,俱含悲凉意。……秋风起暮鸦,云阙谁复记?樵牧陟其巅,狐狸穴其隧。徒令行道人,并下牛山泪。”(清朱若宾诗)1981年,国家拨款于墓周修砖石围墙173米,加以保护。同时,在墓前立石碑两通。一刻管仲画像,一刻“齐相管夷吾之墓”,碑阴镌刻其生平及功迹。

幸脱当年车槛灾,一匡霸业为齐开。

可怜三尺牛山土,千古长埋天下才。

原旷草荒,坟丘如阿,仰慕先贤,得仰先贤遗风。瞻拜之际,赋诗之余,你胸中是否汹涌着历史的波涛?是否激发了万丈的豪情?“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雄浑悲壮的歌声瞬间穿越了荒原、穿越了时空,给每一位谒拜之人以巨大的震撼,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匡衡墓

汉王山下山重起,土人犹自说匡里。

无复当年邻舍灯,夜半青天仰看明。

……

这是清代邵兆兴过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拜谒汉代名相匡衡墓时留下的诗句。匡衡,字稚圭,东海承县(今峄城区)人,西汉著名经学家。匡衡少时家贫,无钱上学读书,白天还要打柴、做工以维持家计。但他十分好学,每有闲隙总要拿出预先备好的书来读。晚上本来是极好的读书时机,可是,他家里太贫寒,连买灯油的钱也没有,没有灯光怎能看书?匡衡十分着急,聪明的他最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想到隔壁邻居家境比较富裕,晚上常常点灯做活,匡衡就在墙上偷偷凿了一个洞,这样,灯光就能透过来,匡衡终于能够在夜晚读书了。这件事后来传到邻居那里,邻居被匡衡的好学精神感动了,他把匡衡请到家里来,不必再偷光读书。后来,人们常用来形容某人好学的成语——凿壁偷光就是这样来的。从此,匡衡更加倍努力地读书,成为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后到朝廷做官,累至太子少傅。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拜为丞相,封乐安侯,“凿壁偷光”的故事终成千古美谈。汉成帝时,因受他人株连,免官回到故里,最后终老故里。

匡衡墓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王庄村,墓周古柏森列,繁荫蔽日。绿树掩映下的墓冢显得高大、肃穆,令瞻仰者肃然起敬。“埋玉此山侧,金声动汉廷。貂蝉兼入相,风雅擅传经。日暖花空落,年深草自青。独来式故里,仿佛见仪型。”(明王讴《匡衡墓》)落花无人赏,境幽草青青,墓前凭吊,回想丞相故事,仿佛就在眼前,表露出对先贤的一片挚敬之情。匡衡墓封土高约四米,系夯筑而成。墓前原有清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匡衡祠,今已倾毁无存。现墓前还立有峄县知县赵玉树题“汉丞相乐安侯匡衡之墓”石碑一通。抚碑思慕,不觉重生敬仰,已是涕泪满衣裳。明傅尔德《匡丞相墓》诗曰:

古墓平田阔,遗闻相国贫。

汉家终有赖,经术更何人。

蔓草生晴日,野花砌锦茵。

匡谭名未已,客到一沾巾。

1992年,国家拨款重修匡衡祠,祠内正中安放着四米多高的匡衡像,四壁绘有匡衡的生平事迹。“丞相祠堂今又立,名传千古匡谈村。”匡衡祠墓历经2000多年而不至于湮没,尽显后世之人仰慕先贤之心,表达出国人渴望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共同心愿!

孔 林

山东曲阜的“三孔”圣迹中,孔庙、孔府相毗邻,惟有孔林位置僻远,在曲阜市城北1.5公里处。出曲阜城北门,有一条南北延伸的神道,神道两侧桧柏挺拔,古干虬枝,千姿百态。道中一座石坊巍然屹立,额题“万古长青”,系明万历遗物。坊两侧有巨碑亭,一碑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神道尽头,陵门在望,坊额“至圣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史载:“孔子死,葬鲁城北泗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鲁相韩敕修孔子墓,在墓前始造神门,以若干户供孔墓洒扫,还只是“地不过一顷”。其后历代帝王不断赐给祭田、墓田,墓前建筑也经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在孔林墙垣总长7公里,墙高3~4米,总面积达7.8平方公里。林内碑碣耸立,石仪成群,古木参天,花草繁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记载:孔子死后,“弟子各从四方持奇木来植,故多诸异树。”至今孔林内仍有柏、桧、楷、朴、洛离、女贞、五味、樱花等树木几十种,约十多万株,其中两万多株古树,屈干虬枝,盘根错节,构成孔林内独有的奇丽景致,间以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异株珍卉,孔林实际上又是一座古老的植物园。

漫步林中,只见浓荫蔽日,墓冢累累,便觉有一种寂寥苍凉的意境。沿甬道前行,过洙水桥、挡墓门,来到供奉孔子木主的享殿前。享殿前的甬道两侧分列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四对巨型石雕,象征孔子之威仪。

享殿之后就是孔子墓,墓冢似马背隆起,称“马鬣封”,以示尊贵。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墓高6.20米。墓前巨碑篆书系黄养正书,上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立于明正统八年(1433年)。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礦墓,这种古代坟茔布局谓之“携子抱孙”。孔子墓西有东向房舍三间,是子贡守墓所居。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守墓3年,独子贡守墓6年。孔子墓侧有子贡植楷一株,后遭雷火,后人便将子贡手植楷的枯干图象留刻石上,筑亭以示纪念。

孔林的东北方有清初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墓。孔尚任因《桃花扇》而名满天下,却也因此触怒权贵,罢官后隐居曲阜石门山,死后归葬孔林。墓营造颇简,周围不见雕饰,只有石碑一幢。但历史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相隔200多年后,孔尚任之名远在历代世袭衍圣公之上,成为孔林中除孔子墓外,谒拜凭吊者最多的地方。

孔尚任墓西,有一座“鸾音褒德”牌坊,其后的墓中埋葬着清代乾隆帝之女于氏,她下嫁孔府,足见朝廷对衍圣公之恩宠有加。但于氏远离父兄,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亦是“独留青冢向黄昏”,孤独和寂寞恐是难以逃避的。

信步孔林道中,古老的孔林给谒拜者无尽的遐思,历朝各代的谒圣题诗更是抒发万千种思绪。早在北宋时,就有“争识素王尊道义,孔林坟木至今芳”的感叹(陈国瑞《谒圣林》)。金代文学家党怀英《谒圣林》曰:

鲁国遗踪堕渺茫,独余林庙压城荒。

梅梁分曙霞栖影,松牖回春月驻光。

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

不须更问传家久,泰岱参天汶泗长。

用参天岱岳、汶泗流水来比喻孔子传家之久长,表露出诗人虔诚的崇敬之心。

明范雯《谒圣林》曰:

郁葱佳气昼沉沉,五里如云属孔林。

路接龙门连草色,冢封马鬣护松阴。

树无垂棘连苍汉,鸟不营巢足好音。

千古神明钟秀地,此生何幸一登临!

上海

Shanghai

黄道婆墓

黄道婆墓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东湾村,是上海龙漕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黄道婆(约1245-?年),又称黄婆、黄四娘,元代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宋末元初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即今上海龙华乡东湾村)人。因南宋末年战乱漂泊(一说是家境贫困,不堪翁姑虐待),流落到崖州(今海南岛),一住30年,学到了当地黎族妇女一整套植棉和纺织技术。元朝元贞年间,她思乡心切,回归故里,把从黎人那儿学来的先进技术,总结成辗籽、弹花、捍条、纺纱、配色、综线、絮花、织布等一整套工艺过程,以及自己摸索改革的“捍、弹、纺、织”的工具,悉数教给乡里妇女。一时间松江府和邻近的太仓、嘉定等地,村镇上家家户户以纺织为副业,上海地区以及江南一带成为全国主要的棉布产区,“乌泥泾布”和“乌泥泾被”成为名噪一时的精品,远销关外、山西、陕西和闽广各地。到明代已有“松江之布,衣被天下”之说。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王逢作诗赞颂说:

前闻黄四娘,后称宋五嫂。

道婆异流辈,不肯涯州老。

涯州布被五色缥,组雾img94云灿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归,千轴乌泾夺天造。

……

黄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

荒哉唐玄万乘君,终腼长衾共昆弟。

赵翁立祠兵久毁,张君慨然继绝祝。

我歌落叶秋声里,薄力厚享当愧死。

黄道婆逝世后,当地乡人为她买棺成殓,立祠纪念,最早的墓葬就在元代乌泥泾古镇,占地“四六分二厘七毫”。但此后岁月悠悠,黄墓年久失修,祠堂也几毁几建。1957年,当时属江苏省的上海县人民委员会在黄墓旧址上,设石凳供桌,修坟立碑,重建新墓。墓碑正面题刻“元代纺织家黄道婆之墓”,背面的墓志铭记录了黄道婆的生平事迹。1962年,上海县再次重修黄墓,矗立汉白玉墓碑,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题写了碑文“元黄道婆墓”。20世纪60-70年代,黄墓又遭劫难。1984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决定重修黄道婆墓。重修后的黄墓坐北朝南,四周以花窗滴瓦围墙环绕,被青松、翠柏、冬青、黄杨掩映。墓台由青砖铺成三层平台,最上层有石栏围护,中央为椭圆形石圈土墓,前面有条石供桌。魏文伯手书的“元黄道婆墓”汉白玉墓碑复立于墓前。第二层平台上有碑亭,竖立着1957年上海县人民委员会重建黄墓时的墓碑。

黄道婆为我国纺织工业技术上的进步以及上海和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生前身后也赢得了人民的崇敬。

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徐家汇南丹路光启公园内。徐光启(1562-1633年),我国明代著名的爱国科学家,祖籍江苏常州,先辈从河南南迁,本人出生在上海城内太卿坊,其故居九间楼现在依然在上海南市区乔家路,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徐光启幼年在龙华寺白莲教院读书,以后亦农亦读,20岁中秀才,42岁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和文渊阁大学士。他在主持修订《大统历》时,亲临观象台观察,不慎跌伤腰膝,后积劳成疾,病逝北京。崇祯皇帝为此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谥号文定,派专使护送灵柩回上海。但是,徐光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并不在他的官位政绩,而是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农业实验,引进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明朝末年西学东渐,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通过传教士的活动也传入中国。对此,徐光启审时度势,直面对待,一方面,他不但自己领先洗礼奉教,而且在上海建造祈祷所,请传教士来传经布道,把天主教传到上海;另一方面,他热忱地学习和研究西方的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火器等方面知识,在上海城西南建造农庄别业进行农业实验。他除了翻译欧氏《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著作)外,而且把自己的研究所得总结成50万字的农业大百科全书《农政全书》。

徐光启逝世后,灵柩于1641年始落葬在他的农庄别业。墓地占地20亩,墓前有华表石坊,墓道两侧有石羊石马石翁仲。此后徐氏后人聚居在这里守墓,因这里是肇家滨、法华泾和蒲汇塘三河交汇处,遂称徐家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天主教会纪念徐光启逝世270年,在墓前竖起了刻有徐光启事迹的十字架。清末以后,徐墓逐渐衰败,到抗战后几乎已成一片菜地。1956年,在徐氏后裔和族人请求下,上海市文化局接管徐墓,动迁菜农,进行复原修葺。20世纪60-70年代徐墓再遭洗劫,华表石坊石兽和十字架全被推倒砸毁,墓地也被占用。后收回墓地,辟为南丹公园。1983年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上海市文管会、上海市园林局对徐墓再次进行全面修葺,竖碑立像建碑廊,并把南丹公园改名为光启公园,作为永久纪念。现在徐光启墓不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旅游文化的著名景点。

今天的徐光启墓,坐落于光启公园东北一片坡地上,墓区用花岗石砌成两层平台,土石堆成的拱圈形墓,四周用花岗石围护,位于平台正中。墓前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题的墓碑:“明徐光启墓”。平台前还安放了一尊徐光启的胸像,基座上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的题字。墓的东西两侧,西面是劫后残存的几尊石人石兽点缀在坡前道旁。东面是1983年修建的碑廊,朝向北面的是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摹写的徐光启画像和清代学者查继佐撰写的徐光启传;碑廊南面是徐光启的墨迹,包括他的《几何原本·序》和致亲友的尺牍,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徐光启抄录的唐代诗人李颀的诗作: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

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山。

表达了他磊落坦荡的胸襟。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县昆冈乡荡湾村,是松江境内三泖九峰名胜古迹游览区的一个著名景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姓本是会稽(今浙江绍兴)望族,其祖上什么时候迁来松江,已无从查考,因落籍上海多年,所以一般也就称夏氏父子为松江华亭荡湾人。夏允彝(1596-1645年),崇祯十年(1637年)考中进士,被授福州长乐县令。他做官耿直干练、不畏权势。当时福建总兵郑芝龙权重一时,其部将就狐假虎威,为非作歹,残害商旅,历任地方官吏不敢冒犯。夏允彝查实案情,先斩后奏,为民除害。崇祯十七年(1644年)夏允彝因母病,告假回乡探视,正逢甲申之变,亲眼目睹百姓备受清兵杀戮掠夺之苦,就和同乡人陈子龙(著名文学家)一起毁家纾难,组织几社,共举抗清义旗,后因战斗失利,在华亭陷落后自杀于松江西郊花园浜。死前写有绝命辞表明心迹。

夏完淳(1631-1647年),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他从小聪颖过人,史书记载他5岁已经通读五经,7岁能写诗文,9岁起陆续写出《代乳集》、《玉樊堂集》、《内史集》等诗文集,成为名噪一时的神童。清兵入关后制造“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事件,夏完淳弃笔从戎,参加到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的抗清斗争中去。夏允彝牺牲后,他继承父亲遗志,变卖全部家产,参加太湖义军,清顺治四年(1647年)不幸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对此,他自叹壮志未酬是“从军未遂平生志,遗恨千秋愧请缨”。在押解南京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南冠草》: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激越之情跃然纸上。夏完淳被清政府杀害于南京西市,时年17岁。牺牲前他还痛斥审问他的明降将洪承畴,留下了“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时游”的豪言壮语。

夏氏父子牺牲后,乡亲们自发地为他们举行了落葬。为了防止清政府继续加害烈士遗骨,荡湾地区方圆几十里的农民一起动手,一夜里筑起72座新墓为掩护。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夏氏父子墓被公开,在荡湾村北,由石驳墓基围成半月形平台,高约二米,面宽约三十米。乾隆五十一年对夏墓进行修葺,由县府立了“禁止樵牧”的石碣。1954年和1955年墓曾两次被盗掘。1955年底,江苏省博物馆拨款重修夏墓,并把它确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整修后的墓区,绿树环绕,宽阔平整的甬道直通基地,墓台上设石供桌和石凳,供人祭扫,甬道前重新竖立禁碑。1961年,陈毅为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题写了墓碑。20世纪60-70年代,夏墓一度被夷为平地。后经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批准于1981年和1983年两次拨款修葺,恢复了原貌。夏墓已成为上海旅游文化的著名景点。

邹容墓

邹容墓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华泾路,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邹容(1885-1905年),字蔚丹,亦作威丹,四川巴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去日本留学,即投身到留日学生反清革命斗争中去,自称“革命军中的马前卒”。190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蔡元培等人创办的爱国学社,从事革命宣传,倡导民族革命。他写的《革命军》一书,痛斥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求荣,倡导革命是“天演之公例”,号召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该书由章太炎作序出版,章太炎并在《苏报》上发表了激烈的书评文章,推崇介绍。《革命军》的发表,在社会上发生很大的影响,也引起清政府的忌恨和恐慌。因为《苏报》在租界出版,清朝政府就通过租界当局封闭《苏报》馆,逮捕章太炎。邹容不愿章太炎一人承担责任,主动到巡捕房投案,两人一起判刑入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苏报案”。章、邹两人在狱中受尽折磨,但仍严辞痛斥清政府和帝国主义。1905年,邹容因恶劣的生活条件而染恶疾,又得不到任何治疗,就此死于狱中,时年20岁,邹容曾在《革命军》中写道:“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热情预言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表达了为这场革命贡献毕生精力的决心,并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邹容牺牲后,遗体被抛出狱外,由四川同乡收殓后,停放在北四川路的四川义庄里,但因属政府重犯,未敢安葬。邹容在狱中曾与章太炎写诗唱和道:

中原久陆沉,英雄出隐沦。

举世呼不应,抉眼悬京门。

一瞑负多疚,长歌召国魂。

头颅当自抚,谁为墨新坟。

恰恰写出了自己身后的遭际。上海华泾人刘季平(刘三),同情革命,具有正义感,挺身而出,将棺柩暗中运回自己家乡,葬在自家宅院黄叶楼西侧。当时为避人耳目,墓碑上只写“周容之墓”。辛亥革命后,为褒彰邹容的业绩,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身份,追赠他陆军大将的荣衔。1922年,章太炎访寻到邹容墓,和章士钊、于右任等专程到华泾举行公祭,并推举刘季平等对邹墓整葺修缮。修葺后的邹容墓为圆筒形石砌墓,用铁石栏杆围护,有墓道可沿石阶拾级而上,墓前有墓标、石碑,墓标上恢复了“邹容之墓”的本来面貌,墓碑是章太炎题写的篆书“赠大将军巴县邹容”。墓后镌刻着章太炎撰、于右任书的《赠大将军邹君墓表》,概括了邹容革命生平,表达了对战友的纪念之情。20世纪60-70年代,邹容的墓被砸毁。1980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决定重修邹容墓,基本恢复了原貌,更添几分庄重肃穆:花岗石砌成的墓台上,圆筒形的墓靠着梯形石屏,墓前有二米高的塔形纪念碑,刻着“邹容之墓”四个大字;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亭,东亭里立着劫后幸存的章太炎撰的墓表,西亭置放墓志铭石。人民没有忘记这位民主革命的年轻战士。

江苏

Jiangsu

陆龟蒙、叶圣陶墓园

9世纪著名诗人陆龟蒙和20世纪语言大师叶圣陶的墓园在吴县礳直镇白莲寺(今保圣寺西院)内。两位文化名人相隔1000多年,今共同安居于此。这块地皮都是他们生前看中的地方,且都有诗作证。

陆龟蒙(?-881),字鲁望,吴郡人,晚唐著名诗人,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晚年隐居松江甫里(即礳直),自号甫里先生,有《甫里先生集》。诗多写景咏物,文多愤世寄讽。

礳直镇是明代才建起来的。此前是个村子,叫甫里。先有甫里村名,陆龟蒙借以为号,还是甫里村因甫里先生而得名,现在人们已说不清了。不管怎样,甫里先生与甫里村是分不开的。至今人们仍以甫里作为礳直的别称。

《新唐书》称陆龟蒙“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他的《野庙碑》、《田舍赋》、《后虱赋》等诗反映了他隐居此地的生活。还有《耒耜经》介绍各种农具的发明经过、使用方法。与皮日休结为好友,常做双声诗、回文诗的文字游戏。嗜茶好酒,妻子蒋氏可与他比高低。蒋氏的姐妹劝他们少饮酒,蒋氏以诗相答:

平生偏好酒,劳汝劝加餐。

但得樽中物,时光度不难。

他的另一好友李蔚入朝当官后,保荐他当左拾遗。圣旨刚下,就去世了。家人将他葬于村西白莲寺内,即他生前喂鸭的斗鸭池之畔。

陆墓占地约一亩,封土高出地面仅二尺。墓前有清风亭、斗鸭池、小红桥。清风亭内有陆龟蒙执卷吟诵泥塑。亭上有匾,额曰“清风亮节”。曾毁去塑像、匾额,仅留荒亭。20世纪80年代将亭改为茶室。90年代恢复泥塑、匾额。

斗鸭池碧波荡漾,苔痕陆离,石槽满布,古意盎然。苏东坡题诗云:

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

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

东坡根据民间传言,也把陆龟蒙养的鸭说成能讲话。斗鸭池保留原貌,证以东坡之诗,似乎又令人看到当年龟蒙斗鸭的情景。“鸭沼清风”已成为“甫里八景”之首。

陆龟蒙孤独地安息1000多年后,叶圣陶来与他作伴。

叶圣陶(1894-1988年),名绍钧,也是吴县人。他是20世纪著名的语言大师、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五四”运动的元老。1917年,叶圣陶应聘担任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今礳直小学)任教。1919年,夫人胡墨林亦来此任教。小学设在白莲寺内“鸭沼清风”(即陆龟蒙墓)之南。办公室名叫“鸳鸯厅”。依附该厅有若干间集体宿舍。其中叶圣陶所居之室名为“未厌居”。鸳鸯厅之东有“四面厅”。四面厅形似一方亭,四面轩敞,作博览陈列之用。叶圣陶常买各种读物置于此,供学生阅读。“五四”爆发后,他常在此开宣讲会,并开始酝酿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的创作。1921年离开礳宣赴上海,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1977年,84岁的叶圣陶旧地重游,抚物思人,感慨系之,赋诗一首:

五十五年复此程,湘波州六一轮轻。

应真古塑重经眼,同学诸生尚记名。

斗鸭池看残迹在,眠牛泽忆并肩行。

“再来”“再来”沸盈耳,无限殷勤送别情。

他依依惜别乡亲和弟子,1988年病逝于北京。当年底,礳直乡亲将他迎葬于第五高等小学旧址。

叶圣陶墓由花岗石砌成。墓台高一米,每边各10米。四周有石柱,前有汉白玉墓碑,碑上有赵朴初题“叶圣陶先生墓”六大字,皆鎏金制作。墓碑上方和石柱、石墀都刻有桃花、李花、万年青,寓意叶老桃李满天下,事业万年长。

墓碑之前有六角亭一座,亭内悬匾,题“未厌”二字,乃圣陶之长子叶至善手笔。

未厌亭之前新建叶圣陶纪念馆,平房七间。馆额亦为赵朴初所题。序厅有叶圣陶汉白玉半身坐像,二壁悬费孝通等人题词。其余六间陈列实物、图片,介绍叶老生平事迹。

纪念馆展厅之西的鸳鸯厅、四面厅均已整修一新。四面厅内安放叶老遗容的面膜,供人们瞻仰。

白莲寺今已改作保圣寺西院。叶圣陶墓、陆龟蒙墓南北并峙,宣示千年文风。叶、陆二墓所在地又称“鸭沼清风”,乃甫里八景之首,今作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元章祠墓

镇江有两处米元章墓,一在南郊黄鹤山鹤林寺中,一在距黄鹤山10公里的丹徒长山下。据历史学家考证,后者乃真墓,前者乃假托。但是,去长山交通不便,而鹤林靠近市区,元章生前又曾住在鹤林。数百年来,人们皆以鹤林米墓为真墓,并在墓旁建祠,引来许多诗人、画家参谒、留咏。鹤林寺更把米元章奉为护法伽蓝,将米祠称为伽蓝殿,创造出许多美丽的佛教故事。今所见吟咏米墓的诗词,均指鹤林米墓,几乎找不到吟咏长山米墓者。这也就弄假成真,以托为实了。

米元章(1051-1107年),名芾,又作黻,世称米南宫,宋朝著名书画家,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齐名,人称“苏黄米蔡”。原籍襄阳,居镇江约40年。官至太常博士、知淮阳军。性情与众不同,行为多有怪异,被人称为“米颠”。他偏爱奇石。知无为军时,见一石奇丑,即整肃衣冠,向石揖拜,口呼“石兄”。爱戴高帽,坐轿时也不肯除去。轿夫无奈,只好除去轿顶,让他露帽而坐。爱洁成癖,每天洗身数遍,且用银斛舀水浇身,不用布巾揩拭,让其自然风干,故又有“水淫”之称。

米元章工诗善文,尤擅绘画,开创“米家山水”一派。画山水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师法造化,变古创新。苏东坡称元章及其子米友仁的作品皆“极江南烟云变灭之趣”。

元章在镇江的住处有三:先在北固山麓建海岳庵,继在千秋桥街筑净名斋,最后在黄鹤山构精舍。所居之地,皆“京口佳绝之地”,东坡笑称其“狡兔三窟”。他酷爱鹤林山水,曾手书“城市山林”大字匾。他与鹤林寺住持聪禅师为至交,说死后愿当鹤林护法伽蓝。徽宗大观元年,卒于淮阳军任所。子友仁扶柩归葬镇江。据说,元章刚死时,鹤林寺的伽蓝像突然倒塌。聪禅师请友仁写“当山护法伽蓝银青米公神位”,供于伽蓝殿内。鹤林寺的和尚多次向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当年米公神主入位时,寺内钟鼓不敲自鸣的情景。鲍皋《鹤林寺米南宫祠》云:

埋骨青山是处宜,精魂长伴马禅师。

五州烟雨南宫笔,十里江山北固诗。

古竹林深寻墓道,杜鹃花发傍从祠。

俨然遗像颠犹在,袍笏何如拜石时。

诗中“马禅师”指唐代鹤林高僧马元泰。寺内有马祖骨塔,正好与米墓相对。祠旁有杜鹃台,乃唐代古迹。

鹤林米墓前还有一墓碑,乃明人米万钟所立,曰“宋吏部员外郎米芾之墓”。看来,至迟在明代,人们已认为此墓为真墓了。清人余京(1664-1739年)有《米南宫墓》诗,诗云:

山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

断陇牛羊青草卧,残碑风雨绿苔封。

象栖破屋春浇酒,魂傍空门夜听钟。

我欲揖君供片石,壶中无复九华峰。

诗中记载了清人所见残碑荒坟,写了米墓位置正与鹤林另一景点十三松相近,还写了寺钟自鸣的佛教故事。鹤林米墓给人们带来的回想,超过了考实米氏的遗骨埋葬处的本来意义。白骨到处可埋,遗响永留人间。

赵伯先墓园

“辛亥大烈士”赵伯先的墓园在镇江南郊夹山东麓。镇江人又在市中心云台山下建伯先公园,以便瞻仰。

赵伯先(1873-1911年),名声,镇江丹徒大港镇人。17岁中秀才,后入江南陆师学堂。毕业后赴日本考察军事,寻求救国之道。临行赋诗:“住世还须宇宙擎”,“海隅愤指浪翻鲸”。充分体现变革时势、救民于水火中的远大抱负。回国后积极组织反清革命运动,在镇江办“阅书报社”,向青年宣传革命思想。亲撰对联,悬于门外:

纵环海奇观,开普通知识

藉大江流水,涤腐败心肠

1905年,伯先与吴樾策划暗杀官僚端方,未果,吴樾牺牲。伯先到广西,任新军管带,想策动革命,因当地防范严密,无法进行。辗转江苏、广东,1908年参加黄兴领导的钦廉起义。失败后化名逃往香港,得孙中山先生器重,并被任命为同盟会总部部长。1911年3月,与黄兴共同领导广州起义。起义被镇压,有72位同志牺牲。伯先于悲愤之中,举枪自戕,遇救未死。4月20日卒于香港医院中。同盟会同志将他葬于香港茄菲公园山巅上。墓碑不便用真名,暂题“天香阁主人之墓”。

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赵伯先为上将军。镇江各界派代表往香港,迎灵归里,葬于夹山。墓前立巨石墓碑,刻“大烈士丹徒赵伯先之墓”十大字,并建有石坊、供桌、墓道。四周有石栏、回廊、平台,并有台阶可拾级而上。台阶正前方两端立有石狮。石坊上镌有楹联多副,其一云:

巨手劈成新世界

雄心恢复旧山河

赵墓四周,护林成荫,翠竹万竿,景象庄严。南社诗人柳亚子前来祭奠,赋《哭赵伯先》诗云:

寻常巷陌奈君何,忍唱尊前青兕歌。

海岛田横心自壮,天门陶侃翼空摩。

千秋北府兵无敌,一水南徐夜有波。

何日黄龙奠杯酒,髑髅饮器发横拖?

1926年,镇江市民集资在市中心云台山建伯先公园。山顶建纪念祠,山下立伯先戎装像。在万石之林中,伯先手持望远镜,身佩指挥刀,气宇轩昂,足见大将军气派。同时在南郊伯先墓园中再建纪念亭,亭内立伯先骑马石像。198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赵伯先墓园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予以大规模维修,以供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凭吊。

秦龙图墓园

南宋诗人张理游览无锡惠山二茅峰时,写过一首描写秦龙图墓园的五言律诗:

九峰朝暮云,摇落少游坟。

野蔓碑全没,晴庵磬不闻。

洞偏泉路细,松折鹤巢分。

高视太湖近,云涛鸥起群。

诗中所反映的在南宋后期秦少游的墓园,已经荒凉冷落了。

秦少游的祖籍是扬州高邮,为什么葬到无锡惠山?原来,他在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生于九江,后回高邮读书。中年时期,文名很盛,受到王安石、苏东坡等赏识。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及第,历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等。因反对吕惠卿之流假借王安石“新法”之名,诛求无限,祸国殃民,竟于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杭州通判、监处州酒税,继遭削秩,流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最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死于藤州。后来等到党禁放松,他的灵柩方得经长沙、黄州运回高邮停殡,然后安葬于扬州西山蜀冈南坡、仙人掌西边的秦氏祖茔。由于金兵几次侵扰,江北很不太平,至绍兴三年(1133年)左右,其子秦处度任常州通判,乃根据先生昔年与东坡同游惠山赋诗之意,由扬州蜀冈迁葬无锡惠山,这便是现存的秦龙图墓。

在迁葬之前数年,朝廷已开始觉悟到蔡京等人乱法扰民,打击异己,导致政治腐败,金兵入寇。更从北宋灭亡的惨痛教训中,明白了“党争”中的许多大是大非,决定对受害诸臣平反昭雪。建炎四年(1130年),也就是秦少游被迫害致死以后30年,朝廷特下诏追赠“直龙图阁”,以表示“聊伸赍志之恨,亦以稍慰天下士大夫之心”。至此,忠臣义士的形象恢复了,所以迁葬时的仪式也比较隆重。墓园选在惠山二茅峰南坡的山包上(今电视塔之南),叫做蔡龙山,它面对太湖(今河埒口、东大池皆是),左右各有一个支脉环拥,俨如双阙。从自然形势观之,确实颇具气象。当时墓园规模较大,视野开阔,由山下沿石磴登上数百级方可到达。未进墓园围墙,先可见到翁仲、华表、石兽成列;步上平台,乃见到青石墓碑,上镌楷书“秦龙图墓”四字(今仍存在)。当时,墓园中建有享堂亭阁等,肃穆而幽雅,并刻建炎诰辞和黄山谷送秦少章诗置于亭中。园内树木繁茂,莺飞鹤舞,泉石清奇。据南宋戴溪《重修淮海先生墓记》所记,还有一件特别奇怪的事:“少游墓后古松一株,直干高耸,有巨藤自墓穴中出,周匝数四,已乃施于松上,盖覆其墓。此真‘古藤阴下’也!”此事为当时许多人所目睹,故联系淮海词中“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之句去思考;人们后来还看到“松为人斫去,藤芽暨今仅存耳。”这是开禧二年(1206年)以前的冷落情况。上述《墓记》中还叙述道:“秦氏仕不显,诸孙贫窭。墓四旁地,皆为豪右所得。亭亦毁坏不存,山谷诗石归邑好事者,独赠碑(指建炎四年追赠直龙图阁石碑)荒芜榛杞中,樵苏不禁,墓祭几绝。”已颇有“野蔓碑全没,晴庵磬不闻”之概。这是秦龙图墓园兴建70余年后的第一次毁坏,主要是因豪强势力的侵夺和樵夫的砍伐损害而造成的。

开禧二年,常州判官应纯之兼管无锡县事,他十分崇拜少游先生,遂“访问遗迹,慨然兴念,封殖其墓,取旁近地还之,率邑士大夫合钱建亭,乃立赠碑,且赎还诗石……”这是第一次修复墓园。又过了70多年至元代,墓地又被土豪赵氏侵据,毁坏不堪。幸亏教授虞荐发向官府诉状,才得恢复,并明令“掌教之官世祀之。”

到了明代中期,墓又荒凉,明人朱升《秦淮海墓》诗云:

起冢锡山隅,藤州旅榇归。

死生应不愧,用舍自多违。

薜荔山灵泣,松林野鹤飞。

墓门荒草合,樵牧遍斜晖。

可见秦龙图墓园又一度因年久失修而毁坏了。到了明末至清初,墓园又经几番重修,大体维持了300年。现今尽管石级已经残缺,山路崎岖,却还见到墓园围墙及石刻翁仲等。墓碑虽有些斑驳,但“秦龙图”三字仍很清晰,“墓”字则没于土中。墓后有一洞穴,其中水不干涸,大概就是张理诗中所谓“洞偏泉路细”了。今河埒西南已淤,湖光云涛不可复辨。但左右山包拱卫,状如“阙门”,尚可谓独占形胜。

陆忠烈公祠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左丞相陆秀夫率水军在广东新会县境海面的崖山与元军最后决战。兵败后,他先仗剑驱妻、子投海,而后藏玉玺于8岁幼主赵礗之怀,背负幼主,君臣一起从容投海殉国。为了纪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民族英雄,故乡人民在江苏盐城市西南郊为陆秀夫建了衣冠冢,墓前刻石立碑:“宋左丞相陆君秀夫墓。”

明清两朝,前来墓前凭吊者甚众。明天顺年间吏部尚书李东阳《吊陆丞相》诗云: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

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着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

此恨到今犹不报,崖山东下海茫茫。

清顺治年间山西应州训导沈汉《吊陆丞相》诗云:

先生信国两谁磨,我欲同歌正气歌。

塞马千山横铁笛,楼船一片卧金戈。

兵栖粤岭流星殒,泪溅崖门古血多。(www.daowen.com)

至此君臣同不死,紫澜时触海中波。

在江苏盐城市儒学街(今陆公祠巷6号)立有“陆忠烈公故里”石碑,正面刻“海国孤忠”四字。碑侧还建有陆忠烈公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为飞檐琉璃瓦祠宇建筑,分前门、正殿、后院三进,有仰止堂、表忠亭、中流砥柱坊。嘉靖年间重修,又增建了浩然堂。祠内保存有多块石刻诗碑,为明清两朝瞻仰陆公祠之作。明天启年间盐督苏茂相题《陆丞相祠》诗曰:

浮海南奔拥六飞,孤臣血泪洒朝衣。

石街精卫心犹壮,鼎抱龙髯愿不违。

粤屿草荒枢密冢,崖门花满侍郎矶。

可怜旧国还祠庙,正笏忠魂归未归?

清康熙年间翰林检讨邱象随《望陆丞相祠》诗云:

翠华又拥大洋中,独恨昏天起飓风。

幸海朝廷原不辱,飞龙历数竞无终。

徒将心力讨张许,却使功勋让邓冯。

遥望寒潮打祠屋,犹依蜃市认行宫。

抗战期间,陆忠烈公祠一度被毁。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前门上悬武中奇题“陆忠烈公祠”石刻横额,正殿仰止堂由刘海粟题名,供奉陆秀夫大幅绢画像,四壁为陆秀夫生平巨幅连环画。后院浩然堂为张爱萍上将题名,中为陆秀夫全身塑像,东、西厢房陈列陆秀夫的遗稿和遗墨等文物,极为珍贵。如今陆忠烈公祠被命名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国内外游人开放。

史可法衣冠冢

史可法衣冠冢在江苏扬州北城外梅花岭下,旧称史公祠,今称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字宪之,开封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602年)。27岁中进士后在多处任地方官,勤政爱民,颇得善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吴三桂引清兵南下,福王在南京监国,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身份到扬州督师。次年,清兵重重包围扬州,摄政王多尔衮多次致书史可法劝降,史可法写了著名的《答多尔衮书》,表明亮节孤忠的立场。在无任何后援的情况下坚守孤城。10天后,清兵用红夷大炮轰塌城堞,生擒可法。清豫王多铎待之以礼,仍称之为“先生”,劝其投降。可法从容回答:“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凛然正气,壮烈就义,年仅44岁。多铎下令屠城十日,尸横遍城,可法遗体亦不可认。副将史德威将可法衣冠葬于梅花岭下。多铎本是杀史可法的刽子手,但也被可法的不屈精神、英雄气概所感动,一个月后就下令修史公墓,建史公祠。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高宗御笔题“褒慰忠魂”匾,又制御诗一首:

纪文曾识一篇笃,予谥仍留两字芳。

凡此无非励臣节,鉴兹可不慎君纲。

像斯观矣牍斯抚,月与霁而风与光。

并命复书画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

御诗一出,随从南游的大臣于敏中、董诰、刘墉等纷纷作和。以后游扬州的文人必吊史公墓,今见其诗词不下数百首。

今史公祠坐北朝南,面对扬州北护城河。朱红大门,右悬朱德总司令题“史可法纪念馆”楠木牌。穿过门厅是一方庭院,院内有古银杏两株,乃乾隆南巡时所植,昂然挺立,犹如两杆大旗,为史祠壮威。院后为飨堂,飨堂为面南三楹,门上仍悬乾隆题匾。内有梅花纹落地罩格,罩格前置史可法端坐塑像。像高二米,左手扶玉带,右手握书卷,气宇轩昂,塑像之上有“气壮山河”大匾,两侧悬郭沫若手书联:

骑鹤楼头,难忘十日

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抱柱上有朱武章撰、李亚如补书联:

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

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

又有彭玉麟题抱柱联:

碧血丹忱,正气常存光竹帛

冰雪铁骨,忠魂寄托有梅花

飨堂两侧陈列史可法手书《复多尔衮信》及给母亲、夫人遗书及有关遗物。

飨堂之后为史可法衣冠冢。冢之四周环绕绿树、翠竹,显得清幽、肃穆。砖砌墓域,并筑有石台。封土为丘,长满绿草。墓前立碑,镌“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公可法之墓”。墓旁东西边门嵌有“梅花岭”石额。进边门为一土石冈,即梅花岭。岭上有小阁,为观梅阁。岭下有厅榭,名梅花仙馆。

史公祠之西部另成一区。过廊陈列江泽民、金日成晋谒史祠照片以及江泽民语录:“在扬州城外梅花岭,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很能激发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西区主体为祀祠,面南三楹,外柱悬王冬龄书张二荩联: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堂中设神龛,内悬史可法画像。龛以竹节构成,象征高风亮节。龛上有“亮节孤忠”匾。四周陈列史可法生平事迹资料。像上有蒋士铨题诗,云:“梅花岭头冰雪魂,生死南村最孤直。”另黄燮清《吊史阁部》云:“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彭定求诗云:“碧血久从衰草没,白云遥带古梅香。”李时震诗云:“岭上梅花千树横,笛声吹彻暮云平。”吴歧诗云:“邗水春秋供血食,梅花今古吊诗歌。”陈秉昌诗云:“衣冠玉带留天地,长与梅花伴国魂。”人们观梅色思史公,闻梅香怀史公,访梅岭吊史公,留下一首首催人泪下的诗章。

熊成基墓园

辛亥革命先驱熊成基烈士的墓园在江苏扬州北郊万松岭之上。西南为蜀冈中峰平山堂,东南为蜀冈东峰观音山,三大名胜鼎足而立。

熊成基墓园占地三千余平方米。进墓园大门,是一广场,供人们凭吊祭奠之用。沿花岗石台阶拾级而上,便是穹顶式熊墓。墓侧建有熊成基纪念馆。纪念馆为青砖飞甍木格扇,陈列烈士遗物。陈列物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孙中山、黄兴所送挽联:

缅东瀛话别时,世路多艰,内忧方急,

叹国士无双,孰料竟成易水谶

自南京告隐后,江山依旧,边患堪虞,

悲英雄不在,空教长啸大风歌

熊成基(1887-1910年),一名承基,字味根,一作渭耕,扬州人,安庆武备学堂出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发动安庆起义,被推为总司令。转攻庐州(今合肥),失利,几乎全军覆没。宣统元年(1909年)辗转到达日本,以图再举,并加入同盟会。同年秋回国筹集革命经费,于12月20日被捕。受审时作著名的《自书供词》:“推倒野蛮专制政府,重行组织新政府,俾我同胞永享共和之幸福。”次年1月18日在吉林就义,年仅24岁。

1912年3月12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身份参加熊成基追悼大会。7月,扬州各界代表在临时大总统府顾问杨士香的陪同下赴吉林迎请烈士遗骸回扬。灵柩所经城市,均举行隆重祭奠活动,怀念烈士对创建共和的巨大贡献。9月5日到扬州,扬州万人空巷,前往码头迎灵。迎灵行列哀乐队之后有一绿呢大轿,扎满白色松花,分外引人注目。轿内坐着24岁的姑娘程舜仪。她与成基早有约聘,但尚未成婚。灵榇运至梅花岭下史公祠暂停,程舜仪与成基灵牌举行成婚仪式。后来,舜仪伴随烈士灵牌60年,直至1973年去世,与烈士合葬。

柳亚子《哭熊味根烈士》诗:

抉目悬门大可伤,头颅万里走沙场。

芳兰自为当门忌,广柳谁能复壁藏?

贯日白虹天黯淡,授书黄石事荒唐。

家居苦被纤儿坏,化鹤归时更断肠。

寿春倡义闻天下,令日淮南大有人。

辽海烽烟多故鬼,皖江风雨泣遗民。

辍耕陈胜思张楚,函首于期竟入秦。

莫问虹桥旧时月,衣冠梅岭也成尘。

第一首所云“化鹤归时”即指程舜仪与烈士灵牌成亲之事。第二首“衣冠梅岭”既实指成婚地点,又将成基比为民族英雄史可法。“虹桥”乃指扬州瘦西湖上石桥。桥东为江园(即净香园),其时已颓。扬州公众拟在此建熊成基烈士陵园,取名“熊园”。1934年募资兴建,建成飨堂五楹。惜被日寇破坏,烈士仍安卧在万松岭上。今扬州人认为烈土安卧于万松岭更为合适,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原墓扩大建成了墓园。

东海王墓

东海王墓,在建湖县蒋营乡收成庄西,近靠马家荡。这座古墓,是1965年当地农民平田整地时发现的。此墓早年被盗过,残存砖砌墓廓,宽约一米,长2.8米;砌廓墓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块两头刻隶书寸半见方的文字:一头“东海王”三字,一头“义熙四年”四字,清晰可见。

东海王考诸史籍,系三国时司马懿的后人。三国后期,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从曹操子孙手中篡夺了魏国政权,灭掉西蜀后主刘禅,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大封同宗27人为王,这些诸侯王都有封地,拥有武装,王国之内,有任免文武官员之权。这样,形成晋朝内部强大割据势力。当时,封为东海王的是司马越,系高密王司马泰次子,封地为广陵郡六县。司马越后来带兵进京,平定“八王之乱”有功,专权跋扈,谋图称霸,因而众叛亲离,遂忧惧成疾,于永嘉五年(311年)死于项城,还葬广陵(今扬州)。司马越死后,无子继立,由其侄司马冲接位,不久,冲亦病死。隆安初年(397年),东晋安帝便以会稽王司马忠的次子司马彦璋为东海王,继司马冲为子,为司马越之孙。后来,权臣桓玄篡夺东晋政权,剪除东晋各王,将司马彦璋害死,东海王封地因之削除。司马彦璋死后,归葬封地。那时,收成庄属广陵郡射阳县(今宝应县),墓砖所刻义熙四年(408年),为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距今已1500多年。

由于司马彦璋生前敢于和桓玄等权臣做斗争,深得百姓爱戴,所以千百年来,民间仍有关于他的传说。

如民间传说:古代有位勇士,征讨东海夷民有功,被封为东海王。此人刚直不阿,敢于直谏,为佞臣宦官嫉之,试图谋害他。东海王幸得友人相告,遂弃官离朝,乘小舟至里下河,走遍八八六十四荡,最后选定风光旖旎的射阳湖畔收成荡定居。他隐姓埋名,开发荡区,与荡民结成深厚情谊。东海王死后,荡民在沿荡三角地带为他建墓立碑。碑面书写“东海王墓”四字,碑后有诗一首:

东方泽国有蓬莱,海水滚滚淹楼台。

王子已经求仙去,墓中必然空棺材。

四句诗的首字,即“东海王墓”。

值得一提的是,出土的东海王墓砖上,印有封号和纪年,“东海王”三字,布局疏密有致,笔力苍劲,气势雄伟,显示魏晋以来,汉隶有了新的发展。“东”字两撇左右舒展似剑,总揽全局:“海”字水部三点,不在左,而居右,实因墓主非正常死亡,避讳而刻意为之,也是出土的其他有“封号”的墓砖中所罕见;“王”字上横短去一半,即避免雷同,也因“海”字结构繁重而有所减势的缘故,作者是怀着同情心而书写“东海王”三字的。此墓砖的出土为研究东晋书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今,东海王墓处,兴建了一座“晋东海王墓碑亭”。

王艮墓

在东台安丰镇九桥村有个土墩,人称“贤人山”,占地18亩。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农民在平田整地时发现此墩原来是一群墓地,共有7座墓,呈弧形排列,并出土墓碑两块,其中一块墓

碑高2.42米,宽0.60米,厚9厘米,上刻:

明   处   士  七世祖王公汝成

明 恩 荣 寿 宫  七世祖王公汝宪

明   处   士  七世祖王公汝胜

明   处   士  七世祖王公汝全

明恩赐粟帛荣锡寿幸  六世祖王公守奄 之墓

明理学大儒崇祀乡贤  七世祖王公汝止

明 恩 荣 冠 带  七世祖王公汝良

明   处   士  七世祖王公汝晋

背面为明代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作墓铭。

碑上所列王公汝止,即为明代哲学家和思想家王艮。他创立的“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启蒙学派,历时两朝,风行天下,在中国古代哲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王艮(1483-1541年),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灶丁,7岁读乡塾,贫不竟学。青年时,代父出役灶丁,从事煎盐劳动,也做过小商贩。由于他刻苦自学,终于学有所成。他读《四书》《五经》不拘泥于经传教条,能用自己的见解来诠释。别人说他的诠释“类王中丞(守仁)语”,因此,他38岁时,专程到江西南昌,拜访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王守仁,交谈后,很佩服王守仁的学问,甘拜为师,接受了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把王守仁的哲学向下层传播,是王氏弟子中唯一的布衣学者。王守仁去世后,他自立门户,在南京、泰州、安丰等地传道讲学,开门授徒,有弟子四百多人。他肯定王守仁“明德以为体,亲民以达用,体用一致”是对的,但不同意王守仁把“至善”认作“心之本”,指出“安身”才是明德亲民之本,至善就是安身,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认为“道”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道”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有饭吃、有衣穿就是真理。凡是不能解决人们吃饭穿衣的说教,就不是什么学问。因此,应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他主张草莽匹夫要过问国家大事,人人皆可以为圣贤,“圣道”并不难学,只要去“私欲”,修身养性,就可以成为圣人。泰州学派的思想之所以在平民中广泛流传,这是一个重要原因。王艮这一思想填平了圣愚之分的界限,包含有朴素的平等思想。泰州学派的另一个基本思想是:“立吾身以为天下国家之本。”王艮以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不知身之不能保,又何以保天下国家哉!”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困于贫而冻馁其身者”,就是失本,就没有做到安身,因而也就谈不上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反映了他同情下层民众的民本思想。王艮憧憬社会平等,否定封建特权、等级制度,要求改革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界有着启蒙作用。泰州学派还独创了“淮南格物论”,强调人在社会主体中的作用,而这种主体作用,对于天子和庶民是一样的。突破了以往理学家在谈论“正行”时只要下层人去做,不要上层人去做的旧框框。

泰州学派的哲学理论,给当时的学坛吹进了一股清风,因而得以广泛传播。王艮一生没有参与明王朝的统治活动,他开创的泰州学派,不拘一格育人才。他的弟子有农夫、樵夫、陶匠、灶丁等下层人。他始终接近劳动人民,这也是泰州学派的特色。

王艮长期住在安丰场月塘湾东淘精舍内,他讲学的地方,叫“勉仁堂”。死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将他的著作辑为《王心斋先生遗集》传世。明末清初诗人吴嘉纪曾写有《谒勉仁堂》诗一首:

先儒乐道外,明月寒塘出。

枯树晚啼鸟,颓垣春长棘。

余亦生此乡,水滨访其室。

独往意悠悠,沙禽起衡泌。

由于泰州学派敢于突破传统规范,不满儒家学说,富有鲜明的反压迫、反剥削思想,因而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不满。王艮死后,他的二传弟子颜钧被充军,三传弟子何心隐被杀,五传弟子李贽被逼死狱中,书籍被焚。李贽之后,学派活动较少,但其思想已深入民心。

施耐庵陵园

施耐庵,元末明初江苏兴化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作者。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江苏东部沿海一带张士诚率领盐民、农民起义,势力发展很快,占据了长江下游大片土地。在这期间,施耐庵到江浙一带活动过一段时间,后来返回兴化,隐居在兴化施家桥,专心著述《水浒传》。返回兴化时,施耐庵曾和他少时同学、兴化人顾逖有诗赠答。施耐庵赋诗曰:

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大如瓜。

阳山是兴化的别称。兴化有民谚云:“李结如瓜,民皆无家。”顾逖的诗曰:

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逢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卒于淮安,他的孙子迁墓于现址。施氏后裔每年都要聚族祭祀,从未间断。

20世纪20年代发现了施耐庵墓。1943年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出资维修了施耐庵墓,并于墓前立墓碑,建三门砖坊。1996-1997年,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兴化市政府筹资以施耐庵墓为中心建成了施耐庵陵园。

施耐庵陵园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新垛乡施家桥村东北角,占地四十多亩。东面、南面是宽阔的水面,夏秋两季,两岸长满了茂密的芦竹,恰似屏风一般,将陵园与外界隔开,增添了些许山野隐逸之气。陵园南面东西流向的河流,在陵园中部向北凸进一大块,在陵园中部形成了更为宽阔的水面,水面中央有一圆形土墩高出水面,俗称“球地”。水面北岸,与球地隔水相望处便是施耐庵墓,相传这里是施耐庵生前自己选定的墓址,取“狮(施)子盘球”之意。墓西有一南北走向的小溪,将陵园分成东西两块。

陵园大门朝南,位于陵园的西南角。进入大门,沿着曲径蜿蜒前行,有一四方亭掩映在绿树丛中,亭内挂有当代名家题写的匾额。在小溪与南面的大河交汇处立着一尊施耐庵塑像,但见他手执书稿,昂首远眺,似在敛气静听战马的嘶鸣,又仿佛在用心捕捉水波拍岸的涛声。塑像身边是萧萧瑟瑟的芦苇,似有万千兵马潜伏其中。据说《水浒传》中许多场景的描写即取材于这里的自然风貌。

一座拱桥横跨小溪,立于桥上,周围景色尽收眼底。桥下便是球地,球地中央竖着石碑,上面镌刻着赵朴初先生手书的《重修施耐庵墓记》。球地与墓地之间有曲桥相通,离桥登岸,只见三门砖坊正门上方“耐庵公坊”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墓前“大文学家施耐庵先生之墓”是抗日民主政府所立,墓上长满了茅草,分外宁静。

墓东南方向,一座屋宇在绿树和芦竹的缝隙里露出飞檐翘角,青砖灰瓦,显得稳重凝炼,那里陈列着有关施耐庵的文物史料。

泰伯陵·仲雍墓

秋满皇山菊正开,携壶?伴踏青苔。

梁鸿宅里寻高迹,泰伯陵间看德碑。

这是明代吴门四才子之一文征明游皇山泰伯陵所作的一首诗。

皇山即鸿山,又称吴王墩,在无锡南郊,太湖北岸。泰伯陵在皇山西南坡,占地3亩,是一座已有3000余年历史的古王陵。

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的伯父。周太王名古公亶父,生于商朝晚期。《诗经·大雅·?》:“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他把周民族带到周原的岐山之下,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他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皆孝顺贤良,而他更喜欢季历之子姬昌。但是根据“立长不立贤”的传统,他不可能传位给季历,从而也就不可能让姬昌接班。泰伯、仲雍看出了父亲的心思,就决定用出逃的方式放弃继承权,以成全姬昌。于是,假托到终南山采药,离开周原,东行南下,一直逃到江南。后来古公亶父传位于季历,季历传位于姬昌。姬昌就是奠定周朝800年江山的周文王。

泰伯、仲雍将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文化知识带到江南,向那里的土著居民进行传播。那时江南尚属“蛮荒之地”,处于氏族公社后期。伯、仲之来,吹进新的空气,使许多人茅塞顿开,一千多个氏族前来归附。泰伯就以梅里为中心,筑吴城,建立句吴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江南很快跃进文明社会。孔子对泰伯赞倾备至,道:“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去世后,江南民众极为悲痛,哭声震天。感念他生前德行高尚,如白璧之无瑕,纷纷采撷山上白花,前来敬献。又因泰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纷纷剥下麻皮,抽出麻丝,束于腰间,以表思念。从此,民间便形成了一种丧事习俗,用披麻戴孝的方式表示对去世长辈的哀悼。

江南人民满怀深情,将泰伯葬到鸿山。泰伯无子,人们拥立仲雍为句吴国主。仲雍死后,葬于虞山(在今常熟境内)。当仲雍的曾孙周章继位为句吴第五代主时,周武王克殷,正式建立周朝,便派员正式封句吴为诸侯国。

今鸿山上下,树木葱郁。南麓有花岗石三门石坊一座。正门之额刻“至德墓道”四大字。坊上刻有日、月、火焰、行云。四根石柱的顶端,各雕游龙一头。游龙姿态各异,生气盎然。石坊前有照池一块,呈月牙形,石砌池壁,水平如镜。进石坊,沿墓道拾级上行,可先入享殿。享殿门额上悬“三让高踪”匾额,两边抱柱悬楹联: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砯万古江南

过享殿北登,即可见一碑亭。亭内有一巨碑,正面刻“泰伯墓”三个双钩篆体大字。亭之东侧有碑记石一块,乃明弘治间杨文撰写。北侧也有一碑记石,乃明天启间高攀龙撰写。再登阶北上,并见罗城大门。大门左右侧各有华表一根。华表顶部各有石狮。再往前行,即为墓墩。墓墩由青石砌成,呈覆钵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泰伯忌日,江南人民都要来祭扫。

常熟虞山的仲雍墓规模略小,但建于山腰,居高临下,颇有气势。墓门在虞山东麓,额曰“敕建先贤仲雍墓门”,内刻“清权坊”。墓门之内,有石坊二座,分别额曰“南国友恭”、“让国同心”。坊内有享殿,再向内则为墓墩。墩前墓碑上刻“商逸民虞仲之墓”。后人有诗赞泰伯、仲雍曰:

高风播宇宙,邈矣谁能攀?

青山得以名,万古永不刊。

据说,鸿山计有十八景。除泰伯陵外,尚有梁鸿宅、朱砂潭、试剑石、画中亭、栖云洞、眠松壑等。有民谣形象地咏此地景色道:

小小鸿山岭,却有十八景。

年年清明节,吸引四乡人。

啬 园

啬园位于南通市区东南7公里,狼山东北3公里处,面积9.8公顷,旧称啬公墓,系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墓地。1958年称南郊公园,1985年改啬园。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南通海门市人,出身平民,少有才名。1894年恩科会试夺魁,授翰林院修撰。1895年弃官回乡,先后创办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资生冶厂、大达轮船公司等七十多家企业,一时“实业震寰中”。辛亥革命后,出任实业总长、农林工商总长等职。1902年创办全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1905年又开办我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并率先办起农、医、商、纺、女红、伶工等各种职业学校,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啬园为张謇自己于1923年所选定之墓茔。园内环境清幽,绿水回绕,佳木成荫,姹紫嫣红,四季花香。园北部为张謇墓地,其墓曾遭毁坏,1982年重修,铜像也系1985年复立。墓周围为高大古柏,庄严肃穆。东侧为其子张孝若(1898-1934年)墓冢,四周翠竹常青。园东部为张氏祠堂,中部飨堂是1956年张謇后人构建。东南部有鱼乐廊、环溪映山楼,楼东新建的迎宾小筑,典雅幽静。园内另有假山、曲桥、望鹤亭、松鹤轩、碧云亭等多处景点。经历年规划、修缮,扩充水面,营植各类花木,啬园已成为景色宜人、幽静高雅的旅游佳景。

在旅游啬园时除观赏自然风光外,若能诵读清人张獬甫的《啬园怀张季直先生》一诗,缅怀张謇奋斗的一生,就会加深对景观社会文化内涵的理解,就会在更高的美学情趣上,受到启示,流连忘返。

张獬甫《啬园怀张季直先生》作于1926年11月1日参加张謇葬礼时,全诗为:

多能博学重理财,缔造艰辛伟业开。

精心效古成时杰,立志能迂真大才。

全国骇闻公谢世,通民流泪恸梁摧。

寂寞狼山云深处,草木含悲风雨哀。

首联赞扬张謇渊博学识,实业才干,教育伟业。张謇读书甚多,却不为所囿。他摆脱旧文人清高架势及轻视工商之陋习,从甲午战争惨败教训及在日本考察吸取的经验中,找到兴办实业发展经济的道路,从儒生转变为“重理财”的实业家。在苦难的历程中,他克服来自主观与客观方面的重重困难,创造出可观的成绩,可谓大智大勇,难能可贵。

颔联追寻缘由。张謇生活于封建社会末世,帝国主义列强正在吞噬中国,他努力从中外历史中寻找答案,探求出路。他的社会地位决定其只能借鉴古人重实业、教育之路,而不可能是暴力革命。既然如此,他的决策无可非议,且难能可贵。彼时西学东渐,风气始开。他顺乎潮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工业,终于磨炼成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成绩还跟坚韧意志、顽强毅力分不开。起初文人学士对他舍弃传统观念,把实业与教育视为“富强之大本”,还事必躬亲地去实践,大惑不解,笑其迂腐,嘲其迂远。他皆不为所惑,坚定执着地前行,终于超出同辈,成为“大才”。此联对仗工整,张謇个性活脱脱如在眼前。

颈联写人们的怀念。诗人用一个“骇”字画出全国叹惋神态,以一个“恸”字记南通巨哀场面,皆准确鲜明,沉郁苍凉。据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证》载:“我父逝世消息传出以后,各处的挽唁函电如雪片而来,许多地方不约而同地开会追悼,举国都有木坏山颓的哀感。”“素车白马,四方来会葬的,和地方上人,共有万余人,都步行执绋。凡柩车经过的地方,那沿路观望的乡人有数万人,都屏息嗟叹,注视作别,送我父亲到他的永远长眠之地。”

尾联写啬园情景。山有情,云有情,草木含悲,风雨传哀,自然物尚如此,则人何以堪?托出深情,衬出大悲,艺术上显得不凡。张謇墓即啬园,古柏参天,枫树成荫,碧水环绕,环境幽静。葬礼在秋冬交替季节,故“极目霜木残照晚,万山红泪洒秋云”,枫叶也哭出血泪来。此联虽系写啬园之景,实质暗寓人们将永远记住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的爱国实业家与教育家。

宗泽墓园

宋代抗金老将、民族英雄宗泽及其夫人陈氏的墓园在镇江东郊京岘山山腰上。依傍高山,面对大江,沙堵环抱,峰峦拱卫,气象雄伟,800多年来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不断维护,迎来万千热血男儿凭吊祭拜。

宗泽(1059-1128年),字汝霖,义乌(今浙江义乌市城关宗塘村)人。哲宗元祐间进士,曾任多处地方官,被人称为“忧国忘家”。宣和年间,宋与崛起的金订立海上之盟,共约攻辽。宗泽认为此举必将增强最危险的敌人金国的力量,“天下自此多事矣”。又因改建道观神霄宫,引起徽宗不满,将他落职,闲置在京口。一住4年,有志难申。夫人陈氏病殁,宗泽将她安葬在京岘山腰的龙目湖畔,在墓侧结庐相伴。赋七绝《葬妻京岘山结庐龙目湖上》:

一对龙湖青眼开,乾坤倚剑独徘徊。

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

这首诗既是悼亡,又是抒愤。国步维艰,本当效力,可奸人当道,用武无地,只好独倚利剑,彷徨徘徊。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两河沦陷,汴梁被围。朝廷急招宗泽出山,渡江北上,支撑危局。他以69岁高龄,受命于危难之际,深入敌后磁州,招募义兵,守土抗金。他奉康王赵构为大元帅,自己任副元帅,率军南下,营救朝廷。其间,又破格提拔岳飞,任为大将。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后,高宗建都临安。宗泽作为北方留守,孤军苦斗,大小七十战,威震敌胆。又24次上书,力请赵构还都汴京。高宗不听,宗泽悲愤成疾,于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十二日逝世。临终时,吟诵杜甫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又连呼三次“渡河”,气绝而亡。汴梁与两河百姓哭号不已,祭拜先烈。高宗颁旨,赐谥“忠简”,并敕令岳飞与宗泽之子宗颖扶柩南归,与陈氏夫人合葬于岘山。

绍兴年间,岳飞在宗墓旁建功德院,院内供宗泽遗像,以让百姓祭祀。嘉定间,岳飞之孙岳珂再修宗祠,并通过地方官从义乌迁来宗泽之曾孙宗有德,专守宗墓,管理祠祀。宋亡后,宗家子孙分散。明洪武间,镇江知府刘辰又从义乌迁来宗泽八世孙宗汉中守墓。至今,京岘山一带及镇江城内宗家一脉绵延不绝。1933年,国民政府修葺宗墓,立石阙、石坊、石碑。1963年,人民政府拨款再修,周围护以石围墙,中铺墓道。198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宗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宗墓坊阙上刻有若干楹联,常被人传诵的如:

大宋濒危撑一柱

英雄垂死尚三呼

又如:

忠忱昭日月

浩气薄云天

宗祠内所供宗泽像,朝服执笏,威武端庄。像上有宋高宗御制赞词及吴嶙、朱熹、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赞序。元明间被盗,后失而复得,成为宗氏传家宝。嘉庆间,江苏巡抚李廷高重新为之装潢。抗战时流失到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再次找回,交金山江天禅寺保管。现存镇江市博物馆。

清代乾嘉间中国诗坛领袖沈德潜《宗忠简公墓》云:

径走澶渊溯上游,渡河直欲复神州。

晋元已作南迁计,诸葛空怀北伐谋。

当日庙堂违奏议,只今樵牧护松楸。

请看京岘山边水,日落涛声恨未休。

这首诗写了墓主的匡世救国之功,也写了历代人民对宗墓的维护,发古之幽思,颂爱国情怀,表兴亡遗恨。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位于扬州北郊之雷塘。

隋炀帝杨广当太子时曾任江都(即扬州)总管,即帝位后对扬州情有独钟,曾三下扬州。大业元年(605年)即征集民工100万人开大运河,连接洛、黄、汴、泗诸水达于淮河,再南下长江。河开成后,乘龙舟从洛阳出发,巡游扬州。第二三次均带妃侍、诸王、公主、百官、僧尼近二十万人,住在江都“迷宫”之中,在宫中与萧皇后等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引起天下大乱。炀帝历史功绩在于此,亡国之憾也在于此。当农民起义军逼近时,武臣宇文化及作乱,将炀帝杀于江都宫中。萧后用床板做成棺材,草草将他埋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内。唐武德五年(622年)移葬于雷塘之北。

亡国之君常常死无葬身之地,炀帝之陵本为土丘一壑,随着历史浪潮的冲刷,逐渐不为人知。清嘉庆年间,大学者阮元加以考证,识出隋陵,提议地方政府予以整修。扬州知府伊秉绶是当时著名书法家,便据此立碑并题:

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

隋炀帝陵

扬州知府伊秉绶题

陵仍为土丘。伊秉绶将其覆土加高后,运块石护坡。四周则植以松柏。至今,隋陵仍保留阮、伊原貌。

隋帝开河之功盖世,荒淫误国可悲,陵墓虽仅一砯黄土,千百年来却引起无数文人凭吊。今见最早吊隋陵的诗,乃唐代风流诗人杜牧所作: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却笑吃亏隋炀帝,破家亡国为谁人?

看来这位“小杜”更衷情于炀帝对文艺的贡献。史载,炀帝凿汴河成,自制《水调》。后人用“水调歌头”作词牌,创作出无数华章。稍后,罗隐作《炀帝陵》感叹:“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北宋李之仪赋长歌《雷塘行》,末云:“君不见黄金栋梁回首蠹,漠漠湖沙青冢墓。幺弦欲断空自知,千金漫买《长门赋》。膏油续尽天须晓,石土余垒可长保?就令并蒂永不分,也应终恨雷塘草。”

到了明代,炀帝陵似乎仍无大变化。刘应宾《雷塘》:“炀帝雷塘里,凭轩掩袂中。……六龙往不返,遗恨在江东。”明末诗人冷士媚似乎已找不到隋陵,在《雷塘》诗中叹“隋朝天子爱风流”,“日薄寒原空不见”。他的另一首《代炀帝宫人答诗》别出心裁:“……颜色六宫依旧在,君王为底不归来?”

扬州民间传说,唐初迁葬炀帝于雷塘的江都太守陈礵乃隋之旧臣。他用帝王之礼葬亡国之君,触怒天颜,葬到哪里,雷就劈到哪里,葬了三次,就劈了三次,于是形成上、中、下三个雷塘。那儿本为:无名荒野,葬了炀帝后也就以雷塘作为炀帝陵所在地的地名。阮、伊修陵立碑后,一些文人不以为然。同治间翰林学士臧谷《雷塘》诗云:“数亩换田良可恨,一般埋恨与谁论?”他认为保留隋陵是浪费土地。不过,到了20世纪90年代,唯物论者已不相信雷劈。土地资源虽比古代更珍贵,可扬州市不仅不让隋陵还田,还大兴土木,正式修陵,以保护我国文化遗产。

浙江

Zhejiang

岳王庙

岳王庙位于杭州西湖畔栖霞岭下,它南临西湖,巍峨庄严,门楼上题“岳王庙”三个金光大字。进门为一天井院落,院中香樟、古柏参天而立。庙内有忠烈祠、启忠祠。忠烈祠内供奉威武的岳飞全身石膏彩塑像,塑像的上方悬挂着一块仿岳飞手书的“还我河山”匾额。祠内两侧壁上嵌有明朝洪珠所写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祠的顶端绘有百鹤图。启忠祠原是为祭祀岳飞父母而建,旁边是南枝巢、正义轩等建筑,现在为岳飞抗金英雄事迹陈列室。

岳坟在岳庙西侧,通过墓园天井、敬忠泉石桥,就进入了墓阙,从这里向前,便是高大的岳王冢,冢前立有“宋岳鄂王墓”碑碣,左侧为岳飞之子岳云之墓。在石板铺成的墓道两旁,立着石人、石羊、石马和石虎。墓的周围古柏参天,有石栏围护,在石栏正面的望柱上刻有“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的对联。在岳坟对面的墓阙下,排放着陷害岳飞凶手的铁铸像,秦桧、王氏(秦妻)、张俊、万俟睠四个历史的罪人,反剪双手,面朝岳坟,跪在台阶下。在跪像背后的壁上,有这样一副槛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墓园照壁的两厢还建有碑廊,里面陈列着125块历代的石碑,北廊为岳飞诗词、奏札等手迹,南廊为历代名人来此的凭吊咏题。在岳墓的入口处,还有一座精忠柏亭,园内有一株古桧,此树自根部劈开,分为两枝,人们把它叫做“分尸桧”。这两棵树都有着动人的传说故事。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民家庭。他的一生,国家都处于社会激烈变动的时期。他的青年时代处于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侵略战争,北宋灭亡后的历史时期,他坚决主张抗击民族压迫,收复中原故土,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并不顾个人的荣辱安危,和朝廷内部卖国求荣的投降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在国家危难、民族危急的紧要关头,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出生入死,英勇奋战,联络北方的义军,狠狠地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岳飞率领岳家军渡过黄河,转战江南,在河南的郾城大败了金军的主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金兵铁骑部队),接着又直捣金军的大本营朱仙镇,再次击溃了金兀术的十万大军,使抗金战争形势出现了根本的转机。连金军也连连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的连战连胜,使沦陷了十多年的中原有了收复的希望。可是朝中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却在策划出卖民族利益的阴谋,他怂恿高宗赵构,一连传下十二道令牌,令岳家军收兵,使统一国土的希望破灭。岳飞一回到朝中,便遭到秦桧、张俊等人的陷害。他们以“谋反罪”把岳飞打入大牢,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害死于临安大理寺内。岳飞临终前,在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八个字充分表达了他精忠报国蒙受奇冤的悲愤心声!

岳飞死去二十一年后,孝宗即位,岳飞的冤案得以昭雪。当时的狱卒傀顺的儿子看到朝廷的“追复原官”、“以礼改葬”的诏书,便将岳飞原来埋葬的地方报告了官府,因为当时他的父亲傀顺埋葬岳飞时在坟上做了记号。于是朝廷把岳飞的遗骨按隆重的仪式迁葬于栖霞岭下,就是现在岳坟的所在地,后来改建为岳飞庙。

精忠柏

精忠柏在杭州岳王庙里岳王墓入口处的亭子中,它又圆又粗,乌黑发亮像石头。说起精忠柏,这里有着一段神奇的故事。

杭州大理寺的风波亭里闹风波。丞相秦桧要在这里处死岳飞。杭州的百姓们知道后,个个气愤不平,都骂秦桧是祸国殃民的奸贼。秦桧得知后,怕百姓们造反,他的阴谋不能得逞,便偷偷地把岳飞处死了。秦桧害死了岳飞,好像拔去了眼中钉、肉中刺。他正得意地呵呵笑时,没想到一个跟头,从太师椅上翻了下来,跌了个四脚朝天,从此背上长出了一个大毒疮,不久也离开人世。岳飞被害后,风波亭里的大柏树,也像遭到雷击一般,枯焦而死。后经过几百年的风霜,变得像又黑又硬的石头了。清朝的一年,太平军攻下了杭州城。由于劳累,太平军中生病的士兵越来越多。正当将士、百姓都着急时,有位白发老人来到兵营,告诉将士们那风波亭上的柏树皮可以治此病,且有奇效。大家一听,高兴极了,忙派人取了僵硬的柏树皮,煎了汤给病人服了,果然疗效神奇,将士们都好了。太平军走后,清兵又来了,清兵中不少人也得了与太平军一样的病,他们早就听说太平军的病就是用柏树皮治好的,于是派人取了柏树皮。煎了汤分给病号服了。说也奇怪,清兵不但没好,而且病情加重,还死了不少人。清将十分恼火,他令士兵们把这棵柏树砍成了几段。后来百姓们在岳王庙里建了一个小亭子,把这些柏树段陈列起来。因为这柏树和岳飞一样精忠不屈,因此叫它“精忠柏”,这个亭子就叫“精忠柏亭”。

分尸桧

在岳飞墓陵园内有一株古老的桧,此树从根部劈开,将树干一分为二,这就是有名的“分尸桧”。千百年来,人们都从心底里敬佩民族英雄岳飞,对谋害岳飞的奸佞,都给以痛恨和唾骂,因此编出各类的忠臣和奸臣斗争的故事来。“分尸桧”的传说,就属这样的故事。

相传在明朝时,有一个名叫马伟的郡卒。他这个人爱憎分明,忠奸可分,他很敬佩岳飞的为人。有一天晚上,他到岳飞墓前去拜谒。他看着岳飞的坟墓,越想越仇恨奸相秦桧,恨他陷害忠良,危害国家社稷。为了表达他对奸相秦桧的痛恨之情,他拔刀把墓前的一棵桧树劈开,中间隔了一块木板,用来表示把秦桧劈成两半,把秦桧分尸了。第二天,当人们看到墓前的桧树一分为二时,误认为是天公派鬼神干的,大家都拍手叫好。这件事不胫而走,举国上下人心大快。

秦桧(1090-1155年)字会元,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北宋末任御史中丞,曾被俘至金地,成为金太宗弟挞懒的亲信。后又被挞懒遣归回朝。绍兴年间两任宰相,主张投降议和,为高宗亲信。杀抗金名将岳飞等人,为千古罪人。

秋瑾墓

秋瑾墓在杭州西泠桥畔。

秋瑾(1875-1907年)字璿卿,号竞雄,别名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6年回国参加革命活动。提倡女权,宣传革命。不久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安徽、浙江两省起义。1907年7月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失败,清政府派军队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被捕,7月15日被害于绍兴轩亭口,遗体葬于卧龙山麓。辛亥革命后,遵照烈士遗愿,又归葬于杭州西泠桥畔。

安徽

Anhui

明皇陵

明皇陵在安徽凤阳城西南8公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后来其兄嫂侄的坟墓也附于此。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原有皇城、砖城、土城、正殿、金门、碑亭、御桥等建筑。明太祖朱元璋亲撰的皇陵碑和无字碑凌空耸立,整个建筑群宏丽森严,蔚然壮观,但后来毁于明末兵火。现尚存墓冢、墓前碑刻、皇陵碑、无字碑等。

皇陵碑碑高二十多尺,宽约六尺,行文为楷书,额篆“大明皇陵之碑”。据史料记载:先是命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文,至文成之后,命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诣陵立碑。后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朱元璋嫌原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以为后世子孙所戒,便亲自撰碑文,重新立碑,叙述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元末农民起义和他战斗的实际情况及过程。原有碑亭,现已圮,只剩此碑。

李白墓

李白墓在安徽当涂青山西麓。761年,李白由金陵(今南京)第七次游当涂,对此地甚有好感,曾在此居住。次年卒于当涂,葬于龙山东麓。唐元和末年,李白的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访得李白两孙女,知李白临终志在青山,遂将其墓迁于此,并撰写碑文,立碑于墓前。墓旁建“李白祠”。

李白少年时期即显露才华,能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仗义。25岁时离开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年曾供奉翰林,后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今西安)。744年,在洛阳与杜甫相识。安史之乱中,他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后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中途又遇赦东还。晚年漂泊,生活困苦,最后卒于当涂。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并有《李白集》留芳后世。

福建

Fujian

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城区东门外有一灵山,伊斯兰教圣墓即在此山之南麓。1988年1月,这一世界现存最古、最完好的伊斯兰圣迹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代何乔远所撰《闽书》的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派其门徒4人来华传教,中有三贤沙谒储、四贤我高士传教泉州,卒葬灵山,人称灵山圣墓。

圣墓作须弥座式,以花岗岩石精雕而成,是极具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石盖墓。墓后有一半圆形的石筑回廊,廊上石碑林立,最值得一提的是立于正中的一方青石古阿拉伯文碑刻。该碑立于元朝至治三年(1323年),碑文记述了三贤、四贤这两位墓主人于“法厄福尔”(阿拉伯语意为“天子”)时代来中国传教的事略以及这里的穆斯林集体重修此墓的虔诚心愿。

回廊中其他的中文碑记,最有价值的是“郑和行香碑”,记载着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路过泉州时来此行香祝祷,“望灵圣庇佑”的史实,此碑可以为国内外研究中外交通史及郑和事迹,提供实物资料。

圣墓附近还有一些宋、元、明各个朝代的伊斯兰教徒石棺墓。这些古色苍苍的石棺,苔痕斑斓,安详静谧地置于翠柏苍松之间。对着这些埋在泉州的古阿拉伯侨民或其后裔的墓葬,总让人怀想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长达千年的深厚情谊。

圣墓前方有块平展的大盘石,可坐百余人,上面兀然立着一块似方而圆的天然岩石,此石颇具机趣,或是以人手摇撼,或是阵风吹来,它便翕然摆动,经历无数次的台风和地震,却仍能昂然如故。明朝泉州知府周道光游此山时,以此石有趣,为之名为“碧玉球”,并特此三字刻于石上。也有人刻了“天然机妙”四字,对此石表示激赏。明朝嘉靖丁酉年(1537年)举人朱梧于此更是激赏倍至,还特地赋了一诗——《咏“碧玉球”》,对此石作了一番细腻的描述:

湖边球石碧琅玕,太守题名拥紫坛。

涌月寒开云母殿,流星秋泻赤瑛盘。

动时锦水将轮转,圆外巴山作镜看。

几度鹤笙天外过,仙姝闲驻弄珊珊。

想那天上仙女都禁不住来戏弄此石,足见它是真有引人入胜之处,故而,“玉球风动”亦成了泉州一胜景。阿拉伯友人甚至将其与伊朗的伊斯法罕晃塔相媲美,对它赞叹不已。

明代圣墓前面,右边原有小阁(礼拜所),左边原有疏轩,今俱了无痕迹,然而山形依旧,圣墓永存。站在灵山之巅,可“远眺灵源、宝盖诸山,隐约横亘;蚶江、法石诸水,周遭环抱。”泉州的山光水色,差不多一览无余了。

李纲墓

李纲(1083-1140年)字伯纪,福建邵武人。靖康初为尚书右丞。金人入侵,以主战被谪。南宋高宗即位,迫于舆论,召为宰相。他主张用两河义军,荐宗泽、张所等抗金将领,力图恢复中原。在职仅七十余日,又遭罢免,晚年退居福州,绍兴十年(1140年)卒,赠少师,谥忠定,有《梁溪全集》等存世。

李纲墓位于福建闽侯县荆溪镇光明村大嘉山。墓状如蒙古包,古朴雄伟,气势廓张。墓埕三层,阶级井然,向外开敞。入口耸立一座石坊,额题“古社稷臣”。坟前有石碑,上书“宋丞相李忠定公之墓”。坊和碑都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时所补立。墓道曲折深邃,有翁仲(文武侍从石像)、石兽、望柱、旗杆石等分立两旁,颇为壮观。传说此墓原为神晏法师墓地,后来神晏法师遗骨移至鼓山涌泉寺,李纲遂安葬于此。

李纲受任于危亡之际,历仕徽、钦、高三期,为挽救将倾之大厦殚智竭力,也曾一度受到重用,南渡时甚至被高宗拜为右相。然而,终因坚持抗战而被排挤出朝。其才未尽,其志未酬,令人扼腕。史家曾深有感慨地说:“以李纲之贤,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二帝何至于北行?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撰李纲祠联,曰: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福建师大陈祥耀教授《邵武谒李忠定祠》诗云:

韩岳栽培作替人,中原恢复志难伸。

宋家南渡无宗李,宁保东南百五春。

江西

Jiangxi

娄妃墓

娄妃墓在江西南昌市沿江路华光庙8号门前。有娄妃手书“屏翰”二字石刻。墓经多次维修,为南昌有名的古迹。诗人苏东坡曾在吴城望夫亭上题有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亭下水如天。

这里的望湖亭,后来更名为望夫亭。这是为什么呢?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烽烟四起。各地义军群雄割据,各霸一方。自称“大义王”的陈友谅,联合“如苏王”张士诚,同金陵的朱元璋对峙,前后进行了十几年的“鄱阳湖大战”。

陈友谅的夫人娄妃,名叫娄玉贞,生得国色天姿。她原是将门之后,因其父被奸臣所害,不幸沦落青楼。后来,她结识了陈友谅,在陈揭竿起义时,她解囊相助,成其大业。陈友谅称王后,封她为“贵妃”,并在鄱阳湖边吴城镇为她修了行宫。宫内赏湖园上立了一亭,叫望湖亭。娄妃平时就住在此地。她从小熟读兵书,深通战策,经常协助陈友谅处理军机大事。一次,朱元璋为了离间陈友谅和张士诚,利用陈的好友康茂才写信给陈,约陈即日发兵攻打金陵,自己愿作内应。此计被娄妃识破,但陈友谅不听娄妃劝阻,便率兵前往,果中其计,大败而归。陈友谅从此更加钦佩娄妃。

不久,陈友谅做好准备,要与朱元璋决一死战。临行前,娄妃又把败兵之计讲给陈听,陈当时并不乐意受纳。娄妃看出丈夫那种自傲的心情,虽再三提醒,仍不放心。最后夫妻相约打赌,如依娄妃计策不能告捷,娄妃愿从此不理国事;如依娄妃计策取胜,陈愿拜她为水军都督。二人击掌为定。娄妃还对陈说:“望湖亭可望百里之远,若是大王得胜回来,可令战船张旗扬帆,击鼓奏乐,妾妃为此迎接大王回归。”陈友谅笑着点头应允,便率精兵登上战船,杀向鄱阳湖。

从此,娄妃日日在望湖亭上眺望。一天,娄妃远远看见一队战船向吴城驶来,越行越近,她看清楚了,战船偃旗息鼓,死气沉沉,主将船上还降下了帅旗……军中降下帅旗,是主将伤亡的标志。娄妃脸色灰白,绝望地呼喊着:“大王你慢走,妾随你来了!”她边说着,便从望湖亭上跃身跳入湖中。其实,陈友谅此次出兵,完全依照娄妃计策,打败了朱元璋。得胜班师回来时,想起二人打赌之事,想与娄妃开个玩笑,便令全军偃旗息鼓,降下帅旗,以便到岸时,给娄妃一个惊喜。谁料酿成大祸,陈友谅后悔莫及。急令水军打捞娄妃,将尸体运到南昌,并修建一座大坟,人们称之为娄妃墓。陈友谅为纪念娄妃,将望湖亭改为望夫亭。

方志敏烈士墓

方志敏烈士墓在江西南昌市北的梅岭山下,墓碑正中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方志敏烈士之墓”。墓在青松翠柏之中,庄严肃穆。

方志敏(1900-1935年),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江西农民运动,后又领导横峰、弋阳农民起义,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始人之一。曾任特委书记、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11月,任红军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率部北上。1935年1月,在浙、皖、赣三省交界地区的陇首村,与七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队激战中弹尽粮绝,因叛徒出卖被捕。方志敏在狱中威武不屈,写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作。同年8月6日在南昌就义,时年35岁。

辛弃疾墓

辛弃疾墓在江西铅山城北。墓碑、墓廊、墓基保存完好,造型也很美观。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提点江西、两浙西路刑狱,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田,打击贪污豪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他的词作以豪放为主,风格悲壮激烈,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当年光宗即位,主和反战。主战派被借故罢职者甚多。绍熙二年(1191年)提点福建刑狱辛弃疾赴行在面奏:荆襄为东南重地,当妥为备御。次年,辛弃疾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他设“备安库”,丰年购粮,至军需时出售,以备有患。他严格法治,官吏惴栗。又欲造兵器,严格训练士卒以备战。可事未行,即遭贪官诬劾,被罢职家居。1207年含恨卒于铅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