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辽宁沈阳故宫,东北宫殿典故的绝美建筑!

辽宁沈阳故宫,东北宫殿典故的绝美建筑!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东北宫殿典故辽宁Liaoning沈阳故宫沈阳故宫位于辽宁沈阳旧城中心,为清初皇宫,名为盛京宫阙,入关后称做奉天行宫。所有建筑分为中、东、西三个部分,中路为大内宫殿,有三进院落。东路以大政殿为中心,两边有方亭十座。整个皇宫富丽堂皇,是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崇政殿崇政殿称为正殿,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中路前院正中。大政殿大政殿原称大殿,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东路,为东路的主体建筑。宫的东间为帝后寝宫。

辽宁沈阳故宫,东北宫殿典故的绝美建筑!

第二章 东北宫殿典故

辽宁

Liaoning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沈阳旧城中心,为清初皇宫,名为盛京宫阙,入关后称做奉天行宫。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在这里即帝位。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基本完成,乾隆嘉庆时期又扩建修葺。南面的正中为大清门。所有建筑分为中、东、西三个部分,中路为大内宫殿,有三进院落。前院以崇政殿为中心,前为大清门,左右是飞龙阁和翔凤阁。殿后为中院,东是师善斋和日华楼,西是协中斋和霞绮楼,再向北为内宫。内宫前面是凤凰楼,后为清宁宫,左右是配宫和其他四宫。在崇政殿的东西两侧,各有建筑群一组。东为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为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东路以大政殿为中心,两边有方亭十座。西路以文溯阁为中心,前后建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等。整个皇宫富丽堂皇,是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沈阳故宫是清朝初年的政治中心,也是六龄皇帝顺治登基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病死在清宁宫,皇子的继位成了当时燃眉之急的问题。清朝在入关以前,老皇帝在世时是不确立继位皇子的,直到皇帝驾崩后,再由诸王爷、贝勒、贝子、大臣们一起计议,从皇子中挑选一人继承皇位。皇太极一死,孝庄皇后便意识到她儿子福临年纪太小,争不过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这时,孝庄皇后便决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秀丽的姿色征服多尔衮,让多尔衮扶持自己的儿子登上皇帝宝座。于是,孝庄皇后对多尔衮施加各种攻势,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尔衮被她征服了。八月十四日,多尔衮以亲王的名义召开了诸王爷、大臣会议,提出讨论皇帝的人选问题。这一下,会场上可乱了套,大家你争我吵,各人打各人的小算盘。多尔衮这时心里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提出当皇帝,恐怕会惹出一场麻烦,要是让豪格当了皇帝,自己便什么权也没有了。于是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举荐福临当皇帝。这样,其他人碍于面子,便什么话也不好说了。6岁的顺治于是年八月二十六日登上了皇位,成为清朝第一个进关的皇帝。

崇政殿

崇政殿称为正殿,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中路前院正中。始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以前。清崇德元年(1636年)改名为崇政殿,俗称“金銮殿”。这里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及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清乾隆年间,又在大殿前添置了日晷和嘉量亭,均为大理石雕造。日晷置于殿前东面,嘉量亭位于殿前西面。在金銮宝殿的两侧有东西宫大门。

当时东宫的大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

海甸荟珍函沿坡从朔

春阳迎绮陌倬汉成文

西宫大门上的对联为:

珠英护丰京,观化天闾登笈富

铜铺开兑位,同文月献琛多

皇太极一心想取天下,便决定改国名。为了笼络汉族的感情,将金国改为大清国,女真族改为满族。1636年10月,皇太极登金銮宝殿接受六宫及诸大臣的朝贺,举行改国号、上尊号、改元的隆重大典,将金銮宝殿更名为崇政殿。当时36部蒙古和边疆少数民族都派代表带上礼品前来朝贺。从那时起,皇太极扩大八旗组织,增编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加强了对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统治,为建立统一的大清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1592-1643年)即清太宗,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爱新觉罗氏。天命元年(1616年)封和硕贝勒,依序称四贝勒。天命十一年继位后金汗位后,积极发展农业,翻译汉文书籍,加强专制统治。天聪十年(1636年),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年号崇德。

大政殿

大政殿原称大殿,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东路,为东路的主体建筑。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有五座方亭,称为“十王亭”。“十王亭”自北而南,东列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这里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们办公的地方。清仁宗曾对此殿以诗相赞:“大政据当时,十亭两翼张。八旗皆世胄,一塞汇宗潢。”

八旗是清朝入关前军政民合一的组织。据记载,八旗制创于明万历年间,大约是1600年前后,最早来源于生产组织“牛录”,“牛录”在满语中是“箭”,女真人出猎时10人为一组,每人要交一支箭给头人,后来“牛录”就用来称呼头领。然后,从“牛录”发展为旗,先有“黄红蓝白”四旗,后来又加了“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共为八旗。他们的任务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各旗的旗主称为贝勒,可以独立行动。他们的权力很大,各贝勒均为汗王的兄弟或子侄。因此,作战时号令一下,行动非常统一。努尔哈赤在世时,他亲自率领黄旗和镶黄旗。当时,他手下最有权力的贝勒是他的八儿子皇太极,以下依次是他的二儿子代善、他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和他的五儿子莽古尔泰,这四大贝勒在努尔哈赤去世后,都有权做汗王。

清宁宫(www.daowen.com)

清宁宫原名正宫,位于辽宁沈阳故宫后院正中。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前后修建。宫的东间为帝后寝宫。西面四间为神堂,是皇帝祭祀的地方。皇帝祭祀时,由“萨满”(即巫师)主持。祭祀时间分朝、夕、日、季、节祭及大祭。院内东南角立有祭天用的索伦杆,杆顶上设有锡斗,原置米谷、碎肉等,用来饲养雀鸟。相传,清朝初年,每年的二八月间,朝廷要为八旗士兵分发粮饷,乌鸦也列入了发放粮饷的对象。每当该发粮饷时,差役们同时在盛京(沈阳)的八个城楼上吹响螺号,人们听到螺号声,便从四面八方赶来领粮领钱。这时,无数的乌鸦也从四面八方赶来,盘旋在宫殿的上空。差役们便把粮食撒到皇宫的空地上,乌鸦就落下来吃,吃饱后便一一飞走。时间久了,便形成了“宫殿群鸦”的奇观。

为什么皇帝会对乌鸦放粮?据说,乌鸦曾多次救过努尔哈赤。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自小父母双亡,他一个人过着流浪的生活。在他十五六岁时,被明朝驻守辽阳的总兵李成梁收为随从。有一天晚上,他在为李成梁洗脚时,发现他脚心上有三颗红痣,便顺口说:“小人脚上也有红痣,一共是七颗。”李成梁不禁大吃一惊。他曾听人说,脚上有七颗红痣的人绝非平常人。

后来,李成梁收到朝廷密旨,说辽东出现了帝王之气,必须严密查捕。这时,李成梁想起了努尔哈赤,便让人把他抓起来,准备送到京城交给皇上。李成梁的妻子非常喜欢小努尔哈赤,她不忍心小努尔哈赤无故去送死,便偷偷地把他放了。努尔哈赤刚走就被李成梁发现了,便立即带领人马追了出去。努尔哈赤在逃到野老鹳村时,由于又饿又累,便倒在了地上。在这一片旷野里,根本无他的藏身之地,他便滚到了路旁的沟里,准备听天由命了。就在李成梁追上来的时刻,一群乌鸦飞过来落在了努尔哈赤的身上,把他盖得严严实实。李成梁看到旷野中没有努尔哈赤的踪影,只有一群乌鸦在啄食一具尸体,便打道回府了。在乌鸦的保护下,努尔哈赤得救了。

还有一次,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斗中,也曾得到乌鸦的救助。那时叶赫哈达率兵前来攻打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前去迎敌,贝勒武理堪任前锋首领。武理堪正要过一山岭时,突然飞来千万只乌鸦阻挡队伍前进。他们一住下,乌鸦便飞走了,等再前进时,乌鸦又来阻挡。武理堪立即向努尔哈赤禀报。努尔哈赤认为乌鸦是氏族的神鸟,这一定是来保佑大军的,于是派人过浑河打探军情,果然发现了敌人的埋伏。努尔哈赤立即下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固守此山,严阵以待。这天晚上,努尔哈赤的部队得到了很好的休息,第二天打了大胜仗。因此,努尔哈赤建立了大清王朝后不忘乌鸦的恩德,每年发放粮饷给乌鸦。

努尔哈赤(1559-1626年)即清太祖。满族,后金(清)创立者,爱新觉罗氏。先世受明册封,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明封为都督佥事,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龙虎将军。后来逐渐合并松花江、长白山一带诸部,同时创建八旗制度及满文。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即汗位,国号金。后又迁都沈阳。在一次战役中受伤病死。他经营四十多年,统一了女真各部。清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

文溯阁

文溯阁位于辽宁沈阳故宫西路,是西部建筑的主体。阁前有戏台、嘉荫堂,后有仰熙斋。兴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专为存放《四库全书》而修建,也是皇帝东巡盛京时看戏读书的地方。文溯阁模仿浙江宁波范钦的天一阁而建,顶盖为黑色琉璃瓦镶绿色剪边。据说这是以“五行八卦”之说“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为依据而建的。因为书最怕火,以黑色代表水,象征着“以水克火”之意。前后的廊檐柱,均饰以绿色地仗。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出于政治的目的,设立了“四库全书馆”,征集天下书籍。对有反清内容的书一律烧掉,其他认为有用的按经、史、子、集四部编纂合一,其名称钦定为《四库全书》。其内容概括了历史地理、政治、民族、社会、制度、宗教天文、物产、文艺哲理美术矿产、农、工、医学以及其他百家杂学。这部书的编纂动用了各级官员一千多人,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四库全书》共计3.6万多册。为了收藏这些书,清政府分别建了北京圆明园文源阁、紫禁城内的文渊阁、河北热河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和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文溯阁落成后,即由北京将《四库全书》一套共79337卷运到这里贮藏。后来其他诸阁所藏或毁于战火,或失散,只有本阁所贮存的最为完整。

吉林

Jilin

伪满洲国皇宫

伪满洲国皇宫位于吉林长春市东北角,是一座中西风格混杂无序的仿古建筑,分内廷和外廷两部分,正门为莱熏门。外廷是当时伪满洲国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和后妃日常生活的场所。内廷又分为东西两院,西院的主要建筑为缉熙楼,由溥仪和皇后婉容居住。二楼西侧为溥仪的卧室、书斋、佛堂和浴室。楼的东侧是皇后婉容的居所,卧室在二楼的东南隅。一楼西侧本来是客厅,1937年祥贵人谭玉玲进宫后,这里便成了她的卧室。东院主要建筑为同德殿。外廷除中和门外,主要建筑为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勤民楼的正殿即勤民殿,是溥仪在日本人操纵下于1934年3月1日即帝位的地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成立满洲国,设立执政府,扶植爱新觉罗·溥仪执政,年号大同,定都为长春。1934年又改称满洲帝国,使执政变为皇帝,改年号为康德。溥仪在他的一生中曾三次坐上傀儡政权的宝座。第一次是他还是娃娃的时候,被人抱着登上皇帝的宝座;第二次是张勋复辟,他也是执政者;第三次便是日本人为了把东北变为他们独占的殖民地,让溥仪粉墨登场,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勤民楼

勤民楼位于吉林长春市伪满洲国皇宫缉熙楼的北面,是一幢二层方形圈楼。中间有方形的天井,南北两门相通,南门为承光门。楼名取自于清皇室《祖训》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意。承光门的东侧是日本人直接控制溥仪的“帝室御用挂”——吉岗安直办公室。二楼的东南为正殿,即勤民殿,西南为西偏殿,西为健行斋,北为祠堂。勤民殿是溥仪登基和接见外国宾客的场所。1932年,溥仪在这里接见了国联李顿调查团。1933年9月15日,在这里和日本人签订了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1934年3月1日,溥仪就是在这里登基,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早上,溥仪身穿“龙袍”,到长春市南郊的杏花村“天坛”祭天,后回勤民楼换上大元帅服受众臣朝拜,举行“登基典礼”。西偏殿是溥仪休息和非正式接见伪满官吏和外国使节的地方。健行斋是溥仪召开“御前会议”的地方。祠堂则是溥仪供奉清朝列祖列宗之地。每逢过年过节和先帝的生卒日,溥仪就由宫廷学生陪同,到这里来焚香上供,搞祭奠活动。

1945年溥仪在日本关东军大特务吉岗安直的监护下,乘火车途经吉林,逃到通化栗子,又乘飞机逃到沈阳,在机场被苏联军队俘虏。从此以后,这座辉煌一时的皇宫变成了历史的遗迹,成了历史的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