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但凡优秀的人物,都有着卓越的口才。孔子运用口语艺术进行教育;晏子使楚口才不凡;苏秦以雄辩之才挂起六国相印;张仪四处游说建功立业;范雎说秦王;触龙说赵太后;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联吴抗曹,舌战群儒,都无不印证了“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到了近代和现代,也出现了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能言善讲的大师巨擘。
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一个善于说话的人,首先必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其次,还必须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怎样分析、判断和推理,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有条有理;最后,还必须有流畅的表达能力,知识渊博,话才能说得生动通顺。正因为口才具有综合能力的特征,所以说: 口才是智慧的标志,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自信的演讲才能并不是一种天赋才能。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从小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口才,学习普通话,背诵四五百首唐诗,珍惜一切锻炼自己“口舌”的机会,所以,华罗庚在成就超群的数学才华同时,也成了一名不可多得的“辩才”。(www.daowen.com)
遗憾的是,我们往往看到有的课堂上大部分的孩子习惯于听老师讲,而不肯张口回答问题;习惯于抄写现成的答案,而不愿阐述自己的想法;习惯于看老师演示,而不肯积极参与,更不愿站到前面边实践边演说。所以,我们把11月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主题确定为: 自信人生从演讲开始!为此,一方面,我倡导学校每月或每周提供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讲话的机会,把口才训练融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创设丰富的口语交际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设置专题讲坛,让师生都有当众演讲的机会;不定期地举行口才比赛活动,搭建美文诵读、讲故事、挑战主持人、演讲比赛等多样舞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提高全体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会说话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的口才。家里来人了,不躲避,不害羞,主动与之交谈;每天放学回家,主动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学会抓住主要意思,听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养成人在途中,路在嘴边的习惯。 日积月累,我们也会练就卓越口才。
良好的话语不仅可以带给人愉悦和欢畅,还可以不断增强我们表达自我、展示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心。让我们的自信人生就从演讲开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