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教育行者:养成感恩习惯,践行薛氏精神

新教育行者:养成感恩习惯,践行薛氏精神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学校提炼出“感恩教育”的思想,并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的生活中,旨在让每一位师生践行薛氏精神,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感恩教育”不是东施效颦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而是赋予其丰富的内涵,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学会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诲之恩,感谢他人帮助之恩,感谢自然赐予之恩,感谢社会关爱之恩,感谢祖国培育之恩。

新教育行者:养成感恩习惯,践行薛氏精神

海门市三阳中心小学六十年前的校友薛氏兄弟常年旅居美国,但难忘母校的启蒙之恩,先后捐款150多万元,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义举,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了三阳中心小学的师生。为此,学校提炼出“感恩教育”的思想,并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的生活中,旨在让每一位师生践行薛氏精神,永怀感恩之心。

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我们的“感恩教育”不是东施效颦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而是赋予其丰富的内涵,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学会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诲之恩,感谢他人帮助之恩,感谢自然赐予之恩,感谢社会关爱之恩,感谢祖国培育之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千古传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绵延千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更多时候,我们记住了自己的付出,却忘记了感恩,总觉身边的一切是天经地义属于自己享用的。殊不知,身上衣、口中食、 目中美景都是他人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大自然、亲朋好友和无数陌生人给予的,都是来之不易的。感恩之“恩”其实就是妈妈的乳汁、奶奶的摇篮曲,就是香甜的食物、温暖的衣裳,就是师长的期盼、真挚的友情,就是放眼的花红草绿,莺飞燕舞……面对这些赋予我们生命成长之“恩”,难道不应该长存感激之情、感谢之意吗?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感恩,是人生的最大智慧;感恩,是人性的一大美德。学会感恩,你的身心就会充满温暖,而不会对生活心灰意冷;学会感恩,你就会精神抖擞地迎接每一天,而不会因区区小事郁郁寡欢;学会感恩,你会逐渐懂得适当地给予,而不会只顾索取,你的快乐就会取之不尽。薛氏兄弟的感恩情怀已经物化为校园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一本本孩子们喜欢的图书以及校门口通向远方的那条平整的水泥路,也必将内化为三阳中心小学每一个孩子的感恩行动。(www.daowen.com)

感恩是需要学习,需要培育的。西方的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写感恩日记,感恩阳光、感恩自然、感恩一切给予微笑和爱的人。感恩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我们不妨也来学学三阳中心小学,多看感恩书,勤说感恩话,常做感恩事,知恩感恩,爱满校园。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天天都是感恩节,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