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果分享:做新教育行者,共同踏阅读之路!

成果分享:做新教育行者,共同踏阅读之路!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经典的文学作品会为阅读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与指导,这是当下许多流行作品难以做到的。其次,教师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教师应根据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学作品设计不同的阅读方案,并在实施中做详细记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建立和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推动其自主阅读。

成果分享:做新教育行者,共同踏阅读之路!

——正余初中“文学阅读”教育沙龙点评

正余初中是海门初中界专题开展文学阅读的学校,刚才的“文学阅读”沙龙很耐人寻味。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有大量的篇幅谈关于文学阅读的问题。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7~9年级应该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结合沙龙,谈几点想法:

(一)文学阅读的意义。

1.对初中生精神成长的意义。有助于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时代和社会。文学其实是人学。泰戈尔谈到文学的意义时说到,“语言和我们人的关系是血管和心脏的关系”。(这里的语言指文学)文学对于人扩大自己的生命,让自己跟世界和无限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人只有在文学中才能最好地表达自己,才能见到最高真实。文学就是要捍卫人的精神、人的精神追求、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世界——而这些是人类得以存在到今天的根,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唯有人的精神、人的精神追求、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世界这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才能使今天处于生存极限的人类,转危为安,把人类引向光明美好的未来。人的精神、人的精神追求、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类的本质。

2.对初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的意义。不仅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经典的文学作品会为阅读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与指导,这是当下许多流行作品难以做到的。文学作品会告诉我们,写作能给我们多么大的想象域,而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在某一程度上达到了人类感知能力的极限。而从文学的修辞意义上说,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某一语种技术上的高峰。好的作品会告诉我们,母语有什么样的性能,能够表达些什么。即使对并非以文学写作为专业的人们来说,经典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是具有参照价值的。让我们去探寻生活的意义,使生命超越物理性的生存是人的本能之一,而文学所进行的便是为生命探寻意义的工作。经典的文学作品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最有意义的,是经过历史选择而亘古不变的真善美。长期阅读对学生产生思想的影响、语言的影响。考试文章的阅读与日常阅读不同,需要学生学会文本细读、品读。

(二)如何开展文学阅读。

1.文学阅读的目标:量的目标,质的目标。初中生文学阅读的底线目标最好达500万字,读20~30本经典文学书。

2.文学阅读的课程建设:课时落实,开设文学课,制订专项文学阅读计划。

3.开展文学阅读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是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宜的文学阅读作品:名著、名篇、主题组合。(www.daowen.com)

二是研究此时此刻最适宜的文学阅读指导方式:探究式、沙龙式、对话式、朗读式、辩论式、表演式、讲坛式、赏析式等。根据文学作品的类型: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童话等来展开。

三是创设此时此刻最适宜的文学阅读的情境:文学大师雕塑群或展板群(代表作、经典名句: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走进文学大师(聆听大师声音),文学讲坛、文学作品表演、文学鉴赏(电视)、文学阅读节等。

文学阅读指导的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应当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和个体的审美体验,在阅读材料和评估方式的选择上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和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教师对于阅读指导方式的选择要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和习惯养成,不能简单强调阅读结果。

其次,教师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教师应根据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学作品设计不同的阅读方案,并在实施中做详细记录。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的阅读计划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

第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保持作品带给学生的完整性和新鲜感。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建立和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推动其自主阅读。

第四,注意对文学作品进行延伸性阅读,指导教师从文学作品延伸至电影、戏剧表演、音乐、绘画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其他艺术转化形式。鼓励学生阅读同一位作家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并加以比较。同时,可以让学生改写、续写或者模仿作品进行创作。这要求对所阅读的作品充分了解和体会。

第五,建立合理的评估体制。用考试来评估学生阅读效果的方式不仅单一,也违背了尊重个体审美经验的前提。教师应当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提问和独立评价,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教师必须及时给予反馈,分享阅读经验和体会,引导和修正学生对作品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