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汤小教育沙龙“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的点评
看到汤家中心小学沙龙的主题“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我马上反应到一句话:“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孩子面对作业有各种不同的心态:有的讨厌;有的不喜欢;有的无所谓;还有的是喜欢,但喜欢题海作业的孩子恐怕不多,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而对作业最高层次的态度就是“爱”,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看到过这种高境界,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澳大利亚。那里的孩子为作业而痴迷,因为他们接受的作业都是实践探究性的,很少有机械的抄写。孩子们根据老师的作业,到图书馆去搜集资料、去访问有关人士、去社会调查,然后跟他们父母一起完成作业,这样的一份作业往往要一个多月才完成,最后形成的作业如一本厚厚的书,孩子们为完成这份作业感到自豪、幸福,这才是对作业的一种爱。
说“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是因为目前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师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巩固与反馈,教师想通过作业反馈来了解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及时作好调整,但这只是抓了作业温习功能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作业的拓展功能,作业能激发孩子继续向前学习的动力,能挖掘孩子学习的潜力,作业的拓展功能把学习内容大大加以延伸、丰富,由一个点出现满天星。而这在实践中几乎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是以掌握知识为价值定位的。教师们重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对“双基”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做这些,如果换一种方式,也以能力为定位,然后再去看双基,是否对双基产生影响呢?确实有!在澳洲,我发现他们掌握“双基”的程度确实没有我们全面,但他们在能力的价值定位上指向性更强,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你与他交流后会发现,若谈论的内容在他研究的范围内,他对这方面内容知道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会让你惊讶!若在他的研究范围之外,则茫然无知。而中国人接受的是完整的基础教育,我们是博而不专,所以只能说: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就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说:让我们一起做分层作业的设计者!
2004年,《中国教育报》连载了我的《澳洲之行》,其中有一段是我最难忘的教育纪实:“不同的小组会领到不同的作业,而且一年四季,坚持到底……”再看我们的作业,市教育局文件关于布置“分层作业”的要求提了好多次了,但是谁能常年为学生设计分层次的作业?再放低些要求来看,谁能坚持为班上的一部分差生设计简单的作业,让他们也能寻找到成功的阶梯。可以断言:几乎没有!我在澳洲曾做过深度的访谈,他们是用40多年的时间才能把分层作业的资源库建成。作业如何分层,如何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都是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的。我们现在就提这么高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从现在开始研究、逐步积累经验。也不要求一开始就分多少层,从分两层起步也好,先把班上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作为一个层次,每天能针对他们的学习实际设计能提高他们学习自信的一点作业。
今天沙龙的主题是: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这“爱”包含着我们教师对教育的一种追寻、一种愿景、一种希望、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我们应该为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作业,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作业,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喜欢作业,爱上作业。为此,我们应该做好这样的几件事情:(www.daowen.com)
1.研究学生。研究学生个体、群体,研究他们的习惯、爱好和知识基础。
2.研究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让一些差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的进步、成功。教师要发挥团队精神,用集体的智慧为学生编制合适的学习内容,共同努力建好分层作业资源库。只要我们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精致地做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3.设计分层多样的作业。我们要面对现实,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哪怕是先分两层,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使孩子喜欢作业。
4.遵循设计分层作业的原则:①开放性。我们的作业一般都是收敛型的,直接指向目标的,我们要让作业开放些、丰富些,让孩子的思维在这样的作业中不断地拓展,我们的作业虽不可能像国外那样拓展,但也可以面对现实有所拓展。比如语文作业,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创编童话、编童话报,这样的作业既达到了温习巩固及反馈的作用,又取得了拓展延伸的效果。②综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都明确了小学阶段的课程是以综合性为主的课程体系,这是课程目标的一个定位。面对综合化的课程,尽管我们举步维艰,但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几乎都是这样一种综合性课程。理论家们通过反复研究发现: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发展应该是完整的人的发展,他的知识结构处于一种综合状态,我们如果支离破碎地以分科的方式来培养儿童的话,是不符合规律的。我们作业的综合性必须要考虑到学科内的综合,让作业尽量走向生活。比如数学作业,就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③实践性。这是分层作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多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能激发孩子自我挑战的欲望,会促使孩子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驱动,让孩子觉得这样的作业是有意思、有价值的。
最后再次回到主题上,我希望通过今天这样一个话题,让作业有效性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大家的努力下不断地得到提高。同时,我也期待着汤小以及我们其他学校的老师们在“分层作业”这一领域能真正地深入地做一些工作,积累一些经验。让老师们布置的作业更适合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