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们围绕有效课堂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研究,余东初中从课堂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出发,组织大家研究,非常实在。刚才大家讨论了课堂中“提问”的话题,很有价值。以前,我们批评“满堂灌”,也批评“满堂问”,这是对的。不过,课堂总是由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贯穿起来的,那么“提问”能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哪几扇门呢?我认为,“提问”打开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四扇门”:
1.让“提问”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之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善于通过提出精巧的问题,触动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让“提问”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之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尺。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用巧妙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走上主动发展的道路。
3.让“提问”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之门。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开动脑筋、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4.让“提问”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之门。好的提问,可以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加以重组、改造,实现知识的巩固与强化。提问就是要善于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获得、强化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通过“提问”可以打开学生学习的兴趣之门、注意之门、思维之门、认知之门,要真正做到,需要教师重点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
1.研究课程目标。教师认真研究自己所任学科的课程目标,特别是所教学内容的基本目标,只有目标清晰了,提问才可能有更加明确的指向。
2.研究课程内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都需要教师研究清楚,这样,才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提问”。
3.研究学生需要。研究学情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要组织起有效的提问,必须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可能达到的目标,根据学生的需要与可能设计出的问题才更有针对性。
4.研究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设计与把握的关键要素,在不同的情境下,“提问”的方式和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只有组织起理想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在情境中提问,才是最有效的。
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以后,在设计提问时还要注意以下“四性”:
1.科学性。提问要有规范性,用语要科学、规范,让学生清晰其中的要义,明确问题的指向。(www.daowen.com)
2.针对性。提问要有目的性,设计问题时要明确目标,有针对性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
3.层次性。提问要有逻辑性,要体现分层思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
4.开放性。提问要有灵活性,要对学生、对教材、对生活开放,答案不是唯一的,不一定有标准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知道要遵循以上这些“提问”的特性,刚才大家也都提到了,那么,具体说来,到底有哪些“提问”方法呢?我提供给大家四个主要的方法:
1.浅问法:课堂提问要拾级而上。教师要根据具体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对基础知识内容提问时,可面对中、差生,而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面对优、良生。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
2.分解法:课堂提问要合理分配。一定要遵循思维规律来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使之形成合理的梯度。分解法,即将庞大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欲望,刺激和诱发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究与拓展延伸。
3.搭桥法:课堂提问要灵活多样。提问时要加强各疑问个体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既要有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还要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纵深发掘,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由少知到多知转化。
4.曲问法:课堂提问要艺术多变。直露的提问,激发不了学生的动脑欲望、思考兴趣。而曲问则指通过旁敲侧击提出问题,这种迂回设问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挑战感,更能体验解答后的成功感。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有创造性的提问,能激励学生敢于尝试和挑战,启发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大胆探索,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从而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后,建议我们在研究“提问”艺术的同时,还要关注提问后的回答,以及回答后的评价。这可以成为我们以后有效课堂教育沙龙的主题。期待余东初中的有效课堂研究不断深入,为教育质量上台阶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