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做新教育行者成就美好世界

做新教育行者成就美好世界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计划是成功的语言。海门的学科建设规划已经提出了近两年,通过反思这两年全市层面的学科建设情况,从这个学年起,我们提出明确的学科项目推进的策略,以使学科建设有新的突破。

新学期开学,我与基教科、教科室的同志一起用两周时间,以新组建的区域共同体为单位,听取了所有初中、小学校长对新学期工作思路,主要就学校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社团活动等重点工作的汇报。我现场都一一作了点评,现把即兴点评的内容整理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通过区域共同体建设,改造我们的教育生活

这次重组海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区域教育共同体, 目的是让乡镇学校通过与不同的市区初中或小学构筑起的共同体平台,学习分享到各不相同的学校发展特色,以在学习各家之长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自己。这是第一次共同体活动,由教育局牵头组织交流新学期思路,算是一个开头,希望大家在制订共同体活动方案时,重点考虑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发展。我们组建共同体的逻辑基点就是教师发展,其实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均衡,促进城乡教师水平的均衡化发展是我们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目标。通过近三四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只是需要继续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共同体运作机制上要进行大胆创新,比如在前几年校长挂职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组织乡镇学校教师到市区学校挂职,有中层干部挂职、学科组长挂职、班主任挂职等等,可以用1~2周时间全职跟班学习。当然,市区学校教师、行政到乡镇学校任职支教,也是帮助乡镇学校提升办学品质十分有效的途径,开发区校区就是一个成功实例。另外,要进一步完善青蓝结对、同伴互助、专题研修等机制。二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抓手,希望各区域教育共同体围绕学科建设的重点项目,形成协作团队,进行项目攻坚,特别是围绕课程研发与理想课堂范式构建开展合作研究,以不断提升共同体建设的水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载体能够营建起海门新教育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共同体生活之改造的美好愿景。

(二)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提升我们的办学品位。

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是今年年初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四大工程之一,下半年建议围绕以下三项重点内容展开。

首先要做好学校文化建设规划。计划是成功的语言。无论是新学校还是百年老校,都需要不断建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具有传承性,也具有生成性和创新性,我们应该通过制订一个三至五年的建设规划,在对学校文化建设现状作一个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好好对未来发展愿景作一个长远的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与主要任务。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

其次是建构学校价值文化体系。建构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标志的学校价值文化体系,是这次我们提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我以为学校的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都必须有先进价值观作引领,那是灵魂问题,是最能体现文化特质的。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指学校的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校训、三风等,另外,学校还需要有明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活动观、服务观等等。这些基本的观念构筑起了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价值导向,达到了教育的育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偏离方向,使我们的工作回到教育的原点。

再次是用价值文化不断重建学校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与行为文化等。有了明确的价值观,就需要在新的价值观的指导下,重构学校的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比如,随着绩效工资的改革,我们需要彻底改革原来只是用考试分数考核教师的评价制度,而是通过德能勤绩来全面考核教师。价值文化建设可以让制度、环境更好地体现以育人为本的基本思想,指导师生的行为,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不断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我们还要特别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确立班级精神,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创造更多的教室的奇迹。(www.daowen.com)

(三)通过学科项目建设,构筑我们的理想课堂。

海门的学科建设规划已经提出了近两年,通过反思这两年全市层面的学科建设情况,从这个学年起,我们提出明确的学科项目推进的策略,以使学科建设有新的突破。关于学科建设的推进,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项目推进要科学有序。我们通过对各门学科建设问题的诊断,提出了全市层面上的各门学科的攻坚项目,这些项目的确定,表明在这门学科的某个方面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各个学校可以针对自己学校的学科建设实际进行细化。当然,在学校层面上,既可以是学科问题的项目,也可以是学科特色项目、优势项目。既然是项目建设,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项目建设方案,要有明确目标,具体清晰的路径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等,如教研室已经出台了初中与小学的英语课外阅读实施方案,大家可以参照。项目的推进可以组建项目组,类似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定期组织研修,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内容等,以期取得明显的攻坚效果。二是平台搭建要系统有效。许多学校都有每周一课,每日小教研,抽签听课等多样化的课堂管理平台,我认为无论搭建哪一种平台,关键是要很好地设计这个平台的管理流程,每个流程要精细化,不要形式化,要通过抓系统完整流程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实效性。三是深入推进学程导航教学范式。通过前两年的努力,已经在全市初步营造了学程导航范式的推进氛围。暑假期间,教研室推出了新的备课范式,这是以学为中心的备课新格式,我们要求强行入轨,教师们肯定会不习惯,因为大家太习惯原来的以教为中心的备课方式了,突然转变成以学为先的方式,一定很难适应。其实,学程预设与导学策略可以同步推进的,只是在备课格式上有了明显的差异, 目的是迫使教师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导学策略。我们可以预见,老师们在新的备课格式使用过程中不仅会不习惯,而且备一节课所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原来的两三倍,建议学科组、备课组加强团队合作与研修,重点加强预习清单与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研究,把任务驱动作为重要的方法作细致的推敲,使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研究有新突破。

(四)通过社团活动建设,丰富我们的成长方式。

新学期全市初中、小学全面推进社团活动,要求做到全员化、课程化和常态化,为此,请大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社团项目的课程建设。社团活动要从原来简单的兴趣活动,向有深度的课程活动发展,每个社团项目要从课程的高度系统地建设,以形成课程超市,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活动的计划性、丰富性和有效性。二是要进行机制创新。在组织管理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保证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甚至可以自主组织社团。社团活动还要形成多样化的展示平台,比如结合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可以让相关的社团进行生动的展示,可以是动态的表演,也可以是静态的展览等,还可以组织专题性的展示、向家长展示等,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星级制或等级制都可以,主要是让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以后得到激励性的评价。我们要高度关注社团活动的质量,小学每周三课时,初中每周两课时,这么多的课时,千万不能是放羊式的自由活动,要向社团活动要质量,特别是各个学科,都要组织起与学科相联系的拓展性的实践性的社团项目,如名著赏读、文学社、剧社、演讲社、英语课外阅读社、生活数学,以及科学类的各种实践或实验性的项目等等,社团活动应该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空间。三是社团活动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学校可以外聘一些专业人员,主力队伍还是学校教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带一两个社团,许多老师并没有太明显的专长,所以需要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相信,社团活动会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新平台。

最后送给各位同行一句话:让美好的世界占据孩子们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